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71节

“卞先生与你们有关系?”

“没错,卞先生与我是庆元同乡,自幼相识。后来因矿山之事被官府通缉,于是改头换面前往应天府当了幕僚,想要寻找一条和解出路。”

“所以卞先生选中了我?”

“不是选中了沈案首,而是沈案首乃众多人选之一。”

叶宗留说完这句话后,目光看了一眼远方,转而说道:“沈案首,此事待我与你细说,不过现在我们得赶紧打扫离开。这里离镇江府并不远,血水顺流而下的话很容易被人发现。”

运河可不比长江辽阔,十几个人的尸首不处理的话,将很快就被来往船只发现。到时候无论是何原因,这十几条人命沈忆宸都脱不了干系。

所以在被人发现之前,就得把这些快船跟尸首给处理掉,否则引来了官兵再想脱身,难度将会倍增。

“好,那就劳烦叶首领了。”

“客气,另外沈案首身为文人,实属让叶某人刮目相看。”

叶宗留称赞了一句,他从沈忆宸那惨白脸色以及微微发抖的手臂,能感受出对方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血腥场面。

不过哪怕如此,沈忆宸从头到尾都镇定异常,思维条理清晰。而且在自己说出要处理尸首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要是遇到一些迂腐文人,恐怕还想着去报官处理撇清关系,丝毫没有干大事的野心与胆量。

沈忆宸这十几岁还未弱冠的年龄,能做到这一步,颇有种人中豪杰的味道。难怪会成为小三元案首,被卞师爷所看重,果真与众不同。

对于叶宗留的称赞,沈忆宸只是笑了笑没回话,内心里面却生出种哭笑不得的无奈。

自己一个大明勋戚之后,小三元案首,士大夫文人,理论上应该是官府的“铁杆派”。

现在却莫名跟“反贼”成了一条船上的人,还在毁尸灭迹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甚至对方颇为欣赏,这都是些什么离奇故事啊。

叶宗留这群人的办事效率很高,短短时间内就把“案发”现场给处理干净。京口帮的尸首都被打捞上来放置在快船上,然后分出了几个人把快船驶向了偏僻的河湾。

至于后续动作是一把火烧了,还是别的什么方式,沈忆宸就猜测不到了,毕竟他不是专业干这行的。

不过叶宗留这群矿工的配合跟纪律,同样让沈忆宸有些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单单处理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执行力,甚至沈忆宸感觉应天府某些卫所的兵役,都不如他们,完全不符合农民军“乌合之众”的刻板印象。

这时沈忆宸突然想起来,明朝后期那支横扫倭寇,百战百胜的戚家军,就是从义乌、处州、台州等地招募矿工为骨干组建而成的。

其中处州,就是叶宗留的家乡!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群矿工就是大名鼎鼎戚家军的前身,也称得上是明朝最好的兵源之一。

事情处理完毕之后,雀船继续扬帆起航,叶宗留几人依然留在了雀船上,开始与沈忆宸诉说起关于卞和的事情。

卞和同样来自于处州的矿工家庭,从小就天资聪慧读书很厉害,于是村子里面就合力供他上学,想要培养出一个文人士子。

卞和也不负众望,二十六岁这年成功考取了举人头衔,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说能成为多大的官,至少回馈同村造福一方没问题。

只是这一切都被正统朝初年的矿税给打断了,原本就负担极重的矿工阶层,又一次面临了层层加码的重税。并且朝廷还大力打击私矿,额外收入被阻绝,这下连最后一条活路都没了。

矿工们本身就是身强力壮之辈,而且初具军事化组织的雏形。加上浙江、福建宗族械斗极其频繁,造就了当地人的彪悍血性,于是各种小规模的反抗暴动不断。

后世戚大帅选择处州矿工为兵源,也正是看中了他们都这些特点。

面对这种局面,卞和开始还有着文人情节,期盼与官府谈判降低矿税,给百姓们一条活路。

这种天真想法的结果很明显,官府压根不吃这一套,甚至在谈判过程中趁机大肆追捕,把领头的矿工都列为通缉对象,就连卞和这个举人也不例外。

见到谈判无门,叶宗留就干脆不谈了,派人到各地收购铁具用来“铸冶兵甲”,然后占山为王武力对抗官府。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混在流民中出现在镇江府的原因。

而卞和毕竟是读过书的,知道大明王朝的厉害,占山为王这条路走不通,最终必然会被围剿失败。

到时这些儿时伙伴,矿工乡亲,通通都得以反贼名义被杀。

想要改变这种结局,卞和选择了一条跟叶宗留完全不同的路。想通过幕僚师爷的方式,去结识高官权贵,从决策权切入为宗族乡亲们找寻一条活路。

就这样,一对儿时的矿工伙伴,为了生存在两条不同道路上努力着。

没有历史的上帝视角,他们也不知道最终谁的选择是对的,谁又是错的。

但与其等死,至少这群矿工为了活下去,选择了抗争!

坐在船头,沈忆宸静静听着叶宗留的诉说,曾经历史书上的短短只言片语。放在这一刻,却成为了每个人的生存写照,感受截然不同。

沈忆宸没有评论卞和与叶宗留谁的选择对错,因为他很清楚,这两个人的路都走不通。

银矿税收加重,不仅仅是官府的剥削贪婪,而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白银作为基准货币,本身产量就严重不足,通俗点说就是不够用了。

后世很多人因为疫情缘故,知道了丑国开核动力印钞机疯狂印钞,造成了很多国家的通货膨胀,物价开始飞涨。

不过通货膨胀还有个经济反义名词,危害同样不小,那就是通货紧缩。

所谓通货紧缩,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于商品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

可能很多人觉得,物价下跌是好事啊,这样买东西更便宜,老百姓不应该生活的更好吗?

