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139节

  但燕王无论打谁,总要有兵马去牵制另一部南军。

  “高煦领命。”朱高煦听完没有犹豫,心里还觉的这是好事,不用参与大战正好,可以保存实力。

  但边上的大嘴巴丘福听了不高兴了,而且还真是大嘴巴,立马叫了起来:“高阳王不和咱们打盛庸?”

  他瞪着眼睛,似乎一脸不可思议:“上次高阳王不在,可是被盛庸大败,岂能不用高阳王?”

  营帐里诸人都脸色微变,朱高煦脸色也不好看。

  丘福这大嘴巴,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可是当着燕王的面。

  但朱高煦看去,燕王不动声色,淡淡的道:“本王从来不信邪,这次非要狠揍盛庸不可。”

  这意思是说,我偏要不用高煦,打败盛庸。

  众人不置可否。

  燕王又道:“高煦那边也是重任。”

  “吴杰,平安拥兵十万,其平安现在手中最少有两万以上的精骑,高煦他们以一万牵制十万,难度比咱们还大,高煦你的责任,重如泰山呐。”

  燕王一副沉重的模样,似乎朱高煦的任务,比他们还艰巨。

  朱高煦果然大喜起来,这才能证明他的价值:“父王放心,儿臣定不让吴杰,平安,有一兵一卒能过滹沱河南岸。”

  “好,好高煦。”燕王重重拍着朱高煦的肩膀,欣喜道。

  燕王和几人说了说大概的战术,很快他们离开燕王大帐。

  刚出营帐没一会,李远和王忠就抱拳:“以后就听从高阳郡王差遣。”

  “李将军客气了,是高煦要向你们学习请教才是。”朱高煦很认真的道:“我听李彬将军和徐忠将军说过,论大明诸将用兵的本事,李将军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李远和王忠本来表情很平常,没想到刚见面的朱高煦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两人顿时脸色大变,一脸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朱高煦胡说八道,只是略有夸张而已。

  他之前和徐忠,李彬聊过天,两人谈到北方诸将中,都异口称赞李远的用兵能力,称之为在北方无出其右,神鬼莫测。

  李彬和徐忠对李远的评语极高,但也仅限于北方,因为他们都对南方诸将不熟。

  而朱高煦直接把他提升了一个档次,说成大明全国第一。

  这么大帽子扣下来,李远和王忠大惊失色的同时,也是极为兴奋。

  高阳郡王是什么人?燕军最强猛将,战无不胜,能得到他这么夸一句,实在是与有荣焉。

  刷,李远满脸通红,激动道:“高阳王过誉,末将还得向高阳王学习才是--”

  他话有点结结巴巴了,明显不善言辞,但言语间,还是极为自信,甚至骄傲。

  朱高煦想了想,用很认真的态度道:“我朱高煦一是打架很猛,单挑无敌,二是从来不胡说八道,说话有信用。”

  “李将军要是再谦虚,就是说本王胡说八道喽?”

  “不敢不敢,和高阳郡王百战百胜相比,还是差远了。”李远苦笑,不过心里很是受用。

  明明朱高煦在帮自己吹,特别还提到自己有信用,但听在李远耳朵里,还是挺舒服的。

  高阳郡王打仗勇猛无敌,百战百胜,能得到他一声称赞,也算不容易。

  两人一路聊一路往回赶,俱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李远这人是非常有才华的,绝对和李彬、徐忠一样是靖难时期燕军这边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且论用兵手段,更是无人能及。

  但他在靖难时投降的晚,是北方最后一批投降的,更不是燕王亲信,故以靖难成功之后,史书上记载他的事迹并不多,也不算出名。

  而且当时在蔚州时,燕军围攻蔚州,蔚州指挥使本想投降,李远和王忠先绑了指挥使,准备死抗燕王,但后来发现不行,燕军太多,蔚州守不住,还是得投降才有活路,这才投降。

  有了这个过程,他在燕王那边,印象就不怎么好了。

  所以投降过来后,至今不被重用。

  这次更把他派过来跟朱高煦,明显燕王没把他放在心上。

  原历史上整个靖难之役,李远领兵就没超过万人,都是几千几千,却是百战百胜,多次大败南军。

  燕王要是足够信任他,让李远指挥足够的兵马,估计能打的更顺利。

  燕王朱棣不够信任李远,也不是很重用他,同级别的李彬,徐忠都各领一军,张玉死后,按说李远可以领张玉这军,以他的能力,燕王的战斗力,其码可以升几倍。

  但燕王还是用张辅这个小将,虽然张辅实际年龄也不小,能力也不低,但和李远比起来,无论资历能力,确实有点差距。

  而这次李远在朱高煦这里,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朱高煦今天不吝赞美之词的夸李远,一是从李彬和徐忠那里听到,知道李远确实能力很强,二是有心拉拢。

  做为北方最后一批,最晚投降的朝廷大将,无法得到燕王的重用,李远无疑是可以拉笼的对象。

  而且李远不但擅用兵事,治兵能力也很强。

  这次朱高煦本部四千余骑,加上李贤部下,五千左右,李远和王忠约六千不到,双方加起来一万出点头。

  朱高煦的兵马经过一年多训练,集合有素,速度很快,当时便问李远,咱两整军出发,你部多久能到?

