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第108节

可偏偏这时候苏浩造反了,还屠了德王一系,苏浩也是阉党官员,他们就算不被牵连进造反之中,可是发生这种事,朱由检能对他们有好印象才怪。

………

德州漕运码头。

四海帮大堂中,唐祥金、杨宝、田明、郝义、梁平、罗义、伍烽、彭贯、郭洪九人聚集在了一起。

“各位,根据我们的探子回报,东昌府那边已经知道德州和临清州被攻陷的消息,平山卫和东昌卫的兵马也已经开始集结了。”

唐祥金环视了一圈,神色凝重道:“另外天津卫那边应该也有所察觉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京城那边就会知道,这里的漕粮是朝廷的命脉,恐怕第一次围剿的力度是我们所无法抵挡的。”

听到唐祥金的话,罗义四人的神情也凝重无比,虽然德州和临清州的漕粮只有百万石,但他们在这里呆了三年,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京杭大运河对于朝廷有多重要。

单单从粮食来说,京师的百姓太多了,足有百万人,整个北直隶的所有粮食都不足以供养整个京师的百姓,而漕粮的供应对象主要是边军和京城的官宦人家,普通百姓更多是依靠商人们贩运的粮食。

如今百万石漕粮被他们劫了,运河还被他们截断,如果不能夺回漕粮,打通运河,那么开春之后,京城便极有可能陷入饥荒,边军也会缺粮,说不定还会兵变,所以朝廷第一次围剿极有可能就会有几万兵马一起过来。

梁平皱眉道:“那老唐你的意思是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就放弃这里,将剩余的漕粮全部焚毁?”

“不是,接下来要面对朝廷大军的围剿,这里的粮食最好全部运回府城。”

唐祥金摇了摇头道:“我的意思是尝试一下攻打东昌府,如今我们这边的兵马已经有万余人,比东昌府那边平山卫和东昌卫两卫的兵马还要多出一倍。”

“就算不能将东昌府拿下,只要能控制住运河,我们就可以走水路将漕粮全部运到府城。”

听到唐祥金的话,梁平几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意动之色,既然选择了跟随苏浩一起造反,他们自然想有更多的胜算,毕竟这关乎到他们的身家性命。

攻打东昌府的事情,他们之前就想过,可是兵力不足,他们也只能作罢,不过现在他们的兵力倒是足够了,他们之前带了四千人出来,前两天苏浩又派田明带了两千多人过来,再加上从临清卫、德州卫、德州左卫招降的五千多人,足有万余人,攻打东昌府已经足够了。

至于船只的问题,临清卫、德州卫、德州左卫三卫本就是负责漕运的卫所,每卫都有数百艘大小官船,这些大官船每艘都能载两千石以上的粮食,就算是小船也能载两三百石粮食,现在虽然是冬天,但还没有出现结冰的迹象,走小船还是没问题的,走水路的话,半个月的时间便足以将百万石漕粮运到府城了。

沉默了片刻后,梁平沉声道:“攻打东昌府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先请示一下千户。”

“我去吧。”

唐祥金点了点头道,虽然苏浩能派他们来这里,已经摆明了是信任他们的,但是他们也必须有分寸,攻打东昌府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苏浩点头才行。

济南府,锦衣卫衙门。

“六哥,这次拖累你了。”

望着何六,苏浩略带歉意,这次他造反,牵连到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方海川、何六、左羿锋、孙传庭他们这些熟人都可能会被他牵连到。

其中受牵连最深的就是何六和方海川了,他进入锦衣卫是何六举荐的,他造反,何六肯定是同罪,而他成为济南府锦衣卫千户是方海川替他举荐的,方海川也逃不了,所以他在拿下济南府后,就让人给几人送了信。

孙传庭和左羿锋也就算了,虽然造反是诛九族的重罪,但也不至于连他父亲的好友都要受牵连的程度,而左羿锋仅仅是当了他一段时间的上司,若是连左羿锋都要受牵连,那整个锦衣卫都跑不掉,当然了,虽说不至于被牵连入狱,但前途肯定是渺茫的了。

“苏兄弟不必自责,你也只是为了自保罢了。”

看着苏浩比三四年前成熟了不少的相貌,何六叹了口气,现在都已经这样了,他还能说什么呢,况且这种事情,在举荐苏浩的时候,他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只是他也没想到,苏浩会闹得这么大,竟然直接起兵谋反了。

“六哥,在这边若是有什么麻烦,尽管来找小弟,小弟绝不推诿。”

