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123节

  虽然后来淮国又得到了乐毅的投效,但是乐毅和淮王之间的信任可没有那么强。这一次,韩魏之所以会臣服于秦国,除了担心被秦国吞并外,就是白起到震慑。

  通常列国征战,虽然有输有赢,但像是歼灭战这种战役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虽然败了但是士卒死伤顶多半数,并且真正死亡的大约2到3成,其中有很多都是受伤、溃逃的。

  但是歼灭战不同,这是代表著几乎全歼对手。

  白起一场教科书般的歼灭战,让韩魏两国吓得瑟瑟发抖,只得同意臣服于秦国。韩国背淮,这让淮国上下很是气愤,自从淮国再一次击败六国联军之后,已经很少有国家敢于公然和淮国对抗了。现在韩国背淮,淮国第一时间就是想要出兵惩罚韩国。

  白起在击败韩魏之后,南下穿过中条山,想要攻占上阳城夺取函谷关。淮国在察觉到白起动向之后,第一时间派出援军背上支持。

  王旭拜乐毅为将,率领二十万淮军北上。

  在听闻乐毅率军北上之后,白起也很是重视。淮国强盛列国皆知,国中精锐更是称雄天下,统帅乐毅也是天下名将,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白起并没有丝毫畏惧,甚至跃跃欲试。淮国乐毅虽强,但是白起一生不弱于人。

  秦王稷在白起一战歼灭韩魏联军之后,立刻给予了白起最大的支持,后勤辎重不断运输而来。历代秦王为了东出,都想要夺取函谷关,他同样不想放弃。

  秦国的耕战制度一旦决定全力运转,其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也因此,秦国虽然只有五百万人口,但是也爆发出来了不弱于淮国的力量。

  魏国,大梁。

  自从魏惠王时期丢掉了河西之地后,魏国就屡次败在秦国手中,这一次向秦国臣服之后,就和韩国将通往上阳、函谷关的城邑全部让了出来。

  韩国和魏国的想法就是祸水东引,让秦国和淮国对战,他们好得到一些喘息之机。淮国胜则臣服于淮,秦国胜则臣服于秦。

  这也是生活在强国夹缝中小国的常态。魏国和韩国已经彻底失去争霸天下的机会,两国之中的人才也纷纷前往秦国出仕。

  在白起要和淮国大战的时候,秦国派出大量奸细、说客前往淮国游说淮王,并且在淮国散步谣言,说乐毅有不臣之心,乐毅当年从燕国奔逃,本就是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现在乐毅来到淮国同样不可信任。

  秦国不仅让大量奸细散布谣言,并且还派出说客游说淮国上下。这些人抓住乐毅寸功未立,一来到淮国就登上高位,对于淮国国内其他人不公平,激起淮国中其他人到不满,以此来对付乐毅。

  想要造成淮国国内政局动荡,蛊惑百姓猜疑不满,让淮国不能全力支持乐毅,甚至引起淮王旭对乐毅到不信任那就更好了。

  大量秦国奸细在金陵城散布谣言,又有秦国说客推波助澜,一时间金陵城中各种谣言喧嚣尘上,乐毅的儿子乐间经历过这种情况,忧心忡忡,为父亲担忧,甚至几次进入淮宫之中向淮王解释。

  淮王每一次都对他快慰一番,只是过了两天后,乐间看到谣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的时候,再次想要求见淮王的时候,却被直接拒绝了。淮王态度的转变,让乐间变得忧心忡忡。

  而秦国的奸细和说客看到这种情况后,大受鼓舞,立刻加快进度想要让淮王临阵换将。大量秦国奸细开始越发活跃,秦国通过行贿、收买等方式笼络官员,让他们帮忙。

  甚至就连淮宫之中都有临阵换将的消息传出。就在秦国奸细、说客以及一些淮国官员们想要再进一步的时候,金陵城突然戒严,然后一队队士兵在羽林卫的带领之下开始在城中抓捕秦国的奸细、说客以及那些接受贿赂的官员。

  王旭在谣言出现的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异常。他很清楚三人成虎的威力,原本他想要直接派出暗卫出动解决的。被公子偃拦下,公子偃建议再等等,让金陵中更多的奸细冒出来,同时也可以清理出淮国的官员队伍。

  虽然淮国一直都有巡查御史和监察司,但是人性的贪婪和堕落会不断侵蚀这些。贪婪、是人之本性,即便是淮国也不能幸免,淮国迁都金陵已经两百余年,在这繁荣之下同样有大量腐败出现。若是觉得有巡查御史和监察司便可高枕无忧,朱洪武也不会剥皮充草了。

