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剑天外来

红楼之剑天外来 第390节

  “至于其他的好处,到目前为止,老夫还没有想到,若是诸位有想法,倒是可以说出来,大家伙一起议一议!”

  “老牛,我就觉得你是杞人忧天,这件事儿若是放在平日里,还算可以,但现在是什么时候?那个小儿此举百害而一利,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第二位老者的话很不客气,对于贵妃省亲这件事儿,他感觉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

  第一位出声的老者摇了摇头。

  不过却没有开口接话,若是一件事儿没有一点好处,明康帝会做吗?

  不会。

  这就是答案。

  甚至没有一丝不确定,而是一定有好处,所以明康帝才在这个时候安排了贵妃省亲。

  一个与太上皇掰手腕这么多年的皇帝,要是连这点手段都没有,那他就不是皇帝了。

  就在这时,又一位年轻人出声说道:“两位伯父,小侄这里有点看法,不知该不该说?”

  这两人听到此话,微微一愣,不过他们都没有阻止,而是示意对方说出来。

  “一件事情的出现就意味着此事有着它做的意义,当然也有一些缺点,这是正常的,就算是神仙中人也绝对不会是十全十美的。”

  “那我们可以将一件事情的盈利者与受害者放在一起比较,若是如此,线索便清晰了不少。”

  “这件事情谁是获利之人?是贾家?是宫里?还是贵妃娘娘这个人?”

  众人嘀咕一句,随后在心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既有获利者,那必定有受害之人。”

  “贵妃娘娘如今身份尊贵,受害之人又会是谁呢??”

  “贾府?大明宫?侯府?还是我们这些人?”

  “京城的势力就这么多,京外还有几个藩王,不过皇帝安排省亲总归不是为了投降吧??”

第576章 公子,你终于醒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等元春到了这座省亲园子的正堂,已经是月儿挂梢头的时候了。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一帮女眷恭敬地站在一旁,都没有落座,当然,这不代表他们一直都是如此,在元春逛园子的时候,她们也在其他地方休息。

  除了一帮女眷之外,贾政、贾赦、贾琏、贾珍、贾宝玉等男丁也都在,静待贵妃传召。

  虽然这个时节已经有些冷了,但是他们却都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有些甘之如饴。

  待元春落座,先后召见了贾母、王夫人、贾政等人,只是简单的一叙相思之情,便无法更进一步了。

  贾母、王夫人、贾政时刻遵守着人臣本份,元春就算是想说点什么,也不知如何开口。

  最后她召见了兄弟妹妹们,贾宝玉的出现让她眼里闪过一丝柔意,不得不承认贾宝玉的皮囊生的极好,认真读过书之后,举止也都得体,只是这个时候,元春想的不是得体,而是那份感情的流露。

  她喜欢贾宝玉喊她姐姐,而不是娘娘。

  不过尽管元春的心里的那丝寄托没有实现,但她还是很喜欢府中的氛围,至少这里的人她不用勾心斗角,去应付。

  之后也算是为了缓解这份拘束,元春又打算考教一下府上姐妹们的文学修养,便以园子的诸多景致为题,赋诗一首。

  屋里的姑娘们对于治世学问不通,但是对于诗词一道却是很有研究,平日里起个诗社,联诗作乐都是寻常事儿。

  就连素日里不太喜欢出去闲逛的黛玉对于诗社这种事儿大多也是去的。

  对于元春的提议,诸女加上李纨都没有拒绝,只是元春的身份摆在那里,她们在诗词之中多少也占了一些俗气。

  如同探春的那一首。

  万象争辉,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言语之间少了平日里的洒脱大气,自谦过分,少不得有恭维之意,不过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毕竟探春如今身份还只是贾府二房的一位庶女,面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很难有一个不卑不亢的心态。

  迎春、宝钗、李纨等人也差不多是如此,诗词均是好诗词,但是却因为刻意的恭维而落了下乘,不过贾母等人看过后,却都喜笑颜开。

  今个儿是什么日子?要是这些小姑娘还不知道说些什么话,那到时候难看的可就是她这个老太太了。

  对此,元春心里自然也是清楚,也就没有过多的苛责,就算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在自己面前也都拘谨异常,这些心智尚未纯熟的姑娘如何能心安呢?

  直到她看到黛玉和惜春的诗,才读出了些许味道。

  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这是一首不怎么出彩的五言律,当然这是针对黛玉所说,但是细细咀嚼之下,却越发与之前的那种恭维褒美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抚,元春在文学一道造诣匪浅,这种感情自然是能读出来的,对于这个之前自己开口邀请一起游园的姑娘也多了几分好感。

  至于另外一首,则是惜春的。

  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建州,今朝人何在,千载难忘怀。

  这是一首与她无关的诗,与她省亲的园子关系也不算大的一首诗,但她知道惜春写的是哪里,是将军府。

  将军府中故人来,尤胜黄土十里街。

  若是今日贾琙能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感觉比这省亲的十里街黄土铺路都要气派,也更能让她心安,而不是像现在,她的心就一直都没有放下来。

  至于贾母等人看到这首诗,却是感慨万千,不说小姑娘写的好不好,但是如今元春能够顺利省亲,贾琙,或者说冠军侯府那边是出了大力的,如今京城乱成一团,他们其实都还是希望贾琙无事,毕竟这个时候他们也都知道了,这个时候,或者以后,他们与贾琙只能是一荣俱荣,一陨俱陨。

