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46节

第73章 对司马欣的安排

走下城墙,两人前往暂时驻扎的大营。

“江宁,这司马欣还有邯郸城内的秦军该如何安排,你有什么头绪吗?”项羽沉声问道。

济水河畔以及濮阳城内的秦军,是被迫投降。只要其中有人试图反抗,那么将他们当场诛杀,是完全可以的。

可现在的情况与在东郡时有所不同。

邯郸城内的秦军属于主动献城,更别说司马欣与项氏有旧。

因此对于邯郸秦军降卒,处理时需要拿捏的态度就有些微妙。

过于强硬会让他们这些人寒心,自认献城有功,却不被器重,甚至可能会后悔之前做出的决定。

可若是对这群降将降卒太好,同样不行,那只会使得他们心生骄纵之意。

而且楚军中的老将也会不忿。

这邯郸城哪怕他们强攻,无非数日就能摆平,怎么这群人投降献城,就能直接骑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因此掌握其中的均衡之道,将这个问题尽善尽美地处理好,不是一件易事。

不过陈洛就在自己边上,项羽当然是选择最优解——直接抄答案。

“军中当以楚人为本,秦降卒可用之,却不可尽信之。”陈洛先定下了这七千名降卒的处理方案,又揉了揉下巴,“司马欣有恩于叔父,羽兄自然不可怠慢他,但说到底,他终究并非楚人。”

最后那句话陈洛没有点透,只是暗示。

不过配合着他最开始所说的那句“军中当以楚人为本”,听完后的具体意思那便很清楚明了。

项羽轻点了一下头说:“江宁这么说来,我心中是有如此安排之法,现在说与你听,看看合不合适……”

两人交谈一路,直到走进楚军大营,远远能望见在临时将军府门口来回缓缓踱步的司马欣,以及耷拉着脑袋,时不时又抬起张望的董翳。

见状,项羽是侧过头说:“他们这是屋都不进,在盼着我过来呢。”

陈洛嘴角微微上扬:“这实属正常之举。且不说献城之后,他们的生死都掌握在你的手里,何况羽兄还未安排好奖赏呢。

因此这两人在屋外等候,大概并非急不可待,而是想让羽兄心中多生出些好感。”

话音刚落,站在门口的司马欣便是望见了项羽和陈洛两人,他喊上董翳,然后小跑过来。

司马欣拱手行礼:“拜见项将军,数闻大名,果然英武非凡,更胜伱叔父当年啊。”

说话时的神色谦恭,把自己的位置摆得端正,没有拿献城之功和有恩项梁这两件事摆谱。

而且他口中的称呼也是“项将军”,仅在最后暗暗提了一嘴项梁,并不以长辈自居。

对于司马欣这般态度,项羽还礼后满意地笑说:“司马叔父请入屋里,您使得楚人未有伤亡便能进入邯郸,值得小侄尊敬啊。”

这句话是将司马欣的功劳定性。

不提曾经放走项梁,只单论献城。

这样接下来要论功行赏,便只是单论献城一事了。

不过即使听出这一意思,司马欣神色未有任何变化,现在的他可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在董翳和陈洛出言自我介绍完后,四人按照次序往屋内走去。

纷纷落座后,司马欣率先说道:“项将军,邯郸秦军当中是有我的三百亲兵,便是他们在城西打开城门的,以及还有两位千夫长皆为吾之亲信。

而董都尉亦是有两百亲卫,数位交好的千夫长。

因此希望项将军之后对我进行调动时,能将这部分的军队归入在下的管辖范围。”

他是不希望自己遭到完全的架空,不然在楚军这样陌生的环境中,只能任人宰割。

而有了三四千属于自己的军队,至少是有了立足的资本。

“自然可以。司马叔父和董都尉率领熟悉的士卒,战力会极大地增强。难道这样的要求我会拒绝吗?不过大量秦卒聚在一处,恐怕会在我军当中引发猜忌,到时候您去挑选千二百人更是合适。”对于他这点小心思,项羽和陈洛在途中早就讨论过了。

因此项羽先同意司马欣的请求,再将其中的具体数额大幅削减,最后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这样一来,既是重视了对方的诉求,又是最大程度将抑制了对方势力的扩张。

“项将军能为我们着想,令吾实是感动。”没有想到项羽会这么回答,司马欣愣了一愣后才赶忙接话道。

项羽笑笑:“司马叔父言重了,你我皆是为亡秦而努力,使得天下能重归清朗。”

两人说起了几句客套话,顺带回忆了几句往昔,司马欣夸着“当年你叔父便夸你是项氏麒麟儿”“可惜当年没见过项将军,实属遗憾”这类的话。

在这样的情况下,屋内陈洛和董翳一直沉默着。

陈洛是因为项羽的关键回答没有纰漏,自己不需要代庖越俎地去抢答。

至于董翳,则是因为他现在的身份相当尴尬,没有故旧的关系,所以和项羽不熟,外加现在讨论的话题让他实在没有任何可以插话的机会,只能默默盯着手中的杯盏发呆。

“看来司马叔父与我叔父相交甚好,若是我叔父仍然在世,那一定会重用您吧。”在听司马欣笑着说完一件项梁曾经的趣事后,项羽神色郑重,“既然如此,在您有献城功劳的情况下,我岂会使您明珠暗投呢。”

司马欣闻言身子不由得坐直起来。

这是要开始给安排任务了。在楚军阵营中的第一件事,自己定是要做得尽善尽美才行。

其实在历史上,项羽对于与项氏有旧之人是无条件。当司马欣刚刚投降,未曾有过什么功绩,便被分封为塞王,分得关中三分之一,胜过了很多立下大功的老将。

不过有了陈洛的指点,现在的项羽自然不会干这般失去人心的事情。

望着司马欣和董翳,项羽是沉声说道:“据我所知,由关中向外运粮的通道便在附近,司马叔父应当对此然于心吧?”

