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召唤两厂一卫,龙雀军出世!

开局召唤两厂一卫,龙雀军出世! 第77节

第169章 公孙瓒半道拦路当信使

将安景明逼走,彭玉泉自以为算是一场胜利,所以很是高兴的入驻了军营,准备开始自己的成名之战。

而与他一样高兴的还有城头上观察着的平北侯薛光启。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作为镇守大夏与大梁之间的边地封侯,除了要关注国内局势外,对国外,尤其是近在咫尺的外国信息,必须要多加掌握才行。

薛光启成为平北侯后,就安排了不少探子对大梁做了情报收集,其中就有安景明,在了解过安景明的事迹后,薛光启就彻底打消了往大梁方向发展的野望,转而计划割裂大夏,针对国内。

后来他也是自觉没有完全的把握对付大夏国内,所以才想了利用大梁,引狼入室,让他们两虎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

结果狼引来了,还没看到两虎相争,他自己倒是落入了狼口之下,能做的就是固守城池,毕竟自己哪怕兵力占优,也没有把握打过安景明。

而就在城中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之时,城外发生的这一幕,让他有了猜想,看看城外军营此刻换掉安字帅旗,换上彭字帅旗,他更确定了猜想。.

早听说大梁看似安稳,实则内部有着两大势力在彼此斗争,而大梁王上以平衡之法稳固自己地位,对于两个势力都有所牵制。

如今阵前换帅,看来是王室不想安景明立功过大,不好钳制,这才另调了军队来替换,这反而让薛光启美滋滋起来。

安景明我打不过,你个大梁都没什么名气的新人我怕啥,我好歹也是镇守一地军候,怕你啊。

根据薛光启收集的情报,大梁有名的将帅他都有所了解,其中绝没有一个姓彭的,倒是朝中大臣有着彭家,只是那是文臣世家,没听说有什么武将成就。

不管对方是谁,反正只要不是安景明,想来自己绝对不会无还手之力。

薛光启开始调配自己城中的军队,等着合适的时候,准备出城迎战大梁军队,趁着粮草尚足,来夺取一线生机。

至于为何不马上行动,就是怕安景明会杀个回马枪,到时候自己两相夹攻下,铁定不好受。

城内城外两方人马都开始了积极备战,却也都等着时机,不但薛光启怕安景明来个回马枪,彭玉泉也怕对方回头跟自己争功,等对方走远了,自己再动手,到时候等他想来和自己争功,恐怕也没机会了。

另一边的安景明只能说他们想的有些多,自己会回去吗?当然不会,自己又不是傻子,刚甩锅成功的他,岂会再回火坑,就让那位上杆子奉献的小朋友去趟雷吧,他要抓紧时间回大梁,好撇清关系。

只是大军行动终究快不了,那位马大人就从自己身后过来,打过招呼后,一队人就跑远了,想必自己回了国,人家都已经到王城了。

虽然心里着急,但是安景明也没有催促快速行军,此刻他当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免得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然而等他们已经走了很远之后,却意外的被一支军队拦住了去路,安景明得到通报,立刻领了众将前去查看。

远远看过去,一抹白色让他有些肝儿颤,不过等看清后倒是放下心来,不是大夏那支可怕的军队,然则这支军队由骑兵构成,军容整齐,看样子也是精兵强将。

安景明喝问道:「前方是哪里的军队,因何拦住我大军去路?」

听到他问话,从那支军队中跑出一骑,看样子是领头的,那人催马上前来,在远处立定,随后高声回应:「来的可是大梁安景明元帅,不知可否上前一见啊。」

安景明扫视一下后,觉得危险不大,于是制住其他人的跟随,驱马到了近前,看到对面是一个很英武的男子,白袍银甲更添三分锐利。

看到安景明过来,那人拱拱手道:「可是安景明安大帅,某家乃是大夏将军,白马义从公孙瓒,今日与安将军在此相见,

真是荣幸啊。」

安景明听了脸色微微一变,随后恢复平静,回道:「你是大夏将军?那你领兵在此拦我,莫非是要与我一战吗?」

公孙瓒摆手道:「非也,瓒在此等候,只为与安大帅见上一面,顺便为我家薛将军当回信使,与元帅送一封信。」

安景明眼睛一眯:「薛将军,可是之前击败我的那位薛仁贵将军,不知他为何要与我送信?我们的交情应该没到那一步吧?」

公孙瓒笑道:「哈哈,安大帅不必紧张,之前你与薛将军战斗,不过是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而已,薛将军对于安大帅你的能力还是很认可的。」

