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大明:我,最根红苗正 第93节

督察院左都御史杨宪参闽省布政使蔡哲粗暴推行内迁禁海政策,以至于激起民变,督察院为民请命,请求朝廷严厉处置闽省布政使蔡哲,以平民愤。

杨宪手握笏板,表情悲天悯人:“就在除夕前两天,腊月二十七,全国百姓都在团聚,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闽省百姓历来有在新年前祭祀祖坟的习惯,所以有个别人违反官府禁令,私自返回沿海村子,祭祀祖宗,宁德官府执法不灵活,发现这种情况以后要抓人,随后引发冲突,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下午,宁德官府和百姓又爆发了第二次冲突,这次规模更大,宁德县衙的衙役死亡一人,百姓死亡十二人!这件事随后被宁德知县上报到了闽省布政使司,闽省布政使蔡哲不问情由竟下令当地官府抓捕参与民变暴动所有百姓两百多人!~”

“臣以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民变,严重破坏了朝廷在百姓心中形象,更何况闽省本就才被中山候收复不久,民心尚未归附,臣十分担心蔡哲的不当举动会引起闽省不稳,将中山候南征的心-血付之流水!”

“所以,臣以为朝廷应处置蔡哲-,以平民怨!”

李善长和徐达以及刘伯温汪广洋等人对于杨宪的奏请表情微妙,虽然听起来蔡哲的确有责任,但是中书省的人都知道杨宪和蔡哲关系不睦,所以难以确定杨宪到底是真为了朝廷考虑,还是单纯的挟私报复。

如果是后者,那杨宪这个人就太可怕了。

蔡哲几个月前也在中书省做事,任职参知政事,说起来还是杨宪这个中书左丞的下属,但是两人政见不合,再加上蔡哲此人比较固执,做事又不圆滑,所以往往据理力争和杨宪这个上司争得面红耳赤。

蔡哲在闽省收复以后,被调去了闽省主持民政。

朱元璋对于百姓还是很看重的,所以闻言皱眉道:“蔡哲怎么如此不分轻重!”

朱标知道皇帝老爹因为出身,所以从心里就倾向于百姓,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百姓和律法发生了对立,那就得按律法来办了,而不能盲目站在貌似弱势的百姓一方。

所以朱标连忙插嘴道:“父皇所言甚是,万事都要以律法为重!当务之急是派人去闽省查清楚,以儿臣看来,虽然百姓祭祖可以理解,但是如今正在抗倭关键时刻,内迁禁海乃是国策,从这一层意思来说,严格限制百姓出城并没有什么问题,不然口子一开,内迁禁海好不容易出了一点成绩,恐怕很快便会付之东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国法便是国法,律令便是律令,法大于情!”

朱元璋经儿子一提醒,也反应过来,内迁禁海令乃是抗倭初期的关键,现在好不容易花大力气将沿海百姓都限制在了城内,一旦朝廷松了口,其他百姓看到有空子可以钻,势必重新对内迁禁海令发起冲击,因为谁都明白,内迁禁海令对于沿海百姓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对于以打渔为生的的渔民百姓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当然关于这一点标儿也早就考虑到了,当初在内迁禁海令刚一发布,便几乎同时就勒令沿海各地政府要做好对沿海百姓的补偿措施。

所以此政令实施以来,百姓尚算配合,并没有大规模的拒令抗法事件出现,这是很不容易的成就。

一旦处理了严格行政令的蔡哲,其他地方官吏再在执行内迁禁海令的时候势必变得畏首畏尾,这绝不是好事!

不能一时心软而毁了现在的成果。

朱元璋想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以后,表情严肃起来:“毛镶,你立刻让就近的锦衣卫过去探查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若果真是蔡哲处置不当造成民变,那朝廷便对他依律处置,但若是百姓违法在先,那国法政令为重,不仅要从重处罚这些百姓,对蔡哲还应提出嘉奖!”

