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42节

到时候,他袁术,就要建立属于他的仲氏王朝!

然而这么雄伟的计划,居然就那么夭折了 ……

刘备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一个儿子,巧用计谋,消灭了他的七万大军,然后驱走了吕布,把整个徐州稳定了下来。

他这一场失败,不光是丢了面子,还实实在在地损失了三万最精锐的战兵--那三万人最后跑回来的不到五千,其他或死或擒,刘备虽然遣散了大部分的俘虏,可是那些精锐回来的却不多……

这一战,让袁术也是元气大伤。

以至于他虽然恼怒无比,想要立即出兵报仇,却被他最看重的谋士阎象苦劝拦了下来--要说士兵,袁术还有,可是那一战,损失了二十多万斛粮食,就算淮南再兵精粮足,这一下的坑,也足够他们填的。

而且接下来离冬天不远,光是重新将分散在各地的大军组织起来,都得一两个月,到时候都入冬了,还怎么打?岂不是白折腾一番吗?

阎象这话很有道理,袁术也一直很信任他,所以也就听从了他的话,只是下了一道命令,要再次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征兵十万,以备来年!

袁术想得很简单,不是损失了七万吗?再征召十万兵也就是了,反正淮南这地儿人多,我手头也还有粮食!

于是乎,刘备遣散回来的那接近四万人,刚刚回家不久,就再次被征入了袁术的大军之中。

袁术对士兵,可不太好,就算是精锐的战兵,也不过是能吃饱而已,普通的士兵,也就够个出操的力气。

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对比一下,就发现刘备是真的好,袁术是真的狗。

这数万心怀不满的大军,分散进入袁术部队,就等于是多了数万个炸弹。

这一点,袁术当然是不知道的。

------------

第44章客随北风来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淮南虽然气候不错,不过也一天天的,开始冷了起来。

淮南的治所寿春,也开始变得冷了起来。

不过寿春城内,依旧很热闹。

现在这个时候,扬州的精华地带,就在淮南。

而淮南的核心地带,则在寿春。

桓帝年间,东汉朝廷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扬州的人口是三百二十万,和天下人口第一大州的冀州比起来,那是差远了,冀州当时有五百八十万人,其中光渤海的人口就有一百一十万,除了地方较小的赵国之外,其他总共七个郡,人口都在六十万以上。

第二大人口的州就是豫州,其中汝南就有两百万人,只可惜现在就只剩下安城那不到十万人了。

不过因为中原战乱频繁,很多人都逃到了扬州,现在扬州的人口和其他地方比起来,不减反增,达到了四百三十万,当然最可怕的还是荆州,之前只有三百六十万人口的他们,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六百二十万,这也和豫州到荆州更容易一些有关。

除开后来移民的那些人(那些人基本上都去了江东,因为袁术在老百姓中名声不好),这三百二十万人里,起码有两百万人,是在淮南的。

而寿春,则有足足八十万人。

这才是袁术占据淮南,就能够兵精粮足的原因。

地方上人口多,不管是征收粮食还是征收钱财,都容易许多--只要带着鞭子下去就行了。

寿春城内,现在还是很热闹的。

只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固然寿春这两年在袁术的统治之下,已经显得有些破败了,毕竟袁术不说横征暴敛,起码也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多征收一点,百姓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一点。

不过在寿春城内的,还是比较有钱的一些人,当时决定以寿春为自己的治所的时候,袁术就从淮南庐江各地征伐了一些富商,让他们全部都搬到寿春来,虽然这一路上,这些富商的财富基本上都大大缩水了,可是好歹也让寿春显得更繁华一些了。

对于袁术治下其他地方的那些世家来说,袁术的这种做法,倒是他们支持的,毕竟这些富商豪强们离开之后,他们在本地的势力,又可以扩展了。

比如庐江的乔家,就是如此。

只不过之前和刘备开战之后,乔蕤被擒,如今是死是活没有人知道,袁术也不想低声下气地去找刘备把乔蕤赎回来,而乔家虽然着急,却也找不到其他办法和刘备建立联系,毕竟庐江和徐州之间,还隔着淮南呢。

袁术的府邸,极其华丽。

占据了淮南之后,袁术就开始大兴土木,在寿春建造宫殿,殿内置妻妾数百人,皆身穿绫罗绸缎,不臣之心,已然是昭然若揭。

实际上,袁术早就想当皇帝了--当孙策将传国玉玺献给他的时候,他就想当了。

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好符合五德终始。又以为谜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的解释就是,涂同途,路途就是公路,他正好字公路,所以代汉的这个人,说的就是自己,因此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和意图。

去年年底,杨奉和韩暹的勤王军在河东被李傕郭汜的追兵打得大败,献帝一个人孤身逃到河北,这个消息传来之后,袁术就更觉得汉朝气数已尽,应该是他出头的时候了,于是找来自己的心腹阎象,对他说:“当今天下,刘氏已经彻底的衰败,我家四世三公,海内人望,百姓也都愿意归顺于我,我想现在顺应天意人心,登基为帝,你看如何啊?”

就算阎象也是一个智者,也被袁术这番话吓了一跳--他也是袁氏的故吏,对袁术是忠心耿耿,可是这种事情,他依旧不敢松口,只能以大义来劝告:“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可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当周朝的臣子,一直到纣王失德于天下,他们才奋起一击,取得了天下,用了足足两代的时间。现在刘氏虽然衰败,可是并不像纣王那样天怒人怨,明公您的家室再为显赫,也没法和拥有三分之二天下的周国相比吧?”

阎象这话可谓是大义道理都俱全,袁术虽然听了之后非常地恼怒,可是也没什么话好说,此事只能作罢。

这一日,天色晦暗,袁术在自己府邸后院的高台上,饮着温酒,远远地看着四周的景色。

街上人不多,一来是天冷,二来是袁术治下还是比较危险的,要是没事在街上乱走,说不定就被抓起来了。

袁术手下那些兵心情也不是很好,要知道袁术现在的粮食也不算很多了,扩军之后,各部队都多少出现了粮食短缺的场面,在夏粮还没收割之前,当兵的都是饥一餐饱一餐,除了他直系的精锐部队之外,其他的部队有不少人只能去河边捞河蚌充饥,日子也是过得有点惨。

袁术倒不在乎,反而觉得这么白茫茫的一片看出去,倒是很有意思。

一边喝酒,一边看,旁边是好几个火盆,所以虽然是在室外,袁术依旧不会感到有什么寒冷的。

就在这个时候,袁术看到长街之上,有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手持布幡,一路自城门处,慢慢行来。

这人引起了袁术的注意,而随着北风,那人的声音,也隐隐约约地传到了袁术的耳中。

“天地反复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意思倒是很简单,就是说我看这大汉天下啊,这是药丸!需要有明主出来,再定乾坤啊!可是这些明主呢,却不知道我才是贤人啊。

这声音隐隐约约的传到袁术这里,袁术拍了一下大腿。忙唤左右:“来人,快去,把那人请到本将军这里来!”

首节 上一节 42/3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玩命辅佐祖龙,终于取到老婆

下一篇:皇帝颁奖典礼:开局颁发千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