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6节

  而最近他征兵,练兵,还要养马,他在佃户中请了几个妇人烧饭,加上每天伙食消耗就达一百四十贯宝钞(大概40两不到)。

  原本一贯宝钞等于一两,但百姓还是更认同白银和铜钱,真正去购物,购买力大概只相当于四分之一左右,贬值的非常厉害。

  这样一个月就要三千多贯,支出很大。

  这才五百兵马就这么费钱,还得拼命赚钱啊,朱高煦若有所思的时候,王斌等将领向他提议,会不会吃的太好,以前大伙可没吃的这么好。

  朱高煦则道,本王每天在营里训练,陪军士们一起吃饭,还经常到处窜营,为的什么?

  如果把伙食降了,训练又这么苦,本王岂不是走到哪,被大伙骂到哪?

  众人纷纷点头,当然知道王爷是为了什么。

第34章 或能解忧

  北平城最近有些不对劲,大街上各色行人来去匆匆,各级文官军将们在公开场合也很少交流,整个城里充斥着一股诡异的气氛,隐隐有种山雨欲来的迹像。

  北平布政使司衙门。

  张昺于去年十一月来到北平,任北平布政使,主要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削藩,监视燕王。

  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双都指挥使张信、谢贵,当时张昺就觉的,朝廷用双都指挥使十分不妥。

  北平都司下面,仅在北平城内的就有七卫兵马,原本只有一个都指挥使,很容易控制和调动,但不知年轻的皇帝脑子里想的什么,居然破天荒派出双都指挥使。

  都司有两个老大,那下面的人到底听哪个的?

  而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告诉咱们,谁脑子好使,下面的兄弟就会听谁的。

  后世在官场说一个人是老实人,多半就是贬义词,而这会在官场说谁聪明,多半也是贬义词。

  前面说过,齐泰称谢贵:沉稳决断。

  黄子澄称张信:有勇有谋。

  朱允炆大概觉的张信聪明,又或者想支持黄子澄,就决定以他为主。

  张信在北平城的确聪明,而且擅于交际,到了北平之后,曾三次求见燕王,但都被拒绝。

  虽然没见到燕王,张信在北平和其他人关系处的很融洽。

  而谢贵比较沉稳,敦厚,也不愿意结交官员,自然得不到下面人的支持。

  所以北平七卫的头头脑脑们,大部分都和聪明人张信的关系比较好。

  今天张昺把谢贵和张信都召集到布政使衙门,因为燕王突然来信,请北平部分官员,六月初去燕王府吃饭。

  燕王的理由还挺好的,六月马上是太祖忌日,咱们在北平也要祭奠一番。

  这个理由似乎无法推托?

  “被邀请的还有谁?”谢贵这时问道。

  “参议景清。”

  “都督宋忠,徐凯、耿瓛--”

  参议分领各道,位在布政使下面,景清也是北平的文官要员,朱棣还和他很谈的来,双方关系非常好。

  而宋忠曾是锦衣卫指挥使,但建文帝不喜欢锦衣卫,上任之后就裁减锦衣卫,今年三月宋忠以都督身份奉诏统领边兵三万驻扎开平,当时宋忠很有想法,先抽调燕王府护卫随行,又把燕王部下蒙古骑兵指挥观童等人悉数调回南京,一下子把朱棣的兵马几乎给抽光了。

  根据明初制度,诸王的兵权而言,中央设置有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而按照明朝军制一卫五千六百人,三卫甲士约有一万六千多人。

  宋忠己经做的很好,把燕王大部分卫兵都抽了,只余下八百亲兵给燕王,可以说把燕王的大牌全部都抽走,留给燕王一手烂牌。

  徐凯也是位良将,曾和瞿能搭档,瞿能是四川都指挥使,徐凯是指挥同知,宋忠去开平的时候,徐凯被调往山东,坐镇京杭运河的上的重要节点“临清”。

  而耿瓛则是建文皇帝的姐夫、长兴侯耿炳文之子,他现在率大军坐镇山海关。

  谢贵听闻后,沉声道:“宋忠,徐凯和耿瓛,三部互为犄角,是燕王的第一大敌,燕王在这个时候邀请他们,是何意?”

  张昺心想,我要知道是什么意思,还会叫你们来商量?

  张信却道:“燕王反了没有?”

  两人面面相觑,你这不是废话?

  “燕王没反,叫我们吃饭,为何不去?用什么理由不去?”

  “咱们不去,燕王反而要起疑,这不是打草惊蛇,徒造紧张?”

