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剑天外来

红楼之剑天外来 第228节

  “对了,那个臭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泰康帝眼神又撇向了站在一旁的夏呈,声音中带着几分疲倦。

  听到泰康帝询问,夏呈恭敬地回道:“回圣上,小侯爷现在正在府上,并没有出门,传话的没见到人,皇上让他闭门思过~”

  听到夏呈的话,泰康帝冷冷一笑,又是闭门思过,他这个皇儿,也就这点出息!!

  闭门思过,小孩子玩的把戏,连人都不提前调查清楚,现在防这个防那个,说不定那个小子就是他的崽儿。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防个屁,贾琙那个小子又没干错,要是这件事儿换成自己当政的时候,早就派人去扶桑下战书了。

  还有曾书堂那个狗东西,勾结倭寇,诛他十族他都没觉得解恨。

  “对了,林如海下了江南的那帮人好像是遇刺了!!现在情况还没有明了,消息也没有传回来!不过应该就在这一两日了!!”

  太康帝挥了挥手,“皇帝估计已经知道了,他手底下那些暗卫又不是吃干饭的!”

  夏呈尴尬一笑,这件事儿说的还真不错,明康帝手底下的那波人还真的不是吃干饭的。

  大明宫,明康帝看着手里秘折,紧皱的眉头就一直没有缓和下来。

  最后他将手里的秘折直直的扔进了架在一旁的火盆上。

  “徐远途!!”

  站在御书房,他冷冷地喊了两声。

  一旁的戴权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皇上,徐大人还没回来呢!!”

  明康帝听到戴权的话,语气一顿,最后叹了口气,他倒是忘了,那个家伙被他指派给林如海,负责保护一众钦差的安全。

  “侯锡武去了冠军侯府??”

  御书房的空气似乎都随着明康帝的话变得沉重起来,戴权只觉得一股凉意顺着他的裤腿蹿了上来,让他不由打了个激灵。

  “只有一炷香的功夫!!”

  “他们说了什么?”

  明康帝随口问道。

  戴权闻言,苦笑一声,冠军侯不比别的地方,先前他们是派过去一些人,但是那些人从来都没有给他们带来有用的消息。

  时间一长,他们也能觉察出来,那些人估计是被贾琙给收拾了,至于为什么没有杀他们,估计也是看着他们的面子上。

  “皇上,那边的情况您应该是了解的~”

  明康帝听到戴权的话,双拳一握,本来一开始他还没有多在意侯府的情况,毕竟距贾琙回京也没过多长时间,但是他们的关系变化却着实有些大了。

  这种变化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总得来说,那是世事无常,谁能想到贾琙有一天会走向他的对立面。

  说起来这件事儿还是有些无奈,贾琙这侯爷还是他力排众议封的,本来他还是自己的人,没想到现在他还得小心起这个小子。

  不得不说当真是造化弄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不是说贾琙有不臣之心,而是对方渐渐浮现出来的势力带来的一种忌惮,万一对方真的有不臣之心,会威胁到他的位置。

  “韩开贵的人现在都到位了吗?”

  戴权轻轻点了点头,大同的部分紧赶慢赶,最后在前一天终于到位了。

  “宣府和蓟州的人撤了?”

  “回皇上,已经开始撤了,先遣部队应该已经到达各镇了吧!不过太上皇他老人家那边留下了蓟州的两万人!”

  明康帝听到之后,眼睛眯了起来。

  太康帝有此作为他心里也有数,他那个父皇可不会将京城的军方力量都让出来。

  就算是之前的京郊大营,那里的将士大部分可都是太康帝的拥趸。

  而经历了这一场变动之后,他和自己父皇的力量算是调了一个个儿,先前太康帝和明康帝在京城的军方力量是六四开,那现在就是四六开。

  这一次,对明康帝来说,已经算是小胜一筹了。

  现在京城的局势逐渐开始明朗,一次动乱,也让京城的诸多势力开始洗牌,首先是泰康和明康两帝,眼下局势以文武两派,开始泾渭分明。

  范元和与曾书堂被迫倒向明康帝,眼下已是覆水难收之局。

  曾书堂被满门抄斩,范元和以后恐怕也再难归泰康帝一脉的阵营。

  这也就表示,明康帝一脉的九成九的势力都是文臣一脉,而军方的力量,也只有掌御林军,五门都督府,还有大同的那些人。

  太康帝的势力则九成九成了武勋一脉的力量,文臣方面则近乎一个也没有。

  最后便是在两帝之间独立出来的贾琙。

  当然现在可能外面就不会那么认为了,侯锡武的拜访很有可能会让外面的人将贾琙归属到太康帝一脉的阵营之中。

  而这件事儿,贾琙又不好去解释,总不能去跟明康帝说,侯锡武来邀请我加入他们的阵营,我没答应吧!

  这样的话,贾琙说不出来,估计就算是说出来了,明康帝也不一定会相信。

  所以才有了先前彩鸾的那一问。

  另一侧,冠军侯府的东跨院里。

  黛玉本来是不打算去看香菱带过来的那些话本的,奈何香菱最后的一句话,就像是一个酒虫,勾起了一个酒鬼的兴致。

  而当她打开第一本名为射雕英雄传的话本时,开头的话就死死的抓住了她的心神。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语气通俗直白,却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仿佛这个场景直接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于是这一翻下来,根本就停不住了。

  本来一开始她还很嫌弃主角是一个憨傻的小子,却碰上了那么一个可爱恍若精灵一般的少女,但是当那个小子喊出那声国之大者,为国为民时,她才知道,黄蓉为什么会喜欢上郭靖,喜欢上那个憨傻的郭靖。

  这个上午,黛玉罕见的没有再闹,桌案上只留下指尖一缕翻书风,她的指尖划过书上的那些字,好似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是谁写的这样的好东西!!我怎么就没听人说起过??”

