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唐朝的那些年

我在唐朝的那些年 第684节

说完话后,李泰依依不舍地看看嘴巴前的这么一个小玩意。

看了好一会儿他都没看出来是什么原理。

而一边的刘文宣已经喊他了。

“二哥,药王老道长,请上车跟我去城主府!”

刘文宣的车上带着李泰和药王孙思邈 。

阎立本和骆宾王则坐在了另外的车子上面。

车子再次发动了起来。

呜呜呜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李泰骇然地发现,当把车门一关起来的时候,车内的声音几乎小到听不见。

让他和蒸汽机和单缸柴油机比,自然声音是小到不能再小了。

为此刘文宣还是有些不太满意的,他觉得底盘下面还应该加一点止震的东西,或者在发动机舱里面加点隔音棉什么的。

这才是最实在的,要是换上四缸的柴油机那就更好了。

现在电路还没整明白呢,所以汽油机还有些困难,光一个火花塞就把他们给难住了。

其实这也是最大的难点,高压线圈自然也是个问题。

其余 的结构和柴油机都是大同小异。

还有就是整根的消声器排气筒也是他亲自指导别人设计出来的。

要不然等那帮人设计出来这个玩意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自己懂这些,那就直接就上成品呗,反正别人对他的认知都是认为他是神一样的人物,什么都会点也是很正常的。

反正城主大人设计出来的东西就肯定是最有道理的,你千万别去怀疑,要是错也是他们自己错了,而城主大人永远都不会错。

李泰坐在这辆新改装的车上,在启动的时候,居然能感受到了一股推背感。

他惊喜的道:“刘文宣,这车子的动力很强劲啊。”

药王孙思邈,想必也是坐过大唐的蒸汽车的。他摸着胡子呵呵一笑。

“小友搞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像传说中的天界神器了,这车恐怕跑起来一日千里都不费事了。”

“嗯,如果有一条好的水泥路的话,跑千里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就是后世的五百公里嘛,这又算得了什么。

“李泰光是看到这辆车,他就觉得这趟来得值得了。”

孙思邈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眼望到街道上面的行人的面孔,心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心说这要是在大唐该多好啊,真的可惜了。

刘文宣也想不到,孙思邈骨子里面还是比较喜欢大唐的血统的。

不过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本来就是汉人血统,对于这些异域风情的人不习惯也是正常的。

刘文宣不知道怎么搞的,他看到了孙思邈就突然想起来了寒山和拾得两位大和尚了,承乾港的人可不能一点信仰都没有,要让这里的人信个道教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反正大唐现在都流行佛教和道教。

至于什么天主教,那是想也不要想,要信就得信咱道教,其实刘文宣连佛教都不太愿意引进来。

还是搞个三清祖师,观音菩萨之类的大神比较靠谱点。

路边的景色虽然很好,但是在李泰的眼中永远都没有他屁股下面的这台车有价值。

而坐在最后面那辆车上面的阎立本和骆宾王就不一样了,他们看哪里都新鲜的很。

阎立本尤其是对建筑这玩意感兴趣,他看到了承乾港的这些建筑,让他的内心有一种很大的冲击,房子居然还能这么造,要是和自己心中构思的再结合一下,岂不是更加的完美了。

至于骆宾王,他的心就全部放在了教学上面。

后面的那上千名学生,则全部跟在后面步行前进。

车子是有,但是没必要,反正也很近就几公里远而已。

一行人没耗多久时间,便已经来到了一个四周有院墙并且设有警卫的大院子面前。

院墙的大门上写了一行方正大字。

名曰“留学生宿舍”

有些学生就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很是贴合实际,他们现在可不就是留学生么。

而且大唐也是有扶桑留学生的。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五百人在专人的陪同下,录入相应的相关信息和学籍后,并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块胸牌。

上面写上了,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在大唐所学的专业。

好方便别人更好的识别。

而后就是有人带他们进到宿舍里面,给他们讲解一些这里的规矩,十准十不准。

宿舍每十人一间,也还算宽敞,这帮人也还满意,基本上和大唐皇家学院模式差不多。

而另外一边打算留在承乾港的学生,待遇则就不一样了。

和这帮留学生的大院子相隔不到五百米。

他们住的地方名字叫招待所。

而且是每人一间房。

里面设施俱全。

这帮人什么时候住过这么好的房子。

而且领他们来的人,还跟他们说了,等他们学业有成了,正式开始为承乾港做贡献开始工作了之后。

承乾港会给他们每人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这一福利让他们这些人做梦都没想到。

到了承乾港就有房子拿,其实就是等毕业了之后就能拿房子了。

不过这也很快啊,迟则三五年,快则一两年,这里就有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属于自己的了。

而且负责人还给他们看了,他们即将得到房子的模型。

这房子的诱惑力简直就是太大了,如果在大唐,如果不出意外以他们的资质,这辈子可能都住不上这样的房子。

他们同样也各自拿到了一张身份证明和一块胸牌。

胸牌上却写的不是留学生了。

而是某某研究所实习生。

和那边的名字天差地别,最关键的是他们每人还领到了一千元承乾港的货币。

按币值换算的话,他们就是凭空白得十贯钱,老天爷。

这十贯钱,就相当于大唐寻常百姓一家两年的生活费了。

这帮学生简直就要乐疯了。

他们从来身上没有这么多钱过,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

要是身上有这么多钱,可能自己就来不了承乾港了,所以这次来的这帮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贫苦家庭。

朝廷告诉他们,将来想回来就回来,不回来也没关系。

而且还有钱拿。

所以他们并不抵触来承乾港,反而觉得来承乾港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对于那些成绩好的留学生他们自然还是不屑于承乾港的,在他们看来大唐才是最好的,承乾港都指望这帮没用的学生来支援呢,还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说这次来的那五百名留学生们,个个都等着回到大唐之后,进官加爵呢。

这是朝廷对他们的承诺,同样大唐的朝廷对于差生来说,这样的承诺只字未提。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不回去的学生们此刻都自发地互相庆贺着。

他们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

他们随时都能出入这个招待所,而另外一边的留学生不在规定时间他们是不允许出来的。

第996章 以后这里就是你们二人的家

李泰和孙思邈几人被刘文宣领着进了城主府中。

刘文宣很是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目前承乾港的一些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刘文宣说道。

他未来的二十年计划,那就是让承乾港的人口增长到目前的三倍的时候,两人都很是吃惊。

他们大概知道,目前承乾港的人口大约在一百五十万左右,二十年要提升到五百万。

人口多了三倍以上,这得要投入多少财力物力进去啊。

而且还要为这几百万的人口在每个地方建立不同的城市,这得多大的魄力。

不过刘文宣的计划他们当然是不知道的。

刘文宣即使建立新的城池,他也不会胡乱建设的,而是会很有规划的去建立,首先各城市之间肯定是要平坦的大路相互连通,也不会让居民们这边一家那边一家随意居住,而是会统一的规划相应的区域。

如工业区域,生活区域,以及商业区域,还有专门的教学区域。

这样整体规划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

就比如拿铺路来说,你东边一家,西边一家,然后一个山头上面都是分散居住,你得浪费多少人力财力。

而集中居住可能只需要一两条路就全部解决了,而且更多的生活设施也方便布局。

这就是跟后世一样,发展到最后,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住在一起,政府便于管理也省钱,大家你好我也好。

头一天为了让他们倒个时差,刘文宣就没带他们到处乱逛。

中午好好地款待了李泰和药王老道长以及自己的两个徒弟。

首节 上一节 684/7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战国:骗喝九次壮行酒的我崛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