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50节

眼下大梁可还有财政赤字呢,要真这么干,大梁一旦什么时候财政没有跟上,说不定朝廷的信誉度就要下降了。

李三明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就连张懋才都对着韩景略小动作的点头。

不过韩景略却笑道:

“你们啊……真是忙糊涂了!”

韩景略笑着说道:

“全国城区改造,各地工厂建设,虽然动用了两百多万人,但是眼下进度已经大半结束。”

“剩下的大半,顶多也就年底结束,最后的两百多家工厂,也会在明年的这个时候结束。”

“大坝就算你们想要动工,也需要带领劳工迁移到夷陵,这时间就需要一年……”

“圣人!”听到韩景略的话,张懋才顿时稽首道:

“圣人、倒不如让交趾百万劳工,从升龙出发,北上昆明,而后绕道贵阳,北上重庆,再顺江南下到夷陵?”

“反正走水路也是一年,倒不如花一年半的时间,打通交云贵川四省的道路,也算为之后的火车弄出一条地基!”

“这条道路,建设部的方案里早就有了,全场1420公里。”

“原计划是投资14亿2000万,平均每公里100万文,动工10万,预期3年。”

“可若是动用这百万劳工北上,或许一年就能解决这条1420公里的西南大公路!”

李三明的话,倒是点醒了韩景略,既然都要动劳工,倒不如这个时候就动用。

西南道路崎岖,明朝留下来的驿道不过宽10米,现在正好把道路扩宽4倍,弄成40米宽的大道。

原本他是想着、等全国城区改造结束,内燃机机车出来,再搞这些的。

现在看来,其他好建设的地方可以等等,这条路完全可以马上动工。

想着、韩景略立马对张懋才开口道:

“眼下云贵川三省的水泥厂、炼钢厂、产量多少?”

张懋才也不敢耽误,直接回答:

“回圣人,云贵川刚刚建设45个水泥厂,15个炼钢厂。”

“水泥年产量日产1900万吨,钢材2万吨,钢轨2万吨,生铁15万吨〃」。”

“若是要建设道路,可以先派20万劳工北上,炸山开路,半年后再派30万劳工北上,用压路机压路。”

“再派20万人铺设水泥,石子,最后30万人铺设铁轨,顺带搭建云贵川交四省的电缆线和无线电信号塔。”

“这么下来,投资应该在18亿左右,可以建设70米宽的大道,30米用作火车轨道,40米用作车路。”

“车路如果是双向六车道的话,使用沥青的份量是每公里950吨,目前我朝沥青年产量是135万吨。”

“刚好可以建设这一条云贵川交四省高速路。”

“至于火车、1.8米的宽轨道可以铺设10条,1420公里,大约需要21万3000吨铁轨。”

“完全可以从江北和湖广、陕西调钢轨,差不多一年有5万吨,后续扩大产能,应该可以扩大到10万吨,3年足够了。”

“3年……”韩景略有些咋舌,果然建设是最费钱的。

这条公路加夷陵水电站,基本百万劳工13年的时间就被定死了。

自己看来明年北伐之后,还得从别的地方找点劳工才行。

韩景略只觉得头疼,而比他更头疼的是李三明。

先是建设大坝的200亿,又是建设云贵川交四省的15亿。

大梁一年才450亿,就算农业税日后用纸币收税,也不过现钞600亿左右。

这两样下来,大梁每年要加上固定的15亿消费了。

官吏军队还有500亿,这就550亿了,如果不找办法赚钱,他这个财政部尚书,看来只能找个地方厚葬了。

就这样,在李三明的白眼下,韩景略和张懋才聊了许多建设的问题。

说来说去,都是一个字“钱”!

为了赚钱,李三明只能让沿海的工厂加班加点,准备着下半年对西洋的货物。

大梁开始踏上了半国有化的道路,而北方的清廷则是在多尔衮的力主下,迁移到了北方的忽兰忽失温。

七月十八,由多尔衮为主帅,多铎为副帅,阿济格带领小皇帝福临为坐镇,组织满蒙汉20万联军,准备西征!

茫茫大漠,戈壁黄沙,只有少许绿洲能带给这个世界不一样的色彩。

12岁的福临坐在一辆宽大的天子马车内,看着窗外的戈壁滩,对着大玉儿说道:

“额涅(母亲),我们为何不南下,与韩贼一绝死战?”

