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11节

  虽说大明录取官员是靠着科举,但世袭风气依旧盛行,老子当大官儿,通常儿孙也能做个小官儿。

  “皇上以德报怨,其胸襟气度实令微臣钦佩之至,然,此举无疑放虎归山,祸患无穷啊!”杨士奇说话还比较客气。

  蹇义就稍显强硬了:“皇上三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皇上不应因皇室宗亲而网开一面。”

  都察院新晋左都御史,更是直接开喷:“皇上此举有违国法,大明律载有明文,凡有造反者,胁从不问,但首恶必办!

  今,皇上公然违背祖训,实乃大不孝!”

  “臣请皇上削去汉王爵位,立斩不赦,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请皇上将汉王明正典刑!”

  ……

  朝堂上乱哄哄的,群臣皆促请斩杀汉王。

  朱瞻基神色逐渐阴沉,但并未驳斥,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

  察觉到皇上的变化,渐渐地,朝堂的缓缓安静下来。

  朱瞻基这才开口:“汉王谋反查无实据,他既无发兵,又无攻城掠地,空有谋反之名,却无谋反之实,尔等这么急着让朕对血亲动刀是何道理?

  莫非……心中有鬼,以求杀人灭口?”

  百官瞬间变了脸色,“臣等冤枉!”

  “冤枉?”朱瞻基冷笑道:“朕可是听说,汉王谋逆是朝中有人暗中支持,你们谁给汉王通过书信,谁收过汉王的好处,朕会一一查明。”

  “皇上……”

  “朕意已决,诸卿勿要再议!”朱瞻基拍板钉钉。

  群臣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

  次日,朱高煦带着两千士兵,出发交趾。

  李青念在昔日的金豆……情分上,送了憨憨一程,见他不再满脸死志,放下心来。

  总算,没有食言。

  往后的日子里,李青着重关注关外局势,但对朝局却是不管不问,无他,朱瞻基应付的过来。

  ~

  李青一直不上朝,朱瞻基有些坐不住了。

  这天,朱瞻基来到侯府。

  “你在家歇够了没?”

  “你表面看我在歇着,其实我一直在忙。”李青抿了口酒,轻声说。

  朱瞻基满脸黑线,“忙着喝酒吗?”

  “肤浅。”李青翻了个白眼儿。

  “……青伯,你是不是在生我的气?”朱瞻基说,“我觉得咱们都生分了。”

  李青摇头:“我没那么小气,你有你的考虑嘛,其实我对你挺满意的,非常满意。”

  “那你上朝啊!”

  “我上朝能做什么呢?”李青反问,“难道你搞不定朝局?”

  朱瞻基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李青笑道:“自洪武十五年入朝堂,迄今已有44年,太久了,我也累了,你是个合格的皇帝,我也相信你能让大明变得更好,而我……也是时候隐退了。”

  “你要走?”

  “嗯。”

  朱瞻基:“我不允。”

  “可我已经做不了什么了啊!”李青好笑道,“你又不是小孩子了,还要我为你遮风挡雨?”

  朱瞻基沉默少顷,“再干几年吧。”

  李青吁了口气,幽幽道:“我太累了。”

  朱瞻基再次沉默,良久,问:“什么时候?”

  “关外事了。”

  李青眉头微皱:“关外局势看似平稳,实则云诡波谲,鞑靼按兵不动,却一直在发展,根据打探出的情报,我推测,鞑靼这次玩的是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估摸着是拉拢了不少大部落,准备干票大的!

  鞑靼自诩正统,在草原上的号召力无与伦比,尽管永乐二十二年那一战,让鞑靼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让他们一蹶不振,瓦剌依旧不是对手。”

  朱瞻基果断道:“我亲征!”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青笑道,“再陪你去一次草原,我就走了。”

  朱瞻基很不舍:“现在北方迁徙后的百姓已基本稳定,然,南方开海却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海上贸易利益太大了,也太容易滋生腐败,虽然形式一片大好,但其中的阴暗面也很大,只是被繁荣给掩盖了,我想先初步解决此事,再发兵关外。”

  “嗯,你的决策很好。”李青欣然道,“漠北之事不急一时,今年你办的事挺多了,缓上一缓也好,明年开春再去不迟。”

  朱瞻基神色复杂:“明年你真就走?”

  李青叹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我也想过几天清闲日子。”

  朱瞻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

  日子一天天过着,岁月静静流淌,如涓涓细流,又如白驹过隙。

  看似缓慢,蓦然回首,又是一个年头过去。

  李青漫步在大雪中,望着漫天雪花,轻声感慨:

  “四十五年了啊,眨眼已是四十五年,真快啊……”

  四十五年的光阴中,他认识了很多人;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徐达、李文忠、蓝玉、李景隆、毛骧、朱棣、道衍、徐妙云、三宝……小胖。

  还有她们。

  有的交情深,有的交情浅,有的已经别离,有的垂垂老矣。

  而他…也‘老’了。

第50章 再去漠北

  冬去春来,花红柳绿。

  猫冬的三女结束了冬眠,在庭院里下棋听曲儿,她们已经弹不动了,都是李青在弹。

  以前三女弹琴他听曲,现在整个反过来了。

  李青指尖纷飞,撩拨着五弦琴,温淳的音符欢快地迸发,滋养身心。

  一曲奏罢,三女从沉醉中回过神,笑吟吟道:“先生的琴技之高超,世间鲜有人能及呢。”

  “那是,”李青一脸得意,“不说绝无仅有,能达到我这高度的,也不过二三。”

  红袖问:“先生要去北伐了是吗?”

  “嗯,这是最后一次了。”李青轻声说,“等我回来,咱们就回金陵,不再过问朝中事宜。”

  “好。”红袖笑着点头。

  婉灵、怜香亦是喜上眉梢。

  其实她们并不喜欢北平,只因北平有先生在。

  ……

  七日后。

  大军出居庸关。

  这次出兵不算多,算上运送补给的士兵共十七万,作战兵五万出头。

  朱瞻基和朱棣一样,是个多疑的帝王,但他没朱棣的命好,没有好大儿监国,于是把蹇义、夏原吉、杨士奇等人,一股脑全带上了。

  美其名曰是为了带他们长见识,实则就是防止他们背着自己搞事情。

  朱瞻基都快三十了,还是没儿子,不得不有所防备。

  储君未立,国本不稳。

  ~

  正值水草丰美之际,行军并不算太辛苦。

  无垠的草原,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一股风来,青青草浪波澜起伏,蔚为壮观。

  蹇义、夏原吉几人还是头一次领略此等风光,皆一脸欣然,诗兴大发。

  李青懒得听他们聒噪,往马背上一躺,双耳不闻外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杨士奇瞧着得趣儿,他也效仿李青,结果却从马上摔下来,差点被马蹄踩断肋骨,再也不敢学了。

  行军是枯燥的,这些个文臣没几天就从欣欣然,变成病恹恹,整日耷拉着脑袋,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龙辇只有朱瞻基能坐,马车一辆没有,只能骑马。

  不过,读书人脑袋瓜子就是灵活,杨荣厚着脸皮在粮运车上一趴,倒也舒坦自在。

  其他人有样学样,一个个跟大爷似的。

  他们这些人都不年轻了,说是老头子也不为过,朱瞻基没上纲上线的计较,有时自己骑马时,还会把龙辇让给他们乘坐。

  这可把一群老家伙感动的不轻。

  一个小小的举动,朱瞻基便扭转了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李青对朱瞻基的帝王心术相当满意:朱瞻基真是做皇帝材料。

首节 上一节 411/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