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 第164节

  事情要说到这里,也算告一段落,出来也有一段时间,刘备也牵挂京兆地区的农桑。

  不过张和这边,却是说要留在洛阳一段时间。

  问能不能,入秋以后才回去,顺便帮忙协管一下洛阳的防务,以及重建工作什么的。

  刘备看了看张和,最后点头答应下来。

  此战张和算首功,可惜就陛下的情况,也没办法给他什么封赏。

  别说是他,其他人的封赏也成问题。

  刘备更清楚,从今以后,钱粮物资什么的,都要自己解决,朝廷不会再给他任何帮助。

  自己治理地方,赚到的钱给自己发俸禄。

  正常来说,还有一部分的钱粮要上交朝廷……

  傻子才会上交,这不资敌么?!

  刘备心系大汉归心系大汉,可人到底不傻!

  把董卓养胖,回过头来打自己,何苦来哉?

  “要不要我多留点人手给你?”刘备询问。

  “我留在这里的主要目的,是把兰台一些书籍誊写下来,运送回去而已。”张和摇了摇头。

  “难得,达道以前可是不爱看书的。”刘备打趣。

  “这天下一天未平,这兰台东观,难免还要再一次遭灾。这次我们把书追回来了,谁知道下次会怎么样?不先把这些可能已经是孤本的书誊写一份另存,到底是不放心。”张和回道。

  或许诸子百家的书,在民间还散落一些,只是随着兵荒马乱的,大概也会逐渐失传。

  最大最完善的图书馆就在这里,自己不趁着资料还算完好,抄写一份放在后方,难道还要等它彻底被毁,才后悔当初为什么没那么做?

  第二天,刘备带着卢毓返回凉州,倒是伏完出面,把他三个幼子托刘备一起带去凉州。

  洛阳的情况不太好,很难说会不会再发生兵乱。到时候一家都在这里,不给人一锅端?

  留下三个年长的,协助自己就可以,其他幼子都送走才是正理。

  正常是要送回琅琊才是,奈何不出所料的话,各地都不太平。

  他拿不出足够的人手护卫,还不如送去长安,甚至是凉州,好歹安全一些。

  倒是张和,私下看了看锦盒,确认的确是传国玉玺之后,才小心收藏起来。

  有这个东西在,以后刘备登基也算‘名正言顺’。

  却不好现在给他,不是谁都能对这玩意无动于衷,就算刘备能淡定,下面的人未必淡定。

  就说历史上,曹操称王,下面的臣子劝得厉害,为了安抚人心,刘备也只能当汉中王。

  随着曹丕称帝,传汉帝已死,再加上群臣不断劝进,刘备不得已称帝。

  这东西若是落在刘备手里,藏起来还好,若是传出去,怕劝进的人可不少。

  现阶段群雄割据的局势还没那么明显,天下还没有彻底乱起来,先藏起来比较好。

  倒是在招募人手,过来制作竹简,同时誊写书籍的时候,伏完家唯一的女儿伏寿过来帮忙,只说张和也没说女子不能过来帮忙。

  张和的确缺人手,就允许下来。

  期间才知道,伏寿是伏完的庶女。

  这倒是让张和有些讶然,未来的伏皇后,是伏完的庶女?

  伏完也算是儿女满堂,不仅有六个儿子,还有五个女儿。

  要说也有嫡女,只是年纪不过五岁。

  若刘协要选妃,年纪相仿而言,伏寿这十五岁的少女,才是最合适的。

  说合适,实际也大了刘协足足五岁。

  难说,说不定是适龄的两三个女儿都送去选,刘协因为缺乏母爱,就认准了大他四岁的伏寿,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就张和接触下来,这年仅十五岁的少女,却给人一种信得过的大姐姐的感觉。

  当然,是对孩子而言……对张和这年纪,只能说成熟稳重,能让人把事情都交给她。

  “将军!天牢那边,救出来几个士人,其中有颍川荀攸,希望能见将军!”有士卒来汇报。

  “哦?荀攸居然在天牢,这是什么意外收获!”张和大喜,立刻过去。

  不会吧,不会吧,真有人觉得意外收获是伏寿的?好吧,这也算,只是当然没有荀攸重要啊!

  故意设定伏寿的年龄大点,原因大家都懂。其实大点或许更好,毕竟就是这年龄差,就刘协从小缺乏母爱的样子,看到十五六岁的伏寿,立刻有种对母亲的依恋,自然而然的,她就入宫当了皇后,这样设定很正常吧?

