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82节

  “好!”

  朱棣哈哈一笑,朗声道,“张玉、朱能、丘福……随本王驰援北平。”

  ………………

  北平城外。

  李景隆望了望天,伸了个懒腰,“让兄弟们回来歇歇,该吃午饭了。”

  李青附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传讯兵一脸古怪,但他就是个传讯的,哪里敢质疑大帅,立即照做。

  小半时辰后,大军退了回来,大军脸上洋溢着喜悦,闻着饭香满是享受,这样的仗打得真舒服。

  上午一个时辰,下午半个时辰,而后退回十五里休息,这仗打得……美滋滋!

  士兵们开心,但各路主将脸上却不太好看。

  北平城在燕王妃、燕王世子的坚守下,的确难以攻破,可并不代表攻不破。

  这么多大军,加上大炮,若是不间断的玩命攻击,最多一昼夜便能攻破北平城,可一天就打这一个半时辰,过年也破不了城。

  瞿能二子百思不得姐,愤愤不平,“父亲,李景隆欺人太甚,明明我们已经攻破了张掖门,非得把我们喊回来,要不然早就结束了。”

  “就是,定是我们攻破城门,被李景隆所忌……卑鄙小人。”

  “好了!”瞿能喝止俩儿子,幽幽叹了口气,“他是主帅。”

  俩儿子犹自气愤,“主帅了不起啊,父亲你是都督,回去后一定要弹劾那厮。”

  瞿能苦笑一声,又重复了一句:“他是主帅。”

  见儿子还不理解,瞿能提点道,“破了城,打赢了仗,谁的功劳最大?

  我们破城就被他所忌?

  好笑!

  难道他还能提着刀,亲自杀入城?

  他不是针对我们,换成别人破城,一样会被叫回来。”

  瞿能二子呆了呆,旋即脸色大变,“父亲,你是说……”

  “慎言!”瞿能及时叫停,淡淡道,“我们听大帅帅令即可。”

  顿了顿,拍拍儿子肩膀,饱含深意道:“那群笔杆子太过跋扈,这样也未尝不可。”

  二子若有所思,脸上的愤怒渐渐消弭。

  ~

  帅营里。

  李青小声道,“老弟,你这样做,回去免不了被弹劾,太明显了。”

  他现在真的有些担心战神,此次出兵的都是精锐,带兵的主将岂会看不出来?

  “放心吧,局势尽在掌控。”李景隆一脸自信,“武将不是傻子,他们如此愤懑,却还是这般配合,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青心中一动,诧异道,“老弟你从一开始就打算这样?”

  “不然呢?”李景隆翻了个白眼儿,“你不会真以为我是个草包吧?”

  不然呢……李青干笑道,“哪里哪里,老弟还是挺厉害的。”

  李景隆没好气道,“行啦,我承认,论打仗我蓝玉甩我十万八千里,燕王、宁王我也是拍马难及;

  但好歹我也是在父亲的熏陶中长大,领兵作战什么的,岂会一无所知?”

  李青认真点头,确实,李景隆不是帅才的料子,但也绝没有史书上那般不堪。

  毕竟史书上的李景隆,其草包程度,简直就是个智障。

  想到这儿,李青又想起了耿炳文,他记得史书记载的是,耿炳文之所以会败,是因为他善守不善攻。

  当时偏听偏信,但当他来到大明,并经历过战场之后,李青才明白,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

  将领的确有攻守之分,但并不是说守将就不会攻,事实上,两军对垒三分取决于战术,七分取决于实力。

  而且,战场之上,大多都是阳谋,想以阴谋诡计取胜,除非双方主帅能力相差太过悬殊。

  耿炳文在战火冲杀出来的老将,又怎么输给不足他一半兵力的朱棣。

  朱棣确实厉害,但并不是天神下凡。

  李青暗叹:或许历史上的靖难之役,这些武将都多少放了水,只是因为我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过程。

  再想想历史上的李景隆,先是放水,后又开城,他似乎全明白了。

  李景隆不是智障,更不是叛徒,从头到尾他都是朱棣的人。

  只是,最终朱棣享受光环,而李景隆得则成了‘战神’。

  李青吁了口气,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叹道:“委屈你了。”

  ……………………

  ————————————

  ps:我知道这么写,肯定会有读者骂:永乐大帝怎么会这么弱?

