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召唤两厂一卫,龙雀军出世!

开局召唤两厂一卫,龙雀军出世! 第59节

随之一根根长矛从盾墙之间缝隙中穿出,让盾墙上荆棘遍布一般,冒出了利刃,跟刺猬似的。

这就是盾甲士的圆刺阵,简单实用,配上盾甲士的无敌防御,任何骑兵来了,都是鸡蛋碰石头,找死。

所以一脑门子往上冲的那是傻子,想必对方不会这么傻吧?结果龙雀军还就是这么傻,看到盾甲士阵起,龙雀军却没有止步,反而继续向着大阵冲锋。

龙雀军稳步冲锋,速度并不是太快,可是也不慢,两军距离不断缩减,等到百步之内后,龙雀军终于有了动静。

「龙雀军,出刀!」

刷——

整齐的刀出鞘之声合而为一,宛如一声,寒光汇聚掀起一片光芒波浪,连远处的周童远都被晃的有些眼花。

等眼睛适应后,他才看清龙雀军此刻手中拿着相同的一把大刀,刀身宽大,但是极长,倒显得有些苗条,刀背厚实,刀刃锋锐,看起来不轻,但是在龙雀军手中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好刀!」

周童远虽然离得远却也能判断出此刀不俗,而这么好的刀,龙雀军却人手一把,让他看的很是眼馋,肚里更是冒起了酸水。

龙雀军长刀在手,纵马如飞,已经距盾甲士的大阵只有五十步之遥。

「龙雀刀出,劈坚斩锐!」

长刀并举如林,刀刃流光寒彻,龙雀军并行向前如同海浪涌起,向盾墙拍去。

到了近前,长刀挥动轰然下斩,削铁如泥的将盾墙竖着的茅刃轻易斩除,但第一排龙雀军刀已挥落,马上要直面盾墙,只能硬撞上去了,却不想他们一提马缰,坐下马立刻一个鱼跃,踏上晃动的盾牌,却如履平地般继续奔行。

而让开位置后,后一排的龙雀军正好挥舞长刀再次劈斩,噌——,一声轻鸣,刀行无阻,厚重的大盾竟然被一刀斩成两截,让人惊悚。

阵中盾甲士自然看到了这一幕,也是眼露惊色,怎么可能,百炼精钢的盾牌怎么能这么轻易被斩开,还没等他们想清楚,龙雀军已经再次变幻,第三排又冲了上来。

这一次长刀挥下,血洒长空,身披重甲的重甲士卒们,赫然被一刀两断,锋锐无匹的龙雀刀展现了惊人的杀伤力。

随后一场屠杀

开始了,龙雀军面前的盾甲士就仿佛没有穿衣服的普通人,长刀挥斩之下无一合之将,每一刀下去都会有一个盾甲士死亡。

惨呼声,绝望声,悲鸣声不绝于耳,让久经战阵的孙重光都被刺激的失去了言语,呆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也陷入了绝望之中。

「龙雀军,退!」

军令如山,还在杀戮的龙雀军瞬间收刀,听从命令退出了杀戮之地,留下血海漂橹,残肢断臂一地,这场景让见惯了尸山血海的周童远都心有戚戚然,好可怕的军队,还好是自己人,我可不想面对这样的对手。

龙雀军退去后,盾甲士残存之人还有些晃神,还没从刚刚的杀戮中醒过神来,而此刻原本被包围在中央的孙重光也已经暴露出来,差一步他就要面临龙雀军的刀锋了。

他也同样心神激荡,直到远处观战的周童远走近,才将他唤醒。

「啧啧啧,早就劝你们别来招惹我大夏,这次知道厉害了吧,行了,我大夏也不是没有容人之量,这一次就放你们离开,毕竟我与你做下了古战之约,若是今日你们在此全军覆没,虽然不是我禁军出的手,但是传出去让人误会我大夏言而无信可不好,此次放你们一马,希望你们不要自误,滚吧。」

