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749节

闻之,禄东赞徐徐走上去,详细打量着地图,顷刻间,他神色呆滞,震惊万分。

这份地图格外的详细,山川河流,平原丘陵,标注的清清楚楚,他目光情不自禁落到吐蕃位置观察,许多地方,许多河流,吐蕃行军打仗的地图都没能标准这么清楚。

难怪苏定方领兵征战晓得该怎么打,何处设防,何处设伏。

拿到这份地图,等同于了解整个天下啊。

观察许久,禄东赞情不自禁感慨:尚书令乃神人也,有这份地图指导,唐军西征所遇困难锐减,必能提高征战速度。

赵牧的确不凡,朕之幸,大唐之幸,天下百姓之幸。李世民连连称赞。

若没有赵牧,譬如北伐突厥,东征高句丽,铲除奚族,契丹,抹平南诏等,许多事情或许不会发生,或许大大推迟,朝廷西征,剑指萨珊,恐怕乃镜中花,水中月。

禄东赞心结消散,不得不说输给赵牧不冤。

收起惊讶的心情,侧身站立于地图旁,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第928章 筹备规划

难得前来李世民书房,禄东赞荣幸之至。

他不敢辜负李世民的信任,滔滔不绝的讲解,全盘道出自己所知。

从三军数量到***,从人文习俗到宗教信仰,从雄关要塞到都城邦国,尽量讲解的清清楚楚。

或许没能彻底解决李世民的疑惑,也让李世民开阔眼界。

关键禄东赞讲解时,配带详细的地图,使得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清楚各国位置,疆域范围,和前去的通道。

李世民听得如痴如醉,负手踱步徘徊,感慨说: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听闻域外之事,仅有浅显的了解,现今想来太不够重视了。

青雀编撰括地志,该添加域外的资料,便于百官了解,方便后人学习。

陛下英明。

禄东赞抱拳恭维,表情郑重的说:陛下,若朝廷计划西征,微臣以为不宜拖得太久,以免迟则生变,大食崛起,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问题。

皇上雄心壮志,赵牧踌躇满志。

朝廷出兵征战西域,已是铁板钉钉之事。

作为外来的臣子,作为经营西域多年之人,禄东赞急不可耐想参与,追随赵牧率军征战,争取实现自己内心抱负。

诸事顺利,今年必出兵征战。

李世民微微颔首,瞥向禄东赞询问:大军攻克西域之地,域外之地,需迁徙百姓前往占领,依你之见,怎样消减迁徙的难度。

他熟读历史,深知西域之地反复易主。

不论两汉或前隋,皆有经营西域的经验,大军驻扎时,当地部落,百姓恭恭敬敬,依附于中原王朝,王朝衰落,军队撤离,这些地方部落东山再起,甚至袭击,灭杀驻兵。

王朝鼎盛时期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打下的疆域,最终白白易主,拱手让于他人。

大唐崛起,目前经营西域采取传统的策略,即设置都护府。

他希望改变以往策略,迁徙百姓,长久占领。

怎奈路途遥远,迁徙困难,沿途各类地形,严重影响百姓迁徙积极性。但打下来疆域必须迁徙百姓占领,不然地方势力死灰复燃,很容易推翻李唐子弟建立的王朝。

禄东赞思量片刻,抱拳汇报:陛下,迁徙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确实困难重重。不过,或许还有机会。海外掘金险象环生,依然吸引大量商人冒险出海南下。

若朝廷积极宣传,即使路途遥远,也能克服困难,也许诸多商贾冒险前往呢。若能免费分配土地,肯定调动起百姓积极性。

再者,一路向西前行,必然经过陇右道,安西都护府,朝廷沿途修建类似驿站的补给站,免费给百姓提供食物,保证百姓安危,也能吸引许多百姓冒险迁徙。

这是个好主意。

李世民非常认可禄东赞的提议,朗声说:该和户部,工部商议,讨论建议实施性有多高。

陛下英明。

禄东赞抱拳答谢,感谢李世民对自己的认可。

这时,李世民转身望向房玄龄,杜如晦,朗声说:玄龄,克明,赵牧,禄东赞提议极好,朕计划派遣霍王西征,把他分封到域外之地。不过,如赵牧所言征战之事绝非朝夕之事,今后肯定要封赏诸皇子,将领,朝廷该提前商量出分封地点。

闻声,房玄龄作揖行礼,不卑不亢的说:陛下,微臣以为目前拿着地图比划犹似纸上谈兵,战场形势千变万化,非常难以捉摸,唐军首度域外征战,兵锋最终推广至何处,目前更没有任何定论。

派霍王征战,分封霍王,微臣皆没有任何意见,具体分封到何处,仍需根据唐军征战所占领地方来做决定。

他觉得李世民的担心过于着急了。

纵然唐军征战是依据朝廷制定的方案出兵,怎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肯定以实际情况为主,或许同朝廷的方案南辕北辙呢。

关键,唐军不熟悉西域,域外的情况,首战能否大获全胜,能否达到既定目标,统统未知。

过早划分分封之地,容易给将领施加压力。

陛下,分封之事不急于一时,该等到大军凯旋,诸将回归再做决定。杜如晦赞同房玄龄的说,望着李世民说:微臣以为征战该以尚书令为帅,霍王为副帅。

派遣狼骑,卫兵,神武军,组建十万精兵,浩浩荡荡踏平西域,剑指域外。

朕是有点着急了。李世民承认自己的错误,走到龙椅旁坐下,居高临下询问:克明,你举荐赵牧率军,以他的性格会领命,近年来,那小子没有半点进取心。玄龄,禄东赞,也说说你们的想法,朝廷何人适合领兵征战。

