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第54节

所谓居养气移养体就是这个意思。

皇帝老爹自己倒是对这幅画像很满意,笑呵呵地对朱标说道:“要不是当初汤和拉着爹去参加红巾义军,兴许现在爹就是这个样子,穿着粗布衣衫赤着脚,手里拿着鞭子在赶牛耕地,唔,要是画里再有一头牛就更好了!”

朱标笑着恭维道:“儿臣听过一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爹,您本就非池中之物,所以时机一到腾云而起华为真龙天子那是天命所归!”

朱元璋对这个说法却笑笑:“标儿,你要记住,有时候人为也是可以影响天命的,天命是说给别人信的,自己要信的只有自己!所以不客气地说是汤和改变了咱的一生!”

朱标心道这大概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法了,一件事有其必然的地方也要其偶然的地方,汤和对老爹命运的改变当然作用不小,但是朱标也相信即使没有汤和,以老爹的脾气和性格迟早也会加入反元大业的,但是如果不到郭子兴麾下,很可能就不会遇到这么多老兄弟,也不会娶了老娘马皇后,这些人都是他争霸天下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果没有这些人帮衬,皇帝老爹那争霸天下有可能,但能不能最终获胜还真未可知。

一根马蹄铁上的钉子就能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和一个国家的兴亡。

所以皇帝老爹在夺取天下的路上,也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或许差了哪一个人,输了哪一场小战役,最后都可能导致兵败身亡。

从这一点来说,汤和对老爹影响很大。

但是这随即又勾起朱标的一个疑惑,他犹豫了一下直接坦诚地问了出来:“爹,既然您都认为汤和对您一生影响很大,那为何这次封爵您却只封他为侯爵?据儿臣所知,汤和是您打小的玩伴,后来又是最早跟随您的人之一,十几年来,大小战役经历无数,战功也很大,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封个公爵都绰绰有余啊!”

朱元璋闻言大笑起来:“标儿,你这个疑惑或许很多人都会有,包括汤和自己!”他拍拍旁边的石凳,示意朱标坐下聊。

朱标确实好奇皇帝老爹在这件事里到底有什么绸缪,所以乖乖过来坐下0 ..

“其实你说得对,汤和之功,确实足以封公!但是咱还是把他按了下来,为什么?”朱元璋竖起三根手指:“这里边有三个原因。其一,汤和大概也觉得因为他拉着咱参加义军,才能有咱朱元璋的今天,这种思想要不得,容易让他居功自傲失了做臣子的本分,所以,咱必须借着封爵敲打他,告诉他,咱现在是皇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让他不要有挟恩图报的想法。”

“其二,开国功臣很多,大家都难免认为自己公功劳最大,应该封公封侯,封赏这种事本来就做不到绝对公平,所以……”

“所以爹您是要拿汤和做过幌子,其他人看到汤和都封了侯爵,肯定会琢磨汤和如此大功都只封侯,那自己功劳没法和汤和相比,比汤和低一级能封伯就不错了,如果侥幸封侯自然是意外之喜,对朝廷只有感恩了。”

“不错!”朱元璋冲朱标赞赏地看了一眼:“咱就是这个意思!用汤和堵住其他人的嘴!”

朱标心说后世开国的时候,上头也用过这一招。

“至于第三点,标儿你说说看!”

朱标迅速开动脑子,一边琢磨一边缓缓分析道:“儿臣猜测,压制汤和只是权3.0宜之计,父皇重情,必不会让这位老兄弟真的受委屈。而南方还有粤滇两省未平,有资格和能力挂帅出征的,只有三个人,徐达、常遇春和汤和。”

“儿臣猜测您准备让汤和挂帅,一来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是国公了,要是再建功勋,势必面临封无可封的尴尬局面,而汤和就没有这个顾虑。等汤和率军南征,届时得胜还朝,您自然可以因为平南之功褒奖汤和,重新进封他为国公,如此既全了您与汤和的情义,也不至于因为南征而对主帅封无可封,不知儿臣说得可对?”

朱元璋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欣慰:“标儿,你现在已经在用一个帝王的思维考虑问题了,以后必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第一百三十二章上山下乡,让皇族子弟到农村去接受农民再教育

“帝王考虑问题绝不只能单纯从情谊或者仁义出发,要结合御下之道、时势统合之术、平衡之术等等,相当复杂,咱也是琢磨了好几年才略有心得,这东西你自己以后好好揣摩!”