0 ··求鲜花··· 0

杨宪如遭雷击。

下了早朝以后,朱元璋对朱标正色道:“标儿,幸好你刚才及时提醒了爹,不然爹还真会做出错误判断!于咱们的抗倭大计造成不好的影响!”

朱标笑道:“爹,你也是心系百姓,这对我大明百姓来说是福分!儿臣觉得可恶的是杨宪,此人动机不纯,利用爹你对百姓的偏向性,因为和蔡哲的个人恩怨,便揪住对方不放,丝毫不顾忌是否会对朝廷抗倭大计产生影响。”

. ....... .......

朱元璋冷哼道:“杨宪是越来越不成器了!”

“爹,陈友定势力虽然被汤和所灭,但闽省百姓长期处于他潜移默化的影之下,对我大明朝廷恐怕先天就没什么归属感,再加上闽省民风彪悍,打起架来不怕死,宗族势力根深蒂固,所以对于往往会形成以宗族为首的势力抗衡官府!所以儿臣刚才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也许朝廷需要将闽省等南方省份的百姓抽调一部分迁离本地,最好迁到燕云去,燕云地广人稀,又肩负北拒草原的重任,那里需要更多人口!”

朱元璋笑道:“咱也正有这个打算,南方人密北方人稀,是应该混合混合!”

当天下午,朱标正在文华殿小睡,礼部尚书宋濂前来求见,说是高丽国向我大明发出了求救国书,高丽自称连续五日遭到了倭寇袭扰,沿海百姓被杀五百二十一人,希望大明能施以援手,协助高丽共抗倭寇。

朱标闻言有些惊讶,高丽居然死了五百多人,看来那些倭寇在大明沿海抢不到东西被刺激得不轻,所以袭击高丽的时候难免有报复性发泄的心态才.

第两百二十二章海军提督人选,朱元璋最宠信的家族是哪个?

“宋爱卿,你告诉高丽信使,就说让高丽再坚持坚持,我大明不会抛下属国不管的!倭寇肯定要消灭!”

宋濂闻言惊讶道:“监国殿下,您是打算帮助高丽出兵灭倭?可是咱大明海军不是还没训练好吗?难道您打算派巢湖水师远征?”

说训练好都是客气了,海军不是没训练好,他听兵部尚书常遇春汇报好像现在才从巢湖水师中精选了一万人出来,这还只是兵,海军提督人选都未确立好。

朱标闻言有些挑眉道:“帮高丽出兵?那怎么会?巢湖水师可打不了海战,再说了,就算能打,我大明海军儿郎都珍贵无比,孤也不会让他们为了别国卖命!”

宋濂茫然道:“可是殿下刚才说“一七七”不会抛下属国,又说倭寇肯定要消灭……”

朱标叹了口气,这老夫子就是太方正了,自己刚才明显说的是典型的忽悠型外交辞令,他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朱标从上面的书案后走了下来在旁边的小台阶坐下,然后在拍拍旁边的小台阶,示意老先生也坐下来。

宋濂躬了躬身,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坐下。

“宋先生,孤是说大明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属国,这是官方辞令,至于消灭倭寇,我们当然要消灭倭寇,但不是帮高丽,而是帮我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训练海军本就是为了打击倭寇,所以孤只是在陈述我大明的方略,从头到尾孤可没有一句话在说要帮高丽攻打倭寇!”

宋濂惊呆了:“这……”

“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这么简单!目前我们没有能力消灭倭寇,只能让高丽帮我们牵制倭寇,所以倭寇攻击倭寇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们要做的只是鼓励高丽,坚定他们跟倭寇死磕下去的决心就可以了!”

宋濂有种三观尽毁的感觉,愣了好一会儿,才叹道:“老臣明白了!”

宋濂回了礼部以后,立即将朱标的原话转告高丽信使,当然是翻译成高丽语的原话。

高丽信使干劲十足地回去了。

不过高丽被倭寇进贡这事儿也提醒朱标,大明的海军建设必须加快步伐了,他将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汤和这几人召进宫来,咨询大明海军提督的人选。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大明海军创建以后,将来是要先灭倭国,再下西洋征战世界的,所以水师提督将来是军中重臣,这个人选一定要选好!”

