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第89节

第两百一十二章大明军人,宁做前线兵不做后方官

杨宪从中书省调到了督察院,虽然说按品级来说还小升了半级,但是他本人却高兴不起来,督察院得罪人啊,而且中书省可是朝廷中枢,干好了有望做到左右丞相、为百官领袖,但是到督察院左都御史就算做到头了。

更重要的是,他此番在监国心里肯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上位虽然器重自己,但一旦日后监国掌国,他杨宪恐怕最好的下场也是提前致仕,告老还乡。

哎!冲动了!杨宪在中书省办公的地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感叹道。

“杨总宪,此番高升,恭喜恭喜啊!”

“日后还请杨总宪念在共事一场的份上,手下多多留情啊!”

总宪是对左都御史的敬称,但是“一六零”听在杨宪耳朵里却分外刺耳,总?总你们老母!

他再看这些中书省的下属和同僚,竟生出嫉妒,凭什么这些昏庸无能尸位素餐的东西可以身居中枢?老子找机会弄死你们!

等杨宪抱着东西离开的时候,中书省同僚拱手道:

“我等恭送杨总宪!”

杨宪黑着脸没有理睬众人,大步离开。

等杨宪一走,众人纷纷收起脸上的笑容,骂了句独夫,甩了甩袖子回到自己位子上做事去了。

同一时间,曾国藩在大都城外向着送行的张廷玉拱手笑道:“衡臣兄,在下还真舍不得离开这燕云,舍不得你这老搭档啊!”

张廷玉道:“伯涵兄切勿多愁善感,我等皆为监国殿下心腹,殿下信重我等委以重任,我等自然要为殿下披肝沥胆,如今内迁令和禁海令已出,此两条律令虽然是为了消灭倭寇,但是毕竟对沿海百姓有影响,而百姓大多时候只盯着自己家的锅碗瓢盆,兵不理解朝廷的良苦用心,所以这两条法令的推行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说不定还会激发民变,监国殿下八成也是考虑到这些问题棘手,所以才调伯涵兄去山东主持大局!”

“这一点在下也想到了,唯有勉力为之!”曾国藩嘴里说着勉力为之,但是神情却很轻松,他自认对这些问题还是能处理好的。

“衡臣,以后燕云这里的担子就要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了,多多保重!好了,回吧,在下走了!”

曾国藩本来想叮嘱张廷玉几句,让他务必妥善处理好燕云事务,守卫住燕云改革成果,切勿令监国殿下心血白费,但是想了想觉得自己说这话有些多此一举,以衡臣的能力必能处理好这些事情。

另一边,燕云十六州下辖的涿州州衙内,知州戚祥坐在书房椅子上闭着眼睛似乎在想什么为难的事情,过了一会儿妻子柳氏端着茶进来。

“夫君,怎么大白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你不会在看什么艳书吧?”柳氏说着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戚祥。

戚祥闻言老脸一红,尴尬道:“哎哟我的夫人哎,你把为夫想成什么人了!”

柳氏嗔了一声:“什么人?老不正经的人!”

戚祥汗颜,他真心感到冤枉,他又不像州府里的其他官员一把年纪了身边还带着二八小妾,他连小妾都没有,就一个夫人,怎么能叫老不正经呢?顶多就是夫妻两个敦伦的时候花样多了一些。

柳氏端着茶走到书桌边一看,只看见桌面上摊着一张白纸,毛笔架在一边,确实没看到什么书。

“那你把自己关起来在做什么?还下令谁求见也一概不见!”

戚祥深吸口气,伸手握住自己的双手,正色道:“夫人,为夫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柳氏白了丈夫一眼:“有事说事,拉拉扯扯要做甚?”

戚祥呼吸一滞,连忙说起正事:“山东遭了倭寇,这事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相信夫人也听说了,为夫……想要向朝廷上书,调任山东任职,最好能由文转武,谋一个登州府卫所的职位,专心抗倭!”

柳氏闻言柳眉一竖,有些不快:“你这知州当得好好的,为什么又要回去和那帮丘八混在一起?夫君,你好好想一想,你当能当上这知州不容易,若不是恰好赶上太子殿下搞公考制度,你能有这好机会?咱好不容易脱离了军队,为什么又要回去?你是非要为妻天天为你担惊受怕是吧?诺大一个国家,你以为离了你朝廷就抗击不了倭寇啦?”

戚祥叹了口气:“夫人,为夫当初就是听你的才脱离军队做了这个知州,可是这一年来,为夫这官做得并不痛快,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为夫性子直,根本应付不过来,我人是闲了,但是心累啊!”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更重要的是,倭寇来了,还就在山东,山东离咱这也就几百里,你让为夫冷眼旁观为夫做不到!为夫今时今日才发现,自己骨子里从来都只是一个当兵的!当初跟着太子殿下和徐帅攻破元大都的时候,太子殿下说过一句话让为夫铭记于心,他说今日蒙古人被赶走了,但我们每一个大明将士应该记住守土有责四个字,我们不说开疆拓土,但若连原本的土地都守不住,那是所有军人的耻辱!倭寇若是不来,为夫还能勉为其难继续当这个知州,但是倭寇来了,为夫就必须去山东,将倭寇挡在国土之外!”

