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50节

  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时,神侯府的这些建筑上玻璃反射出的万千金光,让其成为了整个扬州一道人尽皆知的景点。

  可就是这么一座人人艳羡的府邸。

  杨宪还是不甚满意。

  在他看来少的东西还是有些多,比如电灯、比如抽水马桶。

  搞电灯,要先搞发电机。

  抽水马桶,则是要下大力气修建好地下管网。

  前者目前来说不现实,后者则是要花太大的精力。

  在古代,很多现代人能够享受到的服务,通过人为的因素同样能够做到。

  比如马桶。

  像杨宪这样的大臣,甚至整个上厕所的过程不用自己动手,而且也闻不到臭味。

  每一次送上来的马桶都会是崭新的。

  比如冬天晚上冷,就会有两个丫鬟专门上床暖床。

  等等,不一而足。

  刚从漠北草原回来,又经历了朝廷诸王分封风波,如今的杨宪身心俱疲。

  只想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就懒得再折腾了。

  可在休息的这段时间,杨宪也不得闲,时不时就会有来自京城的官员来访。

  毕竟杨宪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

  这些官员大多不属于浙东和淮西两党,来找杨宪的目的也很明确,想要抓住杨宪这个大腿,在朝堂上搞第三股势力。

  杨宪给弄得不胜其烦,最后直接闭门谢客。

  这些官员们吃了闭门羹,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这时一份从京城寄来的书稿,引起了杨宪的注意。

  书稿是王月悯寄过来的。

  提起王月悯,就不得不提他哥王保保了。

  原先齐王的封号自然不能再有了,毕竟那是元主封的。

  朱元璋给王保保封了侯爵,齐侯。

  留在了京城,目前在大都督府任职。

  相比于其他北元皇族,王保保的结局已经有够好了,这与他投降之后,提供大量有关元军情报给杨宪也有关系。

  而且接下来,征战辽东和云南的北元残留势力,或许也要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王月悯则是照旧,仍旧当着明记商行的二掌柜。如今北元灭国,王月悯反而变得自由很多。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宪打开书稿,刚看第一眼,直接把刚喝进口中的茶水给喷了出来。

  这么巧吗?

  杨宪接着往下看了几段,终于是把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

  他手中的小说书稿,不是别的,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好像确确实实是这个时代的人。

  王月悯信中的意思是询问杨宪这本小说能不能发行,毕竟她对文学作品并没有什么鉴赏能力,表达的看法也仅停留在好看与不好看这个地步。

  在王月悯看来,杨宪既然能够写出《红楼梦》这样的畅销书,那么定然是这方面的专家。

  杨宪沉吟了一下,他认为比起小说,像《三国演义》这种题材,作为说书反而更加合适。

  之前杨宪本就有让明记商行往这方面业务拓展的意思。

  而且小说如今还可以放在报纸上连载,以提高大明日报的销售。

  与这两个比起来,直接出版话本小说,反而是最次要的。

  也是时候要开始布局舆论口的工作了,军事实力上来了,这项工作同样不能落下了。

  杨宪当即下了决定,回了一封信给王月悯,让王月悯直接从小说作者手中买下版权,最好是能直接将作者本人给招揽过来。如今杨宪手底下正好还缺一些过硬的笔杆子。

  同时杨宪又让下面的人到处找说书方面的人材。

  “大人,蒙王殿下来了。”

  就在这时,府里的管家前来通报道。

  杨宪放下手中的书稿,迎了出去。

  “见过蒙王殿下。”杨宪行礼道。

  北伐时,杨宪是大帅,是朱棣的上司,这时身份却是发生了对调。

  “杨国公,你这是做什么,你我之间就不要讲这些虚礼了。”朱棣笑道。

  “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不然会被那些御史言官说闲话的。”杨宪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那就在有外人在的情况下再行礼,我听说杨国公和我大哥可从来不会这么客气生分,以后私底下要是再有这么多虚礼就是看不起我朱棣了。”朱棣开口道。

第196章 征讨云南(4k)