  另外《后汉纪》里面伏寿是刘华的女儿。而《后汉书》里面是庶女。

  很难说哪个对哪个不对,从张和的利益出发,那自然要设定是庶女。

  玉玺真不好立刻给刘备,主要担心事情泄露出去,刘备忍不忍得住不称帝姑且不说,下面的人会不会劝进难说。

  反正局势到达一定程度,说不定劝进的人就不会少。

  尤其刘备还是汉室宗亲,又有传国玉玺,当皇帝也就名正言顺……

  不得已,主角只能代管一段时间。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最后,今天开始就是新的一个月,上架后的第一个月,感谢各位的陪伴!这个月,希望大家也能一直陪伴下去。

  我争取尽量避开毒点,当然水无法避免。

第191章 荀攸投效

  要说刺杀董卓的行动派,可不仅仅是袁绍和曹操。

  在董卓专权期间,荀攸也联络议郎郑泰、长史何颙、侍中种辑和越骑校尉伍琼,意图行刺董卓。

  正史是董卓迁都长安后的事情,不过历史可能发生某种偏差,他们提前行动。

  唯独结果和历史一样,事情败露,何颙、荀攸入狱,期间何颙忧惧自杀,唯独荀攸淡定自若。

  董卓走得急,顾不上天牢的犯人。

  或许在他看来,天牢里的犯人死了也就死了。

  “这两天忙着整理兰台藏书,未曾关注天牢情况,还望公达不要见怪。”张和命人把荀攸接出来,给他专门准备换洗的衣服和食物。

  后者也是洗漱完毕,简单吃了点东西,才过来与张和见面。

  “此事不怪府君,天牢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地方,正常也不会有谁去关注。”荀攸回道,“此番能击败董卓,刘使君与府君当为首功!”

  荀攸在天牢,在呼救成功之后,第一时间就询问外面的情况。

  董卓北逃,这多少有些可惜,不过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

  就是有些奇怪,张和似乎听说过自己,看着还很熟悉的样子。

  自己呼救,巡逻到这里的士卒不敢擅自释放。

  无奈之下,想着请他们的主官过来,或许能解释一二。

  没想到张和听说是自己求见,不仅立刻释放自己,还专门准备换洗的衣服和饭菜。

  “荀氏八龙天下闻名,公达更是二代的佼佼者。”张和笑道。

  可以选择的话,他更希望是荀彧,毕竟刘备麾下,缺的就是个治政的能手。

  田丰是文书和政务方面的人才,可要论发展经济、稳定生产和保证补给,荀彧更加出色。

  相比之下,荀攸是个法制方面的人才,把儒皮法骨玩得很明白,该说不愧是荀子的后人。

  擅长谋略,治政安民方面可能就略有不足。

  想到这里,张和都有些想笑,刘备麾下不知不觉已经有许多顶级的人才,遇到荀攸自己居然还开始品头论足,甚至有些嫌弃起来。

  荀攸此刻却是有些了然,比起自己,叔祖辈的荀氏八龙的确声名在外。

  至于他,也只是何进掌权期间,为了培养班底,从各地招揽一批士人来洛阳,充为郎官。

  可惜没多久何进出事,不过董卓忙着接管洛阳,再加上有一部分官员辞官,也缺乏人手。

  何进的旧部,他都收编了过去,更别说何进征辟的这些士人。

  有人辞官回去,少数如荀攸等人留下,却不是依附或屈从董卓,而是另有谋划。

  张和此刻却是有些好奇,荀攸为何会在天牢里面。

  细问之下,才意识到历史提前发生了。

  不过若非如此,怕自己也遇不到他。

  “如今公达获释,以后又该何去何从?”张和询问。

  “陛下落入董贼之手,这郎官不当也罢。”荀攸摇了摇头,“某打算返回颍川老家,专心再读几年书便是。”

  你读个屁的书!张和在心里吐槽道。

  今年荀攸都三十四岁,正是事业心最旺盛的年纪。

  再回去读书几年,都要到四十岁了,难道还要学程昱,五十多岁才出仕曹操?

  “哪里,要说读书,不说这兰台的藏书,张某家中藏书也不少。正好大哥麾下也缺人手,毕竟凉州那旮旯,武夫多文士少……不知公达,是否愿意屈就?”张和主动邀请。

  要说荀攸算是荀氏旁系,资源可没有荀彧那一脉多。

  否则也不会三十多岁,才因为何进的关系成为黄门侍郎。

  颍川荀氏,可以说是在荀淑开始起家,又以荀淑的八个儿子,闯出颍川八龙的名头。

  只是为了避免卷入党人和阉人之间的争斗,八人最终选择隐居。

  既然远离朝堂,那么空有名望,却少了点权力,资源也只能向少数几人倾斜。

  嫡系子弟都得不到多少资源,荀攸乃荀淑之兄的曾孙,算是荀氏旁系,资源更少。

  如今陛下被董卓裹挟,天下有大乱的迹象,走正规途径出仕,显然会更难。

  若群雄割据,逐鹿天下,那么选一明主投效,就成为必然。

  以荀氏的体量,少不得要各方押注。

首节 上一节 16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霍去病,大破匈奴,被周姐直播

下一篇: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