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私房钱被娇妻李秀宁曝光

大唐:私房钱被娇妻李秀宁曝光 第112节

崔君肃告诉大家:“要是跟从元帅违抗皇帝的诏命,必定被人上奏皇帝,我们都得获罪。”

诸将恐惧,都要求返回。来护儿才接受诏命班师。

隋炀帝杨广从怀远镇班师回朝。邯郸贼帅杨公卿率领部众八千人抢劫车驾后面的第八队,抢走飞黄上厩的马四十二匹而去。

隋炀帝杨广受到了惊吓。

随后隋炀帝回到了长安。

他以高丽的使者及斛斯政祭告太庙,仍然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觐见。

结果人家高句丽王高元根本就是假投降,意然不来。

于是隋炀帝杨广下令将帅们准备行装,打算再次大举进攻,但最后未能成行。

一切都如卢枫所预料的那样,大家都极为佩服,敬若神明。

不过,有个疑惑荡漾在大家心头。

有人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杨广非要三征高句丽呢?”

其他人纷纷说道:“还能为了啥,昏庸无道吧!”

“因为他爱好杀戮罢了!”

“我倒觉得,他是想要为了消耗关陇门阀势力!”

卢枫摇摇头:“都不是,你们想,以前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曾经想要征伐高句丽啊!

至于是不是要打击关陇门阀,这个说法也有很大的问题。

杨广自己就是关陇贵族出身,再怎么无私的皇帝,都不可能这么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征高句丽,打仗的又不是关陇贵族子弟,甚至连他们的私兵都不是,而是百姓子弟,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那些寒门子弟做了炮灰。

仅仅从从这两点来看,虽然上面说到的理由很高尚,实则毫无根据,甚至是胡乱推测而来的。”

当时就有人忍不住说道:“既然如此,那么,真正让杨广三征高句丽,想要消灭这个国家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卢枫说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对高句丽这个国家有个了解。

高句丽是位于东北的一个国家,曹魏时期由于中原内乱,高句丽趁机迅速发展;南北朝时期,中原混乱割据,此时的高句丽在好太王的统治下,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这样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稍微有政治意识的人,都嗅出危险的气息,而翻开史书,果然,在它从发展到进入鼎盛时期的过程里,和中原也一直有冲突。第一次与中原王朝的正面冲突便是曹魏时期,处于发展上升期的高句丽,联魏攻辽东,却又终止与曹577魏合作,突然偷袭曹魏政权辽东西部地区,侵寇之仇让魏国派毋丘俭东征,这一战差点让高句丽遭受灭顶之灾,吓得其四十余年战战兢兢,对中原王朝毕恭毕敬。

至于这第二次大规模的对高句丽的远征,就发生在本朝,这时的高句丽经过对周边小国的蚕食鲸吞,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一个

大国,疆域东西长达2000里,南北达到了1000多里,可以说当时高句丽已然成为了除了大隋以外最强大的东方国家。

高句丽的壮大显然引发了大隋的担忧,作为一个受中原王朝册封的藩属国,高句丽本该每年向中原王朝进贡并且服从中原王朝的安排,可是此时的高句丽却不断扩张领土,甚至威胁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一带的安危。

而且,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疼,对隋朝的臣属要求时常阴奉阳违。

在突厥南下,东联高句丽,西联吐谷浑。渐渐的这些异族政权对咱们隋朝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在这些异族政权的威胁下,隋朝内部只要有稍许动荡,都有可能引发异族的进攻。这一政治联盟的形成,对于大隋王朝来说可以算是极大的挑衅了,在文帝和当今陛下看来,朝贡体系下天下的中心只能是隋朝,并且中原地区周边的各异族政权大多都和中原王朝属于宗藩关系,但此时他们却依附于另外一个国家,这严重破坏了总犯体系,使隋朝在天下领导者的地位有所下降。

而且,高句丽这个国家之所以发展壮大,离不开不断的军事拓展,东汉末年后高句丽就开始了统一半岛的战争,在这一统一活动的进行当中,高句丽甚至不顾中原王朝的威严。

十年前,高句丽侵略百济,百济君主曾上表文帝,随后文帝下诏高句丽不可讨伐百济,但是高句丽依然出兵。

除了半岛以外,高句丽还不断向西北和北部地区扩张,甚至蚕食了我国东北边境地区。

除此之外,在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叫做“粟末部”,这支部落遭到了高句丽的侵略,失败后被迫离开南迁,依附于隋朝。

在南迁到隋朝后,这支部落一方面学习中原文化,另一方面谋求“复国”。

想要达成这两个目的“栗末部”必然要与隋王朝进行合作,辽东之役时,“粟末部”的首领度地稽曾率领部队与隋朝共同出兵。

度地稽作为一个依附于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将帅,他并没有固守在某个地区,而是率领着部队同杨广一同作战。

由此可见,他十分受杨广的信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二者之间,不单单是简单的臣属关系,而是一种政治军事联盟。

收复高句丽既是杨广维护宗藩体系,维护疆域稳定的一场军事活动,又是协助“粟末部”回归领地的一场军事活动。

因此杨广征讨高句丽的三次军事活动,有其特殊的军事原因。

如果杨广不趁此机会出兵的话,很有可能会失去“粟末部”这个实力强大的军事同盟。”

大家都有些明白,高句丽现在很强大了,不灭就会影响隋朝在天下的威望。

但是他们不理解的是,现在天下大乱风雨飘摇的时候,为什么隋炀帝杨广还要质疑发动第三次讨伐高句丽的战争?

