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79节

  对于齐国发生的事情,王骐并不意外。甚至这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在推波助澜。

  至于说为什么王骐不支持田氏取代姜齐一脉,一方面是因为君臣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若是田氏成功取代姜氏,会让齐国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毕竟若是田氏成功,那就相当于一个新兴的诸侯。而那些诸侯国只要不出意外,前面的几代都会是明君,而齐国地方千里,人口两百万,这样一个国家,只要君主贤明,很快就就会崛起,一个强大的齐国不符合淮国的利益,所以王骐选择帮助齐侯。

第165章 诸国纷乱,三家分晋

  齐国公室突然对国中的卿士贵族出手,并且将其中最强的田氏灭门。原本已经日渐衰落的齐国公室立刻声威大震。

  并且田氏的灭亡震慑了齐国之中的其他卿士贵族,这让原本也在侵蚀公室权利的卿士们不敢再侵占。

  虽然青苗贷没有帮助百姓减轻负担,但是也让齐国的国库充盈了,再加上有晏子的帮助,齐国在经历了内乱之后,开始渐渐强盛起来。

  齐国发生的动乱影响很大,经过邦周分封天下四百年,很多诸侯国的公室已经衰败,而国中卿士掌控大权。也有一些诸侯国国君和卿士贵族之间的争斗已经日益激烈。

  但是像是齐侯这种,直接先下手为强,将卿士家族连根拔起的却还是第一次。这件事情飞快在邦周诸国之间传播,其中有不少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要知道齐国有这种问题,难道其他国家就没了?晋国和鲁国有话说。

  齐侯诛杀田氏灭其满门的事情传来之后,晋国的卿族很是惶恐,他们又想起了晋景公时候,晋景公出兵诛杀赵氏一族,若不是韩厥相求,赵氏只怕就要被灭门。不过即便如此,赵氏也只剩下一个孩子。

  上一次是有韩厥相助,晋景公心软,留了赵氏一条血脉,可下一次呢?这让晋国的卿士感到不寒而栗。

  鲁国国相三桓之一的季桓将三桓领袖全部召集起来商议道:“齐侯诛杀田氏,灭其门,绝其子嗣,将其土地尽数收取。田氏做了什么呢?他是想要邀买人心,窃取一些公室的权利,但是他做的有我们严重吗?”

  “要知道咱们可是和昭公动手,并且将之驱逐出鲁国,我等联手执政,后来虽然因为阳虎之乱,我们的实力损失,不得不将权利交还回去一些,可国君会放过我们吗?”

  “若是国君先下手为强,我等的若是战败,下场会如何?”众人一阵沉默。

  “看看田氏的下场,子嗣皆死,血脉断绝,若是我们也败了,下场只会比田氏更惨。”

  众人听的心中发寒,他们在鲁国干的事情可是比田氏更恶劣,若是鲁公掌权之后,他们定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众人纷纷下定决心,当即国相季桓冷声道:“国君身体不好,听闻淮公有名医,过些时日是淮公生辰,带国君前往淮国进贡一番,顺便请淮公派医者诊治一番,这是我们忠臣应该做的。”

  在齐侯诛杀了田氏之后,过了一个多月,淮公生日,鲁公就和国相一起前往淮国,鲁公乘船从泗水而下,过淮河,经邗沟,直入长江。

  在进入长江之后,似乎是鲁国的造船技术不行,船只经不起大江之中的风浪,鲁公的坐船居然被被风浪掀翻了,鲁公溺亡于江中。

  鲁公溺亡,季桓悲痛欲绝,只能代替国君前往淮国,在为淮公祝贺之后,季桓率众回返鲁国,然后扶持仅仅只有两岁的公子登上鲁公之位。

  因为鲁公意外溺亡,鲁国的卿士们自请罪责,纷纷辞去官职,回到各自封地不再出门。而是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卿位。

