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741节

第915章 侯君集的担忧

赵牧狡诈如狐,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查出端倪。

何况屠杀百姓,必然引起赵牧怀疑。

将领颔首领命,收起自己杀戮的念头。

侯君集挥手命将军退去,坐于主位埋头思索。

此事对于朝廷而言或许乍看威胁挺大,危及江山社稷,皇帝安全,然而,仔细想想仅为遗弃的练兵场而已。

倘若突然有什么大事发生,吸引各方注意力,这事渐渐失去关注,刑部查不出任何蛛丝马迹,肯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思考有什么大事能引起皇上注意,思前想后没有万全之策。

今天下承平,四方祥和,独独南疆征战,纵然他想搞点小动作,碍于张亮,段志玄领兵征战,张亮更向皇上提起过他心生不轨,有不臣之心,即使想在南疆搞事情也没法插手。

深思许久,侯君集苦无良策,后悔当初诛杀高句丽兵勇,不然他们是完美的替死鬼。

呼。

侯君集轻叹口气,既然没有良策化解危机,唯有静观其变,祈祷李道宗,马周不要查出什么。

次日。

大朝,李世民特意下诏宣布任命高士廉为右仆射,任命马周为检校吏部尚书,封杜如晦为越国公,对内阁官吏稍稍调整,

于此派遣尚书中丞张行成,黄门侍郎褚遂良前往江淮查案。

对于秦岭藏兵之事,李世民丝毫没有提起,好似事情从未发生过。

百官内,多数官吏也不知藏兵之事,更惊讶于马周担任检校吏部尚书,纵然名为代理吏部尚书,却依然是吏部尚书。关键马周毫无背景,获得赵牧举荐,短短十余载担任吏部尚书。

晋升速度之快,堪称贞观朝翘楚。

与此有心的官吏也瞧出端倪,目前,三省六部官吏的安排,均在赵牧和太子一系之间挑选。

前阵子,岑文本接替赵牧任中书令,今高士廉接替杜如晦任命右仆射,皇上却没有让高士廉兼任吏部尚书,转由马周兼任检校吏部尚书,表面不偏不倚,却也倚重赵牧。

百官不懂皇上何意,为何扶持太子之余,重用赵牧举荐的人。

不过,李世民没有给百官思考的机会,高声道:近来四海升平,南疆战事进入尾声,东北事务平稳推进,不过,长安城内却有人心怀不轨,私下练兵,目前,刑部尚书李道宗,吏部尚书马周,带人已经查出些蛛丝马迹。

此举不光挑衅皇室,更挑衅三军和朝廷,务必严查,严惩,涉案之人自发投案,可减免罪行,但凡心存侥幸,朝廷宣布之日,严惩不贷。

此言出,百官惊愕。..

好端端,竟有人私下练兵。

关键,他们位于长安,行走于朝堂,竟然提前没有收到半点消息。

一时间,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殿内,侯君集内心咯噔一跳,整个人忐忑不安。

他们收拾的干干净净,做事不留痕迹,马周,李道宗怎能这么快找出蛛丝马迹。

今皇上朝廷隐晦的宣布,是给他留面子呢,或者说皇上敲山震虎。

侯君集仰首望向李世民,察觉对方虎目扫视百官,面色严肃,冷酷,不知思考什么。

百官议论中,没有人自发投案。

侯君集低头不语,静观其变,以免皇上使诈,自己承受不住压力承认所作所为,恰好正中下怀。

龙椅上,李世民目光来回扫视百官,如侯君集猜测的,马周,李道宗查探中的确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证据,不得已,李世民采取兵不厌诈的策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练兵现出原形。

久久不见官吏出现认罪,李世民从龙椅起身,下令道:赵牧,李绩,李道宗,马周前来书房。

退朝。

宦官一身宣布,百官陆续离去。

本来百官计划前去恭贺高士廉,马周,突然听到皇上释放出这么劲爆消息,纷纷转向房玄龄,长孙无忌讨教询问。

怎奈二人闭口不言,只字不提。

房玄龄出宫,前往尚书省处理政务,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跟随李承乾前往东宫。

对于高士廉担任右仆射,李承乾,长孙无忌发自内心高兴。

前不久,皇上提拔侯君集担任太子太傅,强化李承乾军务,以及军中影响力,今提拔高士廉为仆射,使得李承乾在朝堂话语权加重。

每每想起朝堂上李泰忧郁的面孔,李承乾情不自禁发笑。

走进东宫,李承乾抱拳向高士廉道贺:恭喜舅公高升。

舅舅高升,实乃意料之外。长孙无忌激动的说,当初皇上向他问计,询问举荐之人,他打心眼里计划举荐自己舅舅,怎奈担心皇上批评他结党营私,迫不得已推举李道宗。

孰料,皇上竟然任命舅舅为仆射。

高士廉面色欣喜,朗声说:多亏尚书令举荐,不然,老夫恐难升迁。

尚书令?

赵牧?

