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54节

  攻占关中之后,盛庸和瞿能两部合计二十五万,加上陕西境内投降的各部,合计已经超过三十万。

  盛庸派王斌驻守潼关,与对面的河南的函谷关隔空对恃。

  大明朱棣皇朝中原的大门,已经在朱高煦的铁骑面前瑟瑟发抖。

第383章 高煦不能为太子的理由

  六月底湖广果然进入梅雨季节,最近十几天连续下雨,一直下到七月还没停,大地一片泥泽,弓箭火器俱不能用。

  这仗是没法打下去了,朱棣果断叫停,罢兵休整。

  官军军士们私底下非常高兴,终于不用每天去攻巴陵城了。

  但双方虽然罢兵,讨逆军住在城里,大部份官军都在野外,只有皇帝中军指挥部在原土门镇司里,算是有房子待着。

  天天下雨,连着十几天,官军是士气低落,军将烦心。

  连朱棣的脾气最近也暴躁起来。

  上当了,上当了,就不该过来打逆子。

  朱棣现在也很后悔。

  想想逆子起兵之初,势如破竹,连下贵州、广西、四川各省,打到湖广时,突然就罢兵,然后就全力在湖广守着,果然是有问题的。

  逆子就是在等他来攻,结果上了逆子的当,陷在泥泽之中。

  几十万大军被困巴陵四周,每天下雨,衣物不能干。

  而现在正是七月,尽管是下雨天,可天气还是挺热的,这日子过的都和乞丐差不多了。

  军中士气也低落,就和当年齐眉山惨败后差不多,很多人都在想着退兵,回守京师。

  朱棣不由想到当年靖难时,北军在齐眉山惨败,军营里到处都是退兵之声,关键时候,朱高煦带着援军来了,这时朱棣让部下分选边站,当时朱能先选了战,结果只有五六个心腹跟着,所有人都看着朱高煦,等到朱高煦站过来后,一大波军将跟着站过来,这才决定他们继续打下去的念头。

  也就在当天,朱棣深深感觉到了朱高煦的威胁,心中就已经决定,不能让高煦为世子。

  朱高煦肯定也没想到,就因为当年自己支持父亲继续打下去,引来了朱棣对他最重要的忌惮,军中支持朱高煦的军将比支持我朱棣的还多,岂能立你为世子?

  “陛下。”就在朱棣回忆过去的时候,门外侯显进来。

  “陛下,平汉布政使司传来消息,因连续下雨,洪湖与陆水相交处满溢,且有塌方,当地正在组织泄洪、加固,暂时船不能通行。”

  朱棣脸色阴郁的想了下:“令他们加快疏通。”

  “遵旨。”

  侯显出去后,朱棣的脸色更难看了,他知道这是想让他下旨退兵。

  朝廷几十万大军围在巴陵四周,每天吃喝拉撒都是问题,平汉布政使金忠算是他的铁杆心腹,日前也悄悄来了密信。

  大明的粮赋来源,有四成以上,靠的是军田。

  朱棣动员百万大军(包括青壮民夫)讨伐叛军,这些人都是屯田的主力,以至军田劳力十室九空,今年的夏赋收的都极为困难,且产量大降。

  加上京师和江南还有人故意囤粮,抬高炒作粮价,朝廷的后勤其实已经陷入困境。

  做为朱棣坚定的支持者,金忠也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没耗死叛军,先要耗死朝廷。

  金忠都想退兵了,这对朱棣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当然,金忠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也是为朱棣着想。

  与其几十万大军深陷泥泽,不如退回京师,据城固守。

  叛军打不下京师附近的城池,也只能退回湖广。

  其实朝中还有一派声音,包括金忠也是其一,他们更倾向与叛军议和,划湖而治(以洞庭湖为界),即以现在的占据区,罢兵讲和,一方面,朝廷可以休养生息,囤积粮草,二来可以看叛军双饷能发多久。

  如果不打仗,这么拖下去,肯定对朝廷有利。

  这个想法,姚广孝和袁珙也是赞成的。

  但朱棣在朱高煦起兵之前发过火,谁敢言和,斩谁。

  当然,那时他认为以朝廷的雷霆大军,一击就能打破叛军,没想到会打成现在这样。

  “哎”朱棣忍不住深深一个长叹。

  不一会,朱棣听到院子外面有哗哗的甲声,似乎有很多人在外面,接着亲随汇报都督吴达求见皇帝。

  “让他进来。”朱棣摆正身体,坐在上位。

  吴达推开门的同时,朱棣抬头看去,发现外面站着很多大将。

  诸将应该是不敢来和朱棣说话,所以派吴达进来。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吴达进来就拜。

  “起来呗。”朱棣表情还是比较亲和,打量着吴达,突然笑道:“当年朕成立五军,吴达就是跟着高煦徐忠在前军的吧。”

  “。。”吴达顿时脸涨的通红。

  他想说的话还没说出来,皇帝突然来这一句。

  当年朱棣得到大宁行都司兵马和朵颜三卫,兵力暴增至二十万,立刻成立五军,徐忠为前军主将,朱高煦为左副将,当时还是济阳卫指挥使的吴达为右副将。

  一转眼多年过去,朱高煦反了,徐忠也反了。

  这话就?

