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375节

这句话,是王明阳所写,意思是: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

话音落下。

如有大道理蕴含其中,余音绕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这句话,又说道朱元璋和朱棣的心坎儿去了。

他们本来就是武人,虽然后面读了书,但打心眼是瞧不起读书人的,读书人不过是用来掌控天下的忠犬罢了。

大殿突然变得十分安静起来。

良久,朱高煦叹了叹脑袋道:“姐夫,这话啥意思,我听不懂,能否讲得通俗易懂一些?”

李逍笑着道:“意思就是否定是创新的原动力,圣人的话未必全对,庸常之语也有金言。”

一听这话,朱高煦兴奋不已:“对!姐夫说得对!天天看那圣人的破书,早就有此想法,英雄所见略同啊!”

李逍:“.”

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骂道,“闭嘴,大人说话,小孩别猜插嘴。”

说完又看向李逍,道:“不是说你的,你接着说。”

李逍点点头,接着道:“二利,形成文化认同。反过来讲,就是让天下人形成了同一种认识,那就是听圣人一言。就连科举八股,也是要用圣人的口吻来说话。可天下哪里来的这么多圣人,终究是模仿,无法成为圣人。只能让他们越发的崇拜圣人,将圣人挂在口中,听圣人话。陛下既然贵为天子,不觉得天下人,应该听您的话么?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呢?”

听完,朱元璋心中又是一惊。

他是希望天下人都听他的话,但做不到。

只能将圣人植入读书人的心中,用圣人的话,来控制他们的思想,这说来反而是有些本末倒置?

自己反倒成了圣人的傀儡?

李逍每一句话,其实暗中都是针对朱元璋的软肋。

此时,朱元璋心中已经隐隐有了彻动了。

李逍趁热打铁,道:“其三利是提高自身素养。读孔圣贤书的确是能提升修养,儒家五常乃是:仁、义、礼、智、信。陛下希望用这些来约束读书人每日三省吾身,忠于君主,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就是君上。话虽然这么说,可几个人做到了?

远的不说,咱们就说近的,这朱允炆将陛下您的假身置之不顾,快速登基,违背陛下您的意愿削藩,几个人出来阻拦了??

多的都是推波助澜者,为自己利益着想者。

这蓝玉朱允熥夺门宫变,百官是不是立马就为了保命拜为新皇?”

听到这,朱元璋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了。

的确如此啊,咱想用孔圣人的话来束缚这些人的忠义言行,可他们没有一个人做到。

真是可恶,可恶,伤了咱的心!!!

李逍大笑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说完,他一指朱高煦,道:“陛下您看,这朱高煦不喜读书,也不学孔圣人的言语,视之为糟糠。可当天下有难,第一个站出来的,却是这个不学孔孟之言的朱高煦!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话毕,

朱高煦一愣,随后站了出来,拍胸脯道:

“姐夫说得对,天下之大,找不出比我朱高煦还仗义的人,前几日,我还杀了狗吃肉,比那些读书人讲义气多了。”

朱棣:“.”

朱高煦十分的配合李逍,一唱一和的。

李逍也感觉,有这么一个小舅子,还挺好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后看向朱高煦盯了许久,良久才开口道:“是啊,也就朱高煦站了出来,这说明孔圣人的话,并不能约束他们的思想。”

李逍道:“没错,否则为什么天下贪官杀之不尽,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圣人所言,他们不需要太多钱财,也能生活,为什么要贪墨呢?因为人的贪欲是不断膨胀的,圣人的话也不能阻止贪欲。”

朱元璋再次认可的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入朝为官的都是读书人,他们若是真按照圣人所言,为何还要贪墨呢?

李逍接着开口道:“四利是于国家安定以及政治稳固。反过来讲,这些人即便是成为了忠犬,也有一部分人成为了无用的忠犬,朝堂是稳固了,但天下不稳固。”

朱元璋来了兴趣,道:“这个怎么说?”

李逍道:“朝廷六部,乃是:吏、户、礼、兵、刑、工。职责各不相同,需要的才能也各不相同。

但通过科举入朝的学子,却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读的都是四书五经。

吏部选拔人才,负责掌握文官的任免、晋升.一个只读书,不看人的学子,能做好这样的事情么?

户部负责天下的鱼鳞册、房屋、征收、分配,财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算术都不懂的学子们,能算的清楚么?

工部更是负责修筑官道、水利、官厂、官窑.只读圣贤书的人不会,请外来的工匠参与其中,岂不是外行管内行.”

