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56节

  可想要联系到他实在是太难了,寄了几次书信,对方都没有回复。

  最后王月悯干脆让手下人去杭州,按照寄付银钱的地址去寻他,可等到明记商行的人到时,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向周边的邻居打听,也都是不知其去向。

  好像故意避着他们一样。

  这人怕不是写小说写傻了吧,有钱不赚,我们是来给他送钱来的,又不是来害他。

  另一头,罗贯中在看了明记书行王月悯的信后,第一反应就是对方要害他!

  他之前也曾写过一些话本小说,自然知道自己的小说值多少钱,能卖个几十两银子就烧香拜佛了。

  如今明记竟然开口就是一千两白银!

  而且还要他直接进京面堂,这很难不让罗贯中产生怀疑。

  在他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保命要紧。

  因此在接到王月悯信件的第二天,便是直接从住的地方搬走了。

第200章 偷天换日(4k)

  苏州。

  沈府大宅。

  “爹,咱们家哪里拿得出三千万两白银啊!”沈茂开口道。

  要知道这可是整整三千万两白银,要是换成以前,几乎是大明朝足足三年的赋税了!

  别说现银没有,就算是变卖产业,基本上也要把沈家卖个差不多了。

  而这正是沈茂三兄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产业都已经捏在他们三房手里。

  变卖产业,等于是让他们割肉放血。

  自己这几个儿子的小心思,沈万三又怎么可能看不清。

  沈万三脸上少有露出怒色,沉声道:“库房里钱不够,就卖产业,酒楼、工坊、田产、房产,若是还不够那就把祖宅也给押出去!”

  “如果这样都还不够,那就去借!”

  “这三千万两白银,我沈家纵然是倾家荡产,也必须凑出来!一分也不能少!”

  沈万三手中的拐杖用力杵了杵地面!

  沈茂三兄弟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自己的父亲发火了,三人连忙闭嘴,低下脑袋。

  沈万三用手中的拐杖指着眼前三个儿子,恨铁不成钢道:“你们到现在还没看明白局势吗?朝中无人,我们沈家纵然有万贯家财,又能如何?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些年,那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欲壑难填,到时候无论干出什么事情来,我都不会觉得奇怪。而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只要咱们借给朝廷这三千万两银子,那么从今天起,咱们沈家便跟朝廷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寻常的官吏还敢对我们沈家像现在这般肆无忌惮地行事?”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在古代,尤其是明朝,商人无论多么有钱,在当官的面前,终究抬不起头来。

  这是社会制度决定的。

  而且朱元璋说这笔钱朝廷,会借24年。

  也就等于说是,这二十四年时间内,沈家拥有了一张“免死铁券”,这张“免死铁劵”自然就是朝廷给他们沈家开的欠条。

  既然是国债。

  那么自然是经过正规流程,通过户部开出的,如今欠条另外一联,就安静地躺在户部的库房之中。

  吕昶当时在这张欠条上加盖户部大印时,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可言。

  看着欠条上的数字,吕昶双手都是在抖的。

  想死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户部是掌管天下财富的地方。

  如今朱元璋用朝廷的名义借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如果到时候还不了,后世的史官不得把这一笔账算在他头上啊。

  到时候他吕昶真就给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周郝王的例子就在眼前。

  甚至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债台高筑!

  如果换一个个性强硬一点的,怕是就直接撂挑子,梗脖子,和老朱对着干了。

  吕昶性格终究还是偏软的,可在盖了这个大印后,他又惴惴不安。

  最后只能是去找他的老友刘伯温,想要得到解决方法。

  刘伯温在听了吕昶的话后,已经猜到朱元璋这个策略定然是来自他的学生杨宪。

  解铃还须系铃人,刘伯温直接让吕昶去扬州登门拜访杨宪。

  .....................