  而除了鲁国之外,晋国的反应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晋国六卿制度让晋国的六卿实力飞涨,虽然经过晋景公打击,卿族实力衰弱,但是在晋厉公之后,晋国的六卿实力就快速增长,如今已经尾大不掉。

  现如今晋侯能管辖的区域就只剩下曲沃和绛城两个城邑周围数十里的区域了。至于剩下的土地都被晋国六卿,不对是晋国四卿所掌握。

  至于原本的六卿,已经在这些年的争权夺利中落败,被其他四卿所吞并。

  晋国四卿在看到齐国的巨变之后,心中也是起了别样的心思,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四个家族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可以说是不进则退。

  看到这种情况后,晋国四卿中最强大的智氏召集其他三韩、赵、魏三卿商议。

  “晋国衰落,数十年前,晋国也是天下霸主,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样?我觉得是因为晋侯衰弱的原因。”

  “我主张每一家都拿出一百里的土地和户口交给晋侯,这样就能让国家强大。”

  当然智氏这般说法,其他三家并不相信,现在智氏实力最强,掌握著晋国的大权,将土地割让给公室,说是让晋公掌控,可实际上呢?晋公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了,这些土地最后都是智氏在掌控。

  说白了就是智氏的实力增强了,而其他三家的实力削弱了。本来智氏就是最强的一家,若是同意了,智氏的实力就更强大了。

  三家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己的实力会下降,不愿意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并不齐心,并且韩氏已经先把土地和户口割让给了晋公。

  魏氏也惧怕智氏的强大,只能借著鼻子认了,将土地和户口割让给公室。

  等到了赵氏,赵氏族长觉得若是妥协下去,赵氏终究要被智氏所灭。于是直接拒绝了。

  这刚好落入智氏的算计当中,智氏在看到齐侯灭田氏之后,知道智氏已经到了选择的时候,若是不能更进一步,就会被其他人取代。因此想出这个计策,吞并其他几家。

  若是其他三家献出土地,智氏的实力就会继续增加,到时候攻灭其他家族不是难事,若是拒绝,那就拉拢另外两家攻打另一家,然后三家将其瓜分。到时候还是智氏最强,可以继续将剩余两家吞并。

  智氏当即就召集韩氏和魏氏,一起发兵攻打赵氏,赵氏因为景公灭赵一事,将家族居住的地方修筑的非常坚固。三家联军进攻一时间竟然无法将赵氏攻破。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赵氏暗中派人和韩氏魏氏联络。

  “韩公魏公,今天智氏强大而我等三家弱,若是我赵氏灭亡,智氏更强大,到时候韩氏和魏氏如何会是智氏的对手?”

  “恐怕赵氏灭亡之后,接下来就是韩氏和魏氏了。”

  韩氏和魏氏的家主本就不愿攻打,听了赵氏家主的话,顿时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就决定和赵氏联合,偷袭智氏。

第166章 思想碰撞,诸子百家

  晋国四卿之中,原本实力最强的就是智氏,按照通常情况下,应该是智氏兼并赵氏,然后吞并其他几家。但是强大的实力让智氏被蒙住了双眼,没有看到其中的危险。

  智氏带领韩氏和魏氏攻打赵氏,智氏作为中军,魏氏韩氏为左右两军,一旦韩魏反叛,智氏就面临两面夹击之势。

  果不其然,智氏攻赵,赵氏坚守,两年而未破,韩魏本就不愿,见此情形,心中也起了别样的心思。

  而此时赵氏前来,可谓是一拍即合,当即趁著夜色,韩魏两家开闸放水,淹没智氏营寨,韩赵魏三家趁势而攻,智氏大败。紧接著三家合力将智氏灭门,瓜分了智氏的封地。

  韩赵魏三家在攻灭智氏之后,顺势就将晋国其他的领地一起瓜分。三家一看既然智氏已经灭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将自立。