周童远一副胜利者姿态,教训了孙重光一顿,让孙重光总算找回了些许理智,深深看了周童远一眼,然后从他身上越过看向远处再次静立如松的龙雀军阵势,眼中恐惧一闪而过。

也不多言,赶紧指挥残存的重甲士跟着自己撤离,而大夏一方似乎真是顾及颜面一般没有追赶,这才让他们有机会安全离去。

等到孙重光带着败军走远,然后安排人清点人数后,发现盾甲士如今只剩了一万多人,刚才一役,竟然有三分之二的盾甲士死在了战场上,让他有些悲从心头起,只想大哭一场,大夏怎么会有如此可怕的军队,也隐藏的太深了,有这样的军队在,六国哪还敢有人入侵啊,太坑人了。

孙重光恍恍惚惚的领着一群如行尸走肉般的士卒仓皇逃离,直到与之前提前撤离的大军会合都没完全从之前的一战中回过神来。

而接应他们的大梁军队,虽然对于他们为何如此有些好奇,但是看到三万人就剩了这么一些人,就知道结果了,所以没敢在这个节骨眼说什么,只是沉闷的赶到云州边境。

最终与安景明会合之后,孙重光一见安景明,这才悲痛的哭诉起来:「大帅,大夏太阴险了,我大梁被他们骗了,啊!」

第128章 大夏也不是那么可怕啊

在稳定好孙重光情绪后,安景明从他口中知道了战斗情况,也是惊讶的半天无语。

最后只能哀叹:「是我大梁错了,我六国错了,早就知道当年独霸天下的大夏没有那么简单,可惜当年没能在大夏最虚弱的时候彻底铲除他们,六国自己却起了纷争,已经错过了最佳时刻,如今大夏恐怕要崛起了,我六国危矣!」

安景明之所以有此感叹,实在是如今大夏展现的实力让人惊骇。

当年的大夏为何强盛,除了自身国力为七国之最外,更主要的就是两大强军的震慑,而后来为何没落,就是因为失去了两大战军,让六国看到了可趁之机,这才群起而攻之。

而如今大夏组建了新的军队,实力不逊色于龙骑军,再加上继承了霸龙禁卫的王城禁卫,恐怕要重返当年的大夏盛世了。

不敢逗留的安景明,将大军聚拢后,就开始撤出云州,等到停歇驻扎之际,他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之前驻扎之处。

遥想当日在此意气风发,定下两路并行吞并云州的计划,到此时仓皇败逃,重临旧地,安景明只能暗叹世事无常。

正在安景明在大帐中复盘此次战斗经历的时候,孙重光和褚熊从外面进来。

褚熊先行禀报道:「安帅,军营已经扎好,粮草还算充足,足够我们返程之用。」

安景明点头表示了解,然后看向孙重光,此时恢复过来的孙重光连忙回道:「安帅,探马回报,大夏那两支队伍已经会合,总计十五万余人,追踪我们到了云州边境,就停止不前,似乎不再进发。」

安景明眉头一挑,问道:「两支人马,十五万余人,嗯,禁军呢?禁军没有与他们会合吗?」

孙重光摇头道:「探马没有发现禁军的旗帜,似乎禁军没有跟来,还在原地驻守。」

安景明听了一直沉着的脸,终于露出笑容:「好啊,挺好,这样我也算是放下些心来。」

孙重光听的一愣,然后想了想后,问道:「安帅为何如此高兴?呃,难道安帅是想禁军未至,敌军与我们兵力相差不大,准备再杀回去吗?」

安景明白了他一眼:「我又不傻,同等人数下,我可没有必胜的把握,我还想着带你们回去呢,可不想再牺牲人了。」

孙重光苦着脸问道:「那安帅为何发笑?」

安景明笑道:「我是想到这验证了我一个猜测,才让我这么高兴。」

「什么猜测?」

「哈,这两支大夏军队让我们损失惨重,这固然让人心惊,但是试探出了大夏有此实力,对我们大梁也不算坏事,而且按照你所说,禁军没有跟随而来,留下驻守,说明他们没想出云州。」

褚熊在旁面露不解,问道:「这是为何?云州是大夏之境,这常州也是啊,他们不会以为云州边境就是国界吧?」

安景明笑了:「说是国界有些过,但是对于如今的大夏倒也没错,我们此次出兵就是与那平北侯达成了协议,为何?只因为平北侯有了不臣之心,但是又不想背负骂名,所以他只能延请我们大梁出手,他好浑水摸鱼。」