卢枫不屑地说道:“因为隋炀帝杨广并不知道天下大乱,他还以为四海升平呢?”

所有人全都吃了一惊:“怎么可能?”

卢枫摇摇头说道:“事实却是如此,隋炀帝杨广喜欢听好消息,不喜欢听坏消息,久而久之,下面的宠臣只会告诉他贼寇纷纷被平定的消息,绝不会告诉他,四处烟尘起的坏消息。”

魏征、尉迟恭、程咬金、薛仁贵等人全都目瞪口呆。

他们很难相信,天下乱成这个样子了,作为一国之君的隋炀帝杨广竟然认为没什么事情。

魏征忍不住问道:“难道陛下面前就没有一个敢说真话的忠臣吗?”.

第89章窦仙娘来到他房间,目瞪口呆……

这些日子,卢枫已经摸透了杨广的脾气,杨广只愿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

虽然此时各地反兵已成雨后春笋之势,但杨广不知道。

后来他向苏威征询三伐高丽之事,苏威终于下决心要皇上知道有多少盗贼了,他让皇上不要遣发正规部队,只需大赦群盗,便可得兵数十万,让他们戴罪立功,御史大夫裴世基在皇帝面前骂苏威,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杨广恼了,要判苏威死刑,并其子孙三世皆除名。

你们说,谁敢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说实话呢!

就拿那个奸臣虞世基来说,他本来想要做个正直的臣子来着,但是隋炀帝不给机会,他最讨厌别人给他提意见。

所以那时候努力劝谏隋炀帝的虞世基,得不到待见不说,甚至还被隋炀帝嘲讽了一番:“你就是书呆子,天下无大事庸人自扰之

加上朝中张衡等劝谏的臣子被隋炀帝毫不留情地杀了,虞世基顿悟了,在昏君面前,忠言逆耳这套行不通,应承阿谀才是上策。

既然豁不出性命又舍不得富贵,于是虞世基变成了一个只讨隋炀帝欢心的无良佞臣,尽职尽责地为隋炀帝编织了一片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梦。隋炀帝大悦,于是将虞世基引为心腹,此后哪怕是天大的噩耗,到了隋炀帝耳朵里也不过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历史上,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再次去江都行宫。李密率军把东都洛阳围的水泄不通,隋炀帝的孙子越王杨侗,派人穿越重重封锁去江都求援。元善达领命,九死一生的见到隋炀帝之后,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跪请隋炀帝回京救援。

隋炀帝吓得脸色都变了,同时震惊到下巴脱臼了:“朕的盛世居然到了这般田地?”当即准备采取措施。

此时,虞世基轻飘飘一句:“越王年幼无知,都是元善达这些人欺君。情况若是果真如他所说,他怎么可能出现在江都?’百万军中过,片叶不沾身’,难道是轻功高手?”

果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隋炀帝大腿一拍,怒斥:“你们居然敢庭骗朕?”元善达欲哭无泪。

最后被派去运送粮草,死于乱军之中,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给隋炀帝汇报军情了。

又过了两年,宇文化及准备搞事情,有大臣提前收到了风声,希望负责拟旨的虞世基能够伪造一份圣旨调动江都兵马逮捕宇文化

及等人,谁知,虞世基怕假传圣旨会遭到隋炀帝秋后算账,所以既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也没有向隋炀帝汇报,只是静观其变。

结果这一看,错过了最佳机会,隋炀帝死于非命,虞世基也没有逃脱厄运。”

说起来,隋炀帝杨广倒台的直接原因就是攻打高句丽,两次亲征,几乎倾全国兵力,都没有如愿,镒羽而归,第三次因为内乱征兵征粮不到位没有人陪他闹了,只得作罢。他的穷兵薮武劳命伤财,直接造成了全国各地盗贼蜂起,隋朝政权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高句丽那时的范围约为东北地区和半岛,曹魏时候对其进行过很致命的打击,但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间,国内四分五裂,自顾不暇,对其形不成致命威胁,所以又死灰复燃,逐渐变得强大起来。隋文帝时,杨坚出征攻打无果,高句丽的气焰更加嚣张。

杨广继位之后,高句丽俨然有和隋朝争夺东北亚老大哥的势头。杨广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百万雄兵,意在震慑,结果行动迟缓,步调不一,实际是被自己拖垮了。

杨广动员第二次出兵高句丽,他认为高句丽作为一个边陲小国,却敢对大隋不恭不敬,以大隋的国力,哪怕拔海移山都可能实现,何况一个小国。朝臣郭荣劝谏杨广,认为戎狄失礼,是臣子们的事,千钧之弩,不可能为了老鼠去发射,您没必要为了高句丽那样的小国而亲尊出征。杨广根本不予采纳于是开始了第二次亲征,结果攻打了一半,杨玄感造反,只得匆匆撤兵。