  所以,对于这首诗,贾母终究没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而是和之前几人的一样,都说了句好。

  最后则是贾宝玉的,前几首与既定的变化不大,他自从攻读四书五经以来,诗词一道便落下了,这方面并无多少进益。

  蘅芷清芬,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至于最后一首杏帘在望,他倒没有做作,只是同元春说才思已尽,风头太过不太好云云,让其他姐妹们赋诗一样。

  听到这话,贾母、王夫人尽管在陪笑,但是心里终究有些不悦,这么个好机会,却平白给了其他人。

  但元春却是笑了起来,笑的很开怀,只道无妨,这个愿意撒娇求人的弟弟比之前那个谨守规矩的弟弟可讨她喜欢多了。

  元春看了远处众姐妹,在这个场合作诗好的人,大概也就是黛玉、宝钗两人,当然惜春大概也可以,但惜春怕是不喜欢给其他的地方赋诗,她也就没有难为。

  然而宝钗褒美之意过重,她有些不喜,她不希望自己家里的人和宫里的那些人、外面的那些人一样,怕自己,敬自己,而不是愿意喊自己一声大姐姐。

  就像贾琙,就像惜春,那声大姐姐真的比那声娘娘好听多了。

  “林妹妹,你来试试吧?”

  黛玉一愣,不过并没有推辞,于是执笔再度写来。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起身来到她的身边,看她写完这五言律不禁拍手叫好,再度看这个姑娘的时候,也不得不在心底赞叹了一声,心思灵敏,善解人意了。

  最后,元春执笔亲自给这个园子写下了一个名字。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就在这时,还在惜春屋子里的贾琙忽然睁开了双眼,正在一旁照看的绿依被吓了一跳,贾琙双目之中神光吞吐如电,半晌才收。

  只是随即她便欣喜若狂,这些天,了解贾琙动向的她可算是度日如年了,她不是惜春,知道贾琙一定会醒转,心里一直都在担忧,若是贾琙出事,她该怎么办?府上怎么办?这个天下又该怎么办?

  “公子,你终于醒了!”

第577章 苏醒,意外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贾琙睁开双眼之后问的第一个问题。

  之前的那场大战着实太险了,甚至到后来,他都没时间确认是不是所有人都死了。

  “是荣国公府,惜春小姐的卧房!”

  绿依不敢耽误,如实交待。

  贾琙眉头一拧,他失去记忆的最后一刻并不是在京城,他与那些人交手的余波撕裂了那处小天地,他记得那个地方离京城还是挺远的,他又是怎么来到京城的?

  对于这些,贾琙没有纠结很久,他刚想利用自己的神识探测一下如今的京城如何了,只是下一刻,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他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但是刚才那一瞬间,只觉得脑袋像是被人砸了一锤,随后便是针扎般的刺痛。

  纵然以贾琙这样的秉性,还是嘴角猛抽了两下,无他,实在是太疼了。

  此时,他也明白自己眼下的状态并不好,神识都无法使用了,至于体内的状况,在他感觉了一下后,只剩下苦笑。

  若非侥幸,怕是自己都可能活不下来。

  “嘭!嘭!嘭!”

  忽然窗外传来数声巨响,贾琙听到之后,眼中浮现一丝疑惑,今天是什么节日?怎么开始放起了烟花。

  他打量了一下屋里,布置带着一些女儿家的娇憨,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与节日的布置完全不同。

  “今天是什么日子?”

  贾琙在绿依的帮助下,靠着床榻半坐了起来,嗅着身上那丝淡淡的体香,他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些天,怕是那个小姑娘一直都在,还跟自己钻了一个被窝。

  绿依想了想再度开口。

  “回侯爷,是中秋呢!贵妃娘娘今个儿也回来了!”

  贾琙听到这话,微微一顿,中秋节,也就是八月十五,与自己离开之时,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

  至于贵妃,他倒是没有迟疑,贾府之中只有一个,那就是元春,选择在这个时候归省,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想起自己离开前几大藩王的动静,他继续开口问道:“大康现在如何了?那几个藩王有没有动静?”

  绿依稍微组织了一下言语,开口回道:“不算好,公子虽然将那神物带了回来,但是民间却没有时间种植便被卷入战争之中,几大藩王除了北静王都反了!”

  贾琙闻言,心里感觉有些沉重,不过此事倒是也没有超出自己的预料。

  几大藩王本来就是心怀不轨,自己带回来的东西一旦普及,那他们就没有机会了,况且之前自己已经给了他们机会,若是还把握不住,那这些藩王就不是藩王了,而是一群废物。

  “战况如何了?”

  贾琙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绿依听着却无比的心安,好似只要这位在沙场之上缔造传奇的将军在,那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九边重镇除了辽东几个,大部分都被调动了起来,西宁郡王被挡在太行山,南下的南安郡王被挡在了广陵,唯独东平郡王走水路突破到了河北直隶。日前明康帝调动了京郊大营和大雪龙骑,估计应该也不会出大问题。”

  说完这些,绿依有些忐忑地低下了头。

首节 上一节 390/4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获得项羽模板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是大军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