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37节

  蓝玉很郁闷,他也确实有理由郁闷,那一战功绩有目共睹,可自封公之后,他却备受冷落,反而是屁本事没有的李景隆越混越好,他心理有落差很正常。

  李青理解蓝玉的心情,但并不妨碍他看不惯这厮,心说:就你这狂妄劲儿,若不是有太子妻舅这层关系,老朱就算不杀你,也得把赏你的东西全收回来。

  蓝玉打仗真的顶,但也真的狂。

  李青想了想,“我问你,别人收多少义子?”

  “三两个吧!”

  “你收多少?”

  “……”蓝玉一滞,他的义子可就海了去了,具体数量多少他都算不过来,支吾一阵,闷声道,“昔日皇上也收了很多义子。”

  蓝玉这话说的平常,但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这厮绝逼倒血霉。

  李青目光一凝,沉声道:“怎么,你要学皇上。”

  “我……”蓝玉脸色倏地一变,也顾不上生闷气了,“李青你可不能坑我啊,我是那个意思吗?”

  李青苦笑摇头,“你放心,我不会乱说的,可是蓝玉……”

  他认真道,“你现在明白皇上为何冷落你了吧?”

  “为何……”蓝玉怔了怔,“你的意思是,因为我收了太多义子?”

  李青点头,“没有帝王会喜欢一个模仿自己臣子。”

  “我…我收义子是为了打仗。”蓝玉总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解释,“真没有不臣之心啊!”

  “所以到现在你依然是凉国公,不然你早就凉凉了。”李青道,“不过,即便抛开这个原因,仅是你的那些义子,打着你凉国公幌子狐假虎威,皇上也会生厌。”

  李青叹道:“相识一场,我也不愿见你遭难,言尽于此,至于你听不听,就看你自己了。”

  蓝玉无言,沉默许久,起身抱拳一礼,“谢李兄良言相赠!”

  ……

  李青依旧过着悠闲的生活,而蓝玉回去后没多久,就和大量义子解除了关系,只留下不到十个义子,行事也收敛许多,不再那么嚣张。

  大明持续利好,北平、大宁、大同等地皆有元人投奔,数量虽不算多,但形势持续利好。

  有好消息,自然也有坏消息,毛骧不满现状,欲再次拔高锦衣卫的影响力,将近乎结案的胡惟庸案,再次搬了出来。

  一时间,逐渐趋于平静的朝堂,再起波澜。李青劝了几次,但后者听不进去,还说他如今位高爵显,自然无欲无求。

  李青无奈,只好劝朱元璋。

  不料,朱元璋却道,“标儿太过仁厚,咱不在死前帮他清除这些不法勋贵、悖逆大将、贪官污吏,日后他坐上皇位,将举步维艰。”

  李青静默无言。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溜走,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洪武二十一年,尽管李青使劲手段,仍是没挽回脱古思帖木儿的生命。

  至此,北元彻底终结!

  而随着这位皇帝去世,融合事宜也受到了极大阻碍,自洪武二十一年之后,再也没有元人投入大明怀抱。

  但大明这几年的付出,也并非作无用功,元人虽然因为自己皇帝的死,对大明产生了疏离感,却也没有进犯大明边疆。

  朱元璋厚葬了北元皇帝,而后修订了新政策,如:加大茶马贸易,收购人参、雪莲等药材,收购皮货……

  等等措施,大大缓和了双方关系,毕竟劫掠大明,付出的成本也高,有生意可做,他们也不愿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

  和平对大明带来的利好实在太大了,百姓日益富足,经济越来越好。

  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朝堂上,却是血雨腥风。

  官员个个胆战心惊,处理政务的效率也低下许多,朱标的压力更大了,已经有了早衰迹象。

  李青不敢怠慢,针灸、药汤、甚至暗暗以真气治疗,好一通忙活,总算是将朱标身体状态扭转过来。

  但生理上的病李青能治,心理上的他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朱元璋的杀戮,父子俩经常吵架,但每次都是朱标败北。

  李青多次劝谏,但老朱根本听不进去。

  甚至还常称:国之储君,若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那以后也不要当皇帝了。

  朱标很刚,也时常回怼过去,称:这太子不当也罢!