朱标若有所思,皇帝老爹能从一个和尚做到皇帝,最大的一点过人之处就是他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他是农民出身,也从不忌讳这一点,但是他绝不会故步自封。

“好了,说着说着又谈到国家大事上去了,这幅画咱要让人裱起来,然后放进皇家收藏!”

朱元璋这一番操作没想到若干年后还引出了一桩公案。

后世之人看到这幅画以后,做纸张碳元素检测检测出这幅画是明朝初年的,但是里面的素描画技又像后世的东西,怀疑者认为这幅画是后世的明粉伪造出来专门为朱元璋立亲民人设的,但是他们无法解释纸张的问题,因为用碳元素检测法测试纸张年龄一般很少出错。

而笃信者认为这是绝对是明初的画,至于画的内容,我大明太祖本就是农民出身,天生就跟农民亲近还需要立人设?所以偶尔扮农民有何不可?

至于素描画技,这恰好证02明我华夏从元末明初就有素描这种绘画类型了。

父子两在内花园喝着茶正聊得兴起,突然有惨叫声响起,一声声叫得极为凄厉。

朱元璋皱了皱眉,不悦道:“毛骧,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皇宫大内,不是屠宰场!”

毛骧躬身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不多时,毛骧回来禀报,说是二皇子朱樉正在鞭笞太监。

朱标没想到居然是朱樉这小子在搞事情。

这位二弟他先前也接触过,还带着他跟老三朱棡老四朱棣一起放过孔明灯,这小子蔫坏蔫坏的,当初打算弄一坨屎飞上天去熏神仙,朱标对此印象深刻。

朱元璋一听皱眉道:“走,过去看看!老二这小子也这么大人了,成天不干正事就知道惹事!”

朱标笑道:“爹,您先别发火,二弟没什么坏心眼,就是脾气比较暴躁,我们先过去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什么来龙去脉,准是这小兔崽子的问题!”朱元璋气哼哼地骂了一句,抬脚要走,不过随即又停下吩咐人把画收了起来。

这番举动足以看出,他是真心喜欢朱标给他做的这一幅老农画像。

一行人跟着毛骧来到内花园另一处鱼池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太监被按在地上,用鞭子狂抽,已经打得满脸鲜血,惨叫着显然是这小太监发出来的。

“老二,给咱住手!”朱元璋直接走过去一脚踹了朱樉一个跟头。

朱樉从地上爬起来刚要发怒,见是老爹和太子哥哥,连忙缩了缩脖子。

这小子倒也光棍,直接噗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梗着脖子说道:“爹,不是儿臣故意打人,实在是这小太监不长眼睛,儿臣在这喂鱼喂得好好的,结果这贱奴大呼小叫,把儿臣的鱼都吓跑了,儿臣没杀了他就不错了!”

“你还不知错!鱼吓跑了再扔鱼饵自然会游回来,你个小兔崽子竟为了这事要打要杀,性情如此暴戾,长大了还得了?”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走过去对着朱樉又是一脚:“你小子平日里奢靡浪费,咱已经听人不止一次听说你每餐吃的比老子的排场还大,成天不是纠集老三玩蛐蛐就是打骂下人!你看看你大哥,他只比大一岁,现在已经帮着咱北平蒙元收复燕云处理政务,你个小兔崽子到底是不是咱老朱家的种?”

朱樉闷声道:“儿臣当然不能跟太子哥哥比,太子哥哥将来是要做皇帝治理国家的,儿臣又不用治理国家!”

“所以你就只能为非作歹了?你小子歪理还一大堆!”朱元璋脸都黑了:“这江山是咱老朱家的,老朱家的子孙都有责任。退一万步说,你们将来就算做不了一代贤王为你大哥分忧,也绝不能做恶王昏王给你大哥添麻烦拖后腿,败坏咱皇家的名声!”

“老子懒得理你这个王八蛋!”朱元璋扭头对朱标道:“你是兄长,又是监国,老二交给你处理了,给咱好好收拾他!”

