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觉醒,我的时代

觉醒,我的时代 第219节

.........

这回,所有评议员出奇的统一,一阵拍桌子吹胡子的表演,全部落入了几个旁观的记者眼中,并被如实的记录下去了。

果然,在次日的报纸上,这场北大校评议会,被栩栩如生的搬到了报纸上,要证据有证据,要说法有说法。

总之,老百姓的情绪是被全部调动出来了,纷纷嚷嚷着让曰方道歉,曰方不对这个说法已经深入人心了。

同时,汪总长继续与曰方扯皮,而曰方持续不断的收到了来自其他公使馆的压力。

没办法之下,曰方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结果,写了一封不咸不淡的道歉信,声明是受到了两名学生的不实指正。

其实,曰方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有苦说不出,明知道张桖良和冯庸是走后门进来的,但是苦于找不到证据。

而且张桖良和冯庸确实会讲英文,不过是蹩脚了点而已。

另外招生考试主办方是北大,就更没法证实了,也就变相了坐实了曰本留学生侮辱人再先这个罪名。

此外,说歧视曰方这个说法也不尽然,因为国际班虽然限制了人数,但是中文班没有限制,所以说歧视太牵强。

最后就是,北大的做法,一不做二不休,明知道大伙对国际班看的很重要,索性直接停课,把曰方一下子顶到了风口浪尖上,惹了众怒,受尽了指责。

最重要的就是,这俩曰本留学生打架还没打过两个华夏人,是被抬着送回来的,着实丢尽了脸面。

反正国际班停课与张桖良打架事件,随着曰方的一封道歉信,以及不再提其他要求而终结,似乎是北大取得了胜利。

但是,细思之后,透过表面看事实,才能领会到,这一系列的事情,只能用两个字表明——憋屈!

第266章 五度搞事不言败的张勋

国际班风波总算是过去了,几天后,经过校评议会决定又重新开课了,除了更换了两个曰本留学生外,其他人员没有变动。

而学校对张桖良下发的处罚,张桖良也有没有异议,老老实实写了一封保证书和认错书。

保证书交到了蔡校长那里,而认错书则是张贴在了学校告示栏上,任由来往师生观看,以儆效尤。

不过张桖良的名头,凭借此事,在北大校园里,一炮打响,成了风云人物,所有人都知道,这家伙不好惹。

然而,这个校内风云人物,此时,却穿起了校内清洁工的工作服,嘴上叼着一片树叶,吊儿郎当的在清洁卫生。

一手抄着大扫把,一边哼着小曲,得意在校内路上,扫着地。

冯庸则是端着垃圾桶,跟在身后,不断催促着,道:

“六子,快点扫,马上就上课了!”

“等着!”张桖良一口吐掉树叶,朝着身后招招手,很快就走来了几个毕恭毕敬的学生。

“张老大,找我们有啥事?”这几个学生弯腰,态度谄媚,言语恭敬。

“在劳资下课之前,这条路给打扫好,放学就带你们去耍耍!”张桖良斜眼看向几人,指着这一条大约百来米的路。

这几个学生有些犹豫,你看我,我看你的,踌躇不前,毕竟待会还有课要上,随即支支吾吾道:

“老大,待会有主课要上,实在是......还有就是凰坎教授这人吧,脾气不好,哥几个得罪不起。”

就见张桖良蓦的竖起了一根手指,横在几人眼前,冷哼一声,道:

“一人点一个,干不干?”

“干!干了!”几个学生眼里闪着光,凰坎教授立刻被抛到了一边,立刻上前,接过大扫把和垃圾桶,贴着笑脸。

“张老大,你放心,下课了,这条路绝对打扫好,妥妥的!”几个学生拍着胸脯,保证道。

“记住啊,否则别怪劳资翻脸不认人!”张桖良脱下工作服,扔到一个学生手里,不忘提醒道。

.......