  李远到,一刻钟就行。

  果然一刻钟不到,李远的五千多骑就来到朱高煦这边。

  这个集合速度在当今的明军之中,算是非常速度有效。

  两军见面时,双方看着对方军阵,都是阵容严整,士气高昂。

  “高阳王俱是精兵啊,难怪百战百胜。”李远也趁势夸了夸朱高煦。

  “是不是精兵,还得战场上见分晓,哈哈哈,我得李将军,如虎添翼也,走。”朱高煦一声朗笑,带着万余骑往西而去。

  高阳郡王带兵到了真定、定州一带,果然引起平安和吴杰的注意。

  这会朱高煦也明白了燕王的意思。

  朱高煦是燕王这边第一猛将,号称百战百胜,燕王让朱高煦到这边,明军肯定认为,燕王重点先打真定和定州的机率较多。

  吴杰和平安得到哨骑消息,立马加强了警惕。

  这平安很狡猾,现在没有李景隆的约束,盛庸让他独领一军,随机而动,所以他从来不守城。

  听到朱高煦过来了,立马带着两万多骑倾城而出,根本不守定州,直接就在四周游动,随时准备袭击朱高煦。

第167章 计耍平安

  平安带着骑兵走后,吴杰则全力加固城防,严防死守,等燕军大举来攻,同时发出加紧军令,通知盛庸。

  盛庸在得到消息之前也在打探燕王的意图,到底燕王想打哪边?

  在得到消息后,他与部下陈晖等诸将商议,也左右为难。

  因为燕军这样兵分两路挺恶心人的,这让盛庸难以分辨他的真实意图。

  按盛庸的想法,最好守住德州,让燕王来攻城,他以二十万之众守城,燕王别说十万来攻,就是二十万来攻都不怕。

  但如果燕王不来打他,真的是去打吴杰平安,他肯定要发兵去救。

  可路上又怕被燕王伏击。

  盛庸左思右想,决定不能被燕王牵着鼻子走,当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他评估过燕王的兵力,巅峰时有二十万出头,但上次东昌惨败,损失惨重,加上燕王也得防着他偷袭北平,估计带出的兵马最多十五万左右。

  于是盛庸决定全军出动,施援真定,但路上行走极慢,派出大量哨骑查探,全军凝成一团。

  他步兵较多,骑兵较少,还要保护粮草辎重,所以这种安排也是最稳妥的。

  看到盛庸被调动,燕王朱棣果断起兵,欲求先破盛庸。

  三月二十二日,盛庸率军先进扎于武邑县南的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漳河支流),次日燕军也开进于此,燕王驻军于盛庸四十里外。

  也就在三月二十二日,燕军驻军盛庸对面的同时,正在真定附近游走的朱高煦接到了燕王的命令,全军返回,共击盛庸。

  事实上朱高煦出来十几天,开始南军还怕是燕军大部来攻,几天之后,吴杰就看出来朱高煦的兵马不是南军主力,而是在外面迷惑和阻延他与平安出兵。

  但这会平安在外游走,吴杰全是步兵居多,大量的粮草辎重都在真定城,也不敢轻易出城,只能联系平安,要平安先破朱高煦,毕竟他步兵出去,也追不到骑兵。

  平安在过去几天多次与朱高煦试着交锋,他以两万余骑对一万余骑,兵力几乎翻番,双方难分胜负。

  打了几次后,平安感觉吃亏,他直接不打了,在外游弋,跟着朱高煦。

  因为他发现朱高煦部下有股藩骑很厉害,而且朱高煦部下中带弓的挺多,往往两军还没接阵,对方铺天盖地一番射,平安骑兵被射了几通,损失不小,等他好不容易要冲到燕军前面了,朱高煦的骑兵又掉头就跑,那些精锐的藩骑还能边跑边射,气的他多次在阵前大骂朱高煦没有武德。

  朱高煦这打法完全是巅峰期的蒙古战术,平安真是拿他没办法。

  吃了几次亏后,平安心里也不得不佩服朱高煦,他佩服的不是朱高煦这打法,这打法是蒙古人所创,最终还不是输给他们大明了。

  他佩服的是朱高煦用明军和藩骑,还能很好的重现这种战术,也不知朱高煦怎么练的。

  双方纠缠几次后,平安每次都吃亏,决定跟而不攻,负责看好朱高煦的兵马,同时传信真定城,让吴杰出兵,去帮盛庸。

  因为他们已确定,燕王要优先打盛庸。

  平安原本想不管朱高煦,自己带两万兵马去打燕军屁鼓,顺便帮盛庸。

  但朱高煦骑兵用的这么好,他怕朱高煦狗皮膏药似的粘上来,那他还是先和朱高煦打。

  思来想去,为了稳妥,决定全军一起去帮盛庸,虽然行军速度要受到限制。

  毕竟在他看来,盛庸二十万兵马,不可能这么快败给燕军。

  吴杰有了平安牵制朱高煦,终于准备出兵帮忙。

  但就在出兵前的一晚,朱高煦接到燕王的密令,立马回军,先破盛庸。

  拿到密令后的当天下午,他们刚刚和平安小范围打了场,退出来。

  “把两位李将军和王将军请来。”朱高煦叫来李贤,李远和王忠,徐祥、陈文等大将。

  他把燕王命令给诸将看,然后问大伙怎么办?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王忠先开口,他主动说愿带三千骑兵断后,负责牵制平安,让高阳王和李远等回军击盛庸。

  这是一个比较稳妥和正常的打法,首先这边肯定要有人牵制,不然平安这两万骑兵要从后面跟过来就麻烦了。

  那样等于燕军加了一万精骑,盛庸加了两万精骑。

  此时朱高煦甚至也在想,平安那边,是不是也想着不理自己,回军帮忙盛庸?

  双方都在想这件事,但最后只有朱高煦做了决断。

首节 上一节 139/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