  韩赵魏三家向周天子进贡,并且请求册封为诸侯。周天子在看到韩赵魏大势已成,即便他不承认也没有什么影响,于是收了进贡,顺水推舟的承认三家为诸侯。

  三家分晋造成的后果比齐氏灭田造成的影响更大。原本就已经崩坏的礼乐彻底乱套了。

  卿士家族可以代替公室成为诸侯,这番操作,一下子让天下间其他的卿士家族蠢蠢欲动,同时也让诸侯公室心惊胆战。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邦周诸国之中,诸侯公室和卿士家族之间连续爆发了十几次动乱,天下一时间竟然到处都是战乱。

  秦国觉得三家分晋后,东出的时机到了,于是就统帅大军进攻函谷关,只可惜函谷关地势险要,即便三晋分家,秦国也占不到丝毫便宜。

  残酷的战争彻底将所有的礼义廉耻扔到了垃圾堆中,天下纷乱的让淮国成了少有的安定之地,看到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民众亡于战乱,不少心怀天下之士想要找寻让天下恢复安定的方法。

  淮国学宫因此吸引来了大量求学之士,这些人或是想要让天下恢复太平,或是想要富国强军,或是想要推行自己的理念,于是纷纷前来学宫之中,想要找寻答案。

  诸夏思想大辩论就在这种情况下于淮国学宫之中爆发开来。随之就是大量各种思想学派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学宫之中,因为老子和孔子先后担任过祭酒,因此学宫之中多有老子门徒和孔子门徒,再加上淮国本就是法家发祥地,因此三家的门徒数量最多,再加上思维碰撞之下,一些其他学派的产生。这让学宫之中很是繁荣。

  子珏当初设立学宫,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愈发壮大,而思想的碰撞,学派的产生,也为子珏提供了大量气运,这种情况即便是子珏当年也是始料未及的。

  此时学宫之中,两拨人正在激烈的辩论著,双方对于当今天下战乱的看法完全不同。

  一方乃是孔子门徒,此时正大声阐述著自己的观点:“天下纷争不断,乃是礼乐崩坏,那些诸侯无信,卿士无义,僭越礼仪,如此才让天下大乱,诸侯相攻,甚至卿士做大,取公室而代之。”

  “若是天下人都遵守礼仪,各自安好,焉会如此吗?”

  旁边的道家门徒听得此言嘲笑道:“自周公做周礼四百余年,分封天下周礼推行,可天下有安定之时吗?”

  “况且破坏周礼者何人也?周天子也,天子尚且不尊周礼,更遑论让天下人遵守,此乃违背人之本性也。如此看来,礼乐崩坏,乃是天下臣民共同的意志,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岂是你一人可阻挡的?”

  “那按照你说的,就不管不顾,让其顺势发展,愈演愈烈吗?届时天下大乱,纷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这就是你所谓的顺其自然吗?”儒门弟子纷纷嗤笑道。

  “当用法来约束!”旁边的法家学子直接说道:“邦周自创建以来,诸国信奉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殊不知赏罚不明才是取祸之道。百姓卿士只需谄媚国君即可。”

  “若要天下安定,当用法约束之。”

  “赏罚分明,论功行赏,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人心不敢越距,天下乃安。”

  儒生笑道:“若是伱父犯法,你如何做?”

  这名法家士子当即说道:“父若犯法,自有法可为,不可隐瞒,子需立功以赎其罪也。”

  儒生嗤笑道:“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知养育之恩,汝做法至此,禽兽不如也!”

  听到儒生此言,学宫之中的法家士子被激怒了,纷纷指责道:

  “晋国屡次匡扶周室,乃是周室血脉姻亲,如今三家分晋,周室册封卿族为诸侯,这就是你所谓的亲亲相隐?这就是你所谓的周礼吗?”

  “况且,你来学宫之时,还是晋人,今晋国亡于韩赵魏三国之手,你现在还能如此堂而皇之坐在学宫,真是厚颜无耻,既然讲究周礼,家国破灭,怎么不见你们这些儒生前往殉国?”

