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325节

“梁国人就算再强大,也不会有能让五万火枪部队瞬间消失的能力!”

顺治皇帝沉默了,他确定自己不懂军事,但是戈洛文的话,却让他不屑。

不止是他,就连旁边的索尼、索额图父子也是心底不屑。

梁军的恐怖,只有在真正面对他们的时候才能理解!

53岁的索尼虽然没有去战场,但也旁敲侧击,从岳乐和何会洛等人口中知道了梁军的战力。

别的不说、岳乐等人口中“会爆炸的炮弹”,清廷的军器监研究了快七年都没有研究出来。

燧发枪这么简单的东西,在有图纸的情况下,他们都花了三年才研究了出来。

然而这火器比起梁军士兵人手一支的步枪差远了。

别的不说、清军的燧发枪发展到现在,也只能射出200米远,能在150米保证破甲。

但是梁军的步枪呢?威力是这种火枪的几倍!

从中原逃出来的清军将领,目前没有一个有信心面对那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哪怕豪格、也就是嘴硬罢了,十几万人被韩当一万人击溃,简直是史诗之战,狠狠打了豪格的脸。

可他们偏偏没有能耐打回去,这5.8是最难受的。

看了一眼校场上的大军,顺治皇帝摇了摇头后,就返回了伊宁城的皇宫。

在清军未入驻西域前,西域只有不到百万人口。

但是在他们带着百姓迁移后,西域人口达到了400多万,尤其在伊宁一带,足足有100万人,开垦了1400万亩耕地。

现在这里就是清军最重要的两个粮食基地,除了伊宁就是费干纳河谷。

一旦丢失伊宁和费干纳二者其中之一,清军就要覆灭在戈壁滩上。

四十万大军听着规模很大,实际上已经过上了半游牧、半征战的道路,战力下降了不止一点。

至于福临口中所谓的皇宫,只是三重还算宽敞的院子,里面还带着百来间屋子,规模还不如韩景略之前的梁公府。

清军看似过的很滋润,实际上已经穷途末路。

因此多尔衮才需要不计一切的迁移,凝聚力量,在背刺罗刹和进军莫卧儿两个选择中二选一!

回到了皇宫,福临就回到了自己的寝宫,而索尼也把这个消息禀告了大玉儿。

大玉儿因为福临的长大,现在连和多尔衮的事情,都得偷偷摸摸的,生怕让儿子生气。

但是他不知道,她和多尔衮的事情,福临早就知道了。

福临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环境安定后,向多尔衮报仇的机会。

坐在寝宫里的福临看着那幅从明朝北京皇宫中掠夺的《坤舆万国全图》,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标注了大明的中原地区……

他咬着牙,怨气颇深的挤出了一句话:

“总有一天、朕要夺回中原!”.

第254章 移民实边、掌控中南

“启禀圣人,东北移民开发之事已经全部汇聚,初步的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得差不多了!”

在福临想着,怎么从多尔衮手里夺取权利的时候,十一月的华盖殿,也迎来了韩景略心心念念的移民之事。

韩景略坐在华盖殿门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而人口部的尚书梁必君则是汇报道:

“如今辽东只有174万百姓,而北山行省更是只有27万百姓。”

“辽东一省,目前以及将前明时期的辽南地区耕地全部复耕,共得耕地1200万亩。”

“北山行省的话,由于人口着实太少,加上每年有一半时间都是冬季,因此只开发了100万亩不足的耕地。”

“人太少了!”韩景略有些皱眉,转头看向梁必君:

“人口部没有想办法继续移民吗?”

面对韩景略的询问,梁必君微微行礼:

“自然是有的……”

“人口部预计要在关内特别是像江淮、山东等地募民合计四十万户,其中每户平均人口为五人,也就是两百万人。”

“这些百姓移出后,山东的人均耕地,可以达到一人八亩,江淮可以达到一人六亩。”

“只不过、他们迁移需要在北山和辽东地区建立两千个镇子出来……”

“另外还需要调各类机器,类似伐木、拖拉机,播种机、耕地机等等6万余台……”

“两千个镇子?”韩景略思考了一番。

算了算后,得出了每个镇子能有一千人的规模。

“每个镇子一千人,人数也不少了,这样的话,这些镇子平日里可以抽出五十个汉子去作为乡镇护卫队。”

“真到了危机时刻,两百人应该也是能够调出来的,这样在关外倒也不用过于担心了。”

