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49节

  但是没多久,中原便是狼烟四起,官军镇压叛乱都是自顾不暇,哪还管得上西南?六慰之地安稳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闹了起来,明军的防线一再压缩,最后又被逼了回去。

  这也是通病——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往往能够征服其周围的许多地区,但是总是难以长久的维持,一旦衰落,就会造成脱离。

  也只有交趾那边,控制比较强,三百年了,一直还算太平——但是听说在北京陷落之后,那边也开始闹起来了,交趾的总兵与巡抚,似乎是在争夺统治权。

  反正到了现在,沐家早已经失去了对六慰的控制,又陷入了乱战的状态。

  流寇去那里,沐天波也懒得多管。

  那第二件事,便是在流寇与沐家闹腾的时候,华军出兵了。

  乘势而进,这个词,大华的军队,算是领略到了精髓。

  湖广已经平定,华军也是毫不迟疑,稍稍整军休整一番之后,又等来了南京方面发来的新一批物资,便整军向西进发。

  自荆州出发,严承方与曲元矩聚合了四个军,又从当地征集了许多的船只,自荆州而出,朔江而上。

  夔州的守将打开了城门,知府带着文武官僚跪倒在城门口,手中拖着一方印玺。

  他们看清了形式,此时大华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严承方伸手,接过了他们手中的印玺。

  大华进而占据了夔州,随后开始入蜀。

  所过之处,虽然亦有许多忠于大明的臣子誓死抵抗,但是很多城池,却也是直接便打开了城门。

  华军一路势如破竹,继续沿江而上,又将拦在江正中的参将曾英击溃,进而克重庆,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抵抗。

  ……

  秦良玉动员了当地的明军,她的麾下不仅有精锐的白杆兵五千余人,更有各地的明军七万余人。

  但是,没有军饷。

  她来到了曾经的蜀王府,现在的皇宫。

  “陛下,请拨银两,以壮军心。”

  她沉声说道。

  对面的朱至澍闻言,却是躲避着她的目光,脸上满是不情愿。

  虽然这个时空的藩王可能没有原时空那样的富庶,但是钱财也是不少的,毕竟将近三百年积累。

  但是对于这位皇帝而言,他有钱,却不愿意花。

  别看他之前曾经花过银子劳军,但那是为了登上帝位,在取得军心。

  这位皇帝,却是个爱财如命的主儿。

  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是张献忠已经兵临成都城下,守城的官员请求拿钱犒军,也被他所拒绝,直到张献忠破城的时候,他才终于害怕,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已经迟了,最终导致成都城被张献忠攻克。

第396章

  “朕的府库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银两了。”朱至澍说道。

  “敌军已经在各地发起进攻,若无足够的饷银,我军虽有七万之众,但是也根本无法遏制敌军。”

  秦良玉说道,希望能够说服皇帝,拿出银钱来。

  但是朱至澍不为所动,任由她好说歹说,却是没有一丝一毫动用自己金库的意思,甚至还卖惨,说要把自己的皇宫拆了卖钱。

  看着对方,此时秦良玉的内心,一片悲凉。

  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陛下却还是这么看重这些许的身外之物。

  但是皇帝不给拨钱,她能怎么办,难道出手抢吗?总不能真的去拆皇宫。她只得怏怏退下。

  走出大殿,仰望苍天,一股激愤之情涌上心头,本来就已经身患重病的她,此时终于支撑不住。

  就在皇宫之外,秦良玉口吐鲜血,倒在地上,身周一片“将军”的惨呼。

  大华四年七月,秦良玉病逝。

  这也预示着华军的前方,再也没有了阻碍。

  纵然依然还有着数万的军队,可是也已经无法抵抗华军的锋芒。

  不久之后,严承方和曲元矩便扫清了四周的障碍,聚集到了成都城下,正式开始攻城。

  成都城在坚守两天之后告破。

  朱至澍带领着他的皇后,与一众妃子投入了井中。

  ……

  沐天阳一人一骑,行走在官道之上。

  此时天下已然风起云涌,而他却是岿然不动,仿佛并没有发生什么一般。

  他只是走过大华的一座座村镇,感受着其中的变化。

  “那个东西叫……蒸汽机?”