杨广几次三番想灭掉高句丽,确实是老大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高句丽不称臣不敬贡,还时常侵略边境,杨广骨子里是非常虚荣且好大喜功的人,这样的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就必然导致战争。

高句丽的国力和隋朝当时是没有可比性的,但隋朝要进攻,一则路途非常遥远,大军出动,粮草等后勤保障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无以为继;二来攻打的时间也很受限制,只能选择在夏秋季节,于隋军来说无法打持久战;第三,高句丽地区地形复杂,城池坚固,军队十分擅长防守。这些情况杨广在第一次亲征时就非常了解,但他就是不甘心。

以隋朝当时的国力支撑一两场战争还不至于必然导致亡国,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杨广本人对国内实际情况的掌握,处于近乎盲目的状态。

他的虚荣与好大喜功,作为君主是致命的缺陷,他压根儿就不喜欢听到坏消息,身边如虞世基等人自然会随其所好,将不利消息过滤掉,始终给杨广描绘出一副天下太平之气象,致使杨广对国内局势评估严重失误,没有做到攘外必先安内,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群众基础,在权力不稳固、统战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之下,还一门心思的御驾亲征。

当他意识到危机时,隋朝的江山已经变成了筛子,到处是或大或小的窟窿,纵是秦皇汉武也已无力回天。

从这个角度,魏征这样直言进谏的能臣,太难得了。

所以,卢枫郑重地告诉魏征等人:“我不是杨广,你也不要做虞世基,只要我和其他人哪里做的问题,你尽管提,就算提的有问题,也不会怪罪你,如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必定重赏…々~…”

卢枫还非常诚恳地志魏征等人说道:“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

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稣、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当今陛下偏信虞世基,必定亡国。

所以我会广泛听取意见,你们也要将下面的情况如实反映上来。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我的精致,让我可以明得失。”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没想到,卢枫如此雄才伟略英明神武,竟然还如此虚怀若谷,从谏如流,让他们倍感尊敬和欣慰。

特别是魏征,此时更加确凿地认识到,自己遇到了明主。

“叮咚!魏征对主人的忠诚度提升50点,达到180点!

魏征的【人鉴】属性开启,当魏征在主人身边,主人的战略战术失误率为0%!”

原来卢枫没有认识魏征,对魏征了解不多的时候,还误以为魏征个性非常执拗,就是一个老喷子,对他印象并不怎么好。

毕竟历史上,魏征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犯颜直谏。只要他觉得唐太宗李世民做的某件事情不靠谱,那就会直接提出意见,哪怕明明会触怒皇帝的龙颜也在所不惜。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i争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真正认识了解清楚后,发现魏征可能与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

就拿历史上魏征身上发生的几件事情来做说明。

魏征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幕僚。“玄武门之变”过后,李建成被杀。李世民看重魏征的才华,同时也为了稳定“太子党”的人心,因此不仅赦免魏征之罪,还对他委以重任。事实证明,李世民的这一收编策略很高明,许多“太子党”成员看到连魏征这样的隐太

子心腹都被提拔重用,自己就更不会遭到清算了,于是纷纷放弃了抵抗。

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召见群臣,让大家畅所欲言探讨大唐未来的施政方针。李世民先抛出自己的观点说道:“我朝承大乱之后,百姓不易接受教化,欲求天下大治恐难以见成效。”

魏征反驳说:“长期安定之人容易骄逸,骄逸才难以教化;而久经离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于治理。譬如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觉得可口,什么水都觉得好喝一样。”

听完魏征的一席话后,李世民觉得颇有道理,但还是觉得未必像他说得那么轻松。

魏征见皇帝还存有疑虑,于是继续说道:“若明君施政,上下同心,四方响应,天下大治并不难,三年成功尤嫌太晚!”

听到这里,以封德彝为首的一群官员纷纷嘲笑魏征是书生之见,不识时务。

然而魏征说:“五帝三王治国时,人民也是久经离乱,可照样能够教化。躬行帝道则成就帝业,躬行王道则成就王业,一切都取决于人君的努力。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这些都是在天下大乱后缔造了太平盛世,难道说古人都淳厚质朴,后人都奸诈狡猾,无法教化吗?”

魏征的这番雄辩没能说服封德彝等朝臣,但却说服了李世民。于是贞观朝初期这场围绕应该采用王道治国还是霸道治国的争论最后以魏征的王道论胜出宣告结果。此后李世民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轻徭薄赋,仁政治国,终于开创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

贞观元年九月,南方多州都向李世民送上奏章,检举此前已归附唐朝的原岭南军阀冯盎(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有谋反迹象。得知此消息后,李世民立即决定出兵镇压,朝廷多数官员也赞成应以雷霆手段将事态控制在萌芽阶段。

然而魏征却认为,岭南山高路远,瘴气流行,真要打仗必定耗费巨大。而冯盎也未必是真的有心反叛,只是南方各州众口一词让他无法辩驳。因此对冯盎应该诚心招抚,必可不战而令其归服。

首节 上一节 112/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之科技强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