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51节

  古往今来,这些人这么干的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直如此,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倍之’。你上面说什么,下面很拥护,然后办事的时候直接往上加码,一层加一些,一层加一些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真实历史当中,朝廷收税,朝廷敢加一文钱的税,等到了下面之后就要收十文钱甚至百文钱的税。并且他们不仅会将这种手段用在加税上面,其他政令同样会如此。

  朝廷征调一些劳役,下面那些人就会征调一倍,等到他们将一倍的劳役送来之后,你说负责施工的官员会拒绝吗?不会的,他们只会觉得下面的官员会做人。

  多送来人手,可以让他们提前完成建设,到时候不仅能获得赏赐,同样还能升官发财。你说他们会怎么选?

  除了这些之外,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层层加码,这也是为何等到了王朝中后期,每一次朝廷要加税,下面的百姓都要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只能投身给世家豪门勋贵当家奴,世世代代的家奴。

  没有人天生喜欢当奴隶,更没有人愿意世世代代为奴。这是百姓想要活命不得不这样做。

  现在大乾就遇到同样的情况,晁错作为丞相,有他看著,下面的那些人不敢乱动,若是没有他看著,底下的那些人肯定要如此,甚至都不需要上面的人说什么。只需要一个眼神,那些人就知道该怎么做。

  不要觉得他们不明白,要知道现在能够当官员的人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几千万人中最聪明的那一批人了。一个个都是人精。

  要和这些人精斗法,压制这些人精,普通人根本不可能。

  也只有同样的比他们更聪明,比他们更狠辣,比他们更强的人才能压制他们。

  就在王承学习那些案例和治国之术的时候,晁错刚刚下发了一条政令,然后前往皇宫去见皇帝。

  晁错一路畅通无阻,虽然晁错没有加封太子太保太傅之类的官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皇帝的老师了。

  所有的宫人侍从都恭敬的低下头,表示尊敬。

  “陛下万安!”

  “丞相万安,快坐!”

  王承高兴的说道,让晁错坐在自己对面。

  “陛下这些时日的学习可有什么心得?”

  晁错并没有去谈什么变法的事情,这些他已经整理成册,皇帝慢慢看就行,他实际上想要问的是,皇帝对天下的看法,对未来准备如何执政。

  毕竟他已经老了,当不了几年丞相了。

  王承明白这一点,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些时日,看了丞相治国的各种文书之后才明白,天下会如此艰难。”

  “那些勋贵、豪强、官宦世家就如同趴在大乾身上吸血的虫豸,斩之不尽,杀之不绝,而且大乾朝廷也需要这些人维持,即便是将这一批人换掉,再来一批人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也变成现在的模样。能保持初心的太少了。”

  “陛下明白就好,虽然有官员贪腐、违法犯罪,但是却并不能将他们全部驱走,只能不断派遣巡查御史监督,然后切去腐肉,腐血,再注入新血,只要新血能够持续不断,切除腐肉腐血一直不断,这天下就能维持下去。”

  “那可有办法让这天下恢复到以前的样子?”王承有些期待的看著丞相。

  晁错长叹了一口气道:“老臣无能,还望陛下恕罪。”

  “丞相您已经做的很好了,历代帝王名臣都做不到的,我们又如何做到?”王承摇摇头道。

  人类能够从历史中所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第548章 天命难逆

  大干的情况和以前开国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开国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在努力,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私心,但是那个时候公心是远大于私心的。整个天下都是欣欣向荣,昂扬向上的。

  而在过了两代之后,这一批人老的老,死的死,私心就开始越来越重,渐渐超过公心。

  然后在历代大乾皇帝的压制下,勋贵和官员们还是有著基本的节操。再加上法家、墨家和儒家的坚守,天下并没有纷乱。

  特别是那些墨家豪侠,让很多豪强、勋贵官员们不敢过于放肆。实际上每过几年就会有一些豪侠杀官报复,有的杀官或者杀人之后逃亡深山,但是有些却是直接自首。

  在这一点上,法家虽然屡屡说侠以武犯禁,说墨家不按规则,不按大乾律行事,但是每一次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认真办理,会理清所有头绪,并且基本上不会对这些豪侠定下死罪,而是多以流放。

