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第33节

蔺斌根本没得选择!

奉天殿一片沉默之中,茹太素站了出来:“陛下的明田制,乃是效仿圣王之法,若是能够成功推行,那陛下便是堪比尧舜的千古圣君啊!”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

往常有人拍皇帝马屁,那是群臣响应,这是政治正确。

但如今却是皇帝要剥夺所有人的利益,若是谁敢应和,那就是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

也只有刚直的独臣在这时候敢说这种话了,因为他根本不怕站在群臣的对立面。

他茹太素早就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

朱元璋闻言也是高看了他一眼,这个茹太素之前写个奏折都有舞文弄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每次朱元璋看奏章时,都是头大如斗,因此之前一直看他不顺眼。

现在一看,似乎是个可用之才啊!

那些大臣不出声,沉默抗议又如何?

咱根本不怕!

“既然无事,那便退朝吧!”

朱元璋坐着龙辇离开奉天殿,群臣这才议论纷纷起来。

.......

韩国公府邸。

李善长下了朝,便召集淮西集团的主要成员密谋。

“父亲,陛下突然推出明田制,不但文臣皆是不满,那些武将也是很不满啊!”李善长的儿子李芳说道。

那些开国武将立下诸多战功,获得了很多封地,而皇帝此举就像是要对那些开国老臣动手,这自然引起了那些武将的警惕和不满。

而相反,文臣因为功勋获得敕封土地的反而要少,多数都是家族流传下来的,或是后面购置的。

“如今太子失势,父亲作为太子太师,或许也该考虑改弦易辙,方能保证淮西集团的利益啊。”

在李芳看来,朱棣一直被留在应天府,甚至还入朝商议政事,显然陛下正在考虑废立皇储之事。

虽然李善长是太子太师,和朱标绑在了一起。

但若是现在能先投靠朱棣,那朱棣也会记得他的好,日后也能获得重用。

“此兹事体大,不能擅决,且看看再说。”李善长沉吟着说道。

“太子原本极受陛下恩宠,为何会突然就失势?”

王国用道:“下官听闻,前些日子,陛下召集了众多太医对太子进行会诊,似乎是检查太子是否有隐疾。”

李芳道:“隐疾?难道太子难以有后,所以为陛下不喜?”

“胡说!”李善长皱起眉头,“太子如今已生育三位皇孙,哪里像是患有那种隐疾。”

随着李芳的话,众人纷纷猜想起来,众说纷纭。

朱标莫名被安排了一堆稀奇古怪的病症。

李善长听得也是有些头大,揉着额角:“这事暂且不论,还有继续看看影响。”

“不过,陛下如今突然提出明田制,实在有些奇怪。”

“是否可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王国用说道,“而且,这万灵散的出现也是十分突兀,虽然魏国公说是仙人赐予我大明,但我是不相信的。”

“这点我也不大相信。”李善长说道。

“我听闻,当日燕王和太子带了一个年轻人进入魏国公府。”

“而那些太医似乎也对一个年轻人倍加推崇,我怀疑此事与这人有关。”

“我也听说了一个消息,东宫边的别院被锦衣卫重重把守,但有人靠近便会被直接拿下。里面的人就连东宫的下人也不知情。”王国用说道。

“这两件事,是否有关系?”李芳问道。

“国用,此事便交给你调查,务必弄清里面到底住着谁?以及这明田制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人在推动。”李善长说道。

“遵命,业师!”王国用拱手说道。

第40章 天降大灾,天人感应

“哈哈,标儿,你可看到了,那些个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的样子。”朱元璋哈哈大笑。

“那些个腐儒整天动辄圣人之言,行身之则。”

“一抬出尧舜二帝,那些人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哈哈。”

朱元璋显然心情十分好,那些文臣经常搞得他下不来台,如今能整治一下他们,而且还是用他们的圣人之言驳倒他们,这完全值得老朱高兴!

“但是虽然那些大臣在朝堂上哑口无言,但等到明田制昭告天下,却是一定会引起天下动荡的。”朱标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咱自然也是想到了。但此等延续大明国祚五百年之法,咱拼尽全力也会推行下去,这些荆棘,咱会为你除掉!”朱元璋沉声说道。

朱标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又有哪个皇帝会为太子做到了这种地步。

“大哥,我也会辅助你的!”一边一直没有出声的朱棣也是说道。

“你们兄弟同心,定然会开创大明盛世!”朱元璋也是十分满意。

“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期望!”朱标深深躬身。

“父皇,三批万灵散共得白银二十万两,这些钱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全部运到了内库。”

“很好,这样看腐儒还反对我北伐,咱的粮饷都从内库调拨,他们还怎么反对!”朱元璋说道。

“不过,标儿,你为何会私底下销售万灵散?”