朝廷善战将领不少,尤以赵牧最合适。怎奈长乐,豫章,杨青萝,黛丽丝陆续诞下子嗣,赵牧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拒绝率军征战。

他退而求其次,计划委派苏定方。

不过,苏定方资历浅,能震慑狼骑,神武军,未必管得住卫兵内的骄兵悍将。

大军远征,决不能内讧。

若派侯君集统兵征战,恰恰和苏定方相反,卫兵听命于他,狼骑,神武军或许阳奉阴违。

思来想去,仅赵牧,李绩,李道宗既有资历威望,也善于指挥三军征战。

陛下,不论北伐,东征,皆为尚书令提议,他皆领兵征战,为守护公主等人,赵牧尚未参与征讨吐蕃,覆灭黔滇部落,不过,赵牧依然居功至伟,提供诸多建议。

此次征战,影响深远,再者公主等诞下子嗣,赵牧没有后顾之忧,臣以为赵牧必然积极参与,乃至于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杜如晦朗声说。

没错。

房玄龄点点头,朗声说:近年来,狼骑,神武军战功赫赫,可谓百战之师,朝堂之上,赵牧更信心满满,胸有成竹,他来率军最合适。若赵牧拒绝,可派苏定方,李道宗率军,依然极为合适。

这二人,皆为善战之将,关键李道宗资历高,轻松震慑三军。苏定方率军征战,必能战必胜,攻必克。

第929章 众望所归

赵牧?

李世民内心嘀咕。

两位仆射皆举荐赵牧,说服赵牧率军西征,取胜机会更大,随之,他视线转向禄东赞。

禄东赞心里不爽赵牧,却佩服赵牧的韬略,作揖道:陛下,微臣觉得尚书令最适合领兵征战,微臣请求参军,协助尚书令征战。

又是赵牧。

是惺惺相惜呢,或是众望所归?

李世民微微颔首,爽快的答应:爱卿熟悉西域环境,追随赵牧征战是个好主意。

不论赵牧理论上再怎么熟悉西域,域外,但他没有踏足域外,即使巡查边境去过安西都护府,依然没有禄东赞熟悉西域情况。

禄东赞能力不俗,曾经担任吐蕃大相,全权负责军事政治,赞普之下第一人。

曾经与论钦陵经营西域,熟悉西域的势力分布,***,人文环境。禄东赞协助赵牧征战,必然减少诸多额外的琐事。

何况征战于外,他计划不光派神武军,狼骑,也带领部分吐蕃军,靺鞨人,高句丽人征战。

减轻朝廷募兵压力之余,争取让各方势力对大唐产生认同感。

谢陛下。

禄东赞不知李世民深意,更没料到李世民爽快答应,抱拳答谢:陛下,吐蕃兵败,残兵内实则有几万精兵,擅长山地作战,熟悉西域地形,能否把让这支精锐参战?

他们父子双方归唐,尚未建功立业。

若能让吐蕃精锐参战,甚至让他们父子指挥,一来能保全吐蕃的力量,二来加快建功立业,三么,朝廷分封时,他们父子兴许有机会域外封王。

李世民瞥了眼禄东赞,直言说:苏定方领军凯旋,俘虏归于长林军,赵牧早已安排苏定方把这支精锐连带许多新兵,除打散填充神武军各部,余下的兵勇皆由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统领,再难剥离出来。qδ.o

对于俘虏,赵牧设立筛选机制,划归于长林军训练,再从长林军内挑选善战者编进神武军,狼骑。连年征战,常有损伤,两军依旧各自保持十万精锐满编,即涵盖突厥,奚族,契丹,高句丽,吐蕃等各部精锐。

打散,重组,即使部分兵勇产生背离之心,也仅是小规模的举动。关键赵牧治军,封赏丰厚,不论神武军,狼骑死心塌地追随,多年来,尚未发生任何哗变。

闻之,禄东赞面不改色,内心却暗暗失望。

他终究低估赵牧了。

表面安于现状,实际统筹各方,无怪乎皇上格外信任赵牧。

不得已作揖道:谢陛下提醒,微臣定然全力协助中书令。

李世民微微颔首,下令道:玄龄,即刻派快马传旨,火速召集霍王回京。

既然战。

该做好充足准备。

派李元轨出征,分封于域外前,他务必要和对方促膝相谈,保护朝廷利益。

喏。

房玄龄领命。

李世民滔滔不绝继续说:此战规模大,耗时长,影响深远,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朝廷要做好各类准备,为军队提供充足的保证,保证前线兵将没有后顾之忧。

玄龄,克明,该安排工部,户部火速运输粮草,锻造铠甲,兵戈,长弓端弩等,另外,该考虑迁徙百姓之事,提前确定好迁徙何处百姓。

喏。

房玄龄,杜如晦抱拳领命。

岐王府。

赵牧和李道宗,程咬金,侯君集等分道扬镳回府。

一路上,他考虑许多。

征战,分封。

或许对他而言也是个好机会,打下疆域,自立为王。

首节 上一节 749/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