说完这些,李逍接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朝廷的官员就是殿下您掌控天下的国之利器。

陛下您要忠犬不假,可也要挑选一些聪明的忠犬,能够牧羊的忠犬,而不是要蠢笨如猪的蠢狗。

让这些蠢狗来帮助陛下牧民,岂不是让天下变得不稳固呢?”

话音落下,

殿中几人都是呆滞在原地。

这些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一些。

可远远没有李逍所言的如此透彻,通俗易懂。

将国运与人才绑在一起,将牧民与牧天下与之对比。

精辟!太精辟了!

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似乎有些道理.那第五呢?”

李逍道:“第五利,给底层一丝希望,寒门可出贵子。可依臣之见,如今寒门难出贵子。

能出贵子的都不是寒门。

他们大多都是世家阀门、士族文人、书香世家,他们拥有的资源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不但抱成团,还和当地的士绅、地主也早已经抱成一团,早已经将真正寒门给拒之门外了。

他们是地主和商人的利益代言人,不能体会民间百姓的疾苦。长期以往,朝堂都被这些人给占据了,可想而知,后果将有多么可怕,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是软弱的君主出现,威胁皇权,也不无可能!”

话音落下,

大殿寂静无声!

【ps:兄弟们,中标了。昨天就感觉不太舒服,早上起来发烧,这个时间段来说,估计就是羊了。吃了布洛芬,睡了一上午好了些。下午顶着头昏开始码字,到现在刚好码完。休息一下,洗个澡等下继续码明天的,就算带病也要码,我与你们同在!】

第206章 寒门难出贵子!公主下跪求情!爱情

“你说寒门难出贵子?”

最后一点,朱元璋微微皱眉,以往他都是注意到南北学子的差异太大,并没有注意到这点。

不过朱元璋是一个愿意去求证的人,招手道:“来人,速去户部查阅,上一次科举考上进士的考生的家族,速来汇报。”

“是,陛下。”

外面走进一名太监,得到命令后,又立刻退了出去。

啊这

要是等下一查,都是寒门子弟,那岂不是啪啪啪打脸?

李逍心中有些犯嘀咕,自己的这个想法是根据上次游江南总结出来的,那些穿着青衫的学子常常能出入高级酒楼,花楼,因此李逍断定,能读书考上功名的,没有穷人。

不过这都是猜想

“咱们坐着慢慢等吧。”

朱元璋招呼大家都坐下来,笑着道:“都是一家人,如此紧绷干嘛,就算这李逍说错了也不要紧,他敢说,咱敢听。”

“是,父皇。”

朱棣使了使眼色,朱高煦立马就端着茶给朱元璋端了过去。

几人坐下喝喝茶,

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舒缓了气氛。

一个时辰后。

太监端着查阅的户部奏疏走了过来,道:

“禀陛下,洪武二十二年科举记载的九百三十名进士,七百六十人是士族大姓,一百三十二人是是两代无官的书香门第或名宦之后。余下三十八人,是落魄数代一直无功名的寒门士族。”

话音落下。

结果呼啸而出。

朱元璋略显沉默,想不到还真如李逍所说。

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出自士族大家,寒门难出贵子。

不过还好,也算出了三十八人。

朱元璋看向李逍道:“你是怎么察觉的?”

李逍如实回答:“是臣这次与永安郡主游江南,发现南方学子多数有钱,因而推测的。

想学好八股文,必要入学堂得名师指点,无钱根本读不起书,久而久之,功名就被大家族垄断。甚至考官出题的时候,消息灵通的家族,能推测出考官的喜好,获得先机。

就比如这次的考试泄题,其中必然有利益纠葛。

即便出了一些寒门子弟,但上京赶考的费用很高,想要获取费用靠功名,也只能接受当地地主阶级的资助。

久而久之,这些寒门子弟也难出淤泥而不染。

待这些寒门子弟考上功名,便可免税,这些地主家的田地,往往就寄挂在学子身上,从而逃税,总之于国不利。

最可怕的是,这些寒门子弟即便入仕,也会因为家贫而不得不朝着朝中那些权贵圈子靠拢,往往被当枪使,根本发挥不出真才实学。”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难怪南北考生,多为南方学子入榜,也有这样的缘故,李逍你的观察能力不错。”

顿了顿,朱元璋接着道:“可你后面说的有些危言耸听,他们能抱成一团?他们敢??”

“敢不敢”

首节 上一节 375/4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