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剑天外来

红楼之剑天外来 第12节

  见事情能妥善解决,王夫人脸色也好看了起来,又与王熙凤说了会儿话,就起身寻贾政去了,毕竟此事要办还需贾政点头。

第23章 贾府三两事,黛玉读人(求推荐,求收

  藏!)

  宁国公府,四只小家伙,猫着腰,贴着花圃像是四个偷油的小老鼠一般,再一次溜进了府里西南边的一排宅子里。

  “你要是再把东西带出来,以后我就不带你来了!!”

  屋门前,惜春斜了一眼身后的黛玉,警告道。

  黛玉脸色一囧,赔笑道:“好妹妹!再不敢了!你就放过姐姐这一回吧!”

  惜春一掐腰,“伱这都说了多少次了,回回这样,这一回就差点让宝玉发现,到时候被他传了出去,我们少不得挨骂,就是以后想过来顽,也再不能了!”

  黛玉捏了捏手里的纸,有些不舍地说道:“这次一张都不带了,到时候你尽管搜我的身!!”

  惜春用狐疑的眼光看了一眼黛玉,“那到时候你可不许反悔,也不准痒我!”

  黛玉嘴角一勾,一双灵动无比的双眸之中藏满了笑意,“嗯!我保证!”

  听着黛玉这干脆的回答,心里更加狐疑了,她这位从苏州来的姐姐什么时候这般好说话了。

  不过对方都如此说了,她还能怎么办,只得去开门。

  “我是坏蛋!我是坏蛋!”

  两声念叨之后,惜春红着小脸推开了房门。

  随后黛玉和两个小丫头入画,紫鹃相继走了进来,此事说来也怪,除非是惜春第一个开门,否则她们几个任凭怎么喊,这门也不会打开,所以才有了之前的那一幕。

  其实这道禁制是贾琙专门给惜春一个人设计的,他可没料到黛玉会来,毕竟贾母看她就像是看眼珠子一般,再加上整日和大脸宝腻在一起,也没时间来他这里,惜春则不同了,像是个疯小子,拽着自己的丫鬟满院子跑,所以贾琙在离去的时候便留下了那道禁制。

  惜春进屋之后,也不去动桌子上的手稿,而是站在一旁,什么也不做,就那么盯着黛玉。

  黛玉被她看的有些脸红,“好你个四丫头,来了不去看书,来看我做什么?难不成我脸上还有你的羊皮裘老头不成!!”

  惜春轻哼一声,一掐腰,“交出来吧!我倒想看看,姐姐带出去了多少!”

  听到这话,黛玉小脸有些尴尬,“没多少,就一张!”

  说完黛玉从袖口里拿出一张写满字的手稿,在小惜春打量的目光里轻轻放在了桌子上。

  小惜春似乎并不相信,一张纸那才多少个字,带一张出去,那还不如不带,“哼,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要是姐姐不老实,以后我就偷偷自己来!”

  黛玉犹豫了一下,又从袖子里拿出两张,放在了桌子上。

  小惜春脸色一板,“还有吗?”

  见状黛玉又从袖口中拿出四五张,看的惜春都愣住了,她没想到黛玉居然带出去了那么多。

  旋即惜春小脸一苦,“好姐姐,你到底带出去多少张,怪不得会被二哥哥发现!”

  黛玉尴尬一笑,“也没多少,不过就是五六话的内容!!我看的快,就这些也就一个时辰就看完了!”

  听到这里,惜春掰着手指算了算,一话大约有三张,五六话岂不是有二十张。

  “好啊!!看来还有,快交出来,要是再不交出来,我可是要搜身了!”

  说着惜春就走了过来,作势要搜身,黛玉见状,赶紧往旁边一闪,惜春似乎早就料到黛玉会如此,一个虎扑,直接将黛玉扑倒在地。

  “哼哼,这回看你还往哪里逃!”

  黛玉被惜春压住大腿,没法再动,见惜春要动手,本能的一抓,一下子就抓住了惜春的双腕,而后借势一顶,惜春被她翻了一个个,一下子压在了身下。

  惜春这时是又惊又怒,想着要从黛玉身上搜出剩下的手稿,却没想她现在无论是身高还是体力都与黛玉差不少呢,反手就被黛玉制服了。

  看着露出小虎牙就要咬人的惜春,黛玉将手伸到了惜春的腋下,还有腰眼处。

  “哈哈~~哈哈哈~~”

  不多时,屋里就传来了惜春的笑声,她见势不妙,只得乖乖求饶。

  “好姐姐!别挠了,我服了你还不行!!”

  黛玉翻了一个白眼,美滋滋地应了一声,“这回知道厉害了吧!!”

