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66节

  没有了充足的武器弹药,还没有制空权和防空手段,中条山上的果脯部队就像是没有了爪子的老虎。

  想到这里,岩松义雄心情顿时好多了。他甚至不计前嫌,拍了拍自家参谋长的肩膀。

  “花古君,你的计划十分合理,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况且弟国最近跟北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如果我们要进攻中条山的话,关东军那边甚至可以抽调出部分兵力支援。”

  “我这就去向冈村宁次司令汇报,争取让正面战场为我们的大举进攻创造有利的战役态势。”

  “哈哈哈,妙啊!”

  ·····

  让我们把镜头回到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此时黄河正在处理今天的工作。听到办公室外的动静后,他暂停手上的工作,抬起头看向门那边。

  进来的人是王德兴,他面色通红一脸兴奋地说道:

  “局长!我刚刚收到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从昨天凌晨开始,部队跟鬼子整整打了一夜,把三大根据地外围接壤区的炮楼彻底清理了一遍。”

  虽然这事黄河早有预料,但没想到副总指挥下手这么快。

  “战况怎么样,看你的表情应该是打胜仗吧,我还以为武器要跟部队再磨合一段时间呢。”

  王德兴连忙点了点头,他将一份文件放在桌子上。

  “具体战果都在文件里,所有事项已经通过敌后工作者们核实过了,您快看看吧!”

  所谓的敌后工作者,都是八路军潜伏在县城里的情报人员。

  就像太原城里最大的酒楼老板一样,他们可能是商人、药店伙计甚至是伪军司令。一旦有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想尽办法送出情报。

  黄河打开文件夹以后,先是粗略地看了看战果。

  倒不是因为他不关心前线战事,主要是对部队的战斗力有信心。毕竟每一阶段的重大提升,多多少少都有他黄某人的参与。

  对于一个研制新武器的人来说,战士们的反馈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情报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口径的迫击炮的使用报告。

  布朗德50毫米迫击炮,对标的是鬼子的八九式掷弹筒。

  虽然它在有效射程方面吃了点亏,稍微短了四十米。但小日子也不会卡在极限的距离炮击,这点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精度和威力方面,50毫米迫击炮全面占优。

  它可是底座、支架和瞄具样样都有,完全不像八九式掷弹筒那样需要凭借经验和感觉打。

  再加上法系嗑药炮的传统,昨晚的战斗中战士们一直是压着鬼子打。

  60迫的反馈很统一,基本上都是在夸这款武器。毕竟部队以前就装备着这类武器,现在只是有了稳定的来源。

  迫击炮这武器不能说是全能,它的优点在于各种地形和场合总能给你顶一段时间。

  换句严谨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它厉害在补全体系。

  40火的表现非常不错,只要能打中目标。没有什么炮楼和碉堡可以扛得住第二下,叫一声开罐器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协同问题需要重视,情报里的很多伤亡,都是因为火箭筒压制了鬼子后,进攻的部队时机把握得不及时,让敌人有了反击的机会。

  确定普及迫击炮的思路是正确的以后,黄河立马打开系统,看了一眼正在解锁的科研选项。

  「布朗德MLE1927/31 81毫米迫击炮:世界的现代战争史上,所有迫击炮的血统基本源于这门炮和它的兄弟。

  现在你已经有了二者,是时候让敌人见识见识祖师爷的威力了。

  解锁时间:70天

  效果:系统内军工厂可以生产该款武器,并且获得全套生产线和设计图纸。」

  祖师爷的地位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在1927年以后所有迫击炮都是用布朗德的研究思路。

  好东西大家都想要,懂规矩的就买个生产许可,然后正大光明地生产。

  不懂规律的就直接改个口径,这里点名一下三德子。明明是直接抄袭,就连缴获盟军的81.4毫米迫击炮弹都可以直接用。

  但为了面子非得说自己是8厘米,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掩耳盗铃似的。

  话说回来,现在没有生产许可却可劲造别国武器的也就是八路军了。不过问题不大,双方已经是盟友了。

  言归正题,只要迫击炮这种武器没被淘汰,布朗德的设计就是行业标杆。

  系统生产的炮在重量、口径、炮管长度、射击仰角、射速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唯独射程增加了两百米,达到了惊人三千米。

  虽然这数字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对于一款营级的支援型武器来说,射程的改进完完全全可以在关键的时刻救命。

  老李奇袭太原机场的时候,如果用的是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估计能彻底犁一遍地。

  凌晨应该还有一章,我觉得我不能拖,就得当天写完。

  要不然第二天总是有工作上的事,打工人命苦啊!