孙重光此时也有些明白了:「我们之前收集过大夏的消息,虽然不全,却也知晓,如今大夏三大公侯割据一方,大夏王城能控制的也就是临近三州,此刻两方处于平衡状态,哪一方派兵进入,就是哪一方率先挑起战火,一旦开战三大公侯肯定会一同对付王城势力。」

安景明笑着点点头,不愧是自己看好的人,经历过之前一战,还能很快稳定下心神,不错。

「正如重光所言,如今大夏那边的队伍既然没有继续进军,那就说明他们如今还不想与三大公侯开战,如此也就说明大夏王城那边的实力还难以一起对付三大公侯,所以才如此克制,从而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面对的那两支队伍虽然实力不

俗,但是数量绝对不多,否则只要他们人数能翻上一倍,就能对三大公侯出手了。」

褚熊也明白过来:「所以他们不敢动手,说明他们实力还不能与三大公侯完全相抗,而我们大梁实力绝对超过大夏的三大公侯,那我们也就不用担心大夏会对我大梁出手了。」

孙重光此时脸露狠色:「不止,此事对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好机会呢。」

褚熊听后好奇问道:「光哥,什么好机会啊?」

安景明猜到孙重光是什么意思,他也其实有此意,但是就是有些下不定主意。

孙重光开口道:「安帅,此次我们出兵,无功而返,而且还损兵折将,此事若是被朝中那些人知道了,肯定会对您发难,他们早就对您独掌边军不满了,如今肯定会趁机对边军下手,削弱您的权力,若是如此,日后我们边军岂不就惨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堵住他们的口才行。」

安景明摇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是此事并不简单,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孙重光急忙劝道:「安帅,此事乃是如今最好的选择,还需尽早做出决断才好,毕竟时不我待啊。」

两人如同猜谜一样的说法,让褚熊有些懵,实在忍不住问道:「安帅,光哥,你们在说什么事啊?我怎么听不懂啊?」

安景明不欲多说此事,但是孙重光想多一个人劝安景明,所以开口解释道:「如今我们出兵无果,回到大梁,必会被那些忌惮安帅的小人追究,要想让对方无法揪住把柄,我们需要立下一些功劳,堵住他们口,所以我建议我们趁着大夏内乱,直接拿下这常州,也算是为我大梁开疆拓土了,如此功劳,想必大梁朝中那些人也不能再对安帅说什么了。」

褚熊听明白后,也是点头道:「安帅,我同意光哥所说,我们虽然打不过大夏王城那里的军队,但是这平北侯我们又不是没交过手,对他的本事我们都清楚,只要您一声令下,凭我们的大军,顷刻就能把常州拿下,如此看朝中那些小人还能说什么。」

孙重光也赶紧帮腔道:「是啊,安帅,虽然我们在云州损失惨重,可是却也没大伤元气,若是真要对常州出手,我们稳胜,何乐而不为呢,如今形式已经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做只能任凭处置,做了还有一线生机。」

安景明沉着脸道:「你们真当我不知道这种事吗,我早就想过了,只是我怕我们成了棋子,中了别人驱虎吞狼之计,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褚熊猛地睁大眼睛道:「啊,安帅你的意思是说,那边?」

「对。」

一时间大帐之内静寂无声。

第129章 将计就计一石二鸟

安景明三人有些沉默,三人都发现了大夏王城此次应对的有些不积极,明明可以让自己损失的更惨重些,却放过了自己,这绝不是好心。

按照他们推断,大夏王城想的是让大梁军队去攻占平北侯的封地,随后他们再以收复失地的名头出兵,名正言顺的把平北侯的封地收归王城统治,这是驱虎吞狼之策。

安景明作为一军统帅,有些事必须考虑方方面面,毕竟他的一个决定,决定着十数万人的生死,虽说慈不掌兵,但是无谓的牺牲只会损失自己的实力。

所以此事上他有些下不定主意,反而是孙重光,考虑的清楚,他知道安景明是当局者迷,所以干脆点醒他。

「安帅,这虽然是大夏王城那边的阳谋,算准了我们损失这么大,不会甘心回去,否则回去也不会好过,他们这是明晃晃的想要利用我们对付平北侯。不过我们未尝不可利用他们的计策,将计就计,施行一石二鸟之策。」