听到何六的话,苏浩也有点不好意思,何六这锦衣卫百户当得好好的,结果被他这一牵连,就跟着一起成反贼了。

闻言,何六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三年来,他也没少从苏浩这边获得好处,单单举荐苏浩分润的大功就有近二十个,而且这两三年来,因为苏浩的原因,副千户吴昆也不敢再针对他,让他过了两三年的舒坦日子,现在被牵连,只能说是还债了。

“千户,唐百户在下面求见。”

这时候,廖青匆匆走了上来。

听到唐祥金回来,苏浩眉头一皱,现在唐祥金应该在德州那边准备应对朝廷的围剿才对,怎么会突然回来,难不成是局势有变?

想到这里,苏浩连忙道:“快让他上来。”

“参见千户!”

没一会,唐祥金便跟着廖青走了上来。

“唐百户不必多礼,可是德州那边情况有变?”

苏浩急忙问道,那些漕粮可是他应对朝廷围剿的底气,若是那些漕粮有变,那他只能放弃济南府,带着人逃亡了。

听到苏浩的问话,唐祥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一旁的何六,眼神中透着询问之色。

“这位是开封府锦衣卫百户何百户。”

看到唐祥金的眼神,苏浩摆了摆手道:“自己人,唐百户有什么事直说即可。”

“千户,现在京城那边应该知道我们起兵之事。”

见状,唐祥金拱手道:“顶多一月之内,朝廷大军便会到来,如今我们运送漕粮的速度太慢了,到那时,最多运送一半的漕粮,剩下那些只能付之一炬了。”

“那唐百户的意思是?”

听到不是局势有变,苏浩顿时松了口气。

“下官等人经过商议之后,认为眼下最好的办法是攻打东昌府。”

唐祥金沉声道:“不需要拿下东昌府,只需要控制住运河,漕粮便可走水路,经大清河到达府城,最多半个月,所有漕粮便可尽数运达府城。”

听完唐祥金的话,苏浩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才道:“可有把握?如今我们经不起折腾。”

“千户,下官等人经过多次推演,攻下东昌府城,下官等人没有把握,但是控制运河,下官等人认为应当不难。”

唐祥金表情严肃道。

闻言,苏浩闭目沉思,虽然唐祥金的计划不错,而且他之前也考虑过走水路,不过他却迟迟没下这个决定,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若是成功还好,一旦失败,不仅好不容易培养的数千精锐会一朝尽失,连德州和临清州那些漕粮都会重新落到朝廷手中,他也只能带人逃亡了。

“那便打吧!”

许久后,苏浩才缓缓睁开眼睛,平静道:“既然要打,那就尽全力,我会再让姜世忠和甘阳带三千人去德州和临清州驻守的。”

虽然那些刚招募的新兵只是刚放下锄头的农夫,连最基本的训练都没有,但仅仅派去驻守,应该还是没有问题,只要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将漕粮尽数运走,德州和临清州就可以放弃了。

“千户放心,下官必不会让千户失望!”

闻言,唐祥金斩钉截铁道。

“去安排吧。”

苏浩点了点头,虽然这场豪赌的风险不小,但他不怕失败,他也败得起,以他如今的实力,只要想逃,朝廷很难奈何得了他,除非是出动大批强者一起围杀他,要不然仅派三五个武学大师来追杀他的话,谁死都不一定呢。

“苏兄弟,可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

这时候,一旁的何六突然开口说道。

“六哥想要出手?”

听到何六的话,苏浩不禁一愣,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毕竟何六是因为受他牵连才会沦落至此的,能不恨他就不错了,又岂会为他效力,所以他也从没有开口招揽过何六。

“在苏兄弟你这里,我也不好白吃饭不干活不是。”

闻言,何六只是笑了笑,真要说对苏浩一点怨气都没有,那也太扯了,不过现在他对于自己现在的处境很清楚,朝廷那边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他一家老小的安危全系在了苏浩身上。

苏浩若是能够守住济南府,那么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就还有保障,一旦苏浩败了,那么他一家老小也就只能踏上逃亡之路了,至于能不能逃过朝廷追杀,那只能看运气了。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他也不甘就此当个普通老百姓,白白浪费了他这一身实力,而且现在苏浩急需人雪中送碳的时候他不出手,等苏浩站稳脚跟后,他再锦上添花就迟了。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六哥了。”

沉默了一下后,苏浩笑道,虽然不知道何六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何六愿意出手,他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

何六的实力可不弱,别说罗义他们这些江湖中人了,连唐祥金和梁平他们这些锦衣卫百户的实力也不如何六,有何六加入,攻打东昌府的把握也能多上几分。

第161章 菜鸡互啄

在唐祥金跟何六两人离开不久后,廖青便又带了一个人上来。

德王府内务总管邵学。

“千户,今年府中的佃租该怎么征收?”