安景明叹气道:「认可我?我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而已,有何好认可的。」

公孙瓒道:「安大帅不必妄自菲薄,之前失败,也是我们占了你大意的便宜,若真的认真一战,胜负就很难预料了。」

安景明听到对手这么看自己,倒是心中有些高兴,自己虽然失败了,起码得到了对手的认可,这对自己就是种褒奖,虽不说多么高兴,但是心气难免捋顺了些。

公孙瓒趁热打铁,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安大帅,这是薛将军的信,请你收好,我就不耽搁你们大军回大梁了,在此祝你一路顺风,希望再见之时能够不兵戎相见。」

安景明接过信来,也不急着查看,贴身收好,然后才叹气道:「哎,可惜你我两国恐怕未来难以和平相处,到时候难免战场相见,如你所说,各为其主,生死无怨,我们就在战场上比个高下吧。」

公孙瓒笑着点点头:「好吧,那就希望有机会见识下安大帅麾下军队的风采,瓒告辞了。」

说完话,公孙瓒策马返回自己的队伍中,然后指挥白马义从随自己离开,整个队伍化为一体,若天上飘云,御风而行,轻快的往远处而去。

安景明暗自观察了下后,眉头皱起,此军虽然攻击力不如之前自己交手的那支大夏军队,但是速度上快若流星,这样的骑兵到了战场上,绝对是大多数步军的噩梦,没想到大夏还有这样的军队,看来我们大梁此次出军太过草率了。

安景明也返回本队,也没跟众将解释,只是让他们各自回去,带领军队再次出发,尽快赶回大梁。

等到天快黑,他们才停歇下来,安营扎寨,准备休息,这时安景明才有空拿出薛仁贵的信,查看内容,这一看让他立刻眉头倒竖,似乎怒了。

第170章 可怕的脑补引发战争

安景明打开薛仁贵的信,初看时眉头倒竖,似乎很是愤怒,但是等到看完后,他脸色平静下来,显出一种复杂的姿态。

此时孙重光,褚熊等将安排好事情后,走进帐中,看到安景明的样子,褚熊忍不住问道:「安帅,出什么事了?可是与今日那支骑兵有关?」

安景明对于这些亲信也不隐瞒,点头道:「不错,今日那队骑兵是大夏军队,而他们此来,算是为我等送行,同时给我一封那位薛将军的书信。」

褚熊听他提起薛仁贵,打个冷颤,实在是被对方打怕了,不过终究没在眼前,所以他粗声粗气的道:「怎么?看我们灰溜溜走,他还来信想嘲讽我们吗?」

安景明摇头:「恰恰相反,他信中对我们颇有赞誉,并且信中意图招揽我们。」

孙重光听了冷笑:「他也太想当然了,真以为击败我们,就能让我们臣服吗,我们可是大梁军人,怎么会投降他大夏之人,可笑。」

安景明还是摇头:「他当然没有让我们马上投靠,只是祝我们一路顺风,等回到大梁,若是过的不如意,尽可加入大夏,与他同殿为臣,你可知他为何敢与我如此说道?」jj.br>

孙重光沉默,他当然知道薛仁贵为何如此说,人家是算准了自己这些人未来不会好过,提前打了防疫针,给自己等人留了后路。

褚熊等人也是沉默,他们不是傻子,安景明他们话语中的的意思他们也很透彻。

如今大梁国内,军中将领和朝廷文臣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军人信奉封侯拜将马上取,不惧战争,愿意为国家征战牺牲。

