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356节

  接着,睨了李青一眼,“你这厮倒是挺能活,看你这模样,再活个十几二十年都不成问题。”

  李青讪笑,还真怕朱老四要带他走,尽管可能性不大。

  “我医武双修,又不似皇上这般操劳,打仗也都是监军,没吃过啥苦。”李青谦虚道,“不过十几二十年倒是夸张了,顶多也就七八年。”

  “是吗?”朱棣揶揄,“那你敢不敢摘掉面具?”

  李青佯作不满:“皇上,你这不是在我伤口撒盐吗?

  怎么说,我李青,在当年也是十里八村的俊后生,为了大明,我是流血又流汗……”

  “打住。”朱棣头大,打断他的滔滔不绝,“没让你自我表彰。”

  李青:“……”

  朱棣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其他,二人聊海上贸易,聊关外局势,聊未来的大明……聊得不亦乐乎。

  ~

  朝堂很平静,只有朱棣一种声音。

  平静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到了过年。

  大年初一,奉天殿广场。

  朱棣照例发红包,这次没有画大饼,甚至连年终总结都省了,只是单纯的例行公事。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多年的政务、征伐,消耗了他太多的精气神,苍老的速度几乎肉眼可见。

  李青知道,朱棣扛不了多久了。

  事实也正如李青所料,二月初,朱棣病情加重,连上早朝都倍显吃力。

  但他依然坚持,如他所说,以前如何,现在也如何。

  李青想让他休息,以便更好的治疗,不过朱棣拒绝了。

  用他的话说:一旦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李青拗不过他,只得依着他,尽可能地给他医治。

  朱棣生过好几次重病,多年厮杀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如今扎堆来‘要债’,李青也没有办法。

  只好一边针灸,一边暗中以真气温养。

  但真气终究不是万能的,只能延缓病情恶化。

  二月中旬,朱棣病情再度恶化,连上朝也做不到了。

  这个不可一世的永乐大帝,终是没有逃过时间的侵蚀,被束缚在了床榻上。

  小胖每日都要来看好几次,朱瞻基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候在一侧。

  朱棣感受着生命的快速流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轻叹道:“瞻基啊。”

  “孙儿在。”

  “去,传朕的旨意,让汉王、赵王进京。”

  这一刻,朱棣从皇帝的角色变成了父亲,他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见见平常见不到的俩儿子。

  朱瞻基心中有些不情愿,却也不想爷爷有遗憾:“孙儿遵旨。”

  朱棣望着头顶的床幔,出神良久,轻声道:“李青,扶朕起来。”

  李青扶着他坐起,帮他垫高些枕头。

  同时,按向他的手腕,眉头紧蹙。

  “无妨。”朱棣收回手,抬起挥了挥,周围侍候着的小黄门无声一礼,远远地退到殿门口。

  既避免听到不该听的话,又能保证随叫随到。

  朱棣说:“汉王就藩乐安,距离京城不到千里,驿马八百里加急只需一日,乐安只是个小州县,不比济南、德州,那里没有城墙,他万不敢反,对吧?”

  “对。”

  “可事情总有万一,他心里有气啊!”朱棣叹了口气,昔日画饼一时爽,如今后悔火葬场,“是朕对不住他,李青啊…”

  “我在。”

  “如果,朕是说如果,”朱棣定定的看着李青,“如果有一天他真反了,你能不能像保建文那样保他?”

  “好。”李青保证,“真有那么一天,我会保他无恙。”

  朱棣笑了:“那就好,那就好……”

  “皇上你歇着吧。”李青跟哄小孩儿似的,哄道:“汉王、赵王,三两日赶不过来,养足了精神到时才有力气聊天不是?”

  “嗯,好。”

  李青扶着他躺下,重新放好枕头,让他睡得舒服些。

  没多大一会儿,朱棣便昏昏睡去,李青给他渡了股真气,又静坐一会儿,叫来小黄门侍候,起身出了乾清宫。

  ……

  ……

  七日后,朱高煦带着儿子朱瞻圻,先一步赶来。

  “儿臣朱高煦(孙儿朱瞻圻)参见吾皇万岁。”父子行礼。

  “高煦来啦,”朱棣强撑着坐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都是一家人,搞这些虚礼作甚,来,瞻圻过来。”

  “是,皇……皇爷爷。”朱瞻圻上前。

  “都这么大了。”朱棣满脸慈爱,“成亲了吧?”

  “嗯。”朱瞻圻有些局促,恭敬地点点头。

  朱棣絮叨了会儿,见孙子拘束紧,便让他退下休息,“高煦,你过来。”

  “父皇。”朱高煦走上前,瓮声道,“你身体还好吧?”

  “嗯,还行。”朱棣拉着他的手,示意他坐在床边,“咱爷俩可有些年头没见了啊!”

  朱高煦沉默片刻,轻轻点头。

  “怎么,还怪父皇呢?”

  “不敢。”

  “唉……”朱棣苦涩,“别闹脾气了好吗?爹没几天好活了,当年的事儿是爹不对,你要怨就怨我,可别憋在心里委屈,爹希望你好好的,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朱高煦看着苍老的父亲,看到他浑浊的眼睛满是泪花,不由心中一痛。

  突然就不恨他了。

  哑声道:“好,儿臣答应您。”

  “哎,好孩子。”朱棣欣慰地笑了。

  这时,小黄门迈着小碎步上前,轻声细语道:“皇上,赵王求见。”

  “高燧也到了。”朱棣笑道,“宣。”

  “奴婢遵旨。”

  “慢着,”朱棣又道,“去把太子、太孙也叫来。”

  ————

  ps:要去加个夜班,又鸽了一章,负罪感满满o(╥﹏╥)o

第162章 你在教朕做事?

  乾清宫。

  太子、太孙、汉王、汉王世子、赵王、赵王世子,汇集于此。

  朱棣靠在床头上,瞧着儿孙,神情宁静祥和,再无往日的威严霸道,有的只是柔和。

  “都过来。”

  六人上前,跪在床边,“父皇(皇爷爷)。”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朱棣挨个摸头,“都是一家人,往后你们要互爱互助。”

  “是,儿臣(孙儿)谨记。”

  朱棣绽放出笑意,接着,又有些隐忧:“瞻基。”

  “孙儿在。”

  朱棣认真道:“你二叔、三叔有功于社稷,以后要善待他们,知道吗?

  他们不仅是大明的藩王,也是你的亲叔叔,瞻圻、瞻坺是你的堂弟,都是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大儿子心慈面软,绝不会对兄弟动刀,但大孙子就不一样了,他知道,若是老二老三有过分之举,朱瞻基是下得了手的。

  朱棣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朱瞻基。

  大孙子是他一手教出来的,行事作风与他无异,这也是朱棣担忧的地方。

  身为帝王,朱棣希望未来的朱瞻基,是一个狠辣、霸道的君王,却不希望他对血亲狠辣。

  因为朱棣不仅是皇帝,也是父亲、爷爷。

  “你们都好好的,不要闹,一家人要和睦……”朱棣絮叨个不停。

  朱瞻基静静听着。

  一刻钟后,朱棣停下来,问:“都记住了没?”

  “孙儿记下了。”朱瞻基点头。

  “不仅要记下,还要做到,知道吗?”朱棣补充。

  “孙儿定会做到。”朱瞻基保证道。

  “好孩子。”朱棣放下心,笑道:“高煦、高燧,你们一路奔波而来,都去休息吧,明儿再过来,明儿咱爷几个好好喝一杯。”

  二人点头:“儿臣告退。”

  “孙儿告退。”

首节 上一节 356/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