就连朱棣也是看向了朱标,他这个大哥一向仁厚,之前可是完全干不出这种事情的啊。

“咳,这事情也是陆先生教的,他还说这叫什么饥饿营销。”朱标有些不好意思。

“标儿,你也别不好意思。”

“治大国如烹小鲜,身为帝王不能光靠仁德,有时候也需要恩威并施,方能震慑群臣。”朱元璋说道。

“标儿记住了。”

“另外,暗中销售万灵散的事情,我交给了王贵,这事情是否会牵扯到他.......”朱标问道。

“这事咱也没想到詹徽竟然会这么快都掌握了,还是要将王贵抓起来做做样子的,之后就先到外地去做事吧。”朱元璋说道。

“那标儿就放心了。”朱标松了一口气。

“父皇,大蒜素目前已经制作了两千份,是时候在民间发放了。”朱标说道。

“应天府之中的百姓已经有一些传言,说陛下只注重那些达官贵人,而不管百姓死活,将万灵散价格定那么高,只想捞钱。”朱标皱眉说道。

“哼,这些恐怕都是那些个老鼠放出来的谣言,真正听信的人不会很多。”朱元璋冷哼一声。

“不过,也没必要放任。是时候将大蒜素在民间发放了,也好让这神药真正惠及百姓。”

“我早已经命人成立‘金匮医馆’直接将大蒜素在其中销售即可。”

“父皇英明!”朱标拱手道。

此时,蒋瓛走了进来,恭敬一拜:“启禀陛下,翰林院学士求见。”

“宣他们进来。”

很快,几个头发花白的大儒走了进来,这些都是负责修书撰史的大儒。之前朱元璋下令让他们查了各朝各代的史书,以了解王朝末年天气的变化。

“臣等拜见陛下!”几位大儒齐齐行礼。

“不必多礼,今日你们联袂而来,相比那事是有了结果了?”朱元璋开门见山地问道。

“陛下料事如神。”

“快说说。”朱元璋急切道。

刘三吾拱手一礼,而后说道:“西汉末年,有关严寒的记载已明显多了。”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成帝河平二年四月,楚国雨雹,大如斧,蜚鸟死。阳朔二年,又发生了春寒,阳朔四年四月,雨雪,燕雀死。”

“汉成帝为之惊心,询问大臣,大臣回答这是因为‘阴盛侵阳’,上天示警所致。”

“当时王凤专权,五侯当朝。其外戚势力已经影响了皇权,这是上天的警示。”

“之后,王凤的侄子王莽果然篡夺汉室。”

朱元璋皱起眉头:“继续说。”

“而到了王莽时期,君王无道,更是灾厄遍地。”

“天凤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天凤六年四月,霜,杀草木。地皇二年,秋,陨霜杀菽,关东大饥,蝗。地皇四年秋,霜,关东人相食。”

“整个王莽掌权时期,枯旱霜蝗,饿殍遍野,这就是上苍对无道之君的惩罚!”

刘三吾长叹一声说道。

“陛下,汉成帝早期喜欢文辞,宽博谨慎。但即位之后却是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宠幸妖妃赵飞燕,以至于天降大灾,此乃天人感应啊。”另一大学士也是说道。

若是原本,朱元璋会认同他们的话,但经过陆渊的讲解,老朱明白了这乃是自然规律,气候变化。

但这些腐儒却是归结于君王。

“荒谬!”朱元璋怒斥道。

那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朱元璋冷声道:“若真是上苍的惩罚,那为何不惩罚那些昏君,而惩罚天下百姓,天下苍生又做错了什么,若是按照你们的说法,岂非天道不公?”

“这.......”那一众大臣顿时瞠目结舌。

“君王为天子,天人合一,故而上天的灾厄会降在九州各地之上。”刘三吾说道。

“姑且认为如何,那光武帝灭新朝,光武年间的气候又如何?”朱元璋沉声道。

刘三吾犹豫片刻才道:“这.......东汉光武初年,霜灾、旱灾依旧不绝。建武七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

“但到了东汉中期,这些恶劣的气候便是减少了,这完全是因为这些帝王并非昏君。”

“而东汉后期,又出现大量的昏庸无道的君王,天气便再次变得恶劣。”

“灵帝光和六年,冬,北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献帝初平四年六月,寒风如冬时。”

首节 上一节 33/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风流,这假太监不做也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