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45节

  等到蒙恬和嬴政到位之后,直接开吃了起来。

  在这个过程之中,蒙恬见到了国师苏玄,苏玄就坐在嬴政的身旁。

  当他看向苏玄的时候,苏玄也是给了他一个淡淡的笑容。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嬴政又命身旁的宦官拿来了一封圣旨,就此宣读了起来。

  “内史蒙恬,领二十万大军覆灭匈奴,守卫边境安危,更开疆拓土千里,从今而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功劳甚大,44不封侯不足以表其功勋,今封蒙恬为九原侯,食邑九原郡一万五千户。”

  随着这封圣旨被宣布完毕,场中文武百官,都不是很意外。

  秦国非军功者不得封侯,但也不是没有特例,以往的嫪毐,就因为没有任何的功勋,就因为太后的缘故,被封为了长信侯,可见,只要皇帝陛下愿意的话,想要给予谁侯位,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早些时候,李信就因为覆灭百越,立下大功,被皇帝陛下封了侯,今朝,蒙恬覆灭匈奴,功勋比起李信还要大,会被封侯,也不奇怪。

  唯一有些叫人意外的是,这个侯位的称呼。

  “九原侯!”

第五百八十七章 行封禅之事,以告天地人神!

  在蒙恬覆灭匈奴之前,九原郡,只是为了凑齐六六之数,才勉强被封为郡的,这个郡其实有些名不副实,不仅人口稀少,土地更是不大。

  所以赵高在被嬴政封为九原郡郡守之后,赵高会心怀不甘,为了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赵高最终选择了背叛秦国,勾结匈奴,而后,他也是得到了应有的教训,被苏玄所杀。

  九原郡的郡守之位,也是因此空缺了起来。

  如今,蒙恬被封侯,号为“九原侯”,其意思不言而喻。

  “表达对赵高的不满,以及对蒙恬的看重吗?”

  苏玄眸光闪烁,暗自猜测着。

  九原郡守赵高是个叛徒,而蒙恬的封号偏偏是“九原侯”,这代表着,真正有问题的不是“九原”,而是人。

  当然,如果赵高还活着,赵高也有话说了。

  我当时管理的九原郡是什么样子啊?要人人没有,要土地,土地也没有,我完全就是一副被流放的样子,也只能够以郡守的名头,行一些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之类的事情。

  而蒙恬呢?蒙恬覆灭了匈奴,直接将秦国的边境线推到了阴山以北的头曼城,将匈奴的祖地都给占领了,如今之九原郡地盘不知道大上了多少,虽说迟早会对其进行拆分,新分出几个郡,但就算拆分之后,新的九原郡,也比原本的九原郡要大上许多。

  满朝文武之中,不乏聪明人。

  结合早些时候,得知的九原郡郡守赵高勾结匈奴,被处死一事。

  如今,蒙恬被嬴政封为九原侯,自然不是嬴政不喜蒙恬,相反,这是无上之恩宠,是在昭告群臣,罪非九原,而是赵高。

  很多人看向蒙恬的目光,顿时有所不同。

  就算不提“九原侯”这个封号,蒙恬被封侯,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秦国至今,得以封侯者,也并不多。

  王氏一族父子两人皆为军功侯,暂且不说,如今又有李信、蒙恬先后封侯,且他们都是立下了莫大功劳,一者是覆灭了百越,一者是覆灭了匈奴,估摸以后,想要封侯,难度也会越来越高。

  等到众人花费了一些时间,消化了蒙恬封侯一事带来的惊讶之后,嬴政又和一旁的国师苏玄对视了一眼,苏玄轻轻点了点头。

  嬴政了然。

  随即,又命人宣布起了第二份圣旨。

  在得知还有一份圣旨之后,诸多文武大臣们同时凝神聆听了起来。

  第一份圣旨乃是蒙恬封侯,第二份圣旨又是什么呢?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宦官尖锐的声音响起,落入了众人的耳中。

  “封者,祭天,禅者,祭地~~!”

  “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山名,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此乃自古以降,君王大典。”

  “今,秦国统一天下,东至仙山蓬莱、南取百越之地、西溯楼兰古国、北灭匈奴,开前所未有之疆域,皇帝之功已超三皇,德盖五帝,自当行封禅之事,以告天地人神!”

  此言一出,满座皆震惊。

  很多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封禅代表着什么,但他们不懂,不代表儒家之人不懂啊。

  儒家的人对诸多礼仪极为精通,尤其是儒家的祖师孔子,极为推崇上古之时的那一套,渴望社会回到那个时代,所以,封禅是什么,他们很清楚。

  在儒家官员的解释之下,很多人,顿时知道什么叫做封禅了。

  相传上古之时的三皇五帝皆进行过封禅之事。

  他们没有想到,嬴政竟然准备封禅。

  有些儒家之人刚准备开口,言称封禅并非小事,希望皇帝三思而行,但话到嘴边,又愣住了。

  他又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呢?

  以皇帝陛下的功勋,难道不能进行封禅之事吗?