但事实上一旦货币升值、物价下跌超过一个程度后,就会出现商品过于廉价,卖东西不挣钱的状况发生。

既然不挣钱了,那么我还累死累活生产个屁,干脆不卖了。这一步出现之后,没人生产就会产生失业率暴增,社会财富整体缩水。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通货紧缩,就将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最终结果自然是经济崩溃。

所以现代经济学是一门逻辑很严谨的学科,并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物价贵点或者便宜点那么简单。

后现代社会货币不足了,还能印钞机加班加点的印钱。放在明朝这种封建社会,纸质货币没有足够的中央政府信用背书,只会成为一张废纸。

哪怕有银票这种东西,也是建立在贵金属储备的基础上,与后世的发行纸质货币有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大明朝而言,白银不足了就只能从矿工身上想方设法剥削,货币缺口根本矛盾不解决,叶宗留跟卞和的道路都走不通,对于矿工而言就是死局。

第96章 指出活路

既然无法与叶宗留说宏观经济学的事情,并且知道了他与卞和道路的最终答案,就意味着这个话题无法继续聊下去了。

于是沈忆宸只能换了个话题,向叶宗留询问起那些想要朝自己动手的本地帮派。

“叶首领,敢问这京口帮众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忆宸到现在为止都不明白,自己一个过路书生,为何会惹到本地帮派。而且从他们言语上看,不为求财,专门是冲自己而来。

“沈案首还记得昨夜的赵通判以及苏知府之子吗?”

果真是他们?

沈忆宸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他感觉从逻辑上说不通。

一点街头矛盾罢了,就要追杀自己这个成国公之子、应天府小三元案首,对方能猖狂到这种地步?

区区六品通判,算上镇江知府也不过五品文官,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只手遮天?

真有蠢到这种地步的官员,早就已经被官场给淘汰了,混不到如今职位上。

“镇江府的地界,一个通判已经目无法纪到如此地步了吗?”

面对沈忆宸的反问,叶宗留却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道:“沈案首恐怕以为,赵通判针对你是因为昨晚的纠纷?”

“难道不是?”

自己与赵通判等人素不相识,除了昨晚打过交道外,就没有任何接触了,哪来的恩怨。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惊慌,是沈案首你说出了要举报都察院。”

“叶首领的意思,他们背后有更大的问题?”

沈忆宸很敏锐的读懂了叶宗留的话,街头小冲突就算是举报到都察院,也不会给赵通判造成什么影响。

甚至大概率,都察院都不会管这种公子哥之间破事。

对方既然如此害怕都察院的审查,那背后定然有着另有隐情。

“没错,问题就出在镇江府街头的流民。”

“赵通判等人贪墨了赈灾物资。”

“不愧是沈案首,果然才思敏捷。”

叶宗留经过短短接触,已经明白沈忆宸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迂腐文人。

不过对方能这么快就反应出问题所在,还是有些超乎他的意料,确实不简单。

“很好,不知叶首领手中可有赵通判贪墨的证据。”

沈忆宸面无表情的说出这句话,气质瞬间阴冷了下来,与之前给人的温和印象截然不同。

之前沈忆宸所说的举报都察院,纯粹是搬出个名头吓唬赵通判而已。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真告知孙提学,让他为自己出头,那与仗势欺人的公子哥们有何区别?

恐怕最终结果都会适得其反,坏了自己在孙提学心中的印象。

而现在有了贪墨赈灾银粮的线索,只要事情属实,那么足以把赵通判等人拉下马。

沈忆宸并不知道对方只是想要吓唬自己,还以为是要夺人性命。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沈忆宸有着自己的行事准则,那就是不主动生出害人之心。既然对方挑起事端,那么他同样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就算退一万步说没有京口帮的事情,只要能掌握赵通判等人贪墨银粮的证据,沈忆宸依然会选择向孙提学举报。

这不是为了自己私仇出口气,而是为了镇江府的万千挣扎求生的流民,为了以天下为己任不成为一句戏言!

叶宗留也是刀口舔血一路过来的,他能清晰感受到沈忆宸身上气势的变化,多了一股按捺不住的“杀意”。

难怪能与自己这种“反贼”相谈甚欢,这应天案首的骨子里面,可能也是有着一股狠劲。

“证据暂时没有,不过沈案首想要的话,我们有办法弄到镇江府库粮跟库银的账本。”

“甚至只要沈案首动作够快,抢在镇江府官员一把火烧粮仓之前调查,就能看到空空如也的粮库,赈灾银粮就是这么被贪墨没的。”

对于沈忆宸的身份背景,叶宗留早就已经从卞和那里了解过。

他丝毫不怀疑以沈忆宸的人脉,能把镇江府贪墨赈灾银粮的事情,给挖个底朝天。

同样身为底层穷苦百姓出身,叶宗留对于流民之苦感同身受,并且这些流民里面,多是来自于浙江的同乡。

如若沈忆宸真能挽救这万千流民于水火,叶宗留打定主意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定当帮他找来贪墨证据!

“那好,在下这就修书一封与应天监察御史孙大人,还望叶首领把账本等证据一同送达。”

“沈忆宸在这里代镇江府受苦流民,谢过叶首领的大义之举!”

说罢,沈忆宸拱手向叶宗留行了一礼。

自己不过是动动笔墨修书一封,对方要弄来这些证据,恐怕背后的难度,以及付出的代价不可同日而语。

“不,是我应该为浙江乡亲,谢过沈案首的大公无私。”

首节 上一节 71/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