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54节

  不是不想,而是这种级别的大佬战斗,根本不是他们能参与的,强行融进去只会灰飞烟灭。

  “王尚书不要东拉西扯。”王骥开弓没有回头箭,全然没了昔日对顶头上司的礼敬,“以杨稷的罪行,杀他十次都不为过,王尚书何以维护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呵呵……王侍郎这话,本官不敢苟同。”礼部尚书胡濙出班。

  “胡尚书有何高见?”王骥仍自强硬,但心里已经有些发虚了。

  他一侍郎,对战俩尚书,越级战斗,且一打二,压力可想而知。

  却在这时,户部尚书刘中敷,跨前一步,“本官倒觉得王侍郎言之有理,古语有云: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若只因杨稷是前大学士之子,就做予以宽恕,岂不是在告诉天下人,大明官员的家眷,可以为所欲为?”

  王骥压力顿减的同时,气势陡然大盛,“刘尚书高见!”

  “且慢高见!”

  又是一声断喝,刑部尚书魏源踏前一步,气势瞬间盖过王骥,“君无戏言,皇上昨日的话,王侍郎是没听见吗?”

  王骥一滞,悻悻道:“听见了,不过……”

  “好!”魏源喝道,“既然听见了,为何还要让皇上出尔反尔,自毁长城?”

  “下官,下官……”一下对上三位尚书,王骥根本撑不住。

  “魏尚书这是在断章取义!”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智下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上对杨稷的处理却又不妥之处。”

  他是御史言官的头子,这么说话简直给足了皇帝面子。

  “不敢苟同。”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反驳,直接开舔:“天下无不是的君父,陈都御史以圣贤为标准,那便是对皇上最大的不敬!”

  他双手抱拳,向上拱了拱,朗声道:“皇上,天命也,人中之龙,乃天子;

  陈都御史却说人非圣贤,皇上是凡人吗?

  亦或说,在陈都御史眼里,皇上还比不过圣贤?”

  都察院也窝里斗了,吃瓜群众心头震惊,他们没想到杨士奇的离去,竟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他们却不知,现在的情况是一把手想更进步;而二把手,却想趁着这次机会,将一把手拽下来,自己上去。

  一把手捅前任刀子,二把手捅一把手刀子!

  庙堂斗法远比江湖恩怨精彩、高深,个个都是审时度势,借势而起的好手,其凶险更是犹胜江湖人士的好勇斗狠!

  维护杨稷的人,并不是喜欢杨稷,要杀杨稷的人,也不是痛恨杨稷。

  说到底,杨稷就是个筹码,一个用来争权的筹码。

  皇帝同意了谁的主张,谁就取得了胜利。

  “皇上自然要高于圣人!”郭琎见六部大佬,甚至连都察院都下场了,知道快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

  他先定了调子,而后又道:“然,大明律是太祖定的,我朝以孝治天下,几位尚书却要陷皇上于不孝,是何居心?”

  圣人比不过,祖宗总比得过了吧?

  在大明,太祖是绝对的政治正确,便是朱棣那会儿,这一招都好用,可想而知。

  此话一出,王卺、魏源等人没法立即反驳,毕竟牵扯到太祖,一个不慎,就可能被同僚抓住把柄。

  “郭尚书言之有理,但…不全对。”左都御史陈智见己方大胜在即,立即捅郭琎刀子。

  毕竟杨士奇的位置只有一个,他和郭琎联手,是要先淘汰一批,少些竞争对手,而非推郭琎上位。

  “太祖高瞻远瞩,雄才伟略……”陈智先是吹捧,接着又道:“然,国家施政需因时因势而定,不然何来新政之说?”

  杀杨稷的主张,郭琎已占了先机,陈智想以此取胜极难,所以他要提出自己的主张。

  郭琎有些气急败坏,“我们论的是杀杨稷,你扯哪儿去了。”

  “朝堂是议政的地方,陈都御史议的正是政事,有何不妥?”户部尚书刘中敷也反了水。

  吏部天官的名头太响,得先把他干下去再说。

  事实上,这几位大佬根本就没有达成联盟,谁都想自己上,之所以先前联手,是为了快速淘汰一批。

  现在竞争人数锐减一半,自然要先把最强的踢出局。

  几人达成默契,逮着郭琎狂怼。

  没过多久,政治主张已从杀杨稷中抽离出来,郭琎先前建立的优势荡然无存。

  武林盟主只有一个,谁武功高,谁最先被群而攻之。

  李青站在最后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几位大佬身上,根本没人在意他。

  于是乎,他旁若无人地嗑起瓜子儿。

  这种好戏,可比后世的娱乐明星八卦有意思多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天花板级别的台词含金量,吊打一切影视剧。

  再搭配上瓜子儿……多是一件美事啊!