  张昺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便道:“燕王数日前就邀请徐凯,徐凯已经明确表示,路远,不去。”

  其实宋忠的开平和耿瓛的山海关也不近,都有六百多里路,但这两人都答复会来。

  张信闻言,便道:“这两位都督将军都来,咱们没理由不去啊。”

  当下三人议定,准时赴宴。

  走出布政使司衙门时,张信迎面看到参议景清。

  “景参议。”张信眉开眼笑,带着讨好的表情。

  景清和朱棣聊过天,还很聊的来,朱棣多次夸奖他,有心招募。

  而张信偷偷三次拜会燕王,正好被景清遇到过一次。

  “张将军。”景清也微笑向他点了点头,态度很好。

  两人站门口随便聊了几句,张信向他抱了抱拳,转身而去。

  外面几个亲兵立马跟了过来。

  张信还是比较小心,人在北平城,进出都带着兵马。

  别看他刚刚表情轻松,这会一出门,张信眉头紧皱,满脸的担心和无奈。

  他心事重重的回到家里。

  刚进家门,就听到,笃-笃-笃,院子右侧有木鱼的声音传来。

  正是张母纪氏,纪氏信佛,喜欢念经诵佛,没事就在家里的佛堂里敲木鱼诵经。

  张信走过去,叫了声母亲,又往里院走。

  里院的一间屋子供了个牌位,是他父亲张兴。

  张兴官至永定卫指挥佥事,后来病重而亡,张信世袭之。

  张信来到父亲灵牌前,久久不语,其实心中在想,若父亲在,当如何做?

  “你可是有心事?”突然,身后传来他母亲纪氏的话。

  “啊,母亲大人。”张信没想到惊动了母亲,赶紧转身。

  张信为人比较孝顺,大概建文帝选他,可能有也有这个原因之一。

  纪氏看着他的表情,叹道:“儿统兵边阃,焉能无忧?你父亲若在,还能与他商量。”

  张信欲言又止。

  纪氏见状:“汝非此忧,其语我故。”意思是,要不是兵事上的忧虑,你一定会和我说的?

  张信想了想,赶紧出门,左右看看,又关上门,小声道:“孩儿得到密旨,让孩儿当机决断,可随时带人捉拿燕王。”

  纪氏大惊失色,来回在房间里走了几步。

  张信父亲死后,家中由母亲做主,纪氏做事很有魄力,也很果断。

  所以张信敢把这事和母亲说,更用期盼的眼神,等着母亲的建议。

  纪氏走了好一会,终于好像下定了决心似的,低声道:“你不能这么干,你父亲在世时,总说王气在燕,你的无妄之举,会招来灭族之祸。”

  张信闻言,表情更加的难看。

  张信父亲没死前,朱标死了,所以张信父亲曾和纪氏说过,朱棣有王气在身,将来恐怕前途无量。

  当然,他没活着看到建文帝登基,所以这会纪氏说出来,张信还以为自己父亲能望气看相。

  关键是北平城内也有传言,据说燕王身边的袁珙和姚广孝都能呼风唤雨,观气望术,燕王府中都传,朱棣有帝王之相。

  这就不好办了,张信正在纠结中,突然听到外面远处有声音传来。

  “嘘”他赶紧向母亲示意不要多言。

  接着他大步走出去,打开门,看到有随从亲信从外面走进来。

  “将军,外面有人拜见。”

  “谁?”张信奇怪道。

  “不认识。”亲信突然压低声音:“他说将军最近可有忧愁,他或能解忧。”

第35章 不按常理出牌

  张信心中大震,但表面不动声色,看起来极为淡定。

  “呵呵”张信冷笑,一脸不屑:“我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让他进来。”

  他在自己府中,当然不惧。

  不一会儿,有人戴着斗笠,穿着普通百姓粗布服的人跟着亲信走了院子。

  不知为什么,看到斗笠张信就想笑。

  最近明明是夏季,但北平城里,似乎满大街都是斗笠,很多出行的人,都生怕被人认出来。

  仅从这点,张信就认为北平城里,真是风雨欲来,一触即发。

  来人到了他面前后慢慢抬头,却是一张三十岁左右脸,非常陌生。

  来人看看张信,回头又看看。

  张信想了想:“你先出去。”

  亲信转身离去。

  来人快步走向张信,张信表情一凝,心中突然有点慌乱,若是突然拿刀剌我,岂不是倒霉?

  他这人谋是有的,有勇真说不上。

  黄子澄吹他有勇有谋,实在是名过其实。

  “在下高阳郡王府长史陈文,拜见都指挥使。”来人走到他身边,低声道。

首节 上一节 26/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