  王旭考虑了片刻,就同意了公子偃的计策,并且亲自和其配合,亲自写信给乐毅告知这个计策,让其不用担心,然后再通过暗卫对那些奸细进行寻找,将淮国官员之中各种贪腐等不稳定人员找出来一并解决。

  淮国突然开展的行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大量秦国的奸细被暗卫揪出来,那些说客也被淮国一一抓捕,与此同时,淮国还从官员之中抓捕了大量贪腐、以权谋私、出卖情报等等的官员。

  与此同时,在抓捕这些奸细、官员、说客之后,淮国也派出官员对百姓进行了辟谣,同时对乐间进行了解释,然后派出使者带著乐间一起去见乐毅让其安心。

  大量劣迹斑斑的官员被抓捕,淮国百姓可谓是大快人心,任何时候百姓都痛恨这些人。在清理掉这些人之后,百姓们立刻就相信了淮国,秦国的各种谣言可谓是不攻自破。

  秦国派遣大量奸细造谣,不仅没有让淮国政局不稳,反倒是帮助淮国清理官员。

第266章 白起对乐毅

  因为有了提前告知,淮国金陵发生的谣言并没有影响到乐毅,甚至还让乐毅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死的心情。

  淮国金陵中的风云变幻,尔虞我丝毫没有影响到白起和乐毅。乐毅是有王旭告知,而白起则是从来不会小看对手。特别是这个对手还是称雄数百年的淮国。

  在看到暗卫送来完整到白起歼灭韩魏联军的战绩之后,乐毅就将自己带入进入,他发现即便是自己全力以赴,也不可能做的比白起更好了。虽然白起还很年轻,但是乐毅却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很清楚,白起是一位天生的统帅。

  王旭对这场战争非常看重,在乐毅北上的时候,就命令韩魏秦国的暗卫将三国之中的消息传递给他,并且派出工匠将上阳邑和函谷关周围的地形尽可能详细的制作成沙盘,呈现在他的眼前。

  同时还派人找来熟悉周围地形到暗卫、猎户派给他听用。为的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增强乐毅的实力。白起的军略兵法统帅接近大成的人,再加上那些悍不畏死,精锐的秦国甲士,其所造成的效果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秦军大营。

  白起一动不动的坐在堪舆图前,大营之中是数十位秦国将军、公子、公族分列两旁。所有人看向白起的目光都充满了崇敬。军人只服从强者,什么是强者?战场上赢得就是强者。他们相信,白起会带领他们继续获得胜利。

  堪舆图上大量符号标注,白起面露沉思,旁边一名将军正在向其汇报秦国奸细的动向。

  “将军,国中已经派遣了大量奸细在淮国金陵散布谣言,现在金陵动荡不安,相信很快淮王就不在信任乐毅,要将他召回国中。到时候淮国群龙无首,将军率军进攻,定然能一战打破淮军,夺取函谷关。”

  白起淡淡说道:“不要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敌人的愚蠢。”

  “末将遵命!”那位将军拱手说道。

  对于秦国在淮国散布流言,想要让淮王猜忌乐毅,临阵换将的谋划,白起不反对也不支持。他是一个极为自信的人。

  淮国和秦国在这里对峙了已经有一月有余,期间淮国和秦国经历了几番大战,白起和乐毅也是交手数次,两人都是长于军略,只要一出手,立刻就能明白对方想要干什么。

  “乐毅不愧是率领燕国几乎攻灭齐国的大才,果然是明不虚传!”白起心中赞叹道。

  从河东穿过中条山,渡过黄河,进攻上阳邑和函谷关,虽然绕开了函谷关最难攻克的地方,但是这条路同样很难攻打。

  好在白起在淮国援军到来之前,已经占领了茅津渡口,渡过黄河,这里也是上阳邑黄河上下百里最大的可以通行大军的渡口。

  秦国和淮国对峙一个多月,双方经过了十余次的试探,已经将对手的情况莫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所谓的奇谋妙计已经完全没有了用处。

  不论是政治斗争还是领兵作战,亦或者是各种伤战,越是操作繁琐,计划周密,布置精准的往往都会成为背景板,成为反面典型。越是朴实无华,简单直白的越容易成功。

  战场上最难对付的就是那种堂堂正正之兵,占据优势一路平推。

  乐毅率领大军前来,上阳邑城池并不大,只是因为在函谷关附近,因此显得很重要。二十万大军和秦军对峙,战争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爆发了。