韩景略还没有开口,作为内阁首辅的夏允彝却30呵呵一笑。

他可是颇为清楚眼下关外的情况。

眼下的北山,别看已经纳入大梁统治好几年了,但北山的一些山里,依旧有一些靠着劫掠为生的土匪存在。

这些土匪对当地的安全问题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而梁军想要全面扫荡,却并不算容易。

毕竟关外面积广阔,土匪大多以零星小队的方式活动,很难被抓到踪迹。

因此拉网式围剿基本上就不太可能,而且梁军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在冰天雪地里折腾。

对于夏允彝的思路,韩景略也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方法挺不错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地方官府要协调好乡镇武装队的训练,至少要保证当地的所有汉子都能打枪……”

一旁静静地听着的次辅韩绍眉头微微一皱,他在明年就要对武装农场进行集中考察了,可是眼下怎么越听越是玄乎,难不成这还有生命威胁了?

作为首辅的夏允彝却不怎么担心,只是继续笑道:

“过了这个冬天后,山里面的土匪也好,还有那些猛兽也好,总得要饿死冻死一批……”

“为了应对这两百万人迁移,内阁已经向军部申请了10万支燧发枪。”

“到时候再安排百姓的人员出关,北山当地的驻军训练,百姓也能赶上播种,安全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人口部尚书梁必君微微松了一口气,道:

“根据目前农业部的勘探,北山境内的耕地有2亿亩,辽东有1亿9000万亩,合计3亿9000万亩耕地。”

“按照我朝机械化的最大标准是一人40亩,往关外移民人数至少要达到一千万人。”

“目前组织的两百万人只是第二批,等到第二批结束,估计北山和辽东的耕地面积,能从眼下的1300万亩,提升到5000万亩。”

“三年后,人口部将会组织第三批,人数为四百万的无地农民前往关外定居。”

“并且在后续的十年内,将剩余的四百万人全部组织出关。”

“与此同时、四川、湖广、江西、江淮、广东这五个人口大省,都会在支持北山,辽东的同时,对中南进行移民。”

“预计在15年后,内地的一京十四省,会对外移民达到4000万!”

“届时、内地的一京十四省,能够保证人口在7700万的同时,达到人均耕地10亩!”

“省外的百姓,可以达到人均耕地40亩!”

对于这个数字,众人不由得一阵默然,这可是真正切实地减轻了内陆的负担。

不过他们惊讶早了,梁必君还没有说完。

他紧接着继续道:

“另外、根据目前黄河治理的方案,需要将黄土高坡上的百姓,移走七八成,大约需要移民600万。”

“这600万百姓,就是对东北的第三、第四批移民!”

移民治黄,这是农业部去年就提出的议案。

治理黄河,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原生林木,耕种大片防护林。

保护树木,就需要还自然与康乐,所以靠近黄沙的百姓,都要移走。

特别是黄土高原上的百姓基本上要转移走七八成,到时候就可以在上面实行绿化项目,也就能够进行黄土水土培育工作,减少黄河决口的发生……

这些项目对于大梁来说自然都属于大计划大战略,可是也代表着大花费,而这一点也让所有人的眉头都微微皱了起来。

梁必君是今天的主角,自然不可能这样就说完一切,因此他继续道:

“组织两百万人出关定居,除了路费这一项的考量之外,还需要提供相关的土地、种子、耕牛以及相关的存粮。”

“臣等目前算了一下,光是一户移民,从迁移开始,再到全面安置下来,至少需要花上四万文左右......”

“四万文,怎么这么少?”

韩绍皱着眉头发出了疑问,他可是经历过底层生活的。

若是寻常人,往往还会为四万文感叹较多,可是真要放在这种移民迁居的问题上,四万文还真的没多少了。

先不说田地这一块,像存粮、种子、房屋还有耕牛,哪一项不得花大钱?

梁必君解释道:

“眼下组织的移民,都是需要出关拓荒的,土地这一块不需要花什么钱……”

“至于像存粮,北方的国家粮库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还可以由南方沿海路转运粮食,提供两百万人一年的口粮问题不大……”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得点了点头,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相关内情还是颇为了解的。

“至于房屋的问题,除了利用原来八旗所属的房屋,到时候还需要临时自行安排搭建,总之也是一件辛苦活,花费倒也不算太多……”

“除此之外,器械的问题倒也简单,乡镇每户需要开荒和耕种的土地大概在四十亩左右。”

“算下来每个乡镇也就是一万亩的样子,到时候每个乡镇配五十台各类机械,互相轮流使用即可。”

梁必君一边算账,一边汇报道:

“按照人口部的标准,这次移民、大概需要花个16亿左右.......”

“16亿,也不算太多了.......”次辅韩绍呵呵一笑。

首节 上一节 325/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