  朱祁镇听着、看着,就是不发言,这一幕李青事先就预料到了,并做了细节优化,朱祁镇都知情。

  总体来说,这是李青导演的一出戏,朱祁镇也是演员之一。

  李青是编剧+导演,置身事外,朱祁镇是主要演员,但镜头不多,各位大佬是配角,单个戏份不重,但加在一起却是主场,侍郎级别以下的则是背景板。

  独家赞助:杨士奇父子!

  没有他们的付出,这出戏唱不起来。

  李青一边看戏,一边嗑瓜子,这可是他的处女作,一个镜头都不能错过。

  朱祁镇没李青这么好的雅兴,他深刻知道,最终目的是出兵。

  于是,他起抬头,目光越过众人看向李青。

  “他,他在干什么?!”

第15章 取死之道

  察觉到来自主角的凝视,李青抬起头,不好意思地将瓜子皮儿揣进口袋。

  上次,他就因在朝堂吃零食,丢垃圾被罚了款,不想重蹈覆辙。

  朱祁镇都看傻了。

  好一会儿,他才恢复过来,小嘴儿一抽一抽的,那意思是:差不多了,该你表演了。

  哪有导演亲自上场的啊……李青翻了个白眼儿。

  不过,这剧情也是该推进了,眼下虽精彩,却没了最初的刺激感。

  却在这时,被怼的鼻青脸肿的郭琎,实在招架不住,但又不甘心让这几个背后捅刀子的小人上位,于是便想着把水搅混。

  “呵呵…你们既然说朝堂是议政的地方,为何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

  陈智扫视一周,刻意避开于谦、杨溥,哼哼道:“诸位同僚可有主张?”

  “我有。”李青拍了拍手,站了出来。

  还真有?

  不仅陈智一呆,其他人也大感惊讶。

  随即,李青越过众人,来到御前,“皇上,臣有本奏。”

  “准奏!”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李青身上,心说:怎么敢的啊?

  李青任帝师的事他们都已知道,但…帝师又如何?

  这可不是洪武永乐朝,小皇帝自己还没握住权柄呢,单凭一个帝师身份,就想搅动风云,乱中取利,简直痴心妄想。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真当庙堂是好混的吗……群臣暗暗了冷笑。

  李青似乎看不见群臣的怪异神情,拱手道:“臣现任兵部给事中,日常负责的公务也皆在兵事,

  臣发现,近年来水师不曾出海,一些宵小之辈便开始作威作福了,今年暹罗、缅甸愈发放肆,常劫掠大明民间出海贸易的商船;

  还请皇上为了大明子民的权益,立即发兵,宣扬大明国威。”李青掷地有声:“若大明视而不见,难保其他藩属国不会起异心。”

  听说出于保护民间商船的利益,群臣心下都赞同。

  说是民间商船,其实大多都是朝官的家族,亦或近亲家族。

  但问题是,这话是一个七品的都给事中说的,现在朝堂杀的正凶,谁也不想因为这个,得罪一众大佬。

  一句说不好,日后被清算也不稀奇。

  朱祁镇望向一众大佬,众大佬却不发一言。

  他们在意的是杨士奇的位置,出兵暹罗、缅甸,保护商船利益,宣扬大明国威,虽也利好他们,却不是最紧要的。

  于谦想出班附和,随即又想到李青之前的叮嘱,只得暂时忍耐。

  他的权柄仅次于杨士奇,要是再坐上杨士奇的位置,那可真就举世皆敌了。

  朱祁镇见没人说话,只好又望向李青,“李卿有何妙策?”

  “呃呵呵……臣初入朝堂,对很多事还不了解。”李青一副难为情的样子,“不过,在臣想来,六部领袖的吏部郭尚书,定然是有的。”

  群臣暗暗鄙夷:果真是个新兵蛋子,吏部天官的含金量随着内阁壮大,已经大不如前了,还吏部尚书呢?

  郭琎却兴奋异常,李青此举,简直是给了他一把神器。

  能做吏部尚书,郭琎自然不是什么庸人,他立即不客气地接过屠龙刀,大杀四方。

  “皇上,臣以为必须要发兵,皇上是天下共主,小小暹罗、缅甸,也敢不恭,仅此一项,便有取死之道!

  再者,君为舟,民为水,二者相辅相成;若无法保护子民……”

  “那朕羞于坐此皇位!”朱祁镇一拍纸镇,豁地起身,双手撑着御案俯视群臣,“朕欲出兵,众卿有何妙策?”

  郭琎大喜,小皇帝终于下场了,且赞同自己的建议。

  那杨士奇的位置还会远吗?

  尽管是李青提出的主张,但一个小小的正七品,他根本没放在眼中,自动将这主张视为己有。

  出兵两地,对这些私下做海洋贸易的大佬,也是有好处的,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不过,出兵归出兵,这出兵的功劳可不能落在你郭琎手里。

首节 上一节 454/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