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375节

先前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点事情,却不影响罗成将之付诸实施。毕竟众人虽然安排了官职,却还没有来得及离开。

新官上任之前,让他们好好操练一番,乃是好事。

校场之中。

众多士子盯着大太阳,一个个欲哭无泪,他们这是遭了什么罪,好不容易才取得功名,现在竟然还要军训?

当他们得知要军训的时候,是相当绝望的,可是要让他们就此放弃,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聚集于此。

因为罗成已经说得很清楚,如果他们想要留下,那就必须军训,否则的话,此前种种直接作废,身体也是很重要的。

若是实在无法军训,身体有毛病的,他们也不能前往地方上任,而是留任当个闲职,这虽然避免了军训,却失去了前途。

大家都知道。

现如今大夏刚建立不久,他们在外面任职为官,便是积攒资历的好机会,只要他们能够做出政绩,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到时候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可如果留在燕京,又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虽然也是官吏,进步却变得格外困难,众人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罗成看着努力操练,疲惫却坚持的众人,心中还是很满意的。其实这些读书人,能够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他们的韧性很强。

虽然刚开始不适应,但在他们咬牙坚持下来后,如今情况已经好多了。

罗成看了眼身边的杜如晦,说道:

“日后军训之法一定要保持下去,本太子知道,有的读书人看不起武夫,但是,征战沙场,冲锋陷阵也没有那么容易。

而如此历练,除了能够让他们领会武夫的不容易,同时也能让他们获得锻炼,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至于半途而废。

最关键的是,当官可不只是要脑子,同样还需要身体,如果身体素质不行,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这就是现实。

可能还没来得及大展宏图,便要命不久矣了,克明你可要记住啊!”

坦白地讲,杜如晦现在很慌。

因为罗成没有给人例外,哪怕是他看重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现在也在人群之中,他们正在努力的军训着。

杜如晦心里是拒绝的,他只是一个读书人,搞这么多花里胡哨干什么?

然而罗成却知道。

杜如晦的能力毋庸置疑,作为李世民手下重臣,和房玄龄伯仲之间,可惜的是,杜如晦英年早逝,没有陪李世民走得更远。

这都是因为,杜如晦的身体不太行。

也是罗成方才劝说的根源。

看到杜如晦不为所动,罗成目光一闪,他当然不想杜如晦如此因病逝世,这样的人才,能够帮助大夏走得更远。

以后得找大夫,时不时看看才行。

同时锻炼身体很有必要。

罗成郑重其事的说道:

“克明,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我也加入其中,免得被人鄙夷。”

这边杜如晦已经想着如何跑路了,却听到罗成之言,顿时目瞪口呆,但他还真没有胆子跑路,只见罗成走在前面,一咬牙也跟了上去。

要是杜如晦愿不愿意?

那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罗成都以身作则了,他这个当手下的,要是在旁边看着,这像什么话?

然而问题在于。

大家都知道罗成是一员猛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连宇文成都都不是对手。

就算罗成跟着他们一起军训,也跟玩一样,不可能和他们一样的感受。

不过,罗成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也让众人心中一定,他们全都站得挺直,在疲惫之中,他们也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在场之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

他们能够通过罗成的考核,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们从来没有过如此经历。

最多也就是游山玩水。

虽然有少数人曾经习武,战斗力还是有一点的,但是和军队之中的操练比起来,就完全不同了,这种井然有序的方阵,和治国息息相关……

夕阳下,影子被不断拉长。

第411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

经过为期半月的军训,大夏招揽的第一批人才,终于是陆续前往各地。

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还真是让他们记忆犹新。他们此前全然没有想到,自己好不容易过了考核,竟然还得去军训。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终究是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而接下来,他们便要全力发挥本领。

能够走到这一步的,肯定不甘心只当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官,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大夏的征途也才刚刚开始。

