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大明:我!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第24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上,老朱同志自然也不会逞强,而是选择将其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处理,凡是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挥内行,那除了各种添乱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好处。

最明显的例子。

就是某个‘微操大师’的光头佬了,一个个谜之操作,让人看的目瞪口呆的。

这是生怕自家军队能够打赢了,所以特意拖自己人后腿是吧。

仅仅是提意见,剑圣长虹倒也没有直接拒绝,稍微沉吟了片刻之后,便开口点评道:

“据在下所知。”

“除了太子朱标之外,其余三位皇子似乎对于儒学都并不感兴趣。”

“在下以为强迫他们学习儒家知识,那除了泯灭他们的天赋之外,并没有任何的好处,陛下或许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发掘他们的潜力。”

“........”

剑圣长虹的意见,可以说是非常中肯了。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他虽然平日里不怎么管事情,但也掌握着整个天下的情报!

除了陛下、马皇后的情报之外。

就连皇子的情报。

也是一清二楚。

结合情报上的内容,以及剑圣长虹自己的眼界,也是点出了三人可以走向另一条合适的道路,而并非一定要在儒学方面死磕,毕竟他们未来又不继承皇位。

听到先生提出来的意见,朱慡、朱棡、朱棣三人,整个人都要爽飞了。

也是不停的点头,希望父皇能够直接答应下来。

先生高见啊!

平日里。

他们被夫子的戒尺,以及儒学课程。

可是逼迫的非常惨,如果不是父皇的威严,他们一个个都恨不得直接把手中的四书五经给撕了,那实在是太折磨人了,每天都是枯燥乏味的背诵内容,你能指望一帮正处于好动阶段的男生们,能够彻底静下心来吗?

像是太子朱标这样子早熟,并且主动奋发向上的,毕竟是极少数。

“你们三个小兔崽子,点个屁的头!”

“听到不学习就这么开心,是不是屁股痒了?”

“还是说——”

“你们觉得咱的鞋底板不够硬?”

“........”

老朱同志脸色一黑,当即骂道。

先生的意见,他还是非常愿意聆听,以及接纳的。

甚至在他心里的重要性,足以和马皇后的劝说划为同一个级别。

他也清楚。

这三个小兔崽子,对于儒学是一点也学不进去,再加上先生的点评,老朱同志也琢磨着给他们重新找一个发展的方向,只不过就是看不惯他们三个这副样子。

好歹也做做样子啊。

头点的这么快。

就不能像咱一样,矜持稳重一点嘛!

第29章 君主五类!太子朱标可为何类?

“........”

“........”

“........”

朱慡、朱棡、朱棣三人开始装死。

坐在圆凳上的太子朱标,也是不由的摇了摇头,自家的三个弟弟这是高兴的太早了啊。

就算心里高兴。

那也不能够直接暴露出来啊,好歹稍微收敛一下嘛。

这下好了,直接撞到父皇的枪口上了,被骂一顿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种事情,就连马皇后也不好多说什么,身为千古贤后,她可不会去做那种‘慈母多败儿’的事情。

该护犊子的时候,就护犊子。

但是。

真的做错了事情。

那就要让他们好好受罚,下一次能够醒悟。

“先生,见笑了。”

“陛下不必生气,三位皇子平日里什么性格脾气,您自然是最清楚的。”

与其戴着虚假的面具,遮遮掩掩的。

倒不如这样子直接展现出来,那还显得更加让人放心一点。

毕竟。

现在只是家宴。

他们也都只是十二岁不到的孩子。

如果这么小的年龄,对待亲人就城府深厚了,那反而让人感觉有点可怕,这种人长大之后,谁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谋害兄弟什么的事情,那绝对是做得出手的。

所以。

像是现在这样子。

大家都会把心里最真实的反应说出来,那才是最好的情况。

剑圣长虹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对于四位皇子未来的发展方式,也提出了他的见解:

“二皇子朱慡,性格刚烈,可学勇战派的军事,并额外挑选一门感兴趣的技艺,但是如果不多加管教,很有可能走上歪路。”

“三皇子朱棡,偶有多智,可学守战派的军事,同样额外挑选一门技艺,同时需要改一改因为一些细小的过错,就大肆谴责部下的习惯,否则容易招来祸端。”

“四皇子朱棣,如今年龄尚小。”

“性格脾气都还没有彻底定型,所以在下不能够枉下结论。”

“不过根据平日里的观察,在下觉得其在军事方面可以学习勇战派、谋战派的理论;在个人勇武上,可以随在下一起修炼剑术,争取能够觉醒身体中的麒麟血;在文化方面,同样可学纵横术。”

“当然——”

“根据如今的局势,只需要学习‘横’便足矣。”

“现在的大明帝国,就如同昔日的秦国一般,乃是强国,‘横’的基础理论就是事一强以攻诸弱,来讨伐周边弱小的势力,将其纳入大明帝国的版图。”

“.........”

相比较二皇子朱慡、三皇子朱棡。

小朱棣需要学习的课程,那可就多的去了,好歹也是拜入了剑圣长虹的名下。

自然不能够像是以前一样,随随便便的糊弄一番。

所以。

他需要做好吃苦头的准备。

当然,身为当事人的小朱棣,现在明显没有预料到,未来的前方会是如同修罗地狱一般的日子,依旧是斗志昂扬的状态,整个人兴奋的不行,这就是小孩子天真的好处啊。

君不见。

太子朱标在听见小朱棣需要学习这么多课程的时候,嘴角也在不断抽搐着。

只有默默给自家四弟,在心中祈祷一番了。

听完先生给出的意见,朱元璋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先生说的有道理,咱以后就按照先生所说的培养他们,这几个小兔崽子既然不喜欢儒学,那就通通给咱去学军事,未来好歹能够当一个拱卫大明的将军。”

说实话。

剑圣长虹提出的意见。

正合老朱同志心中的意思,几乎是完美符合了各种条件。

一方面,老朱同志为了保证太子朱标的地位稳固性,自然也不希望他的几个弟弟与他争夺权力,陷入到内乱的状态,所以就琢磨着以后把那些弟弟们分封为藩王,让他们离开中央,出去镇守四方。

儒家知识不学就不学吧,反正会认字、懂事理就行。

另一方面,镇守四方需要军事能力,总不能指望一帮纸上谈兵、游手好闲的家伙去添乱吧。

所以。

让朱慡、朱棡、朱棣学习军事。

老朱同志可以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能够拱卫大明江山的将军,还都是自己老朱家的子嗣,那自然要多多益善啊。

老朱同志转头接着问道:“那标儿未来的发展方式呢?”

剑圣长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老朱同志,说道:“大明帝国未来的太子,要如何进行发展,这不应该是陛下您来决定的吗,君主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创业之君、守成之君、陵夷之君、中兴之君、乱亡之君,最终结果如何,这就不是在下能够预料到的事情了。”

创业之君,就是开国之君。

这一类君主特点是,智勇冠一时,有能力有机会统一天下,刘秀、刘邦、李世民等都是此列。

而后四种其实都是继承之君,不过是成绩有好有坏。

.........

守成之君:“兢兢业业,以奉祖考之法度,弊则补之,倾则扶之,不使耆老有叹息之音,以为不如昔日之乐。”

能把祖业看守住,守成之君未必能像创业君一样智勇,可是能自我砥砺,努力也可以成为成功的君主。

像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时代,就是成功的守成之君。

.........

首节 上一节 24/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赘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