  按照儒家的理念,家国父子乃是重要理念,乃是礼乐根基,晋国之事认真讲述,他的确理亏,一时间狼狈不堪。

  其他儒生辩解道:“天下有贤明国君,又不贤明的国君,我等虽有报国之念,奈何国君却不用之。”

  儒家虽然推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义务是双向的。只是儒家这一套对于人的道德要求太高,若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高的道德标准,那天下的确可以大治,只可惜这终究只是妄想。

  法家的观念更适合当今天下,法家有明确的立法,对错分明,赏罚分明,有功赏有过罚,公开公平,用来统治也更容易被接受。

  当然法家也不是没有漏洞,那就是君主高于法,君主的意志可以更改法律,若是君主贤明,自然不会去肆意更改律法,可若是君主昏庸荒唐,那么法律也就再也无法保证其公正公平合理了。

  学宫之中纷纷扰扰,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列国的脚步,天下依旧纷乱。

第167章 楚国

  淮国学宫之中,这样的辩论已经出现很多次了。而原本只是法、儒、道三家学说,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演变出来更多的学派。

  法、儒、道在学宫之中是人数最多的学派,但是自从孙武子横空出世之后,兵家就如同一颗彗星般崛起。特别是在其统帅一万五千人,攻破郢都,擒杀楚侯之后,更是威震天下。

  因此世人谓之:提万五之众,横行天下,而天下莫能与之当者,孙武子也。

  孙武虽然没有担任过淮国学宫祭酒之位,但是在淮国其地位之高,便是学宫祭酒也不如。

  孙武一直担任淮国上将军,淮阴君,在一战破楚郢都之后,孙武子就很少再领兵作战,更多的时候则是在撰写兵书,准备将其一生所学,一生所悟撰写为一部兵书。

  有时候也会来学宫讲学,或者带军讨伐山越。但是这些实际上都是孙武在培养后来的兵家弟子。

  兵家弟子在学宫之中的地位很特殊,即便是喜欢辩论的名家,也不会去和兵家争辩。因为兵家更信奉实践,你辩驳赢了又如何,兵家更喜欢以理服人。

  学宫之中,第一大学派乃是法家,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淮国乃是法家发祥地,自从‘子珏铸刑书’之后,法家就在淮国生根发芽。

  特别是淮国使用法家之术,立国之后一直鼎盛不衰,让法家子弟坚信,此乃强国之道,因此在和儒家学子辩论的时候,占尽优势,经常辩驳的儒学士子哑口无言。

  儒学士子一个个口若悬河,描绘推行礼乐的好处,然后法家士子就会来一句,既然儒家学派如此好,那可有君主愿意推行儒家礼乐王道?

  然后儒学士子便有些尴尬,随后就会说:儒学乃是礼乐王道,什么圣王在世,什么礼乐崩坏之类各种理由,于是学宫之中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亦或者法家学子被问诘想不出如何回答之后,就会说我法家之道是已经在淮国推行的,已经得到验证的强国之法,你们的学说有哪一家得到诸侯国的验证?

  对方就是再能辩驳,辩论无双,也就如同是吃了苍蝇一般难受。任你嘴上说出花来,也不如事实摆在眼前。

  学宫之中,能和法家一样兴盛的就是儒家了。毕竟儒家所描绘的世界,与他们的追求看上去实在太美好了。当然因为这一点,儒家没少被道家和法家攻击,说他们是在画饼。

  天下纷争不断,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强国之道。齐国则是将管仲的学说翻出来,想要结合管仲之术再兴齐国。韩赵魏现在正处在兴奋期,刚刚化家为国,让韩赵魏还有些不适应。

  对于强国之法最渴求的,则是刚刚被淮国暴打一顿的楚国了。楚国被攻破国都,国土损失三分之一,虽然在秦国的帮助下,逼退了淮国,但是人口土地损失惨重。

  楚王现在很是忧虑,特别是淮国在东迁金陵之后,楚国的压力一下子都大了。

首节 上一节 79/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下一篇: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