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207节

  本来这种支流其实不比运河窄,可运河是固定在二十多米宽度,而这样的天然河流有些宽的能有百米,窄处只有十多米甚至几米,偶尔发生这种情况就很难过去。

  所以船只前进不得。

  如果要绕道的话,就只能退回运河,从永城去临涣县,再顺着浥水逆流而上前往谯县。

  这显然要饶个大远路,不值当。

  因而最终只能选择相信官府的行动效率,尽快组织人手将侧翻的船只拖出来,疏通航道。

  “看来今天是走不成了,就先在附近的村子里逛逛吧。”

  赵骏抬起头看了眼天色,天空灰蒙蒙的,最近几天下雨了,春雨如油,滋润着大地,让整个世界都变得阴沉沉起来。

  不过现在其实还早,大概是下午两三点钟的样子,只是离酂县有段距离,一来一回报信加上组织人手,估计得一天功夫,所以肯定是走不了。

  但在船上枯等也不像个事,就干脆下去走走。

  赵骏一声令下之后,大船就放下小舟,江大郎、黄三郎等护卫,十多个人保护着他上了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附近恰好有个河滩,因为还在下小雨,众人都打着伞到了河滩上,地面湿滑泥泞,透过小坡上绿油油的树木和草丛,隐约能看到一栋房屋。

  河滩想来是经常有人过来,一条小路往坡上去,等上了坡,前面就一览无余,就看到不远处就是一个村落,有丘陵小山,有沃野农田,村寨密密麻麻的房屋紧凑,堪比一个小镇的规模。

  正是春耕之时,不少农人正在旱田苗圃间耕作,培育秧种,照料稻苗,等五月麦子收割,再插入水田里去。

  淮南地区自宋代开始就已经以水稻种植为主,甚至不止淮南,连河南都是如此,史料载“山水之郡,最为京西鱼稻子之乡。”

  京西北部地区的水稻种植,大多都是在北宋时推广种植的。京东地区,各州种植水稻的较多。

  赵骏走在田间乡道,四处观看。

  从侧面田埂里走出来一老农夫,见到十多个人有些畏惧,想绕开些走。

  赵骏迎了上去,笑问道:“老丈,这是要去哪儿啊?”

  老农夫见赵骏打扮利落,周围还有十多个带刀护卫,以为是差人,便忙道:“官人,小老儿刚从田间做活,准备回去歇息歇息。”

  “哦。”

  赵骏笑道:“我们是过路的商人,因前面船只侧翻,不能过去,便下来走走。恰好口渴,若老丈方便的话,能否容许我们去家中坐坐,我们愿意给些铜钱。”

  说着向江大郎使了个眼色。

  江大郎会意,从怀里掏出二三十文要递过去,老农夫忙道:“原来是几位员外,用不了那么多,用不了那么多,就喝几碗水而已,几位员外跟小老儿过来便是。”

  其实老农夫还是能察觉到异样,老农夫虽然常年待在乡间,可年轻时候也曾经闯荡过,有些见识。

  一看对方穿的衣服,拿的刀具,显然不是商人所能够拥有。

  尽管宋朝立法禁止民间私藏兵器——跟其他王朝一样,但这里的“兵器”,有一个限定,是指“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

  至于“弓、箭、刀、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听有”。也就是说,民间私人是可以合法持有弓、箭、刀、楯、短矛。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孙羊正店”旁边就有一家武器店,有一个大概是顾客的人正在试挽一面大弓。

  显然,弓箭等武器是公开出售的。《水浒传》中,许多好汉都是带着一把朴刀走江湖的,因为朴刀也是民间可以持有的武器。

  问题是正常商人出门也不敢堂而皇之地带那么多刀,一般也就是哨棒一类。而且对方衣服里鼓鼓囊囊,看着像套了内甲,这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被抓住是要砍头的。

  但对方那么多人,如果真是什么亡命之徒显然得罪对方也不是件好事。反正这里周围村寨连成片,河道上又有那么多商船,他家就在河边不远,若真行凶的话,喊一嗓子,整个村子的人都会来,老农夫倒也不怕。

  当下他就带着赵骏去了自己家。

  他家在村子外的小河边,是赵骏行船的那条河的支流,旁边就是村寨,四野农田,不少农人行走在乡间,虽然下着毛毛小雨,却也是一番“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味道。

  赵骏跟着老农夫去了他家,院子里就只有一名老妇人,说是长子成婚分家,住在村东,次子在县城做工,家中只有老夫妻一对。

  喝了水之后,老农夫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赵骏也只是坐在那与他们拉家常,问问去年收成怎么样,家中有什么困难,本地的官吏有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的勾当。

  因为摸不准赵骏的底细,老农夫也不敢多说,只是说去年风调雨顺,收成还行。县官老爷秉公办案,差役也很好。家中除了次子未成婚之外,倒是并无困难。

  这样的话赵骏这些天听了许多,有些是真,有些是假。比较多的假事就是县官办案的事,之前在应天府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说县官老爷的好话。

  他们一般没怎么受到欺压,毕竟一个县那么多人,县里的官员、地主、衙役不可能人人都欺负过。

  哪怕他们知道官员是贪的,地主是坏的,衙役是黑的,他们也不敢在不知底细的外人面前畅所欲言。

  只有那些真正受到过欺压的人才会跟人抱怨。

  就像在应天府,遇到过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地主。

  此人姓于,跟另外一位姓李的地主发生了冲突,恰好于地主的老婆抱着儿子在,李地主拿着哨棒要打他们,于地主的老婆本想吓唬一下他,举起孩子喊,你有种就打?