  结果,换来的却是老朱的一通臭骂。

  朱元璋老了,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儿子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生怕儿子会因仁慈坏了大事,不在死之前为儿子把路铺得平坦坦,他死了都不闭眼。

  这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可这位父亲,却忽略了他的这份爱有沉重。

  朱标根本承受不住,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李青坐不住了,恐吓老朱再这样下去,太子有生命危险。

  朱元璋果然上心,把太医院的太医一股脑全请来,给朱标检查身体。

  可太医得出的结论,却是太子身体无恙。

  于是,李青被打了一顿板子,关了一个月的禁闭。

  朱元璋则是继续他的铺路大计,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这短短五年时间,被胡惟庸案牵扯进的功臣有一公、二十侯,连坐、死罪、流放的有上万人。

  朝中文臣更是整个换了个遍,找不到一个老面孔。

  开国功臣之首,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也未幸免于难,于洪武二十三年被拉上了断头台。

  一家七十口,除了长子李祺和他的两个孩子,因为临安公主的缘故得以免死,流放江浦,余者尽皆被杀。

  临安进宫哭诉,却被朱元璋狠狠训斥,她想不开,回去后就上吊了,还好被下人及时发现救了回来。

  朱标闻讯彻底爆发,直接跟老朱开撕,最后更是上演了全武行。

第136章 朱标不伺候了

  “好小子。”朱元璋从地上爬起来,六十多岁的人了,脾气仍不减当年,可身子骨着实跟不上了,“他娘的,再来。”

  朱标看着父皇颤颤巍巍,满头白发的苍老模样,心中不由一痛,他长这么大从未如此忤逆过,但他知道,今儿要是退缩了,还会有很多人功臣遭难。

  哼道:“再来你也不是对手,我刚才已经让着你了。”

  “老子要你让?”朱元璋撸起袖子,气吼吼道,“把劲儿都使出来,让你老子好好瞧瞧。”

  说着冲上前,父子俩再次对决。

  御书房,五爪金龙、四爪蟒龙扭打在一起,奏疏满天飞。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李青实在看不下去,无奈道:“住手!”

  “再逼逼老子连你一块揍!”朱元璋恶狠狠道,“一边待着去,这没你说话份儿。”

  接着,拉着朱标衣领左右开弓,一阵大逼兜。

  朱元璋拳脚功夫的确不俗,但终究是老了,真要打根本不是朱标对手,只是朱标一直在让着父皇。

  尽管被气急眼了,尽管爆发了,但道德、理智牢牢束缚着他,不允许他对父皇大打出手,推父皇一个屁股墩儿已经是极限。

  “还手,你给老子还手!”朱元璋边抽边吼,“你他娘的还手啊!”

  朱标气呀,他太气了。

  他一把甩开朱元璋,开始脱衣服。

  朱元璋眼睛一亮,往掌心啐了口唾沫,迎接大战到来。

  不料,朱标麻利地脱下明黄色蟒袍,狠狠往地上一甩,吼道:“我不干了,你是废太子也好,圈禁也罢,太子之位你爱让谁坐,让谁坐!”

  然后,在蟒袍上狠狠踩了两脚,“我!不伺候了!”

  说完,转身就走,没有一丝留恋。

  朱元璋怔怔地望着朱标离去的方向,好一会儿,突然放声大笑。

  殿内的小桂子,门口的小黄门尽皆骇然,跪在地上以头抢地,瑟瑟发抖。

  李青看着笑的有些失心疯的老朱,生怕老朱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噶了,连忙上前扶他,朱元璋却笑着摆手。

  缓步走到御书案坐下,依旧在笑,但笑的欣慰,“这才有个皇帝样儿。”

  李青见他并非怒极发笑,放下心来。

  朱元璋叹了口气,“标儿这孩子随他娘,太过仁慈,性格也温吞吞的,咱就怕他被这仁慈害了自个儿,误了国家,呵呵……还是得逼一把啊!”

  李青无语,看着一地的奏疏,问道:“皇上,这些东西……”

  “捡起来啊!”朱元璋一瞪眼,“误了政事,咱扣你俸禄。”

  “……”李青满心无奈,摆正了一下打工人的心态,与小桂子一起整理奏疏。

  朱元璋的确是老了,看奏疏都吃力,武将还好,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为了占篇幅字儿写的都大。

  文臣则与之相反,为了在有限纸张上写下更多字,那蝇头小楷,写的是密密麻麻,让人看着都头疼。

  老朱一边看,一边骂娘,最后索性让李青念给他听。

  大半天下来,李青嘴唇发干,喉咙冒烟儿,也没个加班费儿,甚至连杯热茶都没有。

  李青是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同时,他总算是有些理解老朱为何厌烦文臣了,太尼玛啰嗦了。

  ……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老实人一旦爆发,可比平时爱发火的人厉害的多,朱元璋到底是低估了儿子的决心。

  朱标只在皇宫待了一晚,第二天就出了宫,和二弟朱樉作伴去了。

  据说临走时还放出狠话:这皇宫不待也罢!

  朱元璋起初并不以为意,认为儿子过几天就会回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些慌了。

  一连大半月过去,朱标都没回来的意思,彻底撂了挑子。

  这下,李青都忍不住了,无他,老朱连他上午的休闲时光也剥夺了,整天整天的读奏疏,读的嘴巴冒沫。

首节 上一节 137/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