  秦军最大的破绽就是茅津渡口,这是秦军的后路,以及粮草运输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个破绽在白起手中可能就是一个包裹著蜜糖的陷阱。

  明面上这里是是秦军后路,秦军粮草必经之路,但实际上秦国只要打通上阳邑,然后从函谷关背面将其占领打通秦国东出之路,就能够和关中连为一体,根本不需要这个渡口。

  因此虽然白起在这里部署了大军,并囤积了军粮似乎是战场的关键点,一旦敌人统帅大军猛攻渡口,白起就会趁机包围上阳邑,然后大军长驱直入,攻占函谷关。

  三四十万大军在绵延数十里的战场之上战斗,乐毅亲率大军在正面阻挡白起,双方都在分兵作战。几十万人不可能聚集在一个地方。

  双方围绕著从茅津渡一直到上阳城不断进行著攻防,这其中最大的战场就是上阳邑,一旦上阳邑被攻破,函谷关就危险了。

  “擂鼓进攻!”

  “战!战!战!”

  伴随著密集的鼓声,喊杀声刺破苍穹,大军前进,箭矢如雨而落。秦国有公输氏和秦墨相助,武器装备虽然稍稍逊色于淮国,但相差并不远。

  关键是数量众多,箭矢如雨般落下。惨烈的战争在这一刻爆发出来,秦国和淮国士兵都是精锐,白起不断下达命令,一队队不断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并且各个军阵之间还能相互配合。

  在白起的指挥下,秦军配合默契,不论是进攻时候层层迭迭,如同潮水一般接连不断,还是轮换时候的衔接,都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让人叹为观止。

  而另一边乐毅的指挥同样是镇定自若,各部大军运转流畅,看上去似乎朴实无华,没有什么惊艳之做,但是秦军占不到丝毫便宜,实际上这种朴实无华的指挥乃是返璞归真。

  顶级大兵团统帅的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双方统帅指挥调度差距不大,这个时候在双方都不出错的情况下,就剩下士兵总体素质上的比拼了。秦军虽强,更耐苦战,但是总体素质来说比淮国要差上少许。但是残酷的秦法逼迫著秦人不敢后退。

  白起时刻关注著战场的变化,乐毅通过淮国士兵更强的素质,配合娴熟的指挥,不断压迫著秦军。

  看到战场之上那些骁勇善战的淮国精锐,白起收回目光,然后道:“连池你带领一队铁鹰锐士进攻右翼。”

  伴随著铁鹰锐士的上场,淮国左翼立刻就感到压力,乐毅心中微动,然后继续对秦国施加压力,想要将白起的底牌全部逼迫出来。

第267章 放血战术

  微风从天边吹拂而过,卷起几片枯黄的树叶,却吹不散战场之上到阴霾。隆隆的战鼓声传遍四野,喊杀声震耳欲聋。呼呼的风中带来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和折断破损的武器,以及倾覆的战车。

  激烈的战争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傍晚,厮杀的双方已经轮换了几次,但是战场之上依旧胜负未分。

  这种强度的战斗,淮国和秦国在这片狭窄的土地上已经厮杀了十天。双方死伤惨重,但是依旧是胜负未分。

  这片战场本来就狭窄,战场的一侧是黄河河道,另一侧则是连绵的山脉,只有山脉和黄河之间的区域可以进行大兵团作战。

  白起和乐毅已经在这里较量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因为战场地形狭窄,只能投入这么多兵力,再多的话,连排兵布阵都会施展不开。

  当然,表面看上去双方死伤应该接近,但是只有乐毅清楚,淮国的死伤要少于秦国。毕竟淮国的武器装备要更好一些,同时因为淮国更注重医术,特别是外科医术,战场上士兵死伤的机率要小于秦国。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有时候身体被割开了一个小小的伤口,有时候就会丢掉小命。得益于子珏时代重视医术的传统,淮国士兵受伤后的死亡率要比其他国家死伤率低了三到四成。

  冷兵器的作战伤亡率大约是在三成,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受伤,但是因为没有抗生素,伤兵的死亡率极高。几乎有六成左右,而淮国的伤亡率只有三成。这就保证了更多的老兵能够活下来。

  新兵和老兵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秦军和淮国在这里厮杀,因为装备的优势,秦军伤亡要大一些,再经过医生的救治之后,秦军的死亡率远高于淮军。

  这种情况段时间里看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非常明显。

  乐毅在看到秦军如此精锐,同时白起的指挥更是毫无破绽之后,已经转变了速胜的想法。像是他们这种级别的将领,基本上是很难犯错的,各种谋略几乎都无法施展。接下来就只能是双方国力的比拼。