朱元璋说完直接走到一边冷静去了,他真怕再待在这里,会忍不住几脚踢死次子。

朱标安慰了老爹几句,然后抬脚走到朱樉面前,看着依旧直挺挺跪在地上的十二岁少年,皱了皱眉:“一点小事有必要打杀奴婢吗?二弟,你已经十二岁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和欲望!”

朱樉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是一看到朱标严肃的脸,不由心里一慌。

大哥走之前就已经治得自己跟老三老四服服帖帖了,这次回来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威严。

而且,朱樉一直对能制造孔明灯的大哥心怀敬畏。

他总觉得能让东西飞到天上那绝对不是凡人。

“毛骧!”朱标扭头对锦衣卫指挥使不客气地吩咐道:“朱樉性情暴躁行止不端,禁足一月,你回头让人监督执行!”

毛骧看了朱元璋一眼,见皇爷没有表示显然默认了监国太子的处置,所以连忙躬身领命。

朱樉闻言急了:“太子哥哥,别啊,要是把臣弟关一个月,臣弟会憋疯的!您要实在想要惩罚臣弟,打骂都行,就是别关咱!”

朱083标被气乐了:“毛骧,先把朱樉拖下去打二十军棍,然后再禁足!”

朱樉傻眼了,他连忙看向朱元璋:“爹,您让大哥别关儿臣啊!”

朱元璋看着鱼池头都不回:“毛骧,还不把这小兔崽子拖下去!他再多一句废话,就给咱多打十军棍!打死拉倒!”

朱樉这下彻底怂了,一句话都不敢说,就被锦衣卫拖了下去。

朱标走到朱元璋身边的时候,发现老爹看着池子里的鱼目光凝重。

“爹,您心疼二弟了?”

朱元璋冷哼道:“咱心疼他?咱是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像老二这样的皇族子弟,生来衣食无忧钱财不愁,难免养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及民间疾苦的性子,这样的子孙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标儿,你有没有办法扭转这种情况?”

朱标眼神沉凝:“办法倒是有一个!儿臣管它叫上山下乡接受贫苦农民再教育!就是在皇族子弟们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放出去寄养到穷苦农村,让他们接触农民,体验底层生活的不易,以此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加强和百姓的血肉联系,培养心性!”

PS:今天带着小孩出去玩了下,下一更估计在凌晨以后了,兄弟们明早起来看哈!.

第一百三十三章东厂成立的目的原来是这样的

“上山下乡接受贫苦农民再教育?”

朱元璋听完朱标这个建议有些惊讶,他显然没有想到还能这样干,但是似乎道理上说得通啊!

皇家子孙贵胄脉又如何?

他们之所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不知民间疾苦成为纨绔,其根本原因本来就因为身在大富大贵之家,衣食无忧。

既然要扭转他们的纨绔习性,就只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把这些天家贵胄从优渥的家庭剥离出来,剔除他们身上皇家子弟的标签和身份,让他们单纯地就以普通人身份在底层生活一段时间,为自己的生存挣饭吃,干干农活,种种庄稼,体验一下百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他们自然就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对百姓和底层人民有一颗怜悯之心,做事的时候能稍微考虑到百姓的感受,而不是一直高高在上脱离百姓,贵己贱民,对底层百姓冷漠冷血冷情。

朱标犹豫了一下接着补充道:“爹,其实需要担心的不光是我们朱家皇族的子弟,这次进封的一百多勋贵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天一样的存在,他们家的子孙随着时间推移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所以……儿臣觉得勋贵子弟其实也需要上山下乡接受农民的再教育,我大明的勋贵子弟要区别于其他朝代,少一些纨绔多一些真正能扎根于百姓为国家奋斗的青年人!”

朱元璋沉吟道:“你是说将你说的这个上山下乡接受贫苦农民再教育的运动扩大到整个勋贵阶层?办法倒是好办法,但恐怕很多勋贵不会乐意接受,他们觉得自己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于战场厮杀,好不容易给妻儿挣下一份衣食无忧的生活,凭什么要他们再把儿子送到穷苦地方去锻炼?还有那些勋贵子弟们自己也不会同意,标儿,你要知道,人都是有好逸恶劳的恶劣本性的々` !”