“臣等明白!”徐达作为武将中的第一人自然第一个做出回应:“若是虢国公俞通海还健在的话,他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俞通海这个人朱标也了解,是一个水战天才,在皇帝老爹跟陈友谅的争霸大战中其率领水师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先后参与龙湾水战和鄱阳湖水战,陈友谅的水师战力相当强大,俞通海能率领水师最终击败陈友谅水师,可见其才能和功勋。

后来他又从水路配合皇帝老爹的大军围攻张士诚,参与包围平江的战斗,可惜时运不济,命运跟他开了个大玩笑,眼看就要大明就要建国了,却不幸中了流矢,年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了。

大半年前皇帝老爹大封功臣的时候,俞通海被追封为虢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俞通海的老子俞廷玉也同时被追封为河间郡公。

俞通海战死以后,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由弟弟俞通源继承了他的职位,成为新一任水师提督,被加封为南安候。

再后来俞氏相继又有二人被封侯。

所以俞氏又被成为一将二相三候。

朱标后世看过的一些历史书里记载,皇帝老爹在执政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对俞氏封赐五十四次,所以有些人又把河间俞氏戏称为最受明太祖宠信的家族。

要知道历史上蓝玉案牵连甚广,足足一万五千多人被株连,勋贵死了十之七八,但皇帝老爹就是放过了俞氏没有追究,可见说俞氏是皇帝老爹最宠信的家族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更重要的是,俞家可以说是一个水战传统家族0 ..

俞家子弟成年后一般都会在水师任职。

“巢湖水师现任提督俞通源呢?他是俞通海之弟,不知才能如何?”

徐达想了想,谨慎道:“俞通源的话,水性极好,这小子据说可以在水底憋气两刻钟,而且扔水里几天都死不了,他能一边游泳一边在水里抓鱼吃,有人传他是鱼儿转世!单就水性而言,比其兄俞通海还要好,是个天生打水战的,不过统兵才能比其兄稍逊一筹!”

常遇春咧了咧嘴:“俞通源即便统兵才能不如其兄虢国公,但是目前来说依旧是我大明最精通水战的将领,所以臣还是向监国殿下举荐俞通源出任新设立的海军提督!”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最后对常遇春道:“那兵部就拟一道军令,令俞通源火速进京,孤要见一见他,至于是不是由他出任海军提督,等见过以后再做定夺!”

常遇春躬身领命。

朱标又询问关于打造战船的进展,得到的回复是新式战船要下水起码还得等最少两个月。

“两个月?时间太久了!那就先将巢湖水师的旧式战船按照新式战船的图纸进行局部改造,能改到什么程度就改到什么程度,一个月以内,必须最少有五十艘战船供海军将士操演,3.0总不能海军都招齐了,却没有船吧?那不是闹出天大的笑话吗?”

兵部的军令发出去以后,过了两天,朱标便在文华殿见到了现任水师提督俞通源。

与此同时,燕云地区山西晋内的云州城外,出现了一万多蒙古骑兵。

这些蒙古骑兵却没有他们祖宗的并吞山河的气势,反而每个人都一脸犹豫,真的要攻打大明吗?那地方现在见到异族人就杀,已经先后有几百儿郎进去打探消息就杳无音信了。

汉人已经不是以前可以随意打骂的汉人了。

可是,一个冬天都苦撑着没敢动手了,再不动手抢一些东西回去,儿郎们怎么过冬?.

第两百二十三章崩溃的蒙古大汗,大明本汗再也不敢去了!

蒙古草原新任大汗夸尔托,骑在马上,看着远处挺立的大明边境重城云州城,内心也很矛盾。

他自然也很清楚手下这些蒙古儿郎们内心的想法,就算以前不了解,但是现在看看这些人脸上的畏惧也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夸尔托内心不由一阵悲凉,曾几何时谁会想到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英勇无畏的大蒙古勇士们竟然会在面对汉人城池的时候露出从未有过的胆怯。

大明朝不光摧毁了大元的江山,也顺势打掉了深埋在蒙古男人心中的自信和勇气。

不过他也理解儿郎们,因为大明现在真的是太没人性了,那个防异法令导致燕云地区成了异族的地狱,但凡异族只要一进去绝对再也出不来了!

