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2节

「陛下,那位江南义商,乃是扬州府兴化县许家庄的庄主许远,且他不是要献银给朝廷,而是想借银给陛下,虽一字之差,还望陛下不要误解。」

李金牛纠正道。

「许家庄许远?」

朱由检立刻想起来了,道:「你说的就是那位江南首富,倒腾出了无数新奇物什,据说富可敌国的许家庄许远,是他要借钱给朕?」

「正是我家庄主。」

蕲春年拱手一礼,接过话茬:「我家庄主许远,仁义良善,思君思国,又颇善经商,略有薄产,见如今天灾频繁,流寇作乱,鞑虏入关,生灵涂炭,天下一片粥沸,我家庄主极其忧虑……好在明君在位,更有心振作,便想要助君报国,愿出借银元100万,助陛下些许绵薄之力!」

「一百万两?!」

朱由检眼睛亮了,浑身一颤,这笔钱真心不少了,但想到是借的钱,又不是很满意的道:「既然是思君报国,你家庄主为何是借,而不是献?这笔钱朕将来还要还?」

他心里暗道,那许远如此有钱,区区百万银两,还要朕还,果然是商人做派,掉进了钱眼里,所谓的思君报国全是假的,若是真的,怎会说出借字。

他顿时有点兴致索然了,现在朝廷没钱,内帤没钱,别说借银百万,就是借一万两、一千两,恐怕都还不了,他最需要的是有人真心为国奉献,而不是明明富可敌国,还要说出个借字。

「陛下岂不闻子贡赎人之故事?百万银元,我家庄主不是不能捐给朝廷,但捐了一次,就可能会被捐第二次、第三次,到后面想不捐都不行,沦为道德绑架之逼捐,就因为我家庄主思君报国,故而一定要捐到倾家荡产为止,此种情况,我家庄主不仅承受不起,其他豪商见了,恐怕也会对捐银心生恐惧,自此再也无人捐钱。」

蕲春年道:「而以借银名义帮助朝廷的话,一是避免了道德勒索,其次有了朝廷信用背书,商人们也愿意慷慨解囊,帮助朝廷纾困,只要大明江山永在,就不担心无法归还,商人便与国家有了共同利益,为避免债务无法兑现,借钱给朝廷越多的商人,越是会帮助朝廷,进而形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

「最后,我家庄主为了拿出思君报国的诚意,这一批的百万银元,免息借给陛下,不用写欠条,任何时候还钱都可,现在还不起,但十年后、二十年后,朝廷的财政好转,总会有还得起的一天。」

听了这番解释。

年轻皇帝连连点头。

有道理。

确实是有道理啊,刚才是他想的浅了,连子贡赎人的典故都忘了,现在看来,那位许庄主,确实是真心想帮助朝廷。

不过,许家庄为何要这么做?

到底有什么图谋?

毕竟全天下的商人那么多,皆卑劣贪婪,怎么只有这个许远,思想觉悟这么高,明明只是个商人,却心怀天下,思君思国,他到底想干什么?

年轻皇帝的疑心病起来了,虽然还不是非常严重,但一颗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了,想彻底拔除可没那么容易。

见皇帝脸色不断变幻,布满了狐疑和猜忌,李金牛当即说道:「陛下,其实许家庄如此大方,不单是为了思君报国,还因为遇到一些麻烦,想要求存自保,许家庄太富了,兴化县新上任的县令,起了惊天邪念,欲对许家庄施加重税,竭力盘剥,还勾结各方贪官勋贵,打算先逼反许家庄,再出兵剿灭,最后侵吞瓜分许家庄全部财产。」

「陛下,地方上贪官无法无天,为了自保,许家庄不得不出此下策,只希望陛下明鉴,看在义商助国的份上,收下许家庄这笔借款,此外以后许家庄的税赋,也愿意全部送入陛下内帤,不被贪官经手一分,其中今年的税粮就有5万4000石,税银1万两,正在运抵京师的路上,很快就能送达!这笔收入年年都有,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虽不算很多,却胜在长期稳定,不知陛下可愿收下?」

李金牛站起身说道,体现出了一位合格桥梁的作用。

此外,为增加可信度,他也让蕲春年把那台神奇的录音机拿了出来,按下播放按钮,让年轻的皇帝,亲耳听到了地方官吏的贪婪丑态,听的他愤怒不已,拳头紧握。

当然!

到了这里,以年轻皇帝不低的智商,自然明白了许家庄这又是借钱给他,又是直接交税的目的。

找靠山。

想找他这个皇帝当靠山,避免受到那些贪官污吏无休止的觊觎和陷害,想安安心心的赚钱经营。

至于给他这个皇帝带来的利益,不算很多,但绝对不少,而且还有了条借钱的渠道,第一笔借款百万,意味着以后不是不能借到第二笔、第三笔……缺钱问题不说得到彻底解决,至少能大大缓解!

心动了。

朱由检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可一旦开了许家庄这个先河,虽说能弄到钱粮,但以那些文官们的德性,定会群起反对,给他施加巨大压力。

且对于蕲春年所提出的‘地方官吏不得骚扰破坏许家庄的经营,一旦与官府爆发冲突,希望陛下站在公正立场上妥善处理"这条,无疑给了许家庄巨大的独立自主性,成了官府不能管辖的‘法外之地",万一许家庄怀有二心,图谋不轨,一旦发动,地方官府能否应对?