“这个儿臣也考虑了,主要是宣传问题,如果能让那些勋贵们知道这种事对他们孩子是好事对他们家族是好事,让勋贵子弟们知道参加上山下乡不是为了吃苦而是为了感受父辈当年的艰辛,体会他们现在的荣光,重走他们飞黄腾达的奋斗路,年轻人最容易热血激昂,他们一旦觉得这是一件无比正义和光荣的事情,就肯定会踊跃参加的!”

朱标说完这番话以后笑了笑,接着感慨道:“其实很多时候百姓们信什么,不在于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而在于朝廷引导他们信什么!”

“不错!你一说咱还真觉得是这个道理!”朱元璋严肃道:“标儿,咱不得不说,你有时候看问题直指本质!说吧,你又有什么宣传方面的建议了?”

“儿臣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做工作!其一,话本、戏曲在民间颇受欢迎,所以朝廷可以考虑雇佣一些文人搞定制话本定制戏曲,也就是说朝廷给他们规定内容,让他们按照咱规定的内容创作,这些内容可以是歌颂大明的、歌颂改革的、歌颂我朱家皇室的,需要什么,就让人创作该内容的东西,然后请说书人和名伶表演,增加这些东西的热度,让这些内容的话本和戏曲成为主流,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的观念!”

朱元璋一边听一边轻轻点头:“不错!戏曲和话本的确在民间传播度很广,下至贩夫走卒上到官宦人家,都喜欢看大戏听说书!还要一方面呢?”

“儿臣考虑办一份报纸!”

“你是说邸报?”

“爹,报纸不是邸报,报纸所刊登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新闻时事,改革辣评、人物传记、批判专栏、百姓生活、招工启事等等,只要道德正确、对国家和朝廷没有损害的东西都可以刊载!”朱标又接着将报纸如何发行大概说了一遍。

朱元璋听完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东西!但是有两个问题,其一,这个报纸的发行太过复杂,你说的新闻收集约稿编校还有排版印刷等等,不是一个小工程,做起来需要花时间!其二,老百姓的大多是文盲,根本不识字,这个报纸就算弄出来会有几个人买呢?买了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呢?”

关于第一个问题,朱标其实也考虑过,可以通过减少发行频率来克服!古代的报纸肯定做不到每日一报,可以考虑每月发行一次,当然这样的话会牺牲新闻的时效性,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的做成每月发行一次,那严格说不来不算报纸了,应该叫月刊。

至于第二个问题,朱标琢磨了一下,躬身道:“` ¨爹,儿臣奏请成立一个专门派驻民间的读报机构。当然这个读报机构的职能并非单一给百姓免费宣读报纸内容,还可以专职负责上山下乡运动的推行!”

“另外还可以赋予这个机构一个职能,那就是秘密监督锦衣卫,当然锦衣卫也可以监督读报机构,以此约束锦衣卫的权力,免(的钱好)得尾大不掉!”

“监督锦衣卫?”这话有些打动了朱元璋,其实锦衣卫在成立之初他就有这个顾虑,锦衣卫职权太过庞大,又很独立,这样时间长了并非好事,因为一旦锦衣卫被人拉拢,那危害就太大了。

所以成立一个和锦衣卫互相监督的机构其实势在必行。

想到这里,朱元璋欣然同意:“这个报纸可以做着试试看!至于这个读报机构,不管报纸做得怎么样,此机构都有成立的必要!你是监国,你可以直接用监国谕令下旨实施!当然,一些细则还是要跟中书省讨论清楚!对了,这个读报机构打算起个什么名字?”

朱标嘴角露出莫名的笑容:“就叫……东辑事厂,简称东厂!”.

第一百三十四章监国当朝,大明的粮票上面有哪些东西

历史上比锦衣卫跟臭名昭著的机构东厂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东厂的编制呢?”

“东厂总部就设在千步廊,和锦衣卫总部毗邻。东厂由亲信太监担任提督,就叫东厂掌印太监,此外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名,这个可以让毛骧从锦衣卫调人,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这些人是坐镇总堂的,而在各乡村设立役长和番役,负责个地具体事务的执行!”

“是译书的译吗?译长和翻译?也对,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从报纸上给他们读字出来叫翻译也很贴近,翻译的小队长自然可以叫译长!标儿,你随口起的这个职位名字还是很贴切的!”

朱标愣了一下,只能说这是个巧妙的误会了。

不过叫译长和翻译确实比原来的称呼文雅得多。

首节 上一节 54/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