第206章 石油!激情燃烧的岁月

  晋东南根据地大胜的那天下午,一辆车朝着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大门口驶来。

  卡车停稳,局长从驾驶室的位置跳了下来。跟值班的卫兵打了声招呼,便目的明确直奔办公室。

  进门以后,他没管有些诧异的黄河。先是自顾自地倒了一杯热水,随后坐下说道:

  “你说你小子怎么选了这么偏的一个位置啊,距离远到连电话线都拉不了。老总给你画的区域范围那么大,咋就没有伱看上的位置呢?”

  “实在不行我给你手搓一个电台吧,沟通起来也方便。”

  日常吐槽完以后,局长甚至没给黄河还嘴的机会,他从自己怀里掏出了一封信和一个血迹斑斑的勋章。

  “这封信是今天早上常校长交给我的,他昨天给晋东南根据地送货的时候,遇到了一名一二九师的老兵。”

  “这位同志特地嘱咐要送到军工局,你先看看内容吧,一会儿再说后续的事。”

  陌生的来信勾起了黄河的兴趣,来到亮剑世界这么久,他收信的次数屈指可数。

  上次有人寄信,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刚到北边,时不时会有以前的同学写信跟他商讨一些科研的事情。

  展开信纸以后,几行歪歪扭扭的字映入眼帘,不难看出是出自只参加过八路军扫盲班的战士之手。

  「同志,你好。

  后方能制造出这样好的炮,是咱八路军的骄傲。只可惜我们还在战场,不知道是哪位同志亲手研制出来的武器,我们甚至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营里的战士们都想见见他,所以随信寄出一枚战利品。

  请你们想办法把他的照片寄给一二九师,让我们都亲眼看一看这位敬爱的同志。」

  这封信没有什么格式,甚至读起来不太通顺,还有几个错别字。

  但黄河却在这短短几行字里,感受到了前线战士们的热情。独属于这个年代的激情岁月,就凝结在这封信中。

  反复阅读以后,他将目光移向了那枚勋章。

  勋章整体为圆形,直径约莫着有三厘米的样子。从重量上来看应该是铜制的,横条上还刻着从军纪念四个篆体汉宇。

  从正面看,勋章上有一只展翅的金鸭。

  鸭子上方还有一个象征着鬼子天蝗家族的菊花纹章,由光芒四射的底纹衬托着。

  背面上有一从樱花,花丛中是一对头盔,分别代表着陆军和海军。由盔带构成的框内写着昭和六年至九年事变的篆体汉字,排为三列。

  来到亮剑世界前,黄河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他不仅在网上见过这枚勋章的图样,甚至还知道它的来历。

  1931年的时候,鬼子不宣而战在东北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在三年以后,本子陆军高层颁布了这枚勋章,以奖励参加上述战争行动的军人。

  看着陷入深思的黄河,局长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东西应该是某位战士缴获的,我的建议是寄信的时候还回去。虽然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但实在是太贵重了。”

  “照片就算了吧,现阶段一切还是得以安全为主。”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自己抽空去一趟129师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里也算是你的娘家。”

  闻言,黄河默默地点了点头。

  前线的战士想要后方军工人员的照片,在他印象中这事在东北的波波沙工厂中发生过。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国内外各种势力的间谍都在发了疯地找他,照片要是泄露出去很容易发生危险。

  片刻后,他拿起了桌子上的笔开始回信。

  「同志:

  很高兴可以收到你的来信,研制新式装备是我份内的工作。

  请你们拿起我们亲手造的武器,冲锋陷阵把侵略者彻底推下海。我们等待着全军的凯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写到这里,内心涌上一股说不出来的情绪。

  对于黄河来说,不管是后方的军工人,还是前线的战士,大家都是民族的英雄。

  “行啦,我撤退了,要不然你还得管饭。这次出来一趟,主要是放松放松心情,军工局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下次回边区的时候记得找我,到时候得还我一顿饭。”

  局长正准备离开黄河的办公室,转身却迎面撞上了王德兴。在他的身后,还有一位全身上下都是油渍,脸上也脏兮兮的陌生人。

  这位同志看到屋里的人,顿时眼睛一亮。

  “曾局长!黄局长!厂里的新井出油了!快跟我走一趟去看看吧。”

  话音未落,老曾激动得一把抓住黄河的胳膊。他二话没说,直接拉着黄河往停车场跑,甚至没给对方抗议的机会。

  ·····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三人终于来到了延长油田厂的区域。

  厂区的警卫部队并没有拦着他们,卡车一路畅通从生活区驶进工作区。

  有了黄河提供的生产设备和施工设备后,整个油厂进行了两次扩编。

  这里赫然已经是一个拥有着几百名工人的大型工业区,工程处甚至还贴心地在周边建立了配套的生活区。

  仅仅只是到了工作区的外围,三人就听见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稍微深入走近,随处可见的工人在空地上又唱又跳的,气氛看起来跟过年似的。

  这倒不是同志们在偷懒,不想参加工作。

首节 上一节 166/5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母后是武媚娘

下一篇: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