  甚至,有一些深受墨家、儒家影响的法家子弟,会直接以鞭笞罚银了事。就是很多儒家的士子对此也很支持,并且以之注解经典,搞了一套复仇理论。

  朝廷对于这一套复仇理论也是认可的,这是基于广大劳苦百姓最朴实的认知来理解的。就像当年大乾皇室于关中百姓定下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见义勇为不会强制要求你一堆规定,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去想这么做会不会让施暴者受伤、死亡的问题。在大干的法律中,最优先考虑的是受害人的生命以及其他人的生命,最后才是施暴者的生命。

  “陛下,这天下总归是有更多人心怀天下,胸有大义的。”丞相晁错微笑的说道。

  在他看来,皇帝现在成长的很快,已经完全可以处理各种政务了,这也让他放心了。

  “这是丞相的功劳。”王承笑道,大乾兴盛至今,从他父亲那时代就已经感觉到了大乾天命开始走下坡路,现在大乾再次兴亡,乃是皇室和丞相一起抬著大乾天命往上走。

  天命上升,那就是诸事皆顺,是时来天地皆同力。天命下降,就是事半功倍,天命消失,就是运去英雄不自由。

  现在的大乾正处于天命下降的时候。

  当然,还有一句话叫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很多时候,人都在说,人力胜天,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到逆转天命的人没有几个。真实历史上,想要逆转天命的诸葛武侯算一个,其心性坚毅,才智高绝,呕心沥血,几乎是做到了极致,但是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

  无法挽救坠落的大汉。

  张居正同样算一个,为了延续大明天命,一力推行变法,但最终却是人亡政息。这些人每一个都称得上天纵奇才,可最终都没能成功。

  当年的先祖文王同样逆天而行,邦周天命如同煌煌大日横空,殷商天命终结,而先祖文王却能够重立乾坤,再续大商。

  后来更是护佑淮国一路成长,终结了邦周天命。

  王承在得到丞相认可之后,很是高兴。接下来晁错又向他汇报了这段时间的施政,一直等到宫门将要落锁的时候,才离开皇宫回到自己的府邸。

  等回到家中之后,晁错也彻底松了口气,在他看来,天子已经不需要他再教导什么了。这段时间他一直担心变法中断,担心自己死后变法被推翻,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

  晁错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只是这一睡却再没有醒来。

  第二天早上,丞相府众人都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往日里丞相每日都早早醒来,今日却到现在没有声音,于是其子晁补进去问候,连续叫了两声都没有动静,心中突然升起一阵不妙,连忙上前查看。

  只见晁错静静的躺在床榻之上,神态安详,宛若睡著了一般,但是脸色却苍白暗淡。

  当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结果入手冰凉,父亲早已死去多时了。

  “父亲!”晁补痛哭悲鸣道。

  很快整个丞相府都知道丞相薨逝,顿时哭声一片,与此同时,前往皇宫报丧的使者也来到了上阳宫中。

  正在处理政务的王承得知丞相晁错薨逝,整个人瞬间呆住了,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大声道:“胡说八道,昨日丞相还与朕在宫中商议国家大事,怎会无辜薨逝?”

  “陛下,丞相昨夜回家之后,于梦中薨逝了”那使者痛哭流涕道。

  王承呆呆愣愣自从他登基改元灵凤,就是想要借助玄鸟美好的寓意来推行变法,可如今不过两年时间,丞相晁错就薨逝了,推行变法最为重要的人死了,难道天命真就如此难以逆转吗?

  王承只觉得心中一疼,一口逆血张口喷了出去。

  “噗”

  整个人瞬间感到一股无力感,身形摇晃就要摔倒。旁边的内侍大惊失色,连忙将其扶著坐下,并且大声喊道:“太医,快传太医!”