  白起想要集合优势兵力攻破上阳邑,然后再占领函谷关。函谷关地形险要,每一次进攻人数有限,但这也造成了防御人数也不会太多,毕竟城墙的空间也不大。若是函谷关后方可以持续补充,那就是一场添油战术。而且函谷关消耗少,补充方便。

  可若是前后一起进攻,函谷关被截断后勤补充,人员补充之后,只要进攻方愿意付出伤亡,愿意拼消耗就能将人全部耗死。函谷关难以攻破的原因除了地形险要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一直获得后勤补给,拼消耗拼伤亡永远都不亏的。

  乐毅将上阳邑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让秦军对函谷关形成前后夹击之势,然后在这里和秦军拼起了消耗。甚至就连秦军转运粮草兵员的要地茅津渡都不去进攻,为的就是要将这里变成一个放血口,对秦国进行持续不断的放血。

  刚开始白起还想要和淮军拼一下,可是在这样的战斗持续了十天之后,他敏锐的发现,淮国不论是伤亡还是消耗都要低于秦国。再这样耗下去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秦国被淮国耗尽士兵和粮草。

  在看清楚眼前这一切之后,白起脸色越发阴沉,明白越是耗下去对于秦国就越不利,心中很快就作出决定,准备撤军。

  对于白起这种统帅来说,他们非常冷静和理智,再发现事不可为之后,绝不会拖泥带水。在结束了当天的战斗之后,白起就开始准备撤军。

  双方大军如同犬牙交错,纠缠在一起,想要撤军的难度很大。大军撤退很容易从撤退变成溃败。白起令大军交替后撤,相互之间进行掩护,并且抽调秦国铁鹰锐士作为预备队,一旦淮军大军进攻,就让铁鹰锐士进攻。

  乐毅看到秦军后撤之后,立刻明白秦军准备撤军,当即命令大军进攻,同时派出大军进攻茅津渡,想要截断秦军后路,将这股秦军吞下。

  茅津渡作为秦军后路,一直以来都被秦军重兵把手。淮军大军进攻,直接派出弩阵,三千弩手排列成阵分列左右,压制秦军弓手,同时调集淮军中的藤甲军,这才大举进攻。

  弓箭和弩相比,制作方便,造价低,使用灵活,射速也快,威力也还行,但是射程比驽近很多。而驽即便是有上弦费劲,攻速慢,造价昂贵,容易损坏,但是射程远,精度高,攻击强大。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在财大气粗的淮军看来,这些缺点都可以接受。

  驽军在采用了三段式射击后,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压制秦军。如雨般的弩箭不断射出,即便是身披重甲,也抵挡不住弩箭攒射。

  三段式的射击让淮军驽阵在短时间内爆发出了惊人的杀伤力,秦军在弩阵之下伤亡惨重。嗡嗡嗡的弓弦崩响,就如同是死神的呼唤一般。弩箭轻易洞穿秦人的铠甲,穿透其身躯。如果从高空看去就会发现,秦军的战阵就像是突然被啃下去了一块一般。

  密集的弩箭不断攒射,秦军的军阵不过几个呼吸间就变得七零八落,秦军士兵就如同割韭菜一般,一排排倒下。

  秦军组织严密,刑法苛刻,但是依旧是人类,有血有肉,不可能突破人类的极限。他们依旧会恐惧、会死亡、会慌乱,以前是被严苛的秦法所压制,当这些情绪积累到极限之后,就是崩溃。

  公子康看著秦军在淮军精锐全力爆发之下被打的溃不成军,紧接著精锐藤甲军冲锋,瞬间冲破了秦军防线,大惊失色,连忙指挥大军想要继续抵挡。可是淮军早有准备,藤甲军纷纷举起手弩,对著冲上来秦军就是一顿攒射。

  这种手弩威力较小,上弦同样困难,但是近距离破甲效果极佳,专门用来藤甲军进攻时候使用。可以在瞬间打破敌军战阵,造成混乱,让藤甲军趁机突入其中。

第268章 白起:乐毅,时间站在我这边

  藤甲军的手弩基本上一场战斗只会使用一次,在攻破敌军防线之后,就会冲上去大杀特杀。这一次同样如此。

  淮国精锐连破三阵,秦国士卒死伤惨重。危急关头,秦军强行用战车冲锋,付出巨大伤亡,死伤惨重下,这才挡住了淮军进攻。

首节 上一节 123/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