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149节

但在杨广眼中,寻常百姓甚至还不如牲畜。等到天下皆反时,就算大隋仍有精锐之师,难道真能无往不利吗?

天下英杰何其之多,难道便弱于朝廷吗?”

说了这么多,徐茂公已然知晓罗成的意思,他瞳孔微缩,低声说道:

“莫非罗兄弟早有决定?”

罗成却又换了个话题,说道:

“徐道长乃是当世奇才,若是我回答是的话,徐道长可愿在北平府辅佐一二?”

这个问题,把徐茂公问沉默了。

坦白地讲,他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想再观察观察,谁能想到罗成直接摊牌了。

犹豫之后,徐茂公忍不住有个问题:

“既然罗兄弟已经看清当今天下大势,想必也存在争雄之心,那罗兄弟争雄天下,是为了什么?”

不得不承认,徐茂公的问题很有意思。

罗成很快说道:

“现如今,杨广接连针对我北平府,是以这第一目的,当然是为了自保,也是不受制于人,否则任人宰割,岂不麻烦?

至于第二目的,徐道长不妨看看我北平府境内,待到天下纷争之时,百姓又将陷入何等绝境,我北平府总得做点什么。

如果还要说的话,那就是我罗成,同样想做出一番大事业。”

徐茂公眉头微挑,沉吟说道:

“若要成就大业,定有损于百姓,岂不是前后相悖?”

面对徐茂公的质问,罗成淡然道:

“徐道长此言差矣,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关键就在于百姓,唯有民富才能国富,民强才能国强。

若是百姓庸弱无知,国家如何能够强盛?

有些举措,能给国家乃至于百姓带来利益,但有些事情,只是损国害民罢了。”

徐茂公已然陷入沉默之中。

和罗成的短暂对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其实以徐茂公的能力,很多东西他已经有所预期。但像罗成这般,说得如此明白,多少令人猝不及防,一下不知说什么。

看着陷入思索的徐茂公。

罗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淡然微笑。

他现在也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徐茂公是个聪明人,必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今是隋唐世界,但历史并非固定,自当随着罗成发生改变。

有没有瓦岗寨不重要,便从北平府开始,让这天下走上不同的道路吧!

也不知过了多久,徐茂公终于是开口道:

“罗兄弟说得没错,是贫道考虑不周,若真如罗兄弟之言,便是天下百姓之幸也。

民富国富,民强国强之言,更是让贫道茅塞顿开,此乃强国之道!”

等徐茂公说完,罗成再度问道:

“那不知徐道长可有答案?”

徐茂公淡淡点头,笑着答道:

“承蒙世子盛情相邀,贫道岂有拒绝的道理。”

得到徐茂公肯定的答复,罗成面露喜色道:

“徐道长愿意相助,那真是太好了。不过在私下,却也不必称呼世子,还是叫做罗兄弟吧!”

徐茂公恍然,亦是笑道:

“近日在北平府所见,确实令贫道大开眼界,哪怕大隋先帝在世时,这天下能安稳如北平府的,也是屈指可数。

当今杨广登基之后,更是诸般动荡,难以太平,百姓也是为之困顿。”

徐茂公作为道士,游历过不少地方。

他的见识也是极广的。

第142章 上一辈的恩怨

此前徐茂公虽然留在北平府,却没有真正为罗成办事。

而今应允下来,令罗成心情极好。

他便是继续问道:

“如今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不知在道长看来,我北平府又当如何?”

徐茂公思索之后说道:

“如今北平府,依旧是大隋臣子,若是真到天下大乱时,却不能如反贼一般揭竿而起,应当以大义之名,进取大兴之地。”

这个想法,与罗成计划不谋而合。

他们可不是造反,而是清君侧,当今陛下身边有奸臣,需要我等忠臣辅佐……

紧接着,徐茂公继续说道:

“到时候,天下必定陷入动荡之中,北平府虽然兵强马壮,但终究只是弹丸之地,必须先占据河北之地,再图中原。

等中原平定,北平府大军占据长安,便是四方群雄皆起,亦是不足为惧。”

如今的北平府很强大。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正如徐茂公所言,北平府再强,地盘还是太小了。但如果加上河北以及中原,那北平府的势力将扩张许多倍。

虽然现在的中原,已经不同于当年。

在三国时期,中原乃富庶之地,南方虽然地方辽阔,发展却很滞后。经过东吴,以及东晋时期的开发,南方的经济才有今日繁盛。

然而在人口方面,北方依旧有着不小优势。

罗成颔首应道:

“徐道长所言,正是我北平府应有计划。日后道长便为为北平府军师吧!”

听得此言,徐茂公略显迟疑,随后拱手道:

“那贫道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

此刻大兴城内。

靠山王府。

自上次受杨坚之命,杨林大老远跑去并州把杨谅接回来,却听得先帝驾崩的消息,而今杨谅也是被杨广囚禁起来。

最近的杨林,始终有些郁闷。

外面的流言他不敢想也不能想,作为大隋靠山王,他对大隋忠心耿耿。

可在大兴城中,杨林始终心情烦闷。

他并不想在此待着。

是以杨林主动请命,前往登州坐镇。

对于这个皇叔,杨广倒是颇为信任,他知道杨林对大隋的忠诚。哪怕杨坚死了,也不会改变,四舍五入便是忠于他。

但是将杨林留在大兴,并没有什么用处。

有宇文成都护卫便够了。

所以杨广答应了杨林的请求。

正好如今山东之地,匪患闹得厉害,如果有杨林坐镇的话,应该能安稳不少。

能够离开大兴,对杨林而言是好事。

但他却没有急着动身。

他心中思量者,正是杨玉儿。

先前他察觉局势异样,便令人护送杨玉儿北上,如今身处北平府。

接下来,杨林将要去登州。

可他并不打算带着杨玉儿。

现在的天下大势,杨林也看不明白。但他很清楚,杨广的所作所为,迟早要弄出大问题,可此刻他又能说什么呢?

杨玉儿是杨林的独女。

在北平府总归是安全的。

想到最后,杨林心中有了决定。

他写了一封书信送去北平府。

……

燕山城中。

罗艺看着杨林的书信。

一时间默然,竟不知该说什么。

片刻之后,罗艺拿着这书信来到后院,秦胜珠正在此地。当她看见罗艺前来,不由得有些诧异,好奇问道:

“夫君怎么这幅模样,莫非发生了何事?”

罗艺无奈叹息道:

“夫人,为夫前来,是有一件要事与你商量。”

从罗艺的口气,秦胜珠察觉到事情严重性,她目光微凝,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49/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