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

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 第26节

“大人,昌平城的战报都传回来了,为何我们不快点前去昌平城,或许还能混一份军功,反而还要在这里逗留?”

“你是大人,还是我是大人?”

面对身边副将的询问,张缙彦瞥了其一眼,随后轻描淡写的开始讲述着自己的计划。

“我们在沙河驻扎就是为了防止还有贼心不死的闯贼趁着定王不注意的时候,再度偷袭昌平城。

我们驻扎在沙河,距离昌平城不过半个时辰,一旦贼军敢攻城,我们便可以从后方迂回,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样,本官这个计划是不是天衣无缝?”

张缙彦一脸得意的看着副将,殊不知远处一支骑军正在快速的朝着沙河靠近。

“但是大人,可是昌平城之战都已经结束两天了,贼军仍然没有半点动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启程前往昌平城让定王殿下分一点军功给我们了?”

张缙彦身边的副将乃是京营中的老油条了,平日里打仗的时候不积极,等到大战结束之后分军功的时候倒是积极的很!

“你在质疑本官的决策?”

虽然张缙彦也觉得副将说的正确,但为了保持他自己高深的形象,张缙彦自觉还是得在矜持一番。

副将连忙摇头,回应道:“末将不敢!”

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大人英明神武,行军自是有自己的一套,末将岂能跟大人相提并论!”

眼见副将如此上道,张缙彦也换上了一副好脸色,端起案桌上的茶杯不慌不忙的说道:

“你倒是十分的上道嘛。”

“放心吧,跟着本官,等到回京的时候,自是少不了你的好处!”

副将听到张缙彦终于许诺自己,赶忙单膝跪下,右手猛地砸向胸口,随即气势十足的向张缙彦表忠心:

“从今以后,末将唯大人马首是瞻,再无二心!”

张缙彦面带喜悦,轻轻小酌一口茶杯中的茶水,虽然这茶并不是什么好的茶叶,但张缙彦却感觉比平日里在府中喝的那些个价值不菲的茶叶都要好!

“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前往昌平城,驰援定王殿下!”

“是!”

副将十分识趣的俯身为张缙彦重新又添了一杯茶水,随后才毕恭毕敬的缓缓退了出去。

不知不觉中,两股军队同时朝着昌平城进发。

昌平城

“主公,你可有今后的打算?”

吃饱喝足后,王景略丝毫不顾及形象的双手撑地,两腿岔开,看似随意的询问着朱慈炯对今后是否有打算。

王景略的姿势让朱慈炯着实跟文人这两个字无法关联在一起,强行憋着笑意应声回答:

“今后的打算啊,这我倒是还真没有想过。”

顿了顿,朱慈炯看了一眼窗外,又继续说道:“但是我倒是有一个目标。”

“敢问主公,某可以斗胆一问吗?”

“这有什么,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将那些贪官污吏统统杀光,彻底剿灭全国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顺便将关外的大清给好好的收拾收拾,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大明,亲手为天下百姓打造一个太平盛世而已!”

王景略端坐起来,听完朱慈炯“简单的目标”后,纵使是心理素质已经很强的他,嘴角也不禁微微抽搐,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主......主公,这当真是简单的好目标!”

王景略故意在简单两字上面加重语气,谁知却听到朱慈炯接下来更加气人的回答:

“难道不简单吗?”

“如今我武有蒙恬统帅大秦锐士,岳飞统帅背嵬军,文有你王景略,本王想取天下,何其简单!”

听完朱慈炯的这一番话,王景略竟然一时间无言以对,闷哼了半响最终也就憋出了一句。

“主公说的......对!”

......

次日清晨,朱慈炯一如既往的早起晨练顺便再视察昌平城周围的情况。

正当朱慈炯准备离开城池时,不远处一名太监快马加鞭的朝着城门口奔来,一路上更是大声的呼喊着定王殿下的名号。

“放他进来!”

得到朱慈炯的准许后,昌平城正门的城门随即大开,远处快马加鞭的太监顺利进城。

见到朱慈炯后,太监赶忙将手中的圣旨高高举起,其尖锐的声音立即传遍整个城门口:

“陛下有旨,请定王殿下上前听旨!”

朱慈炯上前一步,面色不变的等待着太监宣读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日日忧虑定王,茶饭不思,寝食难安,身体急转直下,立即着定王回京看望皇后,以解皇后心忧!”

朱慈炯听到周皇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罕见的露出焦急的神情,等到太监将圣旨宣读完毕后,赶忙上前一把抓住太监的右手,焦急的询问起母后的状况。

“还请公公告诉本王,母后她怎么了?”