  可靖难之役,尤其是到了后期,就是文臣,武将在暗中较量,明实录太宗实录,国榷,都有迹可循,甚至已经写明了,到了建文四年,建文为何让齐泰、黄子澄等人去征兵?

  朝廷百万大军,还有城可守,短短几年就被朱棣杀光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军队向着朱棣,打仗都是在划水,只有平安、铁铉、盛庸等几位将领,真心实意的为朱允炆做事。

  举个例子:《国榷》1:建文元年八月,燕庶人至真定,朱能率二十余骑突入陷壑,燕庶人,率众从之,南军失亡九万,战马两万余匹。

  2:建文四年,燕南下,兵部尚书齐泰调辽卒十万,令其兵绝其后,军溃散无,一致清南!

  意思是:齐泰调辽兵十万抄朱棣后路,结果,辽军将领寻了个由头,直接解散了大军。

  例子太多了,数不胜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靖难之役,几乎没有写过朱棣多少人,都是写南军多少人。

  最最诡异的是白沟河之战……数次刮大风,每次都是向着朱棣,大风竟能把李景隆的帅旗旗杆刮断。

  若带着辩论的眼光看明史,很多诡异之处,将会迎刃而解。

  还有,为什么军队不直接造反?

  因为没必要,明明有退路,谁赢都不算输,干嘛要造反?

  靖难之后,武将之中,朱棣除了铁铉,甚至连平安盛庸都没杀,他们是自杀,朱棣压根就没动武将。

  若真是武将个个下死手,以朱棣的性格,掌握大权之后,会这么宽容?

  书不尽言,青红不想糊弄读者,青红想输出的是真正的大明,真正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而不是无脑吹捧。

  ………………

第20章 老表给力

  进入十一月份儿,北平的天气愈发寒冷,晚上气温零下十几二十度,士兵们苦不堪言。

  好在大帅爱兵如子,很会体谅人,军心依旧。

  不过,严寒的天气也为大军攻城,带来了极大麻烦。

  无他,燕王世子命人晚上往城墙浇水,结冰后异常光滑,攀城难度直线上升。

  加上久攻之下,明军也打疲了,到点就吃饭,吃完还得歇会儿,搞的城上小胖都不好意思了。

  ——老表真给力!

  朱高炽母子确实守得好,但更重要的是,朝廷大军没拼命。

  事实上,打到现在五十万大军基本没多大损失,真要死命攻城,能破依旧轻而易举。

  临近中午,大军撤回,然后炊烟袅袅,埋锅造饭。

  李景隆搓着手,哈着气,骂道:“真他娘的冷啊,燕王咋还不回来,娘的,这下连个退兵理由都没有。”

  李青也很是无语,嘀咕道:“老四心真大,老婆孩子还要不要?”

  而此时的朱棣,还在赶回的路上。

  并且,已经临近北平了。

  傍晚,朱棣令士兵驻扎,望着已经清晰可见的北平城,长长舒了口气。

  “张玉,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昼夜,明晚夜袭南军。”

  “是。”张玉拱了拱手,回去传令。

  这时,朱能拨转马头来至近前,皱眉道,“殿下,折腾了这几个月,兵是多了,但…咱们的粮草却不多了,最多也就够十余日。”

  朱棣也有些头疼,士兵不比百姓,只要有口吃的,饿不死就成,人家是要上战场拼命的,不仅要让人吃饱,还得让人吃好。

  毕竟,这不是老朱那会儿,何况他又是造朝廷的反。

  靖难只是口号,真实情况大家都懂。

  不把这群兵伺候好,人家岂会甘心为他卖命。

  朱棣沉吟半晌,道:“南军足有五十万,军需肯定多的很,朱能,晚上我率大军袭营,你率五千兵马,找机会去劫他们粮草,能劫多少算多少;

  当然,没机会也别硬来。”

  “末将遵命。”朱能拱手称是。

  朱棣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因为朱能和张玉等将领不同,朱能是真的莽,简直浑身是胆,五千冲进五十万大军,也丝毫不虚。

  “丘福。”

  “末将在。”

  朱棣深吸一口气,“去通知城内的王妃、世子,让他们集结所有兵力,明晚来攻!”

  ……

  翌日,夜晚。

首节 上一节 182/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