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第68节

“之前我需要的东西买好了吗?”陆渊问道。

“已经都到了。”旁边的锦衣卫道。

几人来到主厅,内里已经堆放了一些东西。

正是陆渊之前吩咐采买的粗盐提纯所需之物。

陆渊又令人拿来一袋粗盐。

一打开来,粗糙的盐粒涌到桌面来。

这些都是两淮盐场出产的盐。

在明朝,淮盐质量上乘,洁白晶莹,又被称为“吴盐”。

吴盐特点是颜色洁白,味道较淡。因此古人在吃橙子、杨梅这些偏酸的水果时,喜欢蘸着吴盐吃,借助盐的咸味中和果酸。

这种蘸吴盐吃水果的方法,就成了古人饮食的一种时尚。

但在陆渊看来这些盐却是浑浊不堪,带有苦味,难以入口。

他在别院中用的盐都是经过他提纯过的精盐,远胜过这些粗盐。

粗盐中常见的杂质有沉淀、氯化镁、氯化钙、硫酸盐等。正是因此,粗盐带有苦味,涩味,而且吃多了还对身体有害处。

陆渊先取淡水加入粗盐,盐经过搅拌在水中缓缓溶解,同时淡水也开始变得有些浑浊起来。

这就是饱和盐水。

陆渊需要对其进行沉淀和过滤,然后再加入草木灰的过滤液,这可以除去多余的钙离子。

再经过沉淀再过滤,此时杯中的液体已经变得澄澈。

“陆先生,这便好了吗?这就是精盐!”朱标瞪大眼睛。

“不,这只是第一步。”陆渊摇头。

陆渊继续加入熟石灰液和纯碱液。

这些纯碱是碱水湖处所得。

否则陆渊就必须用草木灰获得碱液了。

而经过进一步的提纯,此时的盐水已经十分纯净了,这已经是现代工业的制盐之法了。

“现在,可以将这些盐水烧熬成盐了,记得将锅清洗一下。”陆渊说道。

那些盐户看着清澈的水啧啧称奇,他们刚才就看到陆渊不断在其中加入各种东西,又一次次沉淀,在他们看来简直像是法术一般将水变得清澈。

现在听到吩咐,立即依言而行。

此时熬制盐所用的是又薄又宽的大锅,有些类似平底锅,这样的锅能更快受热快速熬制出盐粒。

当即又盐户将大锅用水清洗了两遍,又倒入陆渊提纯过了盐水,加柴火熬制。

很快随着热气蒸腾,锅里的水分越来越少,锅底下出现一层洁白如雪的结晶。

盐户用勺子一铲,一片盐化为精细的盐粒。

这盐洁白如雪,又极为精细。

那些盐户都看呆了。

“果然是好盐!”朱标上前,也不顾烫手,捻起一点盐。

那盐十分细,堪比细沙,又洁白如雪。

朱标将其放入口中。

“这盐十分精纯,没有一点苦涩之味,更胜过长芦贡盐。”

自古盐以质论,广不如浙,浙不如淮,淮不如长芦。

长芦贡盐那都是专供皇宫所用,但也比不少这细盐!

陆渊将制作方法和需要的材料都记录成册,朱标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教授给盐户,这就不用陆渊操心了。