  沐天阳将一把碎银塞进村民的手中,好奇地问道。

  “蒸汽机!”村民点头:

  “那东西是天工院的工程师们研发出来的。据说只要在锅炉里添上一些煤,就可以使其运作,啥都能用。”

  “蒸汽机……”沐天阳感到了好奇,他很想看一看。

  不过,蒸汽机基本都是在各个工厂之中,虽然说那也不是什么禁地,但是却也不是闲杂人等可以随意进去的地方,沐天阳便被直接拦在了门外,不让进。

  好在,还有蒸汽机车,这个时刻在运行的东西。

  而沐天阳,也是终于切切实实地看到了这个物件。

  伴随着滚滚的黑烟,一辆长长的机车沿着轨道驶入了车站,一群百姓蜂拥而入。

  此时的蒸汽机车,除了部分在战争时期可能会停运,给军列让路之外,其余时间,已经开始向民间开放了。

  他登上了蒸汽机车,风驰电掣,很快便直接从江西抵达了南直隶。

  当从机车上下来,看到那“应天府”的路牌之时,他还有些恍惚。

  这,这就到应天府了?

  好快!

  他在西南,也不是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这玩意儿被称为钢铁怪物,更有一些儒家的老朽,直斥其为奇技淫巧,名声并不好。

  然而此时,当他第一次接触到这东西的时候,他却敏锐地感受到了其所拥有的巨大意义。

  “这蒸汽机车之速度,比之马车要快!而且马匹会劳累,需要吃食,但是蒸汽机车却不需要……除了受限于轨道之外,没有其他的问题!”

  “无论是战略,还是运输,其意义都是极大的!这,这简直是奇物!”

  “那提供所谓‘动能’的蒸汽机,也是了不得。”

  “就算是水力,也远不及其便利可控啊!”

  沐天阳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光彩,那是对新事物的探究与好奇,更有着对于技术革新的兴奋。

  “科学……”他不由地低声呢喃。

  这不是他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上一次,还是在那漫长的岁月之前。

  那个时候,天下还没有这么大的变动。

  可是如今,不过是百年岁月,却是已然天翻地覆。

  靠的就是它吗?

  他不由地对此产生了浓重的好奇。

  他没有急着自应天府入南京城,而是又在周围绕了绕,看了看百姓们的情况。

  此时地主士绅们依然还是有着相当的数量,但是有朝廷在,他们却是只能以极低的租子租借给百姓土地,以往那收入大大降低,并且再不敢随意欺压佃户百姓。

  沐天阳的脑海中,不由地划过了“鱼肉士绅”这个词。

  他有点想笑。

  据他翻阅书籍,这个词上一次出现,还是在一个叫海瑞的清官身上。

  但是华朝做得也并没有不对,只要你遵纪守法,华朝便不会针对你,大多数因此受苦的,都是一些平素欺压百姓的恶绅。甚至一些有贤名的士绅,还被邀请着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了工商业的发展之中,身家愈发富裕。

  这些人,有眼见的,甚至把土地卖了,去搞工商业,毕竟商人的地位已经被提高许多。

  他走进乡村,看到的是一座又一座的私塾与学堂,里面的课程,更不再是那古板的儒家经典,而是多样化的发展,有语文、算术……

  里面的孩子,一日三餐,两餐均由朝廷承担,营养更是丰富。

  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是回报的,也将会是一个文华盛世。

  而且……那个科学,便是在此种萌芽?

  果然,教书育人还是强盛之本……

  他走进田亩之间,看着农民的脸上都带着笑脸,谈论着今年可能有的收成,说着为自己的儿子盖房。

  已然是衣食无忧而又幸福。

  他不由地轻声叹息:“如此,焉能不得天下啊……”

  “林兄,该说不愧是你吗,有着这般的胸襟与远见……”

  ……

  一路行来,他终于走到了南京,来到了这座大华的帝都。

  人潮如海,极近繁华。

  他走了进去,来到了帝国的中心,递上了拜帖。

  不多时,守卫们便恭敬地让开了道路,请他进入。

  跟随着侍从,他来到了帝国的核心,内阁。

  他看见一个中年人,正在内阁的位置上批阅奏章,听见动静抬起了头。

  “你来了。”

  严凌轻声笑道,挥手将周围的人赶走。

首节 上一节 249/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