  “蒙王殿下,是想询问如何治理漠北草原?”杨宪看了朱棣一眼,开口问道。

  虽然距离朱棣就藩还有几年时间,可这些知识,提早了解终究是没错的。

  朱棣点了点头,开口道:“正是。”

  杨宪开口笑道:“具体的大方针策略,我与皇上汇报过。毕竟事关蒙古人的归附,是国策。”

  “不过有些事情,殿下这边可以提早落实。”

  “还请杨国公教我。”朱棣诚心请教道。

  杨宪开口道:“殿下这边需要找一批精通畜牧经营的人材,提前在漠北草原那边设立牧场。以后将不再有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所有畜牧都将在咱们设立好的牧场内进行。因此牧草种植,同样是重中之重。”

  “随着这一个个国营牧场建立,大批的牧民,便有了家。他们不用再过原本漂泊不定的生活,只需要安心工作,便能够换来充足的食物、食盐、布匹以及酒。”

  “其次就是元人的教化,那边需要设立大量的学校。小学尤为重要,所有元人的孩子,强制进入小学学习汉语汉字汉文化。这样一来,新一代的草原人会打从心里认可自己是大明国民的身份。三代以后,蒙古人的汉化以及认同归属问题便能够彻底解决。”

  “当然了,成年学校也必不可少,各大牧场内部就可以开设相关的讲堂。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人才,殿下也可以提早谋划了。”

  “最后便是城市规划,虽然漠北草原地形特殊,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如今漠北草原只有寥寥几座城,是完全不够的,选址建城这些问题,就涉及专业性领域,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

  “殿下想办法提前为做好这三件事做好谋划就行。”

  至于其他的强制蒙汉通婚,这些国策,等到辽东和云南北元残存势力彻底消灭后,朝廷方面就会立马推动。

  这些事情,完全用不着朱棣担心。

  对于漠北草原,朱棣的目光不应该放在眼前两三年,而是应该放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

  朱棣之后要拉着杨宪问了一下午,只觉得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在离开前,朱棣看到杨宪书桌上的书稿,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情,开口问道:“杨国公,这是……”

  杨宪顺着朱棣的视线看去,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口道:“这是一本小说的书稿《三国演义》。”

  “小说?三国?”朱棣接着开口问道。“是写有关三国那段历史事情的故事吗?”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殿下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拿回去看一下。”

  反正这份书稿并非原稿,杨宪想要看让商行接着印刷就是了。

  “那就多谢了。”朱棣拿起小说书稿,和杨宪告别。

  这几年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要当好一个藩王,可不是仅仅会打仗就足够了。

  .....................

  就在杨宪在扬州过着悠闲日子的时候。

  京城,朝廷那边却因为出征讨伐辽东和云南的名额,打破了脑袋。

  可以说是人人奋勇。

  漠北草原一战,杨宪直接封了国公,四皇子朱棣则是封了亲王。

  无论对于那些武将还是皇子们,这个诱惑都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在新的分封制度下,皇子们想要受封,那就必须要走这一步。

  在他们看来,北元已经被灭国,剩下辽东和云南那都是属于秋后的蚂蚱。

  再加上他们如今也知道了大明的新式武器洪武步枪。

  在有些人眼里,有这样的兵器在,闭着眼睛平推都能把辽东、云南拿下。

  他们认为杨宪不过是占了洪武步枪的便宜而已,却不想想,这洪武步枪是谁发明制造出来的。

  回到京城后。

  朱棣立马就开始着手,按照杨宪说的去做准备,忙了一天晚上回到王府里。

  这才得了空,翻开了《三国演义》的小说书稿。

  一页接着一页。

  朱棣发现自己好似根本停不下来。

  很快便是被东汉末年,刘关张三兄弟初次相遇后,为了光复汉室,桃园三结义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这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这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情。

  看得朱棣是热血沸腾。

  小说里的故事完全写到了他的心坎里。

  虽然这本书里头很多故事情节,与他之前读过的史书不相符。

  可这毕竟只是小说。

  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特别是那些宏大的战争场景,只有真正经历过沙场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

首节 上一节 150/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