弄完这一切,陆渊伸了个懒腰。

中途朱标听锦衣卫说了几句,便出去了。

陆渊想大概是那管事的招了,不过这种事情陆渊也不想管。

这些贪官污吏杀之不绝,即便到了现代也无法解决。

陆渊干脆找了个兵丁,让他带着自己出了盐场,去海边走走。

初春的海风颇为凛冽,让陆渊有些寒冷。

围着盐城,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盐城,随处可见劳作的盐户。

沿着海边有一处土堤外面堆砌着石头,上面栽种着柳树,植草皮。

陆渊知道这便是范公堤。

范公堤本名捍海堤,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

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

范公堤被誉为我国海塘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能。

两淮盐场的兴旺,还离不开这项重要的水利工程。

陆渊又看到远处一些官员正组织百姓修筑烟墩,也就是烽火墩。

如果遇到兵变匪警,倭寇来袭,便即在墩上点火报警。

还有一些是潮墩,涨潮时,供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

陆渊行走在范公堤上,看着海面烟波浩渺,逐渐走到了一处码头。

几艘渔船正在靠岸搬卸鱼获。

看着一筐筐鲜活的鱼虾,陆渊也是提起了兴趣。

在现代海鲜价格高,但在古代,多数海鲜却是显有人问津。

第88章 海鲜

陆渊立即靠了过去,准备询问价格。

但才靠近,却是看到那渔家老汉竟然从渔网上摘下一些灰绿色凹凸不平的贝壳,投掷进海中。

“老丈等等!”

那渔家老汉有些疑惑地抬起头来,便见一个俊俏的年轻人,身后跟着两个衣着不同的官差,顿时停下了活计。

“不知郎君有何贵干?”

“老丈,为何将这些贝壳丢弃?”陆渊问道。

“这都是一些没人要的东西,还会损伤渔网,捞到这些真是倒了霉!”渔家老汉叹气道。

“老汉,不如将其卖给我如何?”陆渊说道。

那些丑陋的贝壳正是生蚝,一个个个头比巴掌还大,都不知道多久没被人捕捞了。

还是古代生活好啊!

这生蚝随便吃!直接实现了生蚝自由!

“这些东西也就是一些孩童会吃,而且礁石上有的是,郎君又何必花钱买呢?”渔家老汉十分不解。

在老汉看来,虽然灾年实在没得吃了,倒也有人吃这东西,但平常时候大家更愿意吃鲜美的鱼虾,对于这些味道奇怪的东西不感兴趣。

陆渊顿时大喜:“我正巧有些用处,我出三文,便将这些都卖给我吧。”

渔家老汉虽然奇怪,但有钱不赚那是王八蛋!

当即将那些生蚝都解了下来,足有二十多个。

陆渊看到他捕捞的白条虾,皮皮虾也是肥美,干脆又在他这里买了一些海鲜。

一大袋白条虾、皮皮虾,加上两条海鲈鱼、十多只梭子蟹花费不过三十文。

而一斤猪肉就要14文钱了,可见这时候海鲜价格远不如肉类。

毕竟肉类抗饿,又富含油脂,更能解馋,在这物资贫乏的年代更受欢迎。

陆渊满意地提着海鲜,正准备离开突然却是注意到了船舷边挂着一些橄榄褐色的海藻。

那不是海带嘛?!

华夏原本并没有海带,文献记载,直到1927年,才在大连发现了海带。

专家推测可能是跟着扶桑船只到了大连。

而经过实践,大家发现海带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于是才开始了海带的养殖业。

而海带之中富含碘元素,碘是一种战略性物资,很多工业领域需要碘。

从此,海带养殖才大规模铺开。

陆渊推测,这海带大概也是跟着扶桑船过来的。

毕竟这时候那些倭寇经常骚扰东南沿海,有海带跟着船只过来也不奇怪。

至于文献之中没有记载,可能数量不多,而且并没有收到人们的重视而已。

陆渊思及此处,又道:“老丈,你将那海草也给我看看吧。”

渔家老汉依言解下海带,递给了陆渊:“这东西还真没怎么见过,也不知道怎的跑到了船上。”

“这东西不是我们大明的,应该是从别处飘来的。”陆渊笑道。

“飘来的,怎么会飘怎么远?它又不是鱼儿会游泳。”渔家老汉明显不相信。

陆渊也不多做解释。

挥别了老汉,陆渊往盐场而去。

陆渊又打发沈五去购买一些蒜头以及一些调料,而他准备先回去处理食材。

来到盐场,却是发现朱标坐在主厅之中,面色难看。

“陆先生去了何处?”朱标勉强露出笑容,打了声招呼。

首节 上一节 68/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皇后风流,这假太监不做也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