安景明感兴趣的问道:「喔,听你这么说是有主意了?来说说看,我们一起参详参详。」

孙重光整理下思绪,越想越觉得自己灵光一闪很好,也就敞开了说。

「安帅,我觉得我们首先就如了大夏的愿,拿平北侯开刀,我们打不过大夏王城那两支军队,还打不过平北侯那临时拼凑的新兵吗?」

「而一旦我们动手,那我们可以提前往大梁朝中送交消息,就说我们已经拿下了常州半境,准备先行占据常州,然后再想办法进攻云州,烛州。」

「以我对朝中那些小人的了解,在他们听闻我们的战报后,必然会想方设法阻止我们来占据常州,会安排他们的人来接手,摘我们的桃子。」

「而我们刚好将到手的烫手山芋丢给他们,让他们得意一下,而等大夏王城他们出兵的时候,就是他们付出代价的时候,到时候不但削弱了大梁中对我们敌视的那群人的实力,同时也能让他们背锅,毕竟失败的是他们,可不是我们。」

安景明听完,眼中闪烁精光:「你是想隐瞒云州的战事,然后把损耗算到攻打常州之上?」

孙重光点头道:「是的,其实与平北侯交手,我们不会损失太大,但是上报之时却可以做些手脚,如此朝中之人也难以用此事跟我们说项,毕竟我们打下了大夏半个州,也算是立功之人,他们总不能还要追究我们吧。」

安景明皱着眉头道:「那万一我们攻打常州之时,大夏王城出兵怎么办?到时这个谋划就落空了。」

孙重光摇头道:「不会,就如安帅之前的分析,大夏王城如今的实力有限,他们会尽可能的保留自己的实力,若是我们没有对平北侯造成重创,他们是没有理由前来与我们交战的,到时反而可能引起三大公侯的反弹,所以他们只会在我们与平北侯分出胜负后才会出手。」

安景明点头,又问道:「可是你怎么保证大梁那边会有人来摘桃子呢?若是没来,我们不就要直面大夏王城的军队了吗?」

孙重光自信的道:「不会,他们一定不会希望安帅你的实力再增长,只要我们安排大梁王城中的自己人,暗中传出消息,谁能拿下大夏一个州,就可以被王朝封爵,你说他们会不会揽下这个差事呢?」

安景明笑了:「不错,重光你终于考虑到位了,你的这个计策很好,其中虽然一些细节尚需完善,但是整体计划可行,看来我没看错你啊,日后我的位置就可以安心交给你了。」jj.br>

孙重光兴奋的道:「谢安帅夸奖,重光愧不敢当,只是末将还是喜欢追随安帅征战天下。」

安景明颔首:「放心,会有机会的,只是正如你所说,大梁王朝内有些人实在碍眼,若不趁机削弱他们,日后只会给我们找更多的麻烦,所以这一次一定想办法把他们都拉下水,到时候追究责任的时候,才好让他们多出些血

。」

既然主意已定,那么就马上实施,安景明召集自己的亲信前来,一起将计划完善清楚,随后就依照计划开始行动。

随后两封信被快马送出,一封是送交大梁朝廷的,一封则是给平北侯薛光启的。

给大梁朝廷的那一封是安景明所写,上面是报功战报,上面言道自己率领大军出征大夏,趁平北侯薛光启不备,已经拿下常州半境,然则平北侯世代耕耘烛常二州,如今尽起两州之军与自己相抗,不过安景明有信心彻底击溃平北侯的大军,到时候就可以趁势占下烛常二州,那大梁国土就扩大了很多了。

而在他们还没行动前就提前报功,是为了给大梁王朝那里一些时间,然后好让抢功劳的人能及时来替换了自己,免得对方还没来到,大夏王城那边的军队倒是提前到了,那就不好了。

首节 上一节 5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