福临的话,不难让人听出他的幼稚,但是大玉儿却握着他的手,安慰道:

“会有机会的,眼下只要拿下了天山北部的准噶尔叛臣,以及天山南部的叶尔羌蒙古,我们就可以趁机南下藏区了。”

“可是韩景略会看着我们这么轻易南下吗?”福临虽然幼稚、愤青,但是他不傻。

韩景略这个家伙,看着政治手段十分粗暴、野蛮。

实际上、每次他的步骤都卡在时机的正点上。

利用岳乐和尼堪灭亡南明,再利用朱由菘和十六朱氏公侯说服朱由榔和朱聿键。

除了云南的沙定洲是用兵解决的,其他的所有势力,基本都是在朱氏子孙的正统已经投降的前提下而跟着投降的。

经济上、韩景略明显知道长城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后世的人都以为长城就是一条用来防守的城墙。

实际上、长城的真正作用远远不止防守这一点。

贸易!经济作用才是决定长城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蒙古人、五胡这些胡人,明明入主了中原,学习到了中原先进的技术。

但被驱赶出长城外后,却没有继续维持技术的能力,而是三五十年后,就彻底回归到了游牧、青铜器、铁器时代?

说白了、长城的作用,除了防御外敌外,也防自己人!

北方游牧民族中原诸夏人除了战争以外,还有贸易。

胡人需要中原的铁器、盐、甚至于粮食,所以往往会拿牛羊来作为交换,这便是所谓的贸易。

既然有贸易,那就代表有利润。利益驱使下,那就避免不了走私。

这种贸易往往是控制在国家手里,贸易的地点,时间以及价格都需要掌控在国家手里。

因为只有这样,中原王朝才能保证对游牧民族的一个主动权。

明朝的长城到了后期仿佛没有什么作用,说白了就是崇祯没把长城玩明白。

他没有玩明白,没有封锁长城,利用城池的经济封锁效应,在草原上拉出一支属于自己的势力。

相反,皇太极就懂得扶持科尔沁蒙古,天启朱由校和万历也懂得扶持林丹汗对抗后金。

到了崇祯,他根本就玩不转长城的作用,反而长城在八大晋商和一些边关将领的放纵下,开始漏洞百出。

粮食、铁料,茶叶、食盐……

这些东西源源不断的流向辽东,而皇太极则是用这些物资,控制了科尔沁,内喀尔喀和漠南其他蒙古。

比起崇祯、天启和万历,韩景略把长城玩的更花哨。

别看韩景略没有派大军北伐,就以为他什么都没有做。

实际上、韩景略早早交代了王道之,李来亨,每年秋季派骑兵出关放火烧荒!

干草一被燃烧,冬季牛羊就只能饿死,仅凭草原上的粮食,根本养不活清廷的数百万人和几十万大军。

因此、没有办法的多尔衮,只能提前发动了西征,并且将大军的人数增加到了满汉蒙20万大军。

20万大军,打兵力不过5万的准噶尔,简直就是秋风扫落叶。

康雍乾打准噶尔,无法派出大兵团进行作战,是因为清军当时使用的都是绿营兵和部分归化为农耕的八旗兵。

他们已经从最开始的渔猎,变成了农耕军团,极其依赖后勤。

然而多尔衮呢?他干脆一边组织蒙古人放牧,一边朝着西方赶路。

这家伙完全适应了蒙古人的打法,边放牧边打仗,以游牧对抗游牧。

福临虽然没有亲政,但是他知道,韩景略不会那么容易就放过他们。

这个道理不止他知道,多尔衮也知道。

骑在高头大马上,与多铎、尼堪、岳乐三人行军的多尔衮看了一眼地图,对他们说道:

“々` 我们已经抵达狼山脚下,不远处的黄河就是九原地区,唐朝时,这里是燕然都护府,现在却是我们的天下了。”

“再往西北走六百里,就是蔑尔川湖,听说唐朝时,他有南北二十里长,东西五里宽。”

“只是现在,只有南北一里长,东西半里宽了。”

“兴许再过一百年,就要被黄沙吞没了。”

多尔衮抚了抚自己的帽子,而多铎则是眯着眼睛说道:

“蔑尔川再往西北一千四百里,才有一个大湖,汉人叫它居延海。”

“到了那里,再往西南走700里,就到嘉峪关了,嘉峪关以西有不少绿洲的叶尔羌了!”

“叶尔羌盘踞天山以南,东边到达嘉峪关,西(李好赵)边达到了葱岭以西的费尔干。”

“东西长四千里,不过人口只有六十万人,兵马也不过10万罢了。”

“自从成吉思汗西征以后,西域和更西边已经不像往日那么繁荣富庶了。”

“叶尔羌靠少数的绿洲维持的耕地,养活不了多少人口,只有拿下伊犁河谷和费尔干,我们才能养活大清的四百多万人!”

多铎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一个是伊犁,一个是养活了后世中亚600万人的费尔干纳盆地。

伊犁加费尔干,如果都能拿下,大清届时无论是西征还是东征报仇,都将游刃有余。

韩景略在甘肃布置的兵马只有1万5,嘉峪关更是只有2000人。

他们如果举20万大军进攻,说不定真的能攻破嘉峪关,洗劫一波甘肃,慰藉慰藉快要枯竭的粮草。

“要我说、先灭了叶尔羌,再打准噶尔!”

首节 上一节 250/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