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383节

  钟显道:“大部份女官,都去北平了。”

  大明皇宫中的宫女有六局一司,各部主事,都有官名,官级,称之为女官。

  “陈妍你暂代宫正司尚宫,跟钟显、亦失哈一起跟着朕。”

  宫正司监察宫女纪律,相当于纪检部门的存在,权利不小,宫正司尚宫,正五品女官,可号称为诸宫女之首。

  陈妍不亢不卑的双手搭礼蹲下:“多谢陛下。”

  朱高煦感觉到她并不是很高兴,心中更确定她想要的是什么。

  想想也是,当年她才十二三岁,天真可爱的小娘,就被父亲陈文派到太子那边当卧底,经历了靖难,和讨逆两次战役,如花的年纪一晃而过,的确应该给她应有的奖励。

  明廷在皇城里面的衙门挺多的,共有二十四衙门,分为十二监(太监衙门)、四司、八局,合称内宫二十四衙。

  朱高煦让钟显和亦失哈各管一半,暂时先负责起来,调整人事,等云南汉王府的人到了再说。

  陈妍就常留武英殿,侍候皇帝。

  亦失哈走后没多久,陈妍带了几个宫女进来收拾房间。

  朱高煦当时眼睛一亮,几个宫女看起来年纪都不大,长的也是一个比一个漂亮,陈妍也算长的不错,但和这几个宫女比起来,又差了点意思。

  但朱高煦也没多看,若有所思想了想,陈妍十二三岁就能当卧底,心智可比普通小娘们强多了。

  这么几年在太子府,在燕王府,在宫中都安然无恙,全身而退,可不是等闲之辈。

  王妃孙若男那种二货,侧妃韦沫儿、景殊、黄樱那三个傻白甜,论心计,肯定远远不是她的对手。

  也只有小姨娘徐妙锦,能与她一战。

  嗯,现在小姨娘,已经不是我小姨娘了,想必她现在,也开心的要命。

  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刻,朱高煦突然很想念妙锦。

  明朝大部份女人都只能当花瓶,也只有妙锦,他可以讲些心里话。

  朱高煦还在想着温柔美人,外面又传来钟显的声音。

  礼部尚书郑赐递了个折子。

  今天是朱高煦登基的第三天,昨天上了朝,也没议什么事,主要是商量调动兵马,讨伐北平叛军的事,其他的国事,都排在后面。

  今天朱高煦因为有事,索性没上朝,但礼部尚书郑赐就递上了折子。

  朱高煦叫钟显拿过来看了下,果然是急事,要不然郑赐也不会递过来。

  郑赐说的是礼部主事刘孟铎的急报。

  刘孟铎是永乐二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永乐三年,其出使撒马尔罕,看到了逃亡到撒马尔罕的北元孛儿只斤·本雅失里。

  回国他向明廷汇报,明廷就一直注意着草原上的事,没多久,帖木儿死了,本雅失里从撒马尔罕移居到蒙兀儿斯坦(东察合台汗国)居住,今年(1407)初,本雅失里从蒙兀儿斯坦返回蒙古故土,试图从非元裔的鬼力赤手中夺取汗位。

  朱棣当时刚刚经历了国内三场大败仗,也无暇顾到这事,就令使臣郭骥携书一封,同时送还被明军俘获的22位汗廷家仆。朱棣告逾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说:“众已推尔立为可汗,尔欲遣使南来通好,朕心甚喜,朕生中国,可汗生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原历史上,朱棣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麻痹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他派郭骥到北元更主要的目的是干涉北元内政,阻挠忽必烈后裔本雅失里回蒙古本土即汗位,并在以后找借口,对他们用兵,展现他千古大帝的雄风。

  从这封信上,可以看出历史上朱棣也是无耻之极,一面嘴上说着要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永远相安无事,一面想着对他们用兵,打造三万辆武钢战车。

  现在情况变了,朱高煦起兵造反,朱棣不是想为了麻痹,而是为了安抚,不想两边用兵。

  随同郭骥一同前去的都督指挥金塔卜歹,把郭骥送到关外就回来了。

  刚到过了山东,到了直隶的海州,就听到朱高煦已经进京的消息。

  金塔卜歹进退难决,索性留在海州。

  他当年还护送过刘孟铎,所以快马修书,问刘孟铎怎么办?他现在该去北平,还是来应天?

  刘孟铎上书,金塔卜歹是原蒙古将领,通晓草原地域风情,请陛下预以信任和重用。

  朱高煦看到郑赐的奏书,联想到历史上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便回复道:“朕进京师,未杀一人,可比明纣王如何?”