可文臣们却只想苟安,就如之前大燕打压大梁,大梁虽然国力不如大燕,但是真斗起来,也不会让大燕好过,可是偏偏文臣一看大燕来打,就赶紧割地赔款跪地求和,到如今,每年要给大燕送去金钱物资不计其数,这些都是从大梁百姓身上剥削来的。

大梁军队一方的人员对此颇有微词,这是对大梁军人的侮辱,可是无奈朝中权力都在文臣手中,军队再不满,也不能随意开启战端。

而此次入侵大夏,其实就是文臣收了贿赂,应平北侯暗中相邀,才安排他们进入大夏,也是想从中捞上一笔的同时,也能弄到给大燕的供品。

军令一到,安景明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听命,而且他也是不觉的会有问题,但是如今遭到大夏痛击,他也知道大夏不好惹,而大梁如此举动,未来恐怕会有恶果。

只是那些文臣为了脱罪,恐怕会在自己等人身上做文章,虽然自己拉了彭玉泉来顶锅,但是架不住文臣的罗织罪名,虽然不会有什么灭头之祸,但是一些刁难总是免不了的。

薛仁贵来信能隐晦提到这层意思,恐怕大夏一方对于大梁的局势已经掌握不少,也代表了大夏对于大梁的图谋不小,未来两国交战恐怕也是不可避免。

安景明没有信心应对大夏一方的攻击,若是倾大梁全国之力,倒是能抗衡大夏,可就怕到时候后方的猪队友出问题,他也回天乏术了。

正是考虑到了这些,安景明才会露出复杂的神情,说他有意背叛大梁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多少有些心灰意冷就是了。

这些大梁军人从军,想的虽然是建功立业,但是何尝没有想为自己的国家强大献上一份力,但是一个不想强大,只想躺平的国家真的值得他们去效忠吗?

帐中沉默半天,最终安景明平静下来道:「好了,无需多想,我等如今要做的就是保家卫国,其他的以后遇上了再说,你们各自安歇去吧,不用考虑这些,日后自见分晓。」

等众人下去,安景明拿起桌上的信苦笑道:「好厉害的攻心之计啊,这位薛将军不但指挥能力出众,这计谋韬略也是不俗,如此对手真是难得,可惜难以公平一战,哎,希望不会走到那最后一步吧。」

薛仁贵一封信,搅乱了大梁军心,为日后埋下了伏笔,此举甚妙啊。

安景明这边心绪烦乱,彭玉泉却是兴致高昂,召集了自己麾下的将军开始研讨如何将城池攻占,到时候再趁势攻占全州,他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这支军队还很年轻,乃是文臣忌惮旧有军队强大,怂恿梁王筹建,此番派遣出来,就是抢夺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让军队亮个像,告诉其他军队,大梁可不止你们能打,所以以后不要跟我们摆架子。

这支队伍中的将领,大都是文臣集团亲朋故旧中找出来的一些自认为可以的翘楚,让他们纸上谈兵自然是头头是道,但是真打起来,一个有经验的都没有。

不过现在本就是纸上谈兵,一群人聚在一起商讨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的好像已经决定了未来的走势。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群文臣教育出来的子嗣,自然要争讨出个一二三来,这个过程绝不是能马上结束的。

所以一群人花了两三天时间,才整理出一份大部分人都满意的战斗方案,只等第二日实施。

可惜他们等得起,平北侯薛光启等不起啊,城中粮草本就不多了,正以为对面临阵换将,是大梁看安景明只围不攻不作为才做的,此会代替安景明的人,恐怕会迫不及待的攻城,到时候他可趁机测试对方底细,看有没有机会对付对方。

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沉得住气,愣是几天没动静,薛光启心里没底,不会是对方也是能人,看出自己城中缺少粮草,想着困死自己吧,越想越是如此,否则对方怎么着也会讨敌骂阵试探自己一番才是。