  “臣永远忠于陛下,愿为陛下效死。”吴达刚起身又跪了下去。

  “朕当然知道。”朱棣道:“你第一次跟朕出塞,不过是个小小的总旗,后来一路升到济阳卫指挥使,朕当然知道你的忠心。”

  济阳卫是当时的北平七卫之一,虽然不像燕山三护卫是燕王的心腹,但也大部份都是跟着燕王打过仗。

  “臣有幸跟着陛下。”吴达硬着头皮道,刚刚想说的话,全咽了进去,也不敢说了。

  “你找朕有事?”朱棣突然问。

  “没事,没什么事。”吴达只好道,表情相当郁闷。

  朱棣又和他闲聊了几句,吴达这才离开。

  走出屋子,外面还在下雨,很多将领都披着蓑衣,就在走廊里等着。

  吴达一出来,就有亲兵给他披上蓑衣。

  “怎么样,怎么样?”众将围上去,纷纷问吴达。

  吴达涨红了脸摇头:“俺开不了口。”

  “特娘的。”四周一片骂声。

  原来大伙都想退兵,又不敢提,所以让吴达去提。

  “听说后方河道都堵了,如果再堵几天,没有粮食运上来,这雨没停下之前,咱们恐怕就要饿死了。”有人发着牢骚。

  “也不会一直下,等雨天再攻几波,应该能攻破巴陵。”吴达只好道。

  “屁的。”众将不置可否。

  此时有人看到侯显回来了,赶紧一哄而散。

  朱棣这会正站在大门后面听着,脸色铁青,非常难看。

  诸将都想退兵,让他又羞又怒。

  但现在他重要的心腹又不在,如果此时和当年齐眉山之战后一样,让大伙站队,决定退兵是否,他估计八成军将都能站到退兵那边。

  他再次长长叹了口气,郁郁寡欢回到主位上。

  不一会,侯显进来拜见,向他汇报了一些事。

  朱棣也没心思细听,听到一半,突然问:“现在与逆子谈和,可行否?”

  “。”侯显脸色微变,不可思议看着朱棣。

  当初朱棣可是在朝堂之上,公然发作,谁敢言和,斩无赦。

  所以后面官军连连惨败,征调举国之兵,搞的劳兵伤财,天怒人怨,朝中也无人敢出声。

  但朱棣就是朱棣,脸皮厚啊,没啥事他不能干的。

  现在他是想以讲和的名义,暂时拖延一下。

  因为他想退兵,等福建那边战果。

  如果没有讲和的理由,一旦他退兵,逆子肯定要进逼追击,到时怕变成一场溃败。

  侯显也没想到朱棣会问他军国大事,他犹豫了下,硬着头皮道:“汉王如果知道陛下还念着亲情,必然深明大义,罢兵言和。”

  “侯显,你愿意去和高煦讲和吗?”朱棣立马道。

  “奴婢遵旨。”侯显马上道。

  于是朱高煦很快接到消息,朱棣派侯显过来议和。

  一听到这消息时,朱高煦就笑了。

  朱棣还是这个德性,当天下人都是傻子,就他最聪明?

  或许是靖难中朱棣多次用离间信,议和等方式来和朝廷打交道,还占了上风,所以朱棣以为也可以这么对朱高煦。

  “行,让侯显进来。”朱高煦胆子更大,直接大开城门,把侯显放进城。

  “奴婢拜见大王。”侯显低眉顺眼的叩见朱高煦。

  “侯显免礼,咱们在燕王府虽然交集不多,本王向来比较尊重大伙,你心里是有数的。”

  “大王礼贤下士,待奴婢们和亲人一样,王府中的奴婢们,私下都夸着呢。”侯显这句话倒不是拍马屁,主要是那时朱高煦故意拉拢人心,在这方面做的是比两个兄弟要好。

  侯显马上又道:“陛下与大王血融与水---”

  朱高煦挥挥手,示意他先别说。

  侯显话说到一半被叫停,愣在原地,脸上涨的通红。

  “你就直说,朱棣要如何议和?”朱高煦问。

  侯显无奈,便道:“陛下的旨意,大王退出湖广,在湖广为界--”

  朱棣的意思让朱高煦退回贵州和广西,然后大明一分为二,从上到下,陕西、湖广、江西、浙江,诸省及以东,归朝廷。

  汉王占据四川、贵州、广西、福建、广东、云南、交趾及以西。

首节 上一节 354/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