“夫人!山东也是你的家乡啊,那里有你的3.0乡亲,我们真能做到袖手旁观吗?”

柳氏怔怔地看了丈夫一会儿,突然摇了摇头笑了:“罢了罢了,你就是一头倔牛,拦也拦不住!既然你这官做得不开心,那便还是去从军吧,太子殿下不是你的主考官吗?你给他写封信,求求他给你在山东卫所里谋个职位,在以前主考那就是座师,你求他他应该会答应的,比你给兵部吏部写信要强!”

戚祥闻言大喜:“还是夫人聪慧!”

随后妻子研磨,红袖添香,戚祥提笔在纸上写起了请求转职的折子0 ..

几天以后,朝廷来了旨意,擢涿州知州戚祥为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

PS:有人知道戚祥是谁吗?.

第两百一十三章大明别开生面的国庆安排

文华殿里,朱标放下曾国藩上的谢恩折子,想了想,用提笔在旁边开始写起关于内迁禁海事宜的注意事项:

“伯涵,内迁禁海事关重大,务必谨慎对待,汝作为山东父母官,可让布政使司出示安民告示,跟百姓详细解释清楚内迁和禁海对于抗倭的重要性,力求百姓理解!”

朱标写到这里笔顿了顿,随后又接着写道:“但若非有刁民解释不通寻衅滋事扰乱官府政令、妨碍朝廷抗倭大计,伯涵也不需太过仁慈,该杀则杀该关则关,勿要保证内迁禁海政令顺利推行,切切!”

“王中,将此信交给李卫,让他送往山东,交给新任布政使曾国藩!”

王中躬身把信接过去,密封以后拿着匆匆出去了。

出去没一会儿,他又返回殿内,躬身道:“监国爷,信已经送出去了!”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又拿起戚祥前几天写的转职折子看了起来,以前只是猜测戚祥会不会和戚继光有关系,现在他百分之九十确定这人应该就是02戚继光的先祖了。

戚祥在折子里恳求朱标把他调离涿州而到登州卫重新做武职,朱标便索性直接让他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个武职是正四品,而涿州知州才是个五品官,这相当于给戚祥升了两级。

如果朱标没有记错,戚继光就是从承袭祖上的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步入仕途的。

登州卫指挥佥事,再加上姓戚,除了戚继光他想不到还有何人!

朱标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又翻了一会儿奏折,朱标伸了个懒腰,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了,一到年底人就容易懒散,想的都是过年的事儿。

仔细一想,朱标到这个世界还差几天就满一年了。

当初他刚来到的世界的时候,也是腊月底,随后过了几天进入正月以后便随之见证了大明的开国盛典。

而后又是北征又是南下的,粮票也搞了,报纸也初步发行了,各种改革制度出台不少,目前来说效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他最满意的还是防异法令,别的不论,但凭这个法令他觉得自己对华夏对民族还是有所贡献的。

“殿下,是不是累了?要不要奴婢给您捶捶肩膀?”王中小声问道。

朱标刚要回答,外面执勤站岗的锦衣卫进来禀报说兵部尚书常遇春和礼部尚书宋濂应召请见。

“让他们进来吧!”

等常遇春和宋濂进来行完礼以后,朱标笑道:“王中,给宋爱卿和常爱卿赐座!”

这两人一人是他的经学老师,一个是他准岳父,都是他长辈,朱标自然要礼遇一些。

宋濂和常遇春谢了恩以后在值殿锦衣卫搬过来的矮椅子上挨了半个屁股坐下。

“今儿召二位过来,是想询问关于国庆时阅兵的有关准备工作进展情况,上次跟你们说过了,今年是开国一周年,到时候各方都在瞩目,所以这次的国庆必须搞得隆重一些,祭天大典结束以后,需要增加阅兵典礼和与民同乐两个环节。常爱卿,兵部把参阅士卒确定下来没有?”

“监国殿下,参阅人员已经确定好,十个方队,每个方队五百人,总共五千人,第一方队是从神机营抽调的,第二个方队来自禁卫营……”

“按照监国殿下的吩咐,方队经过洪武门时会劈刀,踢……踢那个正步!不过因为时间匆忙,士卒们的正步还是不太整齐!”

朱标轻轻颔首:“放心,孤不会吹毛求疵,基本礼仪完成即可!本次阅兵准备时间是太短了,等明年兵部要提前准备,这要成为一种惯例!”

常遇春起身拱手道:“臣遵旨!”

“口号呢?”

常遇春连忙回道:“口号都记住了!大明帝国威武!大明皇帝威武!大明百姓威武!”他犹豫了一下又问道:“殿下,需不需要加一个大明监国威武?”

