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66节

“这大好风景,不止什么时候能再次来看……”

看着城外滚滚黄河水,韩景略感叹了一声。

如今收复邳州,就意味着徐州也收复在即,收复了徐州之后,韩景略也需要休养生息了。

如今他手下的势力,一下扩大了四五倍,百姓虽然不知,但起码也有近千万之多了仰。

江南一带是人口稠密区,尽管凤阳等地、庐州等地都遭遇过兵灾,但相信还是有不少百姓的。

清军一战被歼灭了十几万汉兵,想必也一定伤筋动骨了。

要么只有剿灭别的势力,收纳降兵扩充兵力。

要么他们就只有招募百姓为兵。

相信这一战,清廷内部自己也发现了汉兵只能打顺风仗的弊端,就是不知道他们要如何面对。

总之、只要自己将眼下的地盘吃透,再将大军扩充到二十万左右。

那无论是多铎、还是多尔衮、又或者其他什么别的人来,淮扬军都将沉着应对,丝毫不必担忧.

第76章 清廷帝星摇坠、汉家紫薇异彩

“或许下一步可以试探着进攻山东?”

这个念头只是出来那么一瞬,随即便被韩景略压了下去。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如今自己的内政情况。

尽管扬州还有几百万石粮食,但恢复民生需要耗费不少。

而且冬季无法行军,自己在冬季后,还需要给手下的士兵发饷银,这都是一笔大支出。

比如作为战兵的戚家军,白杆军,神机营,人数已经高达十万了,每年的饷银都在一千二百万两左右。

若是战后他还需要扩军,那么这笔饷银还需要提高。

加上他所兑换的官吏,战船、学者等等需要发俸禄的人,淮扬需要付出的,是一千五百万两左右。

使用系统的弊端不是没有的,但同样的,如今占据淮扬的他,若是好好守土,未必不能将商税扩大。

扩军势在必行,这一点韩景略比谁都清楚。

淮扬军与清军的绝对兵力对比仍然悬殊,别的不说、这一战下来,三军阵亡多少人,就是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攻山东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很可能把淮扬军带入泥沼之中。

最主要的,还是山东这一地,已经被清军和明朝之间多次博弈后,被霍霍的十分凋零了。

如果他进军山东,那么能够给他一大笔饷银的来源,便是世修降表的孔氏!

此时对山东动兵,对孔氏动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事。

说不定一个操作不好,他就要四面树敌……

届时若是兵事不利再想抽身可就难了。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恢复民生生计,顺带,自己也需要找一些谋士了……

“唉……”

想到这里,韩景略长叹了一口气。

随着地盘的逐渐扩大,他也渐渐的觉得管控地盘有些“吃力”了。

这种吃力不是治理民生和军队上的吃力,而是他在战略细节上的吃力。

韩景略清楚明白自己的战略意图。

首先就是不管南方的那档子破事,先将清军驱逐出关外。

依托江北,让南明给自己供血。

就南明那档子破人,与张献忠和李自敬、李过相比,着实比不了。

更何况九江还有赵布泰和尼堪、左梦庚的十几万清军。

刘泽清和尼堪能够从容撤回长江南部的九江,可不是他们能力出众,而是自己不想收拾他们。

驱逐胡虏,计亡南明,最后勘定南方枭雄,兵出山海关,剿灭建虏。

这是他平定420天下的战略!

然而这种战略,在很多细节上,着实让韩景略头疼。

“看来得好好想想,有哪些人能够为我所用了……”

他一脸头疼的表情,想要在名臣比较凋零的南明,找到一群能力强悍的名臣,着实有些难为人。

明末的名臣武将很多,文有杨嗣昌、孙承宗、李长庚、毕自严、徐光启、孙元化、袁可立。

武有孙传庭、卢象升、满桂、毛文龙、曹变蛟、曹文诏等人。

然而这群人都被崇祯直接、或者间接弄死了。

最后剩下了一批不是年纪小的可怜,就是能力差一筹的人给南明。

现在自己只有从民间找人了,从官府肯定不行。

先不提这群人愿不愿意帮自己成就霸业,单单他们心是向明,还是向自己,就难以说明。

此时他不由叹气,心想若是自己早几年来到这个世界就好了。

那个时候,至少还有一个王佐之才的李岩给自己。

只可惜给了李自成不说,还被李自成自己杀了。

“大风起兮云飞扬……”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带着忧心忡忡的脸色,韩景略下了城楼。

邳州破后三天,北面徐州的谭泰也终究抵挡不住。

在围攻邳州的水师北上后,谭泰只有放弃徐州,带仅存的三万满蒙骑兵杀出重围,逃向了山东。

很快,淮扬军便控制了南直隶在江北的各个要冲。

负隅顽抗的清军被尽数斩杀,首级挂在了城墙之上。

韩景略乘船北上,进入了徐州城中,放眼望去城中满目疮痍,不由得慨叹在乱世百姓才是最苦的存在。

尽管淮扬军已经最大程度的约束军纪,但要做到完全不打扰百姓的生活是不可能的。

由于不久前这里刚刚爆发了一场激战,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不过韩景略却并不太在意,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

“启禀将军,徐州衙门里的人皆被拿下。”

戚山十分耐心的说道:“这些人如何处置,听候将军发落。”

“皆处死吧,这些人都是投降过清军的官吏,留下来他们实属鸡肋。”

韩景略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处事原则。

两军对垒,总会有胜利方和失败方。

那么获胜方就要面临如何处置俘虏的问题。

若是同情心泛滥一味求仁,不但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将士们不负责。

“末将领命!”

“对了,谭泰逃到何处了?”

韩景略忽然想起谭泰已经突围了,遂追问道。

戚山面色一红,有些尴尬道:

“回将军的话,此贼跑的甚快,末将已经派人去追了。”

“只是他们一人三骑,我们的骑兵实在是追不上……”

“我能理解,不管你们,此非战之过。”

“相信不久消息就会传到北京了,不知多尔衮和清廷高官们会作何打算。”

如今江淮之地虽然打下来了,韩景略却没有设想中那么喜悦。

毕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多尔衮不会善罢甘休,等待淮扬军的将是又一场血战。

在韩景略这么想的时候,戚山也抱拳道:

“将军、眼下我军已经虎踞江淮,麾下有凤阳、庐州、扬州、安庆、淮安、徐州六府三州之地。”

“需要防御的面也扩大了,因此末将想请将军移驾,将治所从扬州移动到凤阳……”

收复六府三州之地后,确实,韩景略麾下的疆域扩大了四五倍。

原本的扬州,现在成为最为居安的大后方。

然而韩景略的防守方向却延长了数百乃至千里。

从凤阳府防备河南清军的亳州到扬州,有九百里之遥。

运送粮草,用两轮马车,一路上人吃马嚼,就需要耽搁半个月。

十石粮草运到亳州,只有八石了。

两石的损耗不可小看。

韩景略也知道戚山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因此才会想让他迁移淮扬军治所到凤阳。

别的不说,单单凤阳皇宫,稍微修缮一下就能直接充作江北都督府使用。

戚山的想法很好,但是对于韩景略来说,他需要考虑的,不止是军事,还有民生和经济。

首先扬州临近长江,若是自己研究民生科技,然后开始向南洋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贩卖商品,都十分方便在这里建立工厂。

若是迁移凤阳,自己不一定能顾忌这边,除非有一个信得过的人能在这里统筹大局。

首节 上一节 66/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