  随着最后一卷,华山论剑落幕,黛玉心底还颇为奇怪,作者究竟是谁,这样的话本子,若是传扬出去,绝对会风靡一时的。

  上午的时间在翻书中匆匆而过,甚至她都没反应过来,直到贼头贼脑的小姑娘推开了她的房门。

  “姑娘,话本子好不好看!!”

  小姑娘一双灵动的眼眸在院子里打量了好久,见到没有人,这才一溜烟跑进了黛玉的房间,然后笑着对黛玉说道。

  对于香菱,黛玉并没有像对其他人一样,因为小姑娘心思干净澄澈。

  就算是她忘记了,但是也能感觉到对方的那种不掺杂任何算计的好意。

  “姑娘,话本子呢!!我偷偷溜出来的,一会儿就要午膳了!我把东西放回去!!”

  见香菱说的小心翼翼,黛玉心底也有些紧张,毕竟她偷书是给自己看的,若是被贾琙抓住了,以贾琙那样霸道的性子,香菱可就得遭殃了。

  “不要紧吧!!要不就跟他说,东西是我自己拿的!”

  香菱眨了眨眼,“不会的,那儿还有一摞,我拿的是最下的那一本,这一本我们都已经看过了,大爷一般也不会挑下面的书!”

  听到这话,黛玉掩嘴一笑。

  随后香菱接过了书,然后往怀里一塞,还不等黛玉问问这个话本子是谁写的,她拔腿就跑,瞬间就不见了人影。

  看的屋里的人一愣一愣的,黛玉伸出的手都还僵在半空。

  一旁的紫鹃和雪雁倒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香菱姑娘还是那样,胆子小的跟小鸡仔一样。

  见香菱一溜烟没了踪迹,雪雁和紫鹃来到了黛玉身边,轻声问道:“姑娘,今天咱们还过去用膳吗?”

  黛玉一听到用膳这个词,心里不由一慌,随及她神色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去~~还不快去收拾一下,要是他再来了,你们两个就替我喝粥!!”

  听到黛玉这话,雪雁和紫鹃相视一眼,不由又笑了起来。

  看来自家的姑娘是真的怕了这位侯爷了。

  “呸,两个小蹄子,还不快去~~”

  “是~是~是,那姑娘还不快去梳洗,外面那些妖精打扮都是花里胡哨的,要是不打扮一下,岂不是被她们比下去了~”

  “浑说,谁要跟她们比了~”

第343章 又是一年春色,六皇子的求亲

  荣国公府,

  西跨院,穿堂过户依旧艳丽,亭台石桥春意未散。

  荣庆堂,有两个上了年纪的陌生面孔坐在这里,坐在了贾母紧挨着下手的地方。

  也不知道说起了什么,贾母脸色有些难看,一旁的凤姐儿还在打着圆场。

  “你们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史家那样的家世,湘云什么人配不上,你们竟然打算让她给人做妾室!!”

  “老太太,那可是六皇子,以后保底就是一个侧妃!”

  “若是有一天,六皇子能够登上那个位置,到时候湘云成了贵人,对于我们几府不都是一个助力!”

  听到对方的话,贾母眼神一寒。

  贾府已经有了一个贾元春,元春多有哭诉,宫里到底是一处什么样的去处,若是没有贾琙,单凭他们府上,根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元春受过的罪,她是不想让湘云受的。这也只是其一,其二,眼下皇上并未立下太子,这六皇子能不能荣登大宝还两说,并且,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之前的贾家已经遭受过一次大灾了。

  这从龙之功可不是那么好获得的,就像是贾家,当时那位可都已经是太子了,不还是出了那件事儿。

  以致于造成了贾家现在的这种局面,她一个老封君被一个黄口小儿欺负,当然就算是贾府不没落,先前的那种的情况,估计该发生还会发生,一座国公府还真的不放在贾琙眼里。

  六皇子现在距离太子之位可差的远呢!她也不想在掺和这大位之争了。

  不光贾家,就算是自己的娘家史家,她也不想让他们去掺和那些事儿,那些可都是一些掉脑袋的事儿。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她得给自己的孙儿谋个好亲事,眼下黛玉是没指望了,被贾琙接到了侯府去,她派人三番四次去要人,都被推拒了。

  一个光明正大地住进了冠军侯府的姑娘,这关系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日后就算是反悔,贾府也接受不了那样一个姑娘了,所以老太太就把目光瞄准了湘云,湘云是史家的千金,身份上是配得上贾宝玉的,虽然父亲母亲去的早,但是名分却摆在那儿。

  来府上的时候,就算是那些下人们不也喊了句,史家大姑娘,大姑娘这可不是一般的称谓。

  这是嫡出的小姐才有这样的称谓,若是真的按嫡庶之分,贾元春,史湘云和薛宝钗,贾惜春和林黛玉,这几人算是嫡出的姑娘。

  探春,迎春,这几位则是庶出,甚至说元春在身份上还稍逊一筹,贾府的大房是贾赦,是府上的袭爵之人,但是贾代善最后弄得那一手,给贾政捐了一个官,让他成为了府上的话事人,住在正堂的也是贾政。

首节 上一节 228/4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获得项羽模板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是大军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