警告了一顿后,张桖良扭了扭腰,瞥了一眼身后已经在打扫的几人,嘴角生出一抹蔑笑。

边上的冯庸,若有所思,止步不前,疑虑道:

“六子,听说凰坎教授不好惹,这么干,会不会惹出事?”张桖良眉头一挤,随即松开,拍拍袖子,淡定道:

“有啥可担心的,我又没强迫,他们自愿的,干我何事?”

冯庸撇撇嘴,想想也是,就算凰坎教授找上门,也没个说头。

然而,凰坎上课的时候,忽然发现那几个学生座位空着没人,问过之后,才得知,逃课了。

逃课也就算了,竟然还正大光明的替人扫路,再一问之下,才得知是替张桖良顶差。

顿时,心里就气炸了,自己的学生在替汤皖之的学生顶差,岂不是意味着自己矮了汤皖之一截。

“你去,把他们找回来!”凰坎教授指向一个学生,口气不善道。

这个学生麻溜的行礼后,就跑出门去,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跑回来,身后跟着几个逃课的学生。

“真是丢人,外面站着吧!”凰坎教授只瞥了一眼,没好气道。一堂课总算是“有惊无险”的上完了,刚下课,凰坎教授就夹着教案,匆匆去了校门口的路上。

心里打定了主意,要好好治治张桖良这个混世小魔王,气鼓鼓的背着双手,等着人来。

远远的就瞧见张桖良和冯庸有说有笑的下了课,身后还跟着一帮小弟,吆五喝六的走过来。

面对凰坎教授的一张冷脸,其他一帮小弟很没义气的直接开溜了。

“凰坎教授好!”

“还知道行礼,怎么就尽干于礼不和的事情呢?”凰坎教授训斥道。

张桖良想还几句嘴,被边上的冯庸疯狂拉扯,制止了,示意不要还嘴,老老实实挨几句训斥得了,息事宁人。

“接着扫,我亲自盯着!”凰坎教授没好气道。

上午的课结束,此时校门口人流量最大,北大风云人物张桖良在凰坎教授的监督下,不得不抄起大扫把,不情不愿的扫着地。

来往的师生,见着了,高低笑着整两句。

“呦,张家小子,挺老实啊!”

“不错!不错!”

“张老大,你慢慢扫,我们先走了啊!”

.......

汤皖和钱玄下课路过的时候,自然也是见着了,看着生着闷气的凰坎教授,捏着笑就走了。

少年人的大学生活,是活泼好动的,是青春飞扬,有了偌大名头的张桖良和冯庸,自然混的如鱼得水。

但是,天生自带混世魔王属性的张桖良,哪能安稳下来,除了正常的学习上课之外,隔三差五的总要搞点事情出来。

喝酒,打架闹事,拉帮结队,招惹隔壁学院的姑娘,每周都要写上一封认罪书,贴到告示栏上。

儿子到处闯祸,老子自然就得跟在后面擦屁股,听说北大的图书馆藏书不够多,东北张大帅二话不说,直接捐钱。

听说北大教室年久失修,教育部经费不够,不肯拨款,张大帅大手一挥,这事算我账上。

有了张大帅的友情赞助,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张桖良校园里几个月干的这些混账事,也就这么搪塞过去了。

但是,张桖良这小子,仗着家世,在首都城横行无忌,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是在“怡红楼”,和冯庸两人,因为一个姑娘,把张镇芳给打了!

本来吧,按理说,打了也就打了,张桖良凭着他老子的面子,以及启瑞明里暗里的照顾,张镇芳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不凑巧的是,张桖良打人的时机不对劲,吃了亏的张镇芳自然咽不下这一口气,转身就带着一队辫子军,把张桖良和冯庸的枪给卸了,人给抓了。