说罢,朱慈炯朝着身后的士卒挥手示意让其拿些银子来。

刚刚还有些惊慌的公公,见到朱慈炯如此上道,立马脸色就变得和蔼起来,随即靠近朱慈炯,小声的对朱慈炯说道:

“皇后娘娘因为担忧殿下你,每日茶饭不思,天天坐在佛像面前为殿下祈福,导致身体越来越不好,于昨日在陛下眼前昏倒。”

“但还好,宫中温太医已经诊断过了,说娘娘并无大碍,三日之内便能苏醒。”

“但是陛下不忍皇后娘娘继续每日担忧,所以这才命小人前来告知殿下,让殿下尽快回京!”

听到周皇后并无大碍后,朱慈炯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随手便将亲卫端上来的一盘白花花的银子交给这位宣读旨意的太监。

这名宣读旨意的太监不过是宫中王承恩手下的一位小太监,哪里见过如此多的银子,一时间竟看得眼睛都发直了。

第42章 胆敢靠近昌平城者,杀无赦

“公公一路也辛苦了,这些就当做本王送给公公的跑腿费了。”

小太监实在是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动作有些僵硬的缓缓接过这放着足足五百两银子的托盘,随后便将其托盘上的银子统统都放进了一旁马匹的布袋里。

“日后殿下若是有用的着小人的地方,还请多多开口,只要在小人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将殿下将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罢,小太监便朝着朱慈炯一拜,随后便准备转身离开了。

“公公且慢,本王还有一句话需要公公替我向陛下代为转达。”

“殿下请说,小人一定如实转达。”

小太监停下脚步,随即转过身回应。

“本王想问问陛下,可还记得当初本王出征之前所说的话?”

小太监已经骑上马离开了昌平城,但朱慈炯却仍然还站在城门口处不知道在看什么。

“主公可是想用这人?”

不知何时,王景略突然出现在朱慈炯的身边。

“本王觉得此人甚是有趣,倒是可以一用。”

朱慈炯之所以会一直看着小太监离去的方向,那是因为小太监离去的方向正是京城所在的方向。

而小太监临走之前,朱慈炯所问的那句话,就是想要提前试试崇祯帝的心胸是否容得下自己的亲生儿子!

“某倒是觉得主公若是早些将此人收服的话,日后主公离京时,他便可以在宫中帮主公监视群臣。”

望着小太监远去的背影,王景略的一双眼眶中闪过异小?说?发#自!群/呆。呆"9,。8>0♀2!0;5..8/5EUR6样的神采。

当务之急是撤军回京看望母后,至于这个小太监是否要将其收服作为自己安放在宫中的暗子,就要到此事过后再考虑了!

原先昌平城所驻守的大秦锐士除去伤员,还剩下八万余人,但昨日蒙恬亲率五万大秦锐士奔赴居庸关。

如今昌平城所驻守的大秦锐士便只剩下三万余人。

这三万余人多是步卒,由优良战马和百战之兵所组建而成的大秦铁骑只有寥寥三千人左右。

事情紧急,朱慈炯只得命军中仅剩的三千大秦铁骑集结,亲自带他们入京!

王景略自荐一并跟着入京,朱慈炯自然是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

毕竟身边有一位顶级谋士,自己可以省下许多的麻烦!

......

“将军,前方就是昌平城了!”

夏国相用缰绳直指已经暴露在他们视线范围内的昌平城,转头向吴三桂汇报。

吴三桂抬头望着近在咫尺的昌平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猛地一用力甩动缰绳,身上的战马立即吃痛的狂奔了起来。

“朱慈炯,让我见识一下,你麾下能大败李自成五十万大军的军队到底有多强吧!”

另外一边

“大人,前方就是昌平城了!”

已经彻彻底底成为张缙彦狗腿子的副将赶忙驾马向张缙彦汇报。

眼瞅着昌平城就在眼前,张缙彦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战功在向自己招手,兴奋的他赶忙下令让全军加速前进。

在他眼里,定王朱慈炯虽然打仗很猛,但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娃娃,岂能跟自己这沉浸官场之道数十年的道行相提并论。

纵使朱慈炯再是天纵奇才,自己也能凭着高深的道行将朱慈炯忽悠得找不到东南西北,乖乖让他将昌平城一战的功劳让给自己一份!

只要他将这昌平城一战的功劳得到一份,那他就可以借此机会,一跃龙门,名正言顺的进入内阁,甚至能替代掉天天只会溜须拍马的魏藻德内阁首辅的位置!

内阁首辅,百官之首,大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怎能不让他心动呢?

此时正要率三千大秦铁骑出发的朱慈炯却被城楼上的守卫告知有两股军队分别由不同的方向快速靠近昌平城。

“全军戒备!”

瞬间,整个昌平城再次处于防守状态,就连还在养伤的刘一天也赶忙率领仅剩的三百昌平城守军登上城头。

“快快将城门打开,我们乃是京营中的五军营,奉陛下之命前来支援!”

眼见昌平城上的守军纷纷严阵以待,寒光凌厉的箭矢对准他们,副将顿时有些心慌的高声解释起来。

听到城外的这支军队竟然是朝廷派来的援军,朱慈炯反倒是笑了。

首节 上一节 26/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