  都说马失前蹄,必然大意,这不还没等黛玉起身,就觉一只小手探到了自己的腰边,她察觉不对,赶忙去抓,却是晚了一步,惜春竟是反客为主,抓住就是一通猛攻,黛玉见掰不开她的手,也不去管了,一边笑着一边伸手去抓惜春的几个痒出处。

  没一会儿,两女就闹在了一起,笑声不断,到最后直笑的她们两人直不起腰来才算完。

  余韵稍散,黛玉又和惜春说起了私密话,你一言我一语,不觉间惜春和黛玉的关系不但没有生疏,反而更近了一些。

  “好妹妹!!你说的那个琙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嗯~不好说,他那个人很奇怪的,有时候闷在房里看书,一看就是一上午,有时候又脚不沾地,整日见不到他,他会讲故事,还会和我说一些大道理,就是有点嘴馋,每一回我来他这儿听故事,他总是要我带桃花酥,不过总体来说,我是觉得他不错了!”

  “不错在哪儿?就是会讲故事吗??”

  “嗯~对啊!!会讲故事不好吗?其他人都没有他讲的好啊!!”

  “那看了这么多的话本了,你就没察觉一点,都说一本书中映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内里,这位琙哥儿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呢!”

  “这么说倒也是,不过随便了,我有故事看就可以了,等以后他回来了,我再多给他准备点桃花酥就是了!”

  听到惜春如此天真的话,黛玉不由呵呵一笑,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再说话,雪刀的故事非常的精彩,其中的人物刻画更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未曾见到过那个人,但是透过那个世子还有故事里的诸多人物,她隐约读懂了那个人,她知道那个人终究会回来的,就像书里那句话,“莫道书生无胆气!!敢叫天地沉入海!”

  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久,因为她听府里的外祖母说过,大康这两年并不安稳,边境动荡,如今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不得不说这位绛珠仙子聪慧,通过一本书,就觉察到了贾琙的几分盘算,也无怪有人会说她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

第24章 北上,遭险(求推荐!求收藏!)

  太阳东升西落,又是一日,眼见薛家终于消停,贾琙就没有再在金陵耽误时间,薛蟠也因为杀人的事情,没有再敢整幺蛾子,贾琙给丐帮众人留下一句,每年都会派人来给他们送灵药压制体内生死符后,便离开了。

  至于事后甄家会不会插手,丐帮又怎么去应付,他并没有去管,小人物有大智慧,能在金陵城混的风生水起,他可不认为那些舵主什么的是什么愣头青,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给他们来了一个釜底抽薪,让他们无可奈何罢了。

  这一次,他将目光投向了北地,大康承平还没几年,北地又起波澜,特别是瓦剌,闹腾地最欢,隔三差五就来边境打秋风。

  东北的女真,西北的吐鲁番,也不老实,可以说九边一直都不算太安稳,只不过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大势力不知是不是约好了一齐出手,让大康疲于应付,这才让那股什么德不配位的风刮进了朝堂里。

  虽然这个世界的历史与他所熟知的华夏五千年有些出入,但是大致的脉络走向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不过是大康取代了大明,带人推翻了元廷,熟知历史脉络走向的他知道,相比于南方的安南国与暹罗国几个小国,北方的那些势力才是一点不能忽略的存在。

  特别是那个躲在瓦剌背后,正在悄悄发育的女真,恐怕任谁也想不到,几百年后,这个小部落会崛起,进而一统中原。

  此次他打算北上,去北地那边瞧一瞧,看一看,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若有可能,最好先将女真那个部落端掉,以绝后患。

  这一次北上,他并没有再选择马车,主要是那东西太慢了,当初自己来的时候,做了两个月才到金陵。

  说到来金陵的时候,其实有一件事儿,他感觉有些古怪,他一个不知分出多少系的贾府旁支,怎么还会有人监视呢!并且自己未出京城之时,那些人根本就从未出现过,只是后来自己一离京,这些人才跟上了,不过之后,他见这些人除了监视之外,什么事情也没做,再加上他自己尚有谋划,不好动他们,就听之任之了。

  江水湍流不息,两侧青山排空,急速向身后倒退,看着滔滔江水,感受着不时溅起的水花在半空炸裂,而后变成如同珍珠一般的水珠落在自己身上,一丝清凉萦绕心头,贾琙心头有些感慨。

  千年以前,有古人与他徜徉在同一条河流之上,慨而歌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是诗仙李太白顺江而下时的感慨,也不知当时这位诗仙坐船时是在想什么?是在与船家话家常呢?还是喝着鲜美的鱼汤,又或是诗兴大发,咏唱自己的大作,不过想了想那个家伙的另一个名头,他又摇了摇头,心底也有些腓腹,孤舟一叶,日行千里,再好的景致怕也是看够了,孤寂之下那位怕不是早就敞开胸怀,美酒入腹,已寄哀肠,再燃心头万丈豪情,魂游太虚去了。

  又像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东坡的游赤壁之时的感怀,面对大江壮丽之景,很难有人做出什么婉约之词,东坡这首更是豪情万丈。

  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歌颂过这条大江,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今他来到这个时空,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另一个时空的古人,一时联想起那些文人骚客,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不禁感慨当真是命运无常啊!