“额……”朱标没想到常遇春会问这个问题。

“其实很多受阅将士都在问这个问题,他们中有不少是参加过北伐战争的将士!”

朱标略一沉吟便摇头拒绝了:“监国这个口号就不要加了!”

他是不会把自己彻底放到和皇帝老爹同等的存在的,就算老爹不介意,他也要顾及老爹的心情,皇帝的位子必须保持在至高无上独一无二。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在那些参加过北伐的将士心中,他这个监国还是很有地位的。

随后朱标又询问宋濂关于国庆那天的礼仪问题,从祭天祭祖祭社稷到随后的阅兵、群众游行、晚宴等等大小几十个礼仪环节都过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朝廷为国庆特别拨银五十万两,若是不够,可以找吕昶再增加预算!”国库里有沈万三的献银,加上从扬州盐商那里抄来的160,从蒙古人和色目人那里依法强征的,总数不少,国库现在充盈得很。

这也是朱标可以放手搞国庆的底气所在。

“常遇春,海军那边也要盯紧一些,记住,从巢湖水师选人的时候,多选南方沿海籍贯的士卒,这些人水性相对要好一些,还有,尽量都配备火气,火器研究院和工部会优先装备海军,总之,孤要快些看到成果!”

转眼,时间过去了六七天,今夜是华夏新年中的除夕,皇宫内,老朱家也都在乾清宫里齐聚一堂。

先是朱标带着十几个弟妹向皇帝老爹和皇后老娘恭贺新年,然后每人得到了一吊压岁钱。

这大明的压岁钱是正儿八经的压岁,不详后世使用红包包起来,而是直接用红绳子串起来,一人一串,起码有好几两,对于出生不久的那两个弟妹来说,绝对是压得死死的。

接下来是弟妹们向朱标这个储君大哥贺新年,朱标便不用给他们压岁钱了,因为都是平辈,当然也不能空着手,他早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赐了下去。

同一时间,山东登州府海边,几艘倭寇船趁着天黑悄悄靠了岸.

第两百一十四章愤怒的倭寇,大明百姓连一粒米一文钱也没留下

“服部大将,上次咱们收获不错,这次希望日照大神保佑,我等也能好运多抢一些财货!”

说话的人留着倭国武士特有的月代头,腰间插着武士刀,他叫多本堂,是南方政权的一名足轻头。

至于他所称呼的服部君,全名服部次郎,比多本唐高一级,是南方政权的一名足轻大将,两人都是南朝武士阶层,因为南朝目前在与被朝对抗中处于劣势,财政压力很大,所以两人连同侍大将武田一起,被家老安排到富裕的华夏劫掠财富,以资南朝和北朝战争。

服部次郎也留着武士特有的月代头,这种头型将前面和中间剃光,只留着两边头发,看起来很丑陋,所以有人又戏称其为阴阳头。

但是月代头在倭国确实身份的象征,因为这种发型不是谁都可以留的,只有武士和浪人可以。

最早的时候倭国的武士浪人阶层也留着正常发饰,不过因为他们要常年战斗,顶盔掼甲,而戴头盔的时候,很多时候头盔会把前面的头发压下来,从而干扰视线,要知道在战斗厮杀中,一个分神或者看不真切都可能面临生死威胁,后来有人为了视线不受头发干扰,便把脑袋前面和中间部分的头发给剃光了,如此,慢慢盛行起来,成为了武士阶层的标志。

服部次郎闻言呲了呲牙:“放心吧,我等一定可以抢到丰厚的财货,等抢个十几次,积累足够财货,武田侍大将便可以率我等反攻北朝,帮天皇夺回尊位!”

他嘴里的天皇乃是长庆天皇,后村上天皇之子,去年刚刚即位,这位天皇年轻,有干净,服部次郎和多本唐等人满怀希望他能带领南朝战胜北朝,统一全国。

“告诉儿郎们,除了粮食以外,捡值钱的东西拿,女人也可以抢一些回去々` !”服部次郎对多本唐吩咐道。

“嗨!”多本唐应了一声,然后回头对手下们吩咐道:“粮食!钱财!女人!通通滴拿走!”

“嗨!”倭寇里有很多是倭国平民,除了倭国人还有一些本来就在海上谋生的海盗们,此时也被倭寇整编了。

一行人走了大约一刻钟以后,服部次郎突然挥手让大家停下:

“前面有个村子,大家加快脚步!记住,抢东西的时候动作都利索点,遇到反抗或者发生尖叫的大明人,直接杀掉!”

“嗨!”上百个倭寇齐齐应道。

这时倭寇里突然有个人小声问道:“服部大将,若是对方没有反抗,可不可以杀掉?”

服部次郎随口应道:“毛利,要杀便杀都随你,反正大明人多!但是记住,东西一定要多抢,不能因为喜欢杀人而耽误抢财物!”

“嗨!”

说话的功夫一伙人已经距离村子不足十米。

首节 上一节 89/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