自觉地知道对方意图的薛光启暗自咬牙,本以为走了个难对付安景明,结果又来了一个更阴狠的人,这大梁什么时候冒出了这么一个厉害将领啊,真是坑死我了。

知道时不我待,薛光启最终狠下心来,下定主意,既然你不来,那我就去,我是不会束手待毙的,我跟你拼了。

薛光启开始调动大军备战,选择合适的时机,直接杀出去,跟大梁这支军队拼命,不信找不到机会逃出去。

是的,薛光启并没想着打胜仗,毕竟在他看来如此沉稳的领兵手段,对面的人不好对付,自己想胜不容易,但是困在城中就是死,不如利用大军为自己打开一条生路,逃出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这天天色将晚,大梁这面刚刚定下计划还没实施,薛光启就率军杀了过来,两方就这么出其不意的展开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战。

第171章 两军乱战如菜鸟

彭玉泉召集众人好不容易商讨完下一步策略,看天色不早,就打算和众人提前庆功一番,让人准备宴席,准备把酒言欢。

结果宴席刚开始,就听到人急报:「大帅,不好了,城中大夏的军队杀过来了。」

「什么?他们怎么敢?」

彭玉泉听了惊骇的站起身来,连一桌子吃食都被撞翻在地。

顾不上收拾,彭玉泉和众将赶紧走出大帐,然后就看到远处冒起的黑烟,还有传来的厮杀声。

彭玉泉脸色通红,其中既有恐惧又有羞愤。

「混蛋,他们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敢冲击我大梁军营,他们不想活了,还是看不起我,真以为我不如安景明吗,是觉得能打败我才敢的吗?来人啊,给我杀,给我杀,我彭玉泉怎么会比不上安景明。」

彭玉泉压下恐惧,带着羞愤赶紧组织人去抗击大夏军队。

平北侯薛光启孤注一掷,直接带领城中能战之兵杀了出来,本来还担心过于低估对方,而无法冲破对方包围,但是开战之后,却有些出人意料,怎么对方有些弱啊。

倒不是自己取得了什么压倒式的优势,两军交战算是打成了个平手,但是要知道他派到前方的是作为炮灰的新军,战斗力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勉强够看,但是没经历过真正战斗的他们也就比普通人强些。

可就是这样的军队竟然与对面大梁的军队打了个平局,这大梁的队伍有些弱啊,难道实际上他们确实很弱,我高估了对方,所以这一战,我能赢?

薛光启本来打算是趁着炮灰部队纠缠住对方大军后,自己领平北军这支精兵突破对方包围,先逃为敬,但如今看到对方似乎并不是那么难以战胜,那干嘛还跑,直接大军压上,若是战胜对方,自己也算是战败一国之人了,名头大振下,自己可选择的道路就多了。

所以打定主意的薛光启,开始指挥大军压上,要击败大梁军队,为自己赢得名气。

而跟他打一个主意的还有对面大梁的大帅彭玉泉,在稳定了自己情绪后,他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个成名的好机会。

要知道之前的安景明一直没能拿下城池,他本来想着自己最终要是拿下城池,也算是胜过安景明了,不过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要是攻城拿下,恐怕自己要损失惨重,若是对方肯出城,自己还能损失小些,但是想来对方胆小也不会如此选择。

结果今天就如愿了,看情况,敌人是倾巢而出了,若是能借机消灭对方,那城池自然不在话下,如此在安景明离开不过两三天,自己就拿下了他拿不下的城池,那不就代表了自己比安景明强吗。

想到此,兴奋的彭玉泉顾不得其他,直接让大军杀过去,务必把大夏的军队都留在这里。

于是两方的统帅都莫名的有了种我能赢的盲目自信,所以眼前只有战斗决胜一个选择,毕竟他们这一战都输不起,必须赢才行。

所以两方军队在统帅的催促下杀在一起,双方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胶着态势,这下两方想要罢斗都不可能了,只能决出最终胜负,有一方彻底失败才行。

杀红眼的两方人马眼中只有彼此,所以完全没发现,远处高地之上有着一队人马正静静的俯视着这里。

首节 上一节 77/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