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92节

只是天下大乱,各为其主。

有些事终究是宿命。

要知道,单雄信的大哥是被李渊所杀。以至于群雄争霸之际,秦琼他们可以投靠李世民,唯独单雄信不信,还得替自家大哥报仇。

而单雄信和王伯当,也确实没注意到罗成。

他们眼里只有秦琼一人。

单雄信难掩激动道:

“叔宝兄,自从你去了北平府,单通便时时想念,想不到今日能够再见。

那日金甲童环捎回兄长书信,单通方知兄长竟有如此奇遇,倒也是因祸得福了。”

王伯当笑着附和道:

“单庄主所言,王某可以作证。”

忽然间。

单雄信转身看去,目光落在罗成身上。

虽然此刻罗成,只是穿着一身锦袍白衣,看着与寻常公子哥没啥区别。

但人的气质不会骗人。

是以单雄信首先看到的,便是罗成的卓尔不群,那凌厉略显淡漠的神情,已然足以说明其身份,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是以单雄信一愣,诧异道:

“对了叔宝兄,不知这位公子是?”

秦琼马上介绍道:

“单二哥,这是秦某表弟,亦是当今北平王之子罗成。”

单雄信与王伯当顿时神色一凛。

虽然罗成年纪轻轻,但是官面上的身份可不一样,身为北平王之子,岂是寻常草莽之辈可以比拟,他们亦是不敢懈怠。

单雄信惊讶说道:

“想不到竟是罗公子,今日能来二贤庄,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

王伯当微微抱拳,说道:

“王某倒是听过罗公子威名。”

罗成一时无言,也难怪单雄信这么多朋友了。以他的背景和身份,在江湖上自然很混得开,却能保持礼贤下士。

方才和罗成说客套话,并不是针对于罗成,而是单雄信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倒是王伯当之言,让罗成诧异道:

“阁下知道我?”

王伯当轻轻点头,说道:

“在下游历江湖,自然听说过冠军侯威名,罗公子与外族厮杀,更能擒获贼首,如此实力,王某已是心悦诚服。”

罗成便是摆了摆手,说道:

“这都是传言罢了,冠军侯的名号也是陛下厚赏,以罗成这点微末本事,如何能够一人擒拿敌酋,这是众将士的功劳。

二位既是我表哥的兄弟,亦是不要如此见外,直接喊我罗成就好。”

单雄信马上接下话茬,说道:

“此言差矣,既然叫罗公子不好,那我等便称你为罗兄弟,应当无妨吧?”

罗成微笑点头道:

“无妨无妨。”

几人在外面站的久了,单雄信马上说道:

“二位还请进庄中休息,真是在下招呼不周,竟然让贵客等待门前。”

众人便是进入二贤庄中。

这边单雄信,令人准备茶酒点心。

他和秦琼的关系自不必多言。

而罗成作为北平府之子,更是有着冠军侯的身份,当然不能怠慢了。

并且方才交谈,让单雄信心情极好。

觉得罗成虽然身份高贵,却没有睥睨天下的傲气,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这样的人,自然值得交往。

虽然此刻单雄信显得脾气很好,但也绝对不会去捧别人臭脚。若真敢在他面前装比,直接翻脸也不是不可能的。

总之,面子是互相给的。

除非是真正阿谀奉承的小人,否则谁又愿意一门心思的拍人马屁呢?

进入二贤庄内。

罗成发现,单雄信是真的有钱。

虽然从气魄上来讲,这二贤庄当然是不如北平王府气派了。但是其中种种布置,罗成一眼就能看出,绝对花了不少钱。

但这也能理解。

现在的单雄信,最不缺的就是钱。

当初为了交好秦琼,又担心秦琼不要他的钱,便是直接将金砖缝在包裹之中,那叫一个财大气粗,把秦琼都整懵逼了。

还有金马鞍这样的装备。

由此可见,交朋友也是很花钱的。

罗成饶有兴趣的欣赏着。

很快,便是到了专门待客的会客厅内。

又是一阵迥然不同的风格。

各自坐定,又是谈笑风生的聊了起来。

显得是其乐融融。

第88章 招揽王伯当

聊了一会,单雄信便是问了起来:

“叔宝兄,你此番南下,是准备回乡?”

听得此言,秦琼缓缓点头道:

“单二哥说的没错,此番秦某和表弟正是准备回历城县,将家中亲眷接去北平府。”

单雄信恍然,随后赞同附和道:

“如今叔宝兄在北平府建功立业,若是伯母等人依旧留在历城县,路途遥远,不知多久才能见一次,不如接去北平。

有罗兄弟一家照料,伯母必定更享安乐。除此之外,潞州府到北平府也不算太远,到时候单某亦可前来拜会兄长。”

众人皆是哈哈大笑。

反正从潞州府去北平还是济南,都要几天时间,所以差别也不大。

秦琼等人的话题,罗成没有参与进去。

他打量着单雄信和王伯当,心中却在揣摩该怎么挥锄头比较好。

单雄信的情况特殊。

如今单家根基便在潞州府。

二贤庄的名号,在道上可是响当当的。

所以说,如果罗成想挖单雄信,可谓是机会渺茫,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但王伯当就不一样了。

如果罗成没记错的话,这位应该是个愤青。

思绪已定。

罗成笑着说道:

“看伯当兄的模样,似乎不像是江湖中人?”

说起这个,秦琼和单雄信的目光也看了过来。秦琼倒是不曾了解过,但单雄信却是知道的。王伯当便是沉吟开口:

“罗兄弟眼光着实犀利,王某之前确实不算江湖人士。实不相瞒,在下本是过了科举,本是要入仕为官的。

但如今官场黑暗,为祸百姓者不计其数,是以最后王某舍了这官身,便是游历于江湖之中,后面就结识了单庄主。”

杨广设置了明经科,完善了科举制度,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同样要知道,科举制度的形成,并非某一个人所为。

而是数百年时间内,选才程序不断演进而成。所以在文帝时期,同样有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真正完善要到武则天时期。

听着王伯当的描述,罗成点着头道:

“伯当兄有任侠之气啊,恐怕其他人处于这般境地,未必能选择本心。

但有些事情,也确实令人无可奈何,虽然当今陛下励精图治,却依旧不可避免麾下有奸臣当道,若是昏君又当如何?”

三人面面相觑,也不知该说什么。

但他们都是江湖中人,此间也不是什么公共场合,倒也不会有太多忌讳。

王伯当沉吟之后道:

“若真是昏君上位,恐怕这天下百姓,都将陷入绝境之中了。”

单雄信同样点头道:

“希望这天下,还是安分些好。”

若是能够天下太平,谁又愿意身处乱世。虽说罗成有争霸天下之心,但如果可以太平无忧,他也愿意当个逍遥王爷。

首节 上一节 9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