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48节

哪怕把东吁的男人都充为劳役,但是数百万东吁女人,都需要找到一个汉人丈夫才能稳定她们。

然而、大梁哪来的这么多单身男子?

说白了、稍微有条件一点的,都会去找中原女子。

迁移到交趾的那一大批单身汉,大部分都是山区百姓。

而且就算单身汉够多,但是东吁的地形比起交趾,要显得复杂不少(

打东吁这件事情,韩景略还是准备再等等。

他想等收复辽东后,再打下东吁。

届时东吁加交趾,也有四百万劳工供大梁调遣了。

四百万劳工完全可以先开发东吁和交趾,然后再调去建设道路,最后再调去东北开发。

目前是小冰河期最冷的十年,往后从1660年~1720年这60年则是逐步温度恢复的状态。

建设东吁和交趾差不多五年搞定,道路也是五年。

至于东北,明年完全可以组织北伐,打下来后,先把国内的囚犯调去开发辽南地区。

想着、韩景略对李三明说道:

“军部的北伐开支,你计算过没有,合不合理?”

“回圣人,臣计算过,军部递交的开支表,还是有些太多了。”

“按照一枚205mm加农炮500万文,炮弹就5万文来看,打下整个辽东最少也需要10万枚炮弹。”

“这代表,最少需要50亿的火炮炮弹军费,另外柴油目前生产价格是1公斤22文。”

“按照戚山将军递上来的报表,5000辆黄帝2号卡车,每天需要最少30万公斤,也就是660万文军费开支。”

“还有子弹、手榴弹、火药的消耗。”

“并且还要动用北海海军,这么一算下来,军部报上来的100亿军费,只够打三个月。”

“如果要打,财政部测算后,应该需要200亿军费,而我朝的财政收入只有450亿!”

“也就是说,收复东北的努尔干地区,需要投入近一半的财政支出。”

“战争预算倒还是小事情,主要还是收复后的治理工作。”

“想必圣人您一定知道,眼下小冰河时期,北方冻土层向南蔓延。”

“偌大努尔干,只有辽南地区适合生存,而辽南地区,哪怕用了化肥,一年的粮食亩产量顶多不会超过150斤!”

“这粮食产量,连人都养不活,而我朝刚刚打下交趾。”

“就算是组织移民,百姓也不是傻子,辽东与交趾……”

李三明没有再说了,但是韩景略听出来了。

百姓们是肯定不会想着迁移去辽东和东北努尔干地区的。

这么说吧、这个时代的河北就相当于后世的辽东,辽东就等于后世的黑龙江,黑龙江就等于西伯利亚。

而且还是那种,满地都是原始森林的西伯利亚。

5.8  换了百姓,花个三五年才能在努尔干安家。

废那力气,不如直接去安南捡现成的。

李三明的话,话里话外就一个道理。

东北就算打下来了,也没有百姓去住,哪怕迁移百姓,百姓也会逃跑。

南方的流民之所以能这么轻易的接受被移民去北方,云贵的百姓之所以能这么轻易的接受移民去交趾。

是因为这些流民和百姓都知道,去的地方是一个好地方。

后世人总是说没打下哪里哪里,多么可惜。

对于百姓来说可不可惜,换做你是百姓,本来生活在自己老家好好的。

突然当官的来一句,我们在黑洲打下了一块地方,需要人去留守,你去吧!

你会怎么做想?

所以、韩景略一直不组织北伐,除了财政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现在打多尔衮,是越打越亏。”

之前他们在中原,打了他们之后,还能抄家,弄来不少银子。

现在去打多尔衮,留给大梁的,除了广袤的草地就是沙漠。

韩景略也头疼,但是北方又不打不行。

想着、他对旁边的一个仪鸾卫说道:

“告诉戚山,更改一下北伐的目标,打下河套和辽东就行了,无须北上努尔干……”

“遵旨!”

仪鸾卫稽首之后,便小跑去了军部,而韩景略则是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只觉得眼睛突然有些酸了.

第197章 夷陵大坝提议、百万战俘

“商税、货币改制后,可有提升?”