  不过这一次北上,他并不再是一个人,身边多了一个跟屁虫,那便是英莲。

  这个小丫头性子执拗,认死理,知道自己是贾琙买的自己,便只认贾琙一个人,就算是见过几面的郭二,她也是不理,无奈之下,贾琙只得暂时带着她,想着等离京城那边近了,找个人把她交给惜春暂为照看。

  时光悠悠,已过晌午,船家不知从哪弄来一尾鲜鱼,炖了鱼汤,就来喊贾琙还有早已扮做男童模样的英莲过去尝尝。

  贾琙听了也没推辞,带着英莲就来到了船头,这时鱼汤已经泛白,正是最鲜美之时,船家给贾琙和英莲一人舀了一碗,里面只放了一点葱花,极是简单。

  不过想到在船上,贾琙也就没做那么多的讲究,向老头道了一声谢,就将鱼汤先端着凉一凉,和他攀谈了起来。

  “这鱼汤原汁原味,在城里可吃不到啊!老丈真是好口福啊!!”

  那船家听到贾琙的话,不由哈哈一笑,神色颇有几分自得。

  “公子这话倒是不假,这鲈鱼可算是我们金陵的一绝了,特别是刚从江里打捞上来的,味道更是鲜美,城里可尝不到这种滋味!”

  贾琙听到这话,有些好奇,出声问道:“难道这鱼还有讲究?”

  老汉脸上一乐,再次开口说道:“公子不愧是读书人,就是聪慧,其实这鱼啊,还真有那么一点讲究,这鱼刚打上来的时候,活蹦乱跳的,最是鲜活,做出的鱼汤也是最好喝的,等我们兜兜转转,回到城里,这鱼能不死就算是好的了!那时的鱼儿肉质松软,且没有弹性,无论是做鱼脍还是做汤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贾琙一愣,看了看系在船头的鱼护,有些不解,“老丈何出此言啊!你这里不是有鱼护吗?”

  听到贾琙的问话,老汉一撇嘴,“要是这东西有用就行了,碰到了那些畜生,就算是有再好的鱼护也是白搭!”

  听到这里,贾琙眉头一皱,看来老汉心里头还有事儿啊!

  “老丈,这是何意,能否与我说道说道?”

  船家见贾琙好奇,也没隐瞒,开始详述其中厉害,只道金陵码头有一伙破皮无赖,专门阻挠过往的渔船,索要好处费,这伙人说来也奇怪,他们并不打人,只是围堵,若是不交好处,他们就将渔船堵上个把时辰,不让他们靠岸,鱼护虽然有用,但终究是空间狭小,时间一久,鱼护里的鱼儿就被憋死了,到时候他们那些打鱼的自然也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贾琙听完后,微微一叹,问了一句,“难道这件事儿那些衙门就不管一管吗?”

  老汉长叹一声,“公子说笑了,那些老爷可不是为咱们这些穷人办事儿的,又要请人写状子,又要请状师,还得上下打点,这一通下来不知花多少钱,到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打赢这场官司,那些打渔的谁有那些银钱去干那事儿,所以到后来,就有许多渔民转了行,做起了接渡的买卖!老汉正是其中一个!”

  说着说着,在一旁喝鱼汤的英莲忽然晕了过去,碗里的鱼汤被她洒了一地,贾琙眼神顿时变得有些深邃,他心底一叹,先将英莲慢慢扶了起来,靠在船舱上,而后再度看向老汉,有些怅然地说道:“老丈说的是杀人越货的接渡生意吗?”

第25章 图穷匕见,再度启程(求推荐!求收藏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孤舟。

  江上一叶扁舟,老汉有些惋惜地看向贾琙,“你这娃娃倒是不错!没有那些富家公子哥的嚣张跋扈,让老汉有些下不去手了!”

  “这样吧!你把那碗鱼汤喝了,到时候老汉直接把你和这女娃娃一起丢进江里,也省得这皮肉之苦了!”

  眼见事情败露,这船家也不再隐瞒,图穷匕见,从腰间拔出一把短刀,目露凶气,看着贾琙。

  贾琙见状也不动弹,开口问道:“老丈如何就肯定我们身上有银钱?万一没有,岂不是错杀好人!!”

  只听那个船家老头呵呵一笑,露出几颗老黄牙,“伱身上穿着打扮已是富贵,还有那边的娃娃,虽然是男装打扮,可老汉吃过的盐可比你们吃过的饭还要多,岂能看不出她是女儿身,一个公子哥带着一个女娃娃,说你们身上没有钱,老汉却是不信,就算把她发卖了,也能换一笔钱!到时候就是你身上真的没有钱,这一趟老汉也不亏!”

  贾琙呵呵一笑,“那我交出银子,老丈可能绕我一命?”

首节 上一节 12/4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获得项羽模板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是大军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