  没多久,金塔卜歹收到回信,立马带着所部进京,拜见新皇帝。

  很快,朱高煦这句话,“朕进京师,未杀一人”,传遍大明北方。

第408章 吐血的朱棣(加更求月票)

  最近几天京师的码头非常繁忙,来来往往好多水师船队。

  新皇帝正在调动兵马。

  朱高煦带进京师近五十万,还有后续加进来的各路降兵,京师和山东两地,已经兵满为患。

  朱高煦正在为北平用兵准备,但他不打算动用这么多兵马,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后面投降的,只会越来越多。

  十月初三,朱高煦与诸将商议后决定,十月中旬出兵,年前扫平叛军。

  最近这些天,他都在为出兵忙碌,先挑选精锐兵马和水师二十万,其他兵马分别回归各自驻地,镇守地方,暂时继续屯田防守。

  十月初四,周虎带先锋五万从京师出发,直奔济南。

  初八,杨云带左路军五万出发,直驱德州。

  此时山东境内,基本全是官军,都是投降过来的,包括柳升等将的兵马也都在济南附近。

  十月初五,朱高煦在华盖殿(奉天殿后面)召见了散朝后,准备离去的户部尚书夏原吉。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见夏原吉,夏原吉进来后,看到朱高煦正笑眯眯看着自己,不由心中吓一跳,皇帝是又要用钱了?他下意识这么想着,我现在可没钱。

  对夏原吉来说,你和他说什么事都行,就是不要谈钱的事,谈钱就伤感情了。

  “夏部堂,坐。”朱高煦客气的挥挥手。

  “陛下,真的没钱。”夏原吉立马哭穷道。

  “哈哈。”朱高煦乐了:“朕不和你要钱,还要给你钱。”

  “陛下,君无戏言。”夏原吉顿时眼睛一亮。

  “你先坐,坐。”朱高煦再次道。

  夏原吉无奈,左右看看,找了个位置坐下,不过明显有点不习惯。

  建文帝在的时候,只有齐泰和黄子澄两人有资格坐,朱棣在的时候,谁都没资格坐。

  这还是他一次在皇帝面前能坐着。

  朱高煦等他坐定,缓缓道:“治理国家其实和管好一个家庭没多少区别。”

  “以夏部堂来看,朕想治理好国家,做个明君,最需要什么?”

  夏原吉想都没有想,脱口道:“钱。”

  “。。”朱高煦。

  “只要有钱,啥事都好办。”夏原吉大声道,接着又道:“还要有人。”

  “人就是劳力,人越多,事越好办,但人多了,意味着吃饭人多,还是需要钱粮。”

  “当休养生息,稳定国家。”

  夏原吉的意思很明显,不能再打仗了,大明要休养生息了。

  “夏部堂说的对。”朱高煦笑道:“这几天朕刚登基,心中其实有很多事情想办,但思来想去,和夏部堂想的一样。”

  “无论想干什么事,都需要钱和人口。”

  “休生养息,迫不急待,朕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还百姓一个安宁。”

  “陛下圣明。”夏原吉道,不过他说这句话,一点表情也没有,不像其他拍马屁的人那么谄媚,一看就是心口不一。

  “所以朕想的很清楚,等扫平叛军,第一件事,就是赚钱囤粮,积蓄国力,然后再办其他想办的事。”

  “陛下圣明。”夏原吉又道,但这次语气明显加了点感情。

  “夏部堂,常用宝钞吗?”朱高煦突然问。

  夏原吉愣了下:“回陛下,大臣们都经常用,但这玩意在市面上,越来越不值钱了。”

  因为明廷发俸禄是米钞结合制啊,咱们能不用吗?

  “朕如果想废掉宝钞,又不损害百姓们的利益,该如何做?”

  夏原吉大惊失色,他犹豫了下,又道:“只能让朝廷用铜钱或金银替换回来。”

  “朝廷现在哪有这么多铜钱和金银。”朱高煦长叹。

  就是啊,就算有这么多,也不能全换回来啊,换回来不用,岂不是又一堆废纸?夏原吉心想。

  但皇帝说,不能损害百姓利益,这是惟一的办法。

  “朕想给天下所有民田,军田,官田,皇田收税,夏部堂,你需要多少时间,给朕一个准确的全大明粮田的实际数目?”

  “什么?”夏原吉这次大为震惊,皇帝在云南那边搞的一套他已经听闻过,但现在听起来更加的震惊。

  “陛下来真的?”夏原吉当然支持,兴奋的道。

  “君无戏言。”朱高煦又道。

  “最多三---半年。”夏原吉原本想说三个月,一咬牙,又改成半年。

  “朕就给你半年,你们户部,要统计好全大明的所有粮田。”朱高煦道:“朕打算洪熙二年开始征税。”

  “前面几年,允许用宝钞抵税,同时从明天起,朝廷不得再发行新宝钞,以后收上来的宝钞,全部交由内承运库销毁,不再流通。”

  “啊。”夏原吉一脸不可思议。

  原来皇帝打算用这种法子,回收市面上的宝钞。

  那样的话,朝廷岂不是大亏?以后不用,就全作废了?

  “明年粮赋够么?”夏原吉有点不敢相信。

  “只要百姓能生活就行。”朱高煦笑道。

  夏原吉想了下,听懂了。

  百姓的宝钞本来就不多,如果可以交钞抵税,不用交粮,百姓的粮就更多,足以生活就够,不会闹事。

  只要百姓不闹事,朝廷粮赋少点多点,无关大雅。

  朱高煦能保证军队和官员的支出就行。

  如果没有海外的来源,前几年就是朝廷缩紧裤腰带,节佥过日子,花个几年把宝钞全部回收就完事了。

首节 上一节 383/5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