  结果那李地主还真就一棒子下去,把孩子给打死了。

  这下那于地主哪里罢休?

  立即报官。

  可这位李地主跟宋城县里的肖主簿关系好,私下打点了一番,那主簿竟然伪造了两家私下和解的契约,向上级汇报说两家已经和解,蒙混过关。

  当时县里的县令一类官员都是流官,往往担任没多久就会被调走,主要事务办理人是县里的胥吏,然后除了特别大的县设县丞以外,一般县都是由主簿以及县尉来协助县令办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簿基本上已经在县里属于二号人物,普通百姓连县令的面都见不到,案子就这样被判决为和解了。

  于地主散尽家财,四处求告。可由于没多久当时的县令被调走,加上原本县级司法系统就混乱,受贿、渎职、索贿层出不穷,连负责审案的官吏以及文书都不见了,直接造成了这桩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要不是赵骏从已经因为此事而家道中落的于地主嘴里知道,然后写了劄子,要求政制院立即下达政令,让京东西路提刑司立刻马上彻查,此案怕是永远都无法昭雪。

  所以作为一个陌生人,想从地方百姓嘴里问出点什么东西来,其实也不容易。

  两个人随意聊了些家常,赵骏见问不出什么东西,没多久就准备告辞。

  便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撕心裂肺地叫声:“周家人,你们不得好死!你们不得好死!”

  那是个女声尖叫,充满了仓惶和愤怒,宛如被关在笼中。

  伴随着这叫声,外面还传来别的声音“怎么让她把布条吐出来了”“快塞回去,塞回去”“别让她乱喊。”

  赵骏连忙说道:“出去看看。”

  众人立即出了院子,就看到从村子里走来一队人马。

  他们抬着一个猪笼,笼子里关着一个女人,此刻那些人正把猪笼放在地上,然后手忙脚乱地把那女人原本吐出来的布条给塞回去。

  很快那女人又被堵住了嘴,那些人抬着她继续前进,向着赵骏他们这处院子的小河边方向而来。

  “造孽啊!”

  老农夫也跟在他们身后出来了。

  赵骏忙问道:“老丈,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周家人干的糊涂事啊”

  老农夫叹了一句,又有点讳莫如深,只是说道:“阿霞是个可怜的女人,嫁给周家真是作孽了。”

  “那看来里面有冤啊。”

  赵骏皱眉道:“大郎,去把人拦下来。”

  老农夫忙道:“员外,切不可鲁莽,这里面涉及的是王家。”

  “王家?”

  赵骏笑道:“管他什么王家还是皇家,我这个人向来喜欢多管闲事,这事我管定了。”

  说着一挥手。

  江大郎等人便应声冲了出去,拦在了道间,不允许对方过去。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七章 配女儿骨

  江大郎几人冲到道上,将把抬着女人的队伍给拦了下来。

  他们一个个腰间挂着朴刀,凶神恶煞,让那些抬猪笼的人惊疑不已,一个个站在原地不敢贸然行动。

  双方僵持了几秒钟,一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走出来说道:“你们是什么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

  赵骏越众而出,皱起眉头道:“光天化日,你们要把人浸猪笼?”

  汉子冷笑道:“此人不守妇道,自有宗法处置。你一个外乡人别多管闲事,小心牢狱之灾。”

  “呜呜呜呜呜!”

  听到这汉子的话,猪笼里的女子不断发出呜咽声音,拼命摇头,眼泪止不住地流。

  赵骏见此情形也懒得废话,挥手道:“救人。”

  “蹭蹭蹭!”

  十多名精锐禁卫军拔出腰刀,将他们团团包围起来。

  江大郎把刀指向那汉子道:“蹲下!”

  对方人数也不少,有那么七八个,两个人抬猪笼,其余人跟着,皆是精壮汉子。

  但面对禁卫军,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在那闪烁着寒光的刀刃逼迫下,一个个纷纷蹲在地上,猪笼也被放了下来。

  赵骏走过去,此刻黄三郎将猪笼打开,拔掉女人嘴里塞的破布,女人能发出声音,第一时间嚎啕道:“谢官人救命,谢官人救命!”

  “怎么回事?”

  赵骏问道。

  “是不得好死的周家把我卖给了王家配女儿骨!”

  那个叫阿霞的女子哭喊着。

  赵骏先是一愣。

  随后一股强烈的怒意直冲天灵盖!

  这配女儿骨在后世有另外一个说法——配冥婚!

  自商周时期,就有这种为亡子配冥婚的习俗,曹操就曾经给曹冲聘甄氏亡女,操办了一场阴冥婚事。

首节 上一节 207/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下一篇:大军阀:帝国二世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