从这点上,自己不能当许家庄的靠山,不能给予这种自主性,绝对的弊大于利。

纠结。

一时间年轻皇帝非常的纠结,想到了方方面面,不知该同意还是不同意好?

第三十一章 绷不住的崇祯

纠结考虑了良久。

虽然不止一次的心动,但年轻的崇祯皇帝,还是没有立刻同意。

因为他是这个帝国的皇帝!

他再怎么缺钱,再怎么想要银子,也不能去咬有毒的饵,不能饮鸩止渴,去做一些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决定。

还是得慎重决定。

最好找几个老成谋国的阁臣商讨一番,问他们到底能不能借?

而面对如此优柔寡断的皇帝,原本极有把握的李金牛、蕲春年二人,都十分无奈,今上的疑心实在是太重了,这么好的事居然都要考虑一番,不能马上给出答复。

二人只得拱手告退,给皇帝一点时间考虑,若是下决定了,可随时召见他们。

……

结束了召见。

又处理了一阵的公务。

傍晚,年轻皇帝朱由检的肚子有些饿了,身体也有些疲乏,可他天天如此辛劳,国势却没有明显的改善,依然是各种坏消息不断,尤其是财政方面极其艰难,跟阁臣们探讨了几个月,都没有想出好办法。

其实他内心已经倾向于加派辽饷,天下土地每亩加征三厘,每年预计多收153万两,用于编练一支强军。

只是……

与其从升斗小民口中夺粮,为何不找商人借银?

若能每年借个一百万两,缓解了缺钱的问题不说,还不会给百姓增加负担,这是两全其美之事啊。

想到这里。

朱由检不仅是动摇了,而且是后悔了,很想派人重新把李金牛、蕲春年二人叫回来,当面同意借银,甚至100万两不够,他能不能多借一点,最好借200万、300万、500万两,越多越好!

只要能讨灭鞑虏。

只要能平定流寇。

只要全天下的百姓有好日子过,有口饭吃,不至于揭竿而起。

他就是背负再多的欠债又如何,等这天下恢复了安宁盛世,何愁还不了钱?

这一刻。

年轻皇帝的智商又在线了,或者说,又进入了圣贤明君的模式,进入了一种非常符合儒家价值观的思维模式,可以说非常的伟大光明正确。

只是这种状态没能一直持续下去。

出于谨慎,他觉得还是要跟阁臣们商讨一番,问他们找商人借银,换取取消对百姓的加派,到底可不可行?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他朱由检还是太年轻了,已经吃好几次的大亏了,尤其是那个已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让他付出了不知多么高昂的学费,让他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大事,都要征询多方面的意见,才能做出决定,而这也是基本的帝王之术。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坤宁宫。

不光是为了见自己的周皇后。

朱由检也想看看自己的长子——去年二月出生,现在有一岁半大,已被他立为皇太子的朱慈烺。

也只有在这座坤宁宫,他能得到贤妻周皇后给他的温暖,能体会到初为人父的快乐,从而短暂忘却掉那些烦恼。

「妾身拜见陛下。」

身形有些瘦弱,但仪态万方、端庄柔婉的周皇后,见到皇帝十分欣喜,当即离开织机,走到朱由检面前福了一礼。

「你我夫妻一体,不必行礼。」

朱由检看她布衣钗裙,穿着朴素,还亲自织布,不由皱眉:「你乃一***,当有***风范,怎可常穿布衣?这要是被朝臣知道了,说不定弹劾你***失仪。」

「陛下,你过来,妾身给你看个东西。」

周皇后却神秘一笑,步入自己的寝房,走到梳妆台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木闸,放台面上打开,一片金光银光倾洒出来,里面居然都是些金银财物。

「陛下,这些日子,妾身带着宫女们织布纺纱,再卖了些珠宝首饰,一共筹银3000两,陛下且拿去充作军费,赈济灾民,虽然不多,总归是能有些用处的。」

周皇后盈盈笑道。

看着木闸里的金银财物,又看着身形瘦弱、衣着朴素的皇后,朱由检顿时愣住了。

「梓潼……」

他叫着皇后的名字,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眼眶也湿润了,感动到无以复加,只得将她轻轻搂在怀中,嗫喏的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陛下日夜为国操劳,妾身只是做些份内之事罢了。」

「朕无能,为了些许银子,竟让你如此付出,朕羞愧难当!」

「比起受苦受难的百姓,妾身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陛下不必自责。」周皇后柔声道。

「哎~!」

朱由检只得将她搂的更紧了些,温馨浪漫的气氛将二人笼罩。

咕噜噜~

奈何朱由检肚子抗议的声音,将这幕温情破坏殆尽。

「陛下你饿了吧,我这就让人传膳。」

周皇后噗嗤一笑,单薄的身子,笑的花枝乱颤,如清风拂柳。

「咳咳咳~」

朱由检尴尬的连连咳嗽,只得走到的摇篮床那边,逗弄了一会儿子朱慈烺,在他粉嫩小脸上亲了又亲,还用下巴的胡须扎他,先逗的朱慈烺大笑,然后又逗的他哇哇大哭,惹得周皇后翻白眼抱怨。

不一会。

膳食房太监将晚膳送过来,摆放在了桌上。

确实有些饿了的朱由检,拿起碗筷,正准备吃点,但看到桌上的菜式,他终于绷不住了。

稀薄的白米粥。

青菜、豆腐、萝卜丝。

还有一碟腌咸菜。

全都是素食,没有半点肉腥,菜油都放的很少。

首节 上一节 22/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

下一篇: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