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第6节

“这县衙里最苦的就是咱们这些守衙门的壮班了,还是快班的弟兄潇洒啊,每次出公差,都能捞不少油水。”

“别看今年天时困难,可只要朝廷不降税赋,那他们就肯定能吃个肚饱,不像咱们,守着衙门的大门,想捞点油水比登天还难。”

“捞不着油水也就罢了,可衙门里的月饷不能按时发放才是最坑的,这要再不发饷,我他妈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

今年广西的蝗旱灾害如此严重,衙役们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蝗灾旱灾过境的时候,可不会管田里的庄稼是谁家的。

别说他们只是一群衙役了,哪怕是皇帝老子家的地,蝗灾旱灾该祸祸照样祸祸。

不少衙役家里的地也是都歉收了。

再加上衙门还拖欠月饷。

这些衙役们现在的日子虽然过的比普通百姓舒服,可也比不得平常年景,终归是艰难的。

马勇闻言没接话,只是转移话题道。

“算算时间,那些今天跟着郭主薄下乡收粮的弟兄也该回城了吧?”

“这眼瞅着天都快黑了,怎么还没个动静?”

“不能是出事了吧?”

平常每天的这个时辰,外出收粮的人差不多就该回来了,可今日直到现在却也没个动静,马永怀疑怕是出事了。

一旁的刘灿闻言,也是开口说道。

“这事情可说不准啊,我听说隔壁贵县已经因为征粮的事情,闹出了好几起抗粮抗税,杀官造反的事情了。”

“这段时日广西地面上可是不算太平啊!”

马勇翻了个白眼,又擦了擦汗,然后没好气的说道。

“少说两句吧,万一真出了事,你这话再叫人听去,小心吃挂落。”

马勇有些不想和刘灿说话,因为这货说话总是不过脑子。

提醒他多少遍了也不长记性。

这要再和他说话,指不定哪天就得把自己也给坑进去!

刘灿讪讪的挠了挠头,也就不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候,马勇忽的感觉地面好似在震动,隆隆马蹄声传来。

一匹快马急奔向县衙,看马背上的骑士的打扮,正是县衙的衙役。

这名衙役骑马奔到了县衙外,翻身下马,满头大汗,喘着粗气开口说道。

“快!快去通报县尊,大……大事不好了。”

“城东三十里的朱家庄抗粮抗税,杀官造反了……”

马勇和刘灿听闻此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刘灿忍不住想要给自己一个嘴巴。

真有人反了啊?

自己还真是一个乌鸦嘴!

……

县衙内外一阵骚乱,很快县太爷便接到了消息。

“反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看朱国昌不是挺老实的一个人吗?他怎么敢造反的?”

武宣县县令名叫方坤正,北直隶人士,前年科举才考中的新科进士。

众所周知,我大清为了捞钱,卖官之事早已司空见惯,以至于候补官员数量泛滥。

候补的官员多了,那实缺也就值钱了。

毕竟全天下的实缺就那么点儿,一个萝卜一个坑。

还要刨除掉专门留给旗人的官位,那能给汉人的机会就更少了。

往往是前面的人不挪窝,候补的官员们就不能上位。

以至于新科进士们在科举过后,如果不给吏部塞银子,要等个几年,十几年才能拿到官职也是常事。

方坤正自然也是无法免俗,给吏部塞了钱,这才得了一个县令的实缺。

这两年下来,他为了捞回自己的官本,没少在武宣县上下搜刮。

说是天高三尺那夸张了,可地平三丈却是真的。

武宣县上下被他搞得怨声载道。

在这个过程中,朱国昌这样的大户自然不免要被勒索。

在此之前,朱国昌面对县太爷的勒索,一直都是老实的很,要钱就给,从来没有敢忤逆过他的意思。

是故,在听到朱国昌反了之后,方坤正这个县太爷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报信的衙役跪在地上,满头满脸都是汗水,继续说道。

“回县太爷的话,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啊,绝无半句虚言。”

“根据回报,朱国昌在杀死赵主薄和那些前去征粮的差役之后,就带着一群乱民沿江东下去了,沿途还抢了不少船只。”

“这一点,沿途的那些村镇都可以作证!”

“还望大人明鉴!”

方坤正蹙着眉坐回到了县衙大堂的大椅上,光亮的脑门上也是开始冒汗。

因为他知道,这下麻烦大了。

第8章 两手准备

深吸一口气,方坤正开口说道。

“去传李县丞,杨捕头,张典史等来县衙大堂议事。”

衙役闻言,应了一声喳便退出去了。

而方坤正则是开始揉着眉心,在原地踱步转起了圈。

虽然今年广西地界上到处都很乱,地方上抗粮抗税杀官造反都是常有的事。

可真当自己治下闹出事情之后,方坤正还是忍不住有些惊慌。

倒不是怕逆匪成事。

现在的大清朝国势鼎盛,没人觉得真有反贼能推翻大清。

他怕的是上面有人会以此为借口做文章,摘了他的顶戴,罢了他的官。

我大清朝的品阶不值钱,花钱就能买到的东西,早就泛滥成灾。

可实缺却是稀缺的很。

像他这样没背景没后台的小人物,很容易就会因为一点小错误,被人抓住把柄,罢官夺职。

给出得起官本的新人腾位置。

如果他不想被罢官,那就免不了要花钱疏通关系。

可是,方坤正这两年的县太爷当下来,虽然捞的不少,但却是连之前花出去的官本都还没能捞回来。

哪里还有钱再去疏通关系?

而方坤正则是在县衙大堂上踱步,光亮的额头上有着一层明汗。

整个人的情绪都是肉眼可见的焦灼。

忽然,他的目光看到了师爷那镇定自若的神情,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罗师爷,你觉得此事本官该如何处置最为贴切?”

一旁的绍兴师爷罗文通闻言,捋了捋山羊胡,开口说道。

“回东主的话,照学生看来,对于此事您要做好两手准备。”

方坤正闻言,开口追问道。

“哪两手?”

罗文通闻言,伸出一根手指道。

“首先就是调兵平贼的事情,东主乃一方父母,县里出了贼匪,那平叛就是东主的第一要务。”

“若能平叛成功,擒杀贼首,那东主在此事上就是有功无过,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来。”

“朝廷想必也会对东主进行嘉赏。”

方坤正闻言,点头表示此言不错,然后开口追问道。

“那第二手准备呢?”

罗文通用合起来的折扇拍了拍手掌,伸出两根手指道。

“第二那就是要做好平叛战败的准备。”

“一但平叛战败,那这事就麻烦了,东主若想要保住官位,最好是要将事情给按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是当做无事发生。”

“否则的话,一但上面因为此而追责。”

“东主可就要为难了!”

罗师爷的潜台词很明确,一但事情超出控制,那就要尽量捂盖子,决不能让事情被上官知晓。

毕竟,我大清朝现在是圣主临朝,煌煌盛世,百姓安康,天下太平。

又怎么会有反贼呢?

大家都在捂盖子,各地都是太平无事,就你一人往上报有人造反,上面的府尊会怎么想?

府尊上面的巡抚总督怎么想?

更上面,京城里的主子爷怎么想?

首节 上一节 6/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