李承乾,侯君集,长孙无忌不约而同望向高士廉,皇上问计肯定询问赵牧,至于赵牧举荐何人,他毫无音讯,最终竟然举荐高士廉,难怪皇上突然破例提拔马周担任检校吏部尚书呢。

平衡。

一切全是为平衡。

李承乾稍稍惊讶后,面色大喜说:先生向来眼光独到,举荐舅公担任仆射,肯定有他道理呢。总比举荐魏王一脉强得多。

魏王,不足为虑。长孙无忌淡定的说,单凭杜楚客,柴令武,房遗爱等二世祖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的,在他眼里吴王李恪才是李承乾皇位的有力争夺者。

没错,魏王不掌兵,单凭操控舆论,撰写书籍,难成气候,今申国公高升,殿下在朝堂如虎添翼,可喜可贺啊。侯君集抱拳道贺,内心考虑着怎么向长孙无忌套话,询问秦岭练兵之事。

不过,他尚未出声询问,李承乾靠近长孙无忌神秘兮兮询问:舅舅,父皇朝堂说的练兵者究竟是谁,若父皇知晓为何不当朝抓捕,下狱问罪呢。

闻声,侯君集竖耳聆听。

殿下,兵不厌诈。长孙无忌提醒,低声说:目前吏部尚书,江夏王,尚未查出任何蛛丝马迹,陛下宣布仅为诓骗练兵者自发认罪。

第916章 事态扩大化

这样啊。

李承乾恍然大悟,他计划以此为由头,争取彻查,把魏王,吴王牵扯进来呢。

思量片刻,轻声询问:舅舅,你以为何人所为?

事情离奇,毫无线索,严查下去朝廷所有将领皆有嫌疑,陛下为稳定军心,多半选择不了了之。长孙无忌说。

昨日,听到赵牧,李道宗,程咬金汇报,他粗略把朝廷将领筛选了遍,似乎所有人都可疑,但似乎所有人都没有嫌疑,除非马周,李道宗找出铁证,不然事情多半平稳过渡。

旁边,侯君集长呼口气,幸好皇上使诈,幸好长孙无忌讲出实情,不然他的好日子恐怕到头了。

正欲询问时,李承乾好奇的询问:舅公,舅舅,陈国公,既然事情没有头绪,能否嫁祸于人呢,或许父皇龙颜大怒,能把魏王也贬黜长安。

不可。

侯君集,高士廉,长孙无忌异口同声否决。

作为当事人,侯君集希望朝廷淡化此事,最好没有人关注,最终没有结果。

李承乾计划把事态扩大化,他不清楚能不能扳倒魏王,但他的处境岌岌可危,越详细追查,他自身越危险。

不过,高士廉,长孙无忌也不约而同否定,侯君集不太清楚二人何意,为避免引起怀疑,率先说:殿下,皇上疼爱魏王,允许魏王居住于武德殿,诬陷魏王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何况陛下向来希望殿下等兄弟和睦,若殿下率先挑起头,更容易引起陛下厌恶,不利于殿下的声望。

没错,陛下正值盛年,执掌皇权,贸然诬陷嫁祸魏王,等于作茧自缚,殿下决定不能随性而为。高士廉神色凝重的说,他没想到李承乾急不可耐扳倒魏王。

停顿片刻,高士廉继续说:陛下疼爱魏王,除非是致命的错误,不然很难扳倒魏王,殿下必须等待这个机会。

殿下,储君之争不急于一时,目前不在于怎么扳倒魏王,吴王,更主要是诸王谁犯的错误少,谁更能获得陛下青睐,嫁祸魏王绝非好计划。长孙无忌冷酷的提醒。

他追随皇上多年,常年为皇上出谋划策,很清楚皇上目前的状况,最不希望于太子过于强大,伤害吴王,魏王,同样,皇上也不希望吴王,魏王过分强大,影响太子储君地位,最终发生玄武门之变。

所以,赵牧的地位渐渐凸显出来,皇上也陆续提拔赵牧,和赵牧身边的人,依靠赵牧约束诸王。

听闻三人劝说,李承乾轻轻点头,快速打消自己的念头。

静观其变吧。

呼。

侯君集内心长呼口气,还好,李承乾没有意气用事。

不久,几人讨论起朝廷官吏之事。

皇宫。

李世民带着赵牧,李绩,李道宗,马周前去书房。

一路上,他整个面色忧郁。

抵达书房,李世民坐于龙椅之上,龙颜不悦说:练兵之事,过于离奇,既没有蛛丝马迹,也没有百官自发认罪,莫非事情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吗,是否逐一排查朝廷将领。

长安啊。

天子脚下。

有人私下练兵。

不追查出来,他寝食难安。

陛下,不可。马周率先挺身而出阻挠,急声说:排查诸将,恐引起人人自危,成为惊弓之鸟,君臣离心,诸将很容易铤而走险。

李道宗密令程处默排查百官,他已经绝对非常危险了,怎能排查诸将呢。

你继续说。李世民盯着马周催促。

马周刚正不阿,做事干练,乃魏征之后朝廷又一名正直之人。

他确实担心排查诸将带来危害,不然,早下令诸将自证清白了。

陛下,微臣以为必须彻查,若不能找出幕后黑手也不必焦急,长安城固若金汤,千名精锐休想攻城的。既然对方已经心怀不轨,若不实施肯定绝不甘心,朝廷只需耐心等待,等待对方露出马脚,再抓捕问罪,一举平叛。马周严肃的说。

他晓得此事的重要性,但朝廷政务繁杂,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敢白白浪费时间,该继续处理朝廷事务,静心等待对方露馅。

李世民托腮思量,片刻后微微颔首说:你说不无道理。

不过,任由幕后黑手逍遥法外,他有点不甘心。

安静中,目光转向赵牧,李绩,李道宗。

首节 上一节 741/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