第74章 进退两难的秦军

这话一出,司马欣和董翳便知晓项羽是打着什么主意了。

齐赵之地先是叛乱,又是章邯率军平定,一来一去两场大战,让当地的粮食征收一轮后,只能勉强供百姓活命。

因此章邯在外征战所需的大部分粮草,皆是从关中运输。

走关中往外运粮,一般是沿大河而下,再走济水运输到齐鲁之地;或是走洛水再接睢水这样走,是能往楚地而去。

只是前些日子刘邦和魏军是直接将河内郡给打下来了。

这便使原来的运粮通道陷入颇为尴尬的境地,想要走原本的大河或是洛水,无疑是要经过河内郡。

再继续运下去,那就变成了给刘邦源源不断地送物资了。

扶苏没有当“运输队大队长”的打算,因此选择启动了另外一条运送线路。

秦军的运粮队伍是走汾水出关中,到了上党郡内,再走陆路运往邯郸郡,走漳水前去齐地。

这条线路是水陆交替运送,中途的粮草消耗率可达十之四五,相当惊人。

这确实是无奈之举,但总比前线断粮更好。

不过现在邯郸郡的陷落,让前线秦军的境地更加尴尬。

司马欣试探问道:“项将军想要知晓秦军运粮队伍平日的行进路线?运粮队伍通常是一旬一次,下轮运粮队伍到达,大概会在五日之后。”

项羽眯了眯眼说:“邯郸陷落的消息传的应该不快,按照您的说法,运粮队伍离邯郸差不多是有五日的距离。

而我希望您能在十日后,能将这批粮草带回到邯郸城中。

此乃大功,再加上献城一事。之后我会派出使者前去请求王上,为您求来封邑。”

秦军的运粮队伍一般是有固定的行进路线,但不会明确记载,通常只让沿途的地方长官负责接待。

但司马欣的权限不低,外加这条运粮线路是新开辟出来的,需要地方去扫平沿路的匪盗。

因此,他是知晓从关中而出的运粮队伍,在邯郸郡内的具体行进路线是哪一条。

深吸一口气后,司马欣压制住内心的狂喜。

自己果然没有选错!

要留在秦国,自己得指挥手下的士卒砍多少颗脑袋,才能有封君的机会啊。

现在自己只是献城,至于截获运粮队伍,这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哪怕带上两三千士卒,只要在合适的地点设伏就能成功。

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功劳。

于是他连连点头说:“项将军愿意交付如此重任给我,在下一定是不负您的信赖。”

项羽露出欣慰的笑容:“今日司马叔父便前去挑选那一千秦兵,到时候我还会让手下将领率领三千楚军随您一同前去,争取能够稳妥地将这批粮草截获。

不过我们初来邯郸,需要董都尉留在此地,配合我们一同安顿士卒与百姓。”

这些内容的框架是陈洛教给他的,比如用绝对数量的楚军监视秦军;司马欣和董翳不能同时外出,必须留一人在邯郸。

因此项羽刚才只需填充具体细节。

他是将楚军与秦降卒的比例定为三比一,又以安顿士卒的理由,使董翳在邯郸充当“人质”。

司马欣和董翳对视一眼,齐声答道:“诺,遵项将军之命。”

即使察觉出项羽的做法是在提防他们,但在绝对的实力差面前,他们只能选择接受。

……

时间匆匆进入六月,江南地区的梅雨已经过去,气温回升,骄阳开始变得毒辣。

东海郡,秦军大营内。

“啪!”章邯猛地一拍面前的案牍,将上面的竹简都震落在地。

他怒而起身道:“荒唐,简直荒唐!河内和邯郸尽失,关中与我们的粮道居然全部断了,面前就是彭城,荡平逆贼在此一举,我军却不得寸进。”

在上月大败宋义所率的楚军后,两方是陷入了相持阶段。

毕竟泗水郡就在身后,宋义不得不率军死战。

那个时候,章邯倒是不急。

秦军本就占据优势,只需要慢慢进行消耗,楚军便会崩溃。

因此他是想着等待新的一批补给到达后,再一鼓作气地灭掉宋义部,再攻下彭城,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

但粮草未至,噩耗先来。

邯郸郡的司马欣和董翳叛降后,直接是“楚军,请往这边来”,把那批从关中而出的运粮队伍端了。

更为致命的一点,就是接下来没有任何粮草能从关中运到自己手里。

而齐地的临淄郡和胶东郡早就被他榨干,或许琅琊郡还有点余粮,但肯定是支撑不住二十多万秦军造的。

首节 上一节 46/1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夭折了!我老婆竟是大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