  这些日子沈家为了筹措那三千两银子,自然忙得天昏地暗。

  而身处扬州的杨宪,也随着沈家忙碌,而变得忙碌起来。

  虽然有王月悯、刘坤他们的帮忙,可很多事情,需要他这个真正的东家下决断。

  毕竟所涉及到的金额数量实在是太大了。

  杨宪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扬州竟然会来了一个他预想之外的客人,吕昶。

  这个一把年纪了,还喜欢看春宫图的户部尚书。

  原时空,吕昶还因为这件事被人告了御状。

  人家好歹是一个六部堂官,亲自从京城过来拜访,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杨宪挤出时间,在府衙会见了这位户部尚书。

  吕昶没有废话,一见面便是开门见山,问出了他最担忧的事情。

  自从那日在那张天价欠条上,亲手加盖了户部公章后,吕昶这些天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有时候,甚至还会做噩梦惊醒。

  杨宪笑了,原来是为了这事。

  他看着吕昶,轻笑道:“吕尚书既然掌管户部,自然知道新税制推行后,咱们大明赋税是越来越多,难道还担心还不上这笔钱吗?”

  要知道借款的期限可是足有24年。

  一年只要存下100多万两白银,就足够。

  吕昶担忧道:“杨国公,有所不知。赋税是越来越多,可支出同样如此。这些年征战就没有断过,北伐刚结束,这才休息多久,马上就征讨云南,接下去还有辽东。而且陛下既然是借这笔钱造战船,那么可预见,之后几年,咱们大明军人甚至还要出海。”

  “吕大人,你身为户部尚书,这帐自然不会算错。可算账不能只算眼前,就拿北伐来说,按你的说法确实糜费巨大。可你要想想在漠北没有打下来之前,只要入寇一次,劫掠去的钱财、人口,再加上朝廷过后抚恤百姓的开支,那就抵得上几轮征伐的开销。”

  “吕尚书还有没有计算过,打下漠北、云南、辽东,之后会给国家带来多少收益呢。人口、土地、各种资源,这些如果换算成钱财的话又能创造多少财富。”

  杨宪开口道:“所以只要一个国家是往上走的,经济是持续发展的,那么国家债务问题就永远不用担心。”

  “万一,我说万一战争最后失败了呢,到时候付出了这么多前期投入,可却换不来收益。到时候,这笔欠款又该如何还。”吕昶继续开口问道。

  “借新还旧,借多还少。”杨宪不假思索道。

  听了杨宪的话,吕昶呆住了,他瞪大了眼睛道:“那这样不就成了拆东墙补西墙了吗?那万一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借给朝廷了怎么办?”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杨宪轻轻摇了摇头。

  吕昶还是习惯性,代入到普通个人身上,为什么普通人玩不了拆东墙补西墙这一套。

  那是因为他们拆的东墙已然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实力。

  可杨宪他们现在讨论的是朝廷,是国家。

  作为朝廷来说,他的威信就是绝对的权威。

  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体国债规模就是应该越来越大,不需要还钱。

  一直到国家经济停滞之后,弊端才会出来。

  而如今的大明,正是朝升之旭日。

  莫说三千万两白银,就算是三亿,在杨宪看来都不是问题。

  经过杨宪的一番解释后,吕昶虽然并没有完全听懂,可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看着杨宪,发现对方比自己更加适合当户部尚书。

  如果大明建国,做大明账房先生的人是杨宪的话,现在的大明一定会更加富裕。

  .....................

  云南那边的战事很快明了,北元残余势力,根本不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大明军队的对手。

  沐英作战风格,也是稳扎稳打。

  按照进度,再有几个月时间,便能够将云南完全打下来。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群臣激奋。

  武将们主张立马攻辽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大。

  这样再压下去也不是办法。

  太和殿,朱元璋直接召见了朱标。

  “父皇要用永昌侯?”朱标皱了皱眉,开口问道。

  这些年来,蓝玉接连犯了好几次错,朱标自是不喜的。

  如不过是看在开平王和太子妃的面子上,朱标早就对他动手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开口道:“对,蓝玉。”

  “我原本想等沐英从云南回来,可眼下距离攻下云南还要一些时日。就算打下云南,云南必定是新定之地,那样的地方,没有沐英这样的大将坐镇那也是不行的。”

  朱标点了点头,开口道:“大哥确实有这个能力。”

  “在剩下的人选里面挑,蓝玉最合适。”朱元璋开口道。

  “为什么?父皇您难道忘了,几年前那次北伐正是他贪功冒进,带着先锋部队,孤军深入,最后被困土喇河。后来若不是魏国公和杨国公带队赶去救援,我们大明边军将士将损失惨重!”朱标激动道。

首节 上一节 156/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