这狼日的法令,也太凶残了!所以直接导致燕云如今的百姓比蒙古人还凶残!

这一仗老实说夸尔托没有胜算,不过即便如此,这一仗也必须要打。

一来,他们也就想抢点东西,再一个,他这新大汗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他不是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裔,他出身蔑里乞氏、是前丞相脱脱的儿子,对于蒙古人02来说,在经历过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辉煌之后,汗位只认黄金家族。

他夸尔托之所以能上位,还是得益于大明大肆清除境内的蒙古余孽,那些姓孛儿只斤氏的人都被抓了杀了,他这个蔑里乞氏才有机会染指大汗之位,但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的,必须打一个小胜仗才能坐稳位子。

“大汗,怎么办?攻不攻?”问话的是新任的丞相,也就是夸尔托的妹夫葛尔济。

夸尔托深吸一口气:“传令下去,让儿郎们一鼓作气往城里冲!”

“可是儿郎们士气全无!”葛尔济满脸担忧:“如果再把人折在这里,蒙古最后一点希望都没了!”

“呵!不冲进城去抢一些过冬的东西,这个冬天都难捱过去,反正都是死,何不抢一抢搏一搏呢?长生天会保佑成吉思汗的子孙的!”

夸尔托心里却默默补充了一句,你以为蒙古还有希望吗?能抱住最后一点血脉已经是万幸了!

葛尔济默然,随后传令去了。

云州城城墙上,值岗的大明士卒正在巡逻,突然远处冒起遮天盖地的尘土,士卒脸色一变,冲着下面的同僚们大叫道:“发现大股不明身份人员快速本来,怀疑是草原上的蒙古余孽,立刻关闭城门,向白参将禀报!”

嘎吱嘎吱,随着刺耳干瘪的声音,城门被立即关了起来。

几乎在同时,一万多蒙古骑兵也到了城下。

“还真是蒙古人!”值岗的大明士卒看到这么多蒙古骑兵,不仅没有胆怯,反而个个一脸兴奋。

城外是敌人吗?那可都是战功啊!

现如今就连燕云的普通百姓对蒙古人都没有丝毫畏惧了,看到就当动物一样狩猎,燕云这边的异杀行会不就是专门组织高手猎杀异族而获取丰厚报酬的吗?

他们这些当兵的自然就更不惧怕异族人了。

城外骑在马上的蒙古骑兵们,被城墙上火热的目光盯得心里阵阵发寒。

城内的屯军衙门里,云州城的最高指挥官白起正盘膝坐在地上研究阵型。

上个月兵部往燕云这边送来了几千条改良后的新式火铳让边军们中部分列装,白起驻守的云州也分到了一百条火铳。

白起当时就亲自组织人手试了试火铳威力,说实话效果让他大吃一惊,新式火铳比以前的老式火铳射程和装药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火铳现在在远程打击上的功能已经胜过弓箭了。

相信不久以后,火铳会取代弓箭成为军中唯一的远程打击武器。

白起当时就想起了和太子殿下分开前,殿下无意间曾经说过的话:“未来一定是火器的天下,未来战争一定是火器的战争,随着火铳的发展,以后会出现巴掌大的手铳,还有一分钟喷射出数千发子弹的自动重机铳,以及十几里外就轰过来的大炮!早点熟悉火器战争,才能适应未来战争!”

白起本身就是个对战争充满探索欲的战争天才,在试射过新式火铳以后,他立刻意识到太子殿下的话很可能会成为现实,所以作为一个以追求胜利为目标的战将,自然应该早些熟悉火器,并研究出适合火器的各种进攻和防御阵型。

首节 上一节 93/2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