……

忙完了这一切。

也到了罗艺和秦氏商量的婚期的,这件事情,没必要一直拖延下去。

反正罗成和杨玉儿,二人的婚约并不是一天两天,正好趁着此间空闲,好好热闹热闹,更能彰显出大夏的全新气象。

同时,姜松成婚的日子也定在同一天,这是双喜临门。

面对罗艺和秦氏的安排,罗成和姜松都无可奈何。他们一个是大夏太子,甚至还是穿越者,另一个堪称大夏第一猛将。

但是在这件事上,他们完全没有经验。

倒不至于说会手忙脚乱,却多多少少会有点笨拙,能够彰显出他们的情绪。

这个消息,罗艺没有遮掩,而是大张旗鼓的宣告全城,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才能算得上是与民同乐。

毕竟这里不是其他地方。

如今的燕京,便是昔日的燕山城,其中百姓大多数都是北平府的土著,虽然罗艺成为皇帝,罗家已然是皇室。

但是对于燕京百姓而言,他们不会有太多距离感,因为他们从始至终都是支持罗艺的,现在一样,以后也是一样。

当消息传出后。

燕京的大街小巷里,全都是议论声。

自大夏建立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但能引起如此动静,还真是没有。

哪怕是科举制,真正影响到的也就是读书人群体,对于其他人的波及,还需要时间来扩散,但这个消息却完全不同。

一传十,十传百。

结果毋庸置疑,短短时间,就让整个燕京都知道了此事,众人喜气洋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在成婚。

有这样想法的,当然是从外面来燕京的读书人和商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为何罗家在北平府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行走在街道上。

有人议论纷纷道:

“听说了没有,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马上就要成婚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二位殿下年纪轻轻,便立下不世功勋。

如果当初不是二位殿下,我北平府恐怕也和其他地方一样,陷入混乱之中,咱们能有现在的安定日子,都是陛下他们给的。

现如今,两位殿下都要成家立业了,这是大夏的好事,也是咱们的好事,今日定要吃些好的,快些去买些肉回来……”

旁边人听了,也是眼前一亮道:

“竟然是二位殿下成婚了,也不知是哪位姑娘,竟然有这么好的运气,要知道二位殿下皆是年少有为,气宇轩昂,相貌英俊的如意郎君啊。

要不是我家中没有女儿,定要将之嫁给二位殿下才好,那日后必定福气不浅。”

听到这句话,马上有人开口嘲讽道:

“就凭你,就算你有女儿,难道配得上二位殿下吗?还是别痴心妄想了。我等能做的,便是祝愿二位殿下,能够幸福美满了。”

也有小孩凑上前来说道:

“爹、娘,今晚有肉吃吗?”

“哈哈,当然有,这样的好日子,想吃什么都行,爹这就去买……”

——

有外来读书人,看见了这一幕。

他们脸上满是惊奇之色,明明这件事情,和寻常百姓没有什么关系,毕竟罗成他们是天潢贵胄,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兴奋?

“这燕京之地,还真是有些古怪?”

随即,一人开口喃喃自语道。

随即有人开口解释道:

“其实这件事没有什么不明白的,昔日北平府威望所在,也难怪北平府能够横扫天下,这般上下齐心,人心所向,不成大事都难啊!”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只是旁观者而已,就算有人看大夏不顺眼,看罗成也不顺眼,但现在他们只能在一边看着,同样没胆子做什么。

大夏可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大夏威势正盛,此番婚事更显露出强盛气度,百姓的众望所归。

似乎告诉这些读书人,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老实实配合大夏,否则将会一无所有,其中差距显而易见。

“没错,这样的好日子,我等也不要愁眉苦脸的,便在此间喝酒助兴吧,其实生在这样的时代,看着让人心烦意乱。

但实际上,这同样是我们的机会,盛世之中,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才能名留青史之中,而不是做一个庸碌不堪者。”

这番话,仿佛坚定了众人内心,他们不再想其他的问题,而是自顾自品尝美酒。

不得不说,神仙酒果然是人间极品。

——

在行宫之中。

首节 上一节 375/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