  王承坐下眼神重新汇聚,当即痛哭道:“丞相啊!何故如此急切离朕而去”

  等到太医匆匆赶来的时候,王氏众人也纷纷来此,对王承的状况担心不已。好在太医进行一番诊疗后发现,皇帝的身体是忧心过度,一时情急所至,以后只要好好调养,就没有什么大碍。众人这才放心。

  丞相刚刚薨逝,若是这个时候皇帝再出现问题,那这天下可真就要乱了。短短时间,大乾皇帝丞相薨逝,天下定然动荡,而变法就再无法推行了。

  再加上先帝崩逝不过两年,再崩一位皇帝,朝纲不稳啊。

  “陛下,为大乾江山社稷,为诸夏,为我王氏一族,还请保重身体啊!”大宗正忧心忡忡道。

  “宗伯,朕会保重身体的!”王承微微笑了一下,然后说道:“丞相薨逝,乃是为我大乾殚精竭虑,其身后之事就交给太子去办吧。”

  “恒儿。”

  “父皇,儿臣在。”一名十四五岁的英俊少年上前。

  “你去和大奉常一起,去办理丞相身后哀荣。”

  “唯。”

第549章 明争暗斗

  丞相晁错的薨逝是非常突然的,突然的朝廷上下都来不及反应。丂卄而这个时候正是朝廷变法革新的关键时期。

  天命岂是那么容易就逆转的?

  晁错推行改革之法,看上去让大乾生机勃勃,似乎已经渡过难关,再次开始崛起。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次的改革除了最后的分封开拓贵族外,其他的部分基本上就整顿吏治,打击贪腐。

  开拓贵族这套制度还没有完善,虽然暂时解决了大乾人多地狭的问题,但是同样也会造成开拓贵族尾大不掉。

  原本晁错是准备等这些开拓贵族实力再壮大一些的时候再持续推进改革,可是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两位主持推动变法的主要人物过世,这也让朝廷中的变法革新派实力大损,虽然王承同样支持变法,但是没有晁错配合,变法的难度要提升数倍。

  晁错的葬礼举办的很隆重,在晁错走后,大乾朝堂中暂时没有第二个能够有如此能力的改革派。

  或许有几位大臣能力不错,但是他们也只是‘干臣’、‘能臣’,他们没有那种视死如归,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毕竟变法者的下场只有两种,一种是成功,全身而退,另一种是失败,身败名裂,当然还有一种是成功后,作法自毙。

  只不过自从王氏立国之后,还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这么干过。皇室的道德底线出乎意料的高,还没有干过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情。

  变法革新几乎是要和天下勋贵、官宦世家、豪强为敌,不是谁都愿意去做的。

  王承提拔了几个官员,开始替代以前的官员。在没有了晁错帮助推行变法的情况下,王承开始挑起变法的重担,亲自主持变法推进。

  王承再一次加强了绣衣使的权利,同时增加了绣衣使的人数,对天下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控,加下来又增加了巡查御史的数量,想要凭藉更为严苛的审查来推行变法。

  因为没有合适的丞相人选,王承也担心任命新的丞相后,其并不愿意全力推行变法,到时候反而更加麻烦。

  丞相在大乾乃是第一高官,朝廷一半的政令都需要丞相来处置。

  因此一旦丞相不支持变法,王承面对的苦难就呈几何倍上升,在没有找到志同道合,才能卓著的人之前,这个丞相之位还是暂时空置好了。

  不过没有了丞相帮忙处置事情,那么王承需要面对的情况就要变得非常做。

  好在有内相和副相,在两人的帮助下,王承开始顺利处理政务,并且推行改革。

  大乾朝廷中,原本看到先帝和丞相在短短两年内崩逝,这些国中的勋贵、豪强还隐隐有些期待,想著变法可以中断了。

  结果没想到,皇室的变法的决心如此大。

  王室的决心当然很大,因为王室很清楚,若是大乾崩塌,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王氏一族,正如同当年殷商天崩一般。

  晁错逝去,大干的权力机构需要调整,在无数情势的裹挟下,他需要先稳定朝纲,理清脉络。王承的才能同样不算出众,但是有皇室众多人才帮忙,很快就重新掌握了朝廷。

  接下来,王承开始对变法进行调整,继续推行变法。真正著手推行变法,王承才算明白,这到底有多难。

  很多时候,上面已经有铭文规定了,但是基层的百姓却还不知道。朝廷让那些地方官员去宣传新政令,地方官员就将朝廷政令抄写一遍,然后派人去宣读。

  一些人故意将政令写的文采飞扬,花团锦簇,对于关键东西却是一笔带过。百姓听得雨里雾里不明就里。

首节 上一节 251/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