  先前那份圣旨可不全是吹嘘之言。

  东至仙山蓬莱;南取百越之地;西尽流沙,灭楼兰之国;北却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这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若论疆域,如今秦国之疆域,已经超越了上古之时三皇五帝年间的疆域。

  皇帝的“德行”是否超越了三皇五帝,暂且不知,但于当世,确实是成就了前所未有之功业,也确实有资格进行封禅一事,将如此功勋告知天地人神。

  儒家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纷纷闭上了嘴巴。

  比起劝阻皇帝陛下进行封禅一事,他们很快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距离历史记载的上一次封禅,可是相隔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和岁月,关于封禅的诸多礼仪,早已经消逝在了岁月长河之中了。

  所以,皇帝陛下若进行封禅,必须得重新制定对应的礼仪。

  若论对礼仪的制定,没有谁比他们儒家更加擅长。

  这次封禅之事,对于儒家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

  他们可得好好表现一番。

  ……

  为蒙恬接风洗尘的庆功宴拉下帷幕。

  随着宴席的落幕,在宴席之上,嬴政命人宣读的两份圣旨也是传了出去。

  一者,是蒙恬封侯。

  这件事在天下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蒙恬覆灭了匈奴,若是没有封侯,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说到此事,很多人不由想到了昔年的李牧负。

 (吗吗赵) 昔年赵国李牧,曾在雁门之地大败匈奴,覆灭了一二十万匈奴大军,结果却没有封侯,实在是可惜。

  也难怪这些人会这么想,实在是因为在蒙恬之前,对匈奴最好的战绩就是李牧打出来的。

  他们不知道,李牧其实并没有死,此刻正代替蒙恬驻扎在头曼城之中,震慑一切异族宵小。

  而当第二件事,嬴政准备封禅的事情传开之后,在天下之间,引起的动静,可就比第一件事的动静要大上许多。

  虽然以嬴政的功绩而言,也确实足以封禅。

  但眼下,距离六国覆灭,可没有过去多少年。

  知晓封禅的意义之后,对于六国很多遗民来说,他们的心情顿时变得很糟糕。

  嬴政是在用覆灭六国一事来当做自己的功绩,来进行封禅啊!

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言难劝寻死之人!

  云梦泽之中,名叫项羽的少年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封禅,就凭嬴政也配?”

  随着封禅一事传开,关于封禅有什么意义,也被不少人给获悉了。

  这是一种将自身功绩昭告天地神鬼的仪式,完成仪式之后,可以证明自己王者的身份,代表自己乃是天命所归的王者。

  那么,嬴政算不算王者呢?

  当然算!

  覆灭六国,而后又东至蓬莱仙山,从仙山之中带回了诸多东西,南灭百越,将百越三国全部兼并,使之成为秦国的郡县,西方,虽然是茫茫沙漠,但秦国依旧是有所收获,覆灭了传承了两千年的楼兰古国,楼兰古国之民,全部成为了秦国之民,而北面,则更加了不得,直接覆灭匈奴,将秦国的边境线从阴山以南推至阴山以北,将匈奴的王城头曼城,当做了秦国新的边境。

  可惜,有些人总是看不到这一点。

  云梦泽之中的这几个人便是如此。

  在他们看来,嬴政不配为王,乃是一个覆灭了他们故国的罪魁祸首,他们的父亲、兄弟,全都是因为嬴政的缘故而亡。

  此刻,在得知嬴政即将进行封禅一事,他们如何能忍?

  项羽发出愤怒的怒吼。

  他447的身旁,项梁、项伯、还有早早就跟随着项氏一族的军师范增,全都面色阴沉。

  如项羽所言那般。

  封禅,嬴政也配?

  若真要进行封禅一事,那也理应是由他们楚国的君王来进行此事。

  同时,他们之所以抵制嬴政封禅,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不认为天命在嬴政那边,楚国人向来信奉神鬼之道,泰山封禅,代表王权神授,代表着天命,若嬴政真的进行封禅,代表其是天命加身之人,他们这些楚国人,还怎么找理由反秦,推翻嬴政的统治啊?

  就在几个人为这件事而愤怒的时候,范增想到了一件事。

  “封禅一事,按照礼仪,需要先禅梁父山,而后封泰山,这两座山位于齐鲁之地,乃是在东方,嬴政如果准备进行封禅,必须得离开咸阳,去往东方之地……”

  “范先生的意思是?”项梁顿时听出了话中之意,看向了范增。

  范增直言不讳道:“嬴政若是一直待在咸阳,我们是很难找到机会对付嬴政的,昔年最有可能杀死嬴政的是燕国策划的荆轲刺秦一事,但我们现在都知道,最终,因为荆轲的当朝叛变,这件事以失败告终。自那件事之后,基本上再也没有关于谁刺杀嬴政的事情传出。”

  “这意味着咸阳宫固若金汤,想要在咸阳杀死嬴政,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嬴政离开了咸阳,那就不一定了。”

  “他前往泰山封禅,为了安全起见,必定会携带诸多护卫,然而,就算护卫再多,终究是有疏忽之时,这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

首节 上一节 345/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话秦汉三国隋唐,建立帝国

下一篇: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