邵学谦卑道:“现在已经是月中,再过一个半月就过年了。”

低垂的眼眸中依旧闪着恐惧,苏浩这种人,他活了一辈子都是第一次见,竟然直接屠了德王一系,连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

“之前德王府的佃租是怎么征收的?”

苏浩手指轻轻点着扶手,接收了德王府和童家等家族的产业后,他手中的土地足有一百四十万亩,整个济南府近半好地都在他的手中,上次奖励出去的加上招募新兵的也只用了十几万亩,现在还剩一百二十多万亩地。

邵学躬身道:“千户,之前的佃租是上田收一石三斗,次田收九斗,劣田收七斗。”

“这么多吗?”

苏浩眉头一皱,古代可不比现代,有杂交品种,有化肥,这个时代,粮食亩产不高,就算是上等良田一般也就两石多一点,极少有两石五斗以上的,劣田甚至只有一石三四斗。

按照德王府的佃租,这就收了五成的亩产,一年下来,租十亩地,顶多留下十石左右的粮食,正常成年人哪怕吃得再少,也得三四石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至少要种四五亩地才能养活自己。

而百姓可不只是交佃租,还要服徭役的,动辄就是一个壮年男人去服几个月的徭役,可以说,一年下来,连自己吃都不够,大部分佃户还要靠向德王府借贷才能活下去。

“千户,这个已经不算多了,现在府中能收佃租的地只有府城周边的四十多万亩地,其它县的地,没人敢去收。”

闻言,邵学连忙说道。

“这个不用担忧,本官会派人去收的。”

苏浩平静道,德王府这么多的土地自然不可能都在府城周边,大部分都在各个县城,甚至还有一些在别的府,现在他是反贼了,那些知县自然不会让他轻易收到佃租,不过那些县城都没有兵马驻扎,只需要派一些人马过去,那些知县估计也不敢出城阻止。

顿了一下后,苏浩接着道:“你让人告诉那些佃户,若是家中有人愿意加入护教军,佃租可减半,若是有两人加入,今年的佃租全免。”

“小的这就去。”

邵学连忙点了点头。

看着邵学离去,苏浩眼睛微眯,虽然减免佃租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哪怕是不收佃租,也不是不行,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自古以来,向老百姓施恩容易,可是那些老百姓却未必就会感恩,因为人人都有的东西,那些老百姓只会认为是应当的。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会感激涕零,可是时间一久,他们就会慢慢淡忘,认为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

在民智没有开启之前,老百姓的感恩心是最不值钱的,这是他这半个月以来,最为深刻的感悟!

从古至今,一切有为的君王都说过,民为重,君为轻,可是几千年来,皇权的铁杆支持者都是士绅阶层,哪怕是嬴政、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种堪称千古一帝的帝皇,他们统治天下依靠的也是士绅阶层,或者说是利益共同体会更合适一些,与皇权站在同一个利益阶层的共同体。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把更多的人拉到他这个利益共同体中来,只要进入了这个圈子,对方未必会忠诚于他,但却一定会忠诚于自己的利益。

至于老百姓那边,他占据了济南府后,已经废除了“三饷”和其它稀奇古怪的饷,施的恩已经够多了,可是因此加入护教军的自耕农和小地主却没几个,加入护教军的,基本上都是奔着两亩田和免徭役地税来的佃户。

至于开启民智,让老百姓读得起书,认得起字,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这个实在太远了。

一方面是几千年来朝廷的愚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了,一方面则是读书成本太高了,七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学不会多少字,而七岁以上已经算是一个劳动力了。

少一个劳动力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很难承担的,既要少一个劳动力,还要负担劳动力读书的成本,哪怕不是全脱产读书,半脱产读书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连写信的机会都很少,读书识字除了考科举之外,根本没有其它出路,能够给其他人当账房先生的更是少之又少。

真论重视教育,朱元璋比以往任何皇帝都重视,社学直接开到村子里,可是到了现在,除了大家族自己的族学,大部分社学都已经废弃了,百姓也没有读书识字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108/2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大明勋戚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