捏了捏鼻梁,韩景略才继续问了起来,而李三明也稽首道:

“货币改制,虽看似与商税没有关系,但纸币出现后,极大缓解了银荒和铜荒。”

“眼下只要农业部、粮食部与财政部三部联合,便可以将农税改为纸币交税。”

“农业部传达百姓,财政部以纸币收税,粮食部以纸币买粮。”

“如此一来,则彻底杜绝了实物交税的弊端,日后更好统计税收了。”

李三明笑着,一边说,一边也解释道:

“不过、粮食部日后需要采买民间无法消耗的粮食,运往海外贩卖。”

“据倭国仪鸾司的仪鸾卫汇报,倭国幕府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已经同意了我朝的贸易协议。”

“日后幕府将以石见银矿的白银,换取大梁的粮食、白布和各种物资。”

“第一次贸易的贸易订单,幕府下单10亿7400万文,采买300万石粮食、2万匹白布!”

“一下单就是10亿文的大手笔,恐怕幕府此时一年也不过五百万两的收入吧?”韩景略看向了仪鸾卫。

仪鸾卫对韩景略微微行礼后颔首回答:

“去岁幕府的收入是米400万石,金10万两,白银140万两!”

“按照米价换算,差不多是560万两,约合56亿文,是我大梁岁入的9/1不到!”

与后世人所想,幕府时代倭国还是村战不一样,此时的倭国已经有两千万人口,有近6000万亩耕地。

丢到欧罗巴去,妥妥的一方霸主,毕竟此时法兰克王国也不过1200万人口,不列颠更是只有900万。

人口最多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才2500万人口罢了。

因此、幕府的市场,实际上是比较大的。

如果不是此时不适合30远洋大规模海战,韩景略都想把石见银山抢下来。

从南京出发打幕府,这距离和后勤补给线,对于大梁来说,还是有些负担的。

“这个德川家光,估计是想着买入这300万石粮食,然后和地方上的各个藩主做笔交易吧。”

韩景略看了看李三明递来的订单,放下后,大概揣摩出了德川家光的心思。

尽管幕府有6000万亩耕地,但是其中有一半都是旱地。

量产十分低下,因此人口一直没有办法增长,就连武士都不一定能每天都说能够吃饱肚子。

如果德川家光能够掌握倭国的粮食大头,那么可以拉到不少藩主站队。

对于这点,韩景略倒是不怎么在意。

只要幕府的科技没有进步,他们就算弄出再多的人口,韩景略也不会担心。

说白了,没有绝对的无力,那么不管有再多的人口,也不过是他国的劳役罢了。

西南的天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莫卧儿的蒙古人才有多少?绝对部分都是天竺人的天竺,就这么被莫卧儿骑在头顶两百年。

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其他国家都在走殖民时代,而大梁要走的是侵吞时代。

首先就是恢复汉唐元明四朝占领过的地方,将这些地方纳入版图。

海外暂时不用太过注意,只需要向欧罗巴倾销商品就足够了。

想着、韩景略收起了奏疏,对李三明道:

“眼下大梁的工厂产量,你们计算过没有,和欧罗巴以及其他大国的贸易量相比,产能足够吗?”

“若是这样说,那自然是不够的。”李三明点头道:

“欧罗巴洲、据仪鸾司的消息,自从上一批商人回到西方后,带起了一波东方热潮。”

“不少船队已经越过了好望角,顶多十个月后,就能抵达我朝的广州,开始贸易。”

“目前我朝的工业产量,除了农用机械、化肥这些不对外出产的。”

“类似白布,年产2亿匹,国内可以消化1亿2,剩下8000万的产量是足够的。”

“不过类似红糖、白糖,我朝的产量分别是1650吨和800吨。”

“这个产量,是远远不足的,因此我们已经组织热带的百姓,可以利用一些旱地种植甘蔗。”

“糖分市场的价值很高,我们估计,单单外销就可以达到1000吨。”

“目前欧罗巴洲,一斤红糖平均价格是80文,我朝是6文”

“白糖价格,我朝是10文,欧罗巴洲平均是120文。”

“如果我们能够占领欧罗巴洲的糖分市场,预计每年可以从西方赚取3~4亿文。”

首节 上一节 248/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