那么张镇芳为何有底气,敢惹东北的张大帅和启瑞呢,这事还得从前面几个月说起。

霸道总裁启瑞,气势汹汹的带着一帮小弟,冲到黎黄陂办公室,要求黎黄陂当面签字盖戳。

黎黄陂留了一个心眼,想把文件拿到国会上讨论,凭借国会的力量,来制衡启瑞的强势,与之周旋。

“丢了面子”的启瑞,一气之下辞了职,连夜去往平津小别野度假,扬言要重开“小朝廷”。

黎黄陂以为是天赐良缘,立刻招来了“北洋三杰”其中的另外两人,徐世昌和王士珍,许以厚位相邀。

被两人当场拒绝,无奈之下,只好委托副总冯国璋去平津小别野,与启瑞商谈,要求其回来复职。

启瑞乘机提出了复职条件,其中有一条是:那就是自己以后要干的事,黎黄陂不得反对;以及自己递送去的文件,黎黄陂不得拒绝签字盖戳。

于是,黎黄陂,启瑞和中间人冯国璋,就围绕着复职条件,前前后后一直磨蹭到了5月,才最终敲定下来。

启瑞如愿以偿,站到了最后,君临天下,霸气回归;

反观黎黄陂自此以后,不得不敞开的衣襟,任由启瑞肆意索取。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府院之争”已然结束,巧合的是,启瑞前一天意气风发的回到首都城,正准备大刀阔斧的干一番大事。

次日,“西原借款”的事情就被知情人爆料出来了,这其中爆料的时机不得不说巧妙的很,启瑞一下子处于风口浪尖上。

无论是国会上,还是民间,都在疯狂的抨击启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四人,更有甚者扬言为“卖国贼!”

黎黄陂顿时来了精神,以为自己站起来的机会又来了,借着各界舆论和国会的力量,乘机罢免了启瑞的职务。

霸道总裁回到首都,立志要干一番大事,结果椅子还没坐热,就又灰溜溜的被赶回了平津小别野。

这下子,面子里子都丢尽了,还被全国人民骂的够呛,气不过的启瑞当即脑洞大开,打出了两招强有力反制措施。

第一招,开始给皖系,直系以及奉系发电,以平津为基地,商议组建“小朝廷”,与首都的“大朝廷”对抗。

第二招,开始派心腹大将徐树铮,勾搭彭城的愣头青——张勋,要在徐州给黎黄陂下个套子,好一劳永逸的解决麻烦。

张勋是个传奇人物,本身是地主家庭,后因家道中落,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子,少时好赌,输了不少钱,无奈进入了当地的豪绅许家,当了一个牧童。

聪明伶俐的张勋很快讨得了许家大少爷的欢喜,从一个牧童一跃为伴读,后经过许家老爷推荐,入了李中堂的淮军。

后来,李中堂去世,淮军内斗,张勋只好进入了平津的小站练兵,成了袁大头的部下。

在袁大头的体系里,张勋算是半路入伙,因此与嫡系“北洋三虎”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张勋这人凭生有个执拗,那就是一心要搞复辟,别人搞复辟或多或少带有私心,但张勋这个人却是全心全意,不带私心的搞。

当年老佛爷匆匆从首都城开溜,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在观望,唯有张勋一人,带队北上要与洋人干仗,鞍前马后的护送老佛爷一路。

后来老佛爷回首都,特地把张勋调到自己跟前当,虽然名誉上还是袁老大部下,实则成了老佛爷的贴身保镖。

后来,老佛爷驾鹤西去,张勋从奉天一路小跑回首都,那哭的叫一个惨,亲自扶着灵柩,把老佛爷送进了东陵。

张勋给他亲爹都没守过孝,却给老佛爷守了俩月的孝,都把裕隆太后和一帮遗老遗少感动的不成样子。

到了辛亥大事件的时候,其他人要么反着干,要么劝清廷退位,唯有张勋一人,亲自带着军队北上勤王,拥护清廷。

张勋对清廷一路的衷心,换来了一身的功勋,要是单论谁的头衔多,受到的恩泽广,就连袁老大也比不过。

而且张勋还是个地道的实干家,光是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复辟动作,就数不胜数。

不像他康某人,嘴上复辟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定睛一看原地杵,除了捞钱,啥事也没干。

当年,南方第二次搞事情的时候,袁老大派张勋和冯国璋去平息